• 沒有找到結果。

安 平 傳 統 聚 落 場 所 性 之 探 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安 平 傳 統 聚 落 場 所 性 之 探 討 "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碩士論文

安 平 傳 統 聚 落 場 所 性 之 探 討

A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Place in An-Ping Settlement

研 究 生:王嘉澤 指導教授:孫全文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一 月

(2)
(3)

安平傳統聚落場所性之探討

-中文摘要-

現今社會變遷快速,傳統聚落不論在空間上或活動上,皆面臨了巨大的衝擊,空間與活動的 變化與消失,使得舊有聚落之空間氛圍亦逐漸地消失;再者由於社會背景的關係,在機能取向下 亦使得生活環境逐漸失去以往的空間特色,如此情況下人們開始重視原有的空間特色以及生活品 質。然而在如此回歸原有空間氣氛的追求下,容易忽略現今環境已然改變的事實,也有適切性之 問題存在;因此本研究嘗試藉由聚落場所性的探討,以瞭解現今傳統聚落空間在場所氛圍上是否 保有,以及其適切性之問題。

研究內容共分為四個部份:

一、 文獻回顧:

此部分先藉由 Norberg-Schulz 的思想進路,了解場所得探討內容,並整理國內聚落相關研究 論文,以了解探討之內容;並藉由相關研究論文之類型,決定本論文研究方向。

二、 理論建構與探討:

以場所相關研究之探討內容,得知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對於場所氛圍形成的重要;兩者的關 係也在主體與客體上,形成了場所氛圍在體驗上的多元性。因此藉由在本質的探討中,帶出主觀 與客觀在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上所觸及的不同內涵,亦發現場所感的強弱,在於其所衍生的差異 性上。

三、 實際空間觀察:

以安平聚落為探討對象,觀察其實質空間環境、人文活動、以及整體之視覺意象的發顯;在 觀察空間與活動的關係中,進而思考對於人所產生的感受性。

四、 場所氛圍之檢視

以前章的觀察經驗為基礎,嘗試以外來者與本地居民兩種角色之間差異性感受的比較,檢視 一種自明性的強弱--亦即場所性的有無;此外亦探討在場所氛圍存在時,其性質對於實質生活環 境的適切性。

關鍵字:安平、聚落、場所、感知環境

(4)

A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Place in An-Ping Settlement

-ABSTRACT-

Everything changes constantly in modern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faces huge attack in space and activities. It makes the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fading away that the space and activities are changing and disappearing. Besides, the function trend also makes the original special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fading away due to the society background. In the situation, people start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original space specialty and living quality. However, in the situation of assuming original space atmosphere, it is easy to neglect the fact that the changed things nowadays also have the problem of property. Therefore, the study i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existence and property of the space atmosphere i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by probing into the settlement space.

The thesis contains four parts:

1. The Bibliography Review :

This part is to understand what contains in space theory by the thinking of Norberg - Schulz.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 partial study concerned settlement to find out what the thesis should probe into. Besides, decide the study trend of the thesis by some types of concerned study.

2. The Construction and Study of Theory:

The substantial environment and perceptional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to inform the space atmosphere by studying concerned thesis. The relation of them bases on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and it inform the variety of experiencing the space atmosphere. Therefor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 the substantial and perceptional environment have different contents by studying the essence. Besides, it can find out the spirit intensity of space based on the deriving difference.

3. The Observation of Substantial Space:

The thesis takes An-Ping settlement as studying object and to observe its substant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integral environment image. The next step is to think what people feel in the relation of observing space and activity.

4. The survey of Space Atmosphere:

Based on the observing experience of the last chapter, try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feeling between the locals and the strangers.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survey the intensity of identity - the existence of space spirit. Besides, try to discuss whether the space atmosphere is proper to the substantial life when it exist.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1- 1 1-2 相關文獻回顧……… 1- 2 1-3 研究方法……… 1- 6 1-4 小結……… 1- 7

第二章 場所與環境

2-1 文獻回顧--場所理論之進程……… 2- 1 2-1-1 場所相關理論之發展……… 2- 1 2-1-2 理論詮釋下的場所空間……… 2- 5 2-2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 2- 6 2-2-1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 2- 7 2-2-2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的關係……… 2-14 2-3 場所與環境……… 2-17 2-3-1 感知環境與場所……… 2-18 2-3-2 場所與活動……… 2-19 2-4 小結……… 2-21

第三章 安平傳統聚落之觀察

3-1 安平傳統聚落空間範圍……… 3- 1 3-1-1 邊界……… 3- 1 3-1-2 區域層次……… 3- 4 3-2 安平傳統聚落空間觀察……… 3- 8 3-2-1 街道……… 3- 8 3-2-2 廣場……… 3-16 3-3 安平傳統聚落活動觀察……… 3-24 3-3-1 聚落活動類型與沿革……… 3-24 3-3-2 聚落活動之分佈觀察……… 3-28 3-4 安平傳統聚落之視覺意象……… 3-38

(6)

3-4-1 聚落空間所呈現之特色……… 3-39 3-4-2 聚落活動所呈現之特色……… 3-45 3-4-3 安平聚落之視覺意象……… 3-49 3-5 小結……… 3-51

第四章 安平聚落場所性之探討

4-1 安平聚落之場所構成條件……… 4- 1 4-1-1 安平聚落之場所空間特色……… 4- 2 4-1-2 聚落之場所空間所呈現的經驗向度……… 4- 4 4-1-3 居存觀念下的安平聚落……… 4- 9 4-2 安平聚落場所性之探討……… 4-12 4-2-1 人為環境……… 4-12 4-2-2 人文活動……… 4-17 4-2-3 空間感知強度……… 4-19 4-3 場所空間的變化……… 4-26 4-3-1 場所變化與時間關係……… 4-27 4-3-2 空間背景的變化與活動關係……… 4-29 4-3-3 場所異質化……… 4-32 4-4 小結……… 4-37

第五章 結論

5-1 觀察與檢視結果……… 5- 1 5-2 安平場所氛圍之特色……… 5- 2 5-3 研究心得與建議……… 5- 4

(7)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表 1-1:文獻回顧整理……… 1- 5

第二章 場所與環境

表 2-1:主觀與客觀在各方面探討時之影響比較……… 2- 6 表 2-2:生活拓展時,其觸及的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所蘊含之意義……… 2-14

第三章 安平傳統聚落之觀察

表 3-1:街道與廣場之空間比整理比較……… 3-24 表 3-2:安平今昔活動之整理比較……… 3-28 表 3-3:聚落內建築物質感之呈現分類……… 3-40 表 3-4:聚落內各式建築分析……… 3-42 表 3-5:聚落內鐵皮加蓋情形……… 3-42 表 3-6:聚落內各廟宇所呈現天際線之視覺效果……… 3-45 表 3-7:廟埕、街巷空間,以及日常生活之活動呈現……… 3-47 表 3-8:聚落居民之空間利用方式……… 3-48

第四章 安平聚落的場所性探究

表 4-1:古蹟相關分類……… 4- 8 表 4-2:居民與外來者不同觀點之整理比較……… 4-26

(8)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場所與環境

圖 2- 1:人文主義學者所分類建構的空間類型……… 2- 2 圖 2- 2:各類學者在居存空間、地方、場所三個名詞中所追求之意涵……… 2- 2 圖 2- 3: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關係簡圖……… 2- 3 圖 2- 4:感知環境構成之圖說……… 2- 4 圖 2- 5:時間向度使得空間向度得以被闡明……… 2- 4 圖 2- 6:現實世界與感知世界之間的關係……… 2- 5 圖 2- 7:客體與取向關係……… 2- 6 圖 2- 8:居住與公共單元於建築環境中之關係……… 2- 9 圖 2- 9:空間層級與其意義之關係……… 2-10 圖 2-10:存在認知的建立與空間範域的產生………2-11 圖 2-11: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互動關係………2-12 圖 2-12:空間的探索建構………2-12 圖 2-13:路徑所形成之韻律性說明圖………2-13 圖 2-14:實質物體所形成的空間感受之強弱範圍………2-15 圖 2-15:由特定之物體或建築所珍定建構而出的場域範圍……… 2-19 圖 2-16:Gordon Cullen 的城鎮景觀透視次序圖……… 2-20

第三章 安平傳統聚落之觀察

圖 3- 1:聚落外圍之自然環境………3- 1 圖 3- 2: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之區域劃分圖………3- 2 圖 3- 3:聚落部社領域分區圖………3- 3 圖 3- 4:安平聚落活動分析圖………3- 3 圖 3- 5:安平聚落之五營與六部社空間範圍圖………3- 4 圖 3- 6:安平聚落之使用分區圖………3- 6 圖 3- 7:安平聚落之歷史分區簡圖………3- 6 圖 3- 8:聚落廟埕與街巷空間之關係簡圖………3- 7 圖 3- 9:道路尺度與活動關係分析簡圖………3- 9 圖 3-10:直線與曲折道路對於方向性之影響說明圖………3-10 圖 3-11;線性街道之節點與視覺轉換關係圖………3-11

(9)

圖 3-12:曲折街道之節點與視覺轉換關係圖………3-12 圖 3-13:聚落街道層級分析圖………3-12 圖 3-14:空間尺度與封閉性之關係說明圖………3-14 圖 3-15:聚落整體高度之分析比較圖………3-15 圖 3-16:舊聚落紋理與開放空間關係圖………3-17 圖 3-17:天后宮之廟埕與周圍關係圖………3-19 圖 3-18:城隍廟之廟埕與周圍關係圖………3-19 圖 3-19:海頭社與十二宮社(中興街與效忠街)之紋理分析圖………3-20 圖 3-20:港仔尾社之紋理分析圖………3-20 圖 3-21:廟埕之封閉性層級分析圖………3-21 圖 3-22:安平聚落各廟埕之型式分析圖………3-22 圖 3-23:安平聚落之產業類型………3-25 圖 3-24:聚落內之商業活動………3-26 圖 3-25:聚落內之祭祀活動………3-26 圖 3-26:活動觀察圖(三靈殿)………3-30 圖 3-27:活動觀察圖(文朱殿)………3-31 圖 3-28:活動觀察圖(伍德宮)………3-32 圖 3-29:活動觀察圖(城隍廟)………3-33 圖 3-30:活動觀察圖(延平街)………3-34 圖 3-31:活動觀察圖(中興街)………3-35 圖 3-32:活動觀察圖(王城西社)………3-36 圖 3-33:活動觀察圖(周龍殿)………3-37 圖 3-34:聚落內部建築物構造之分析………3-41 圖 3-35:聚落內部建築物類型之分析………3-43 圖 3-36:天后宮廟埕廣場………3-44 圖 3-37:廣濟宮廟埕廣場………3-44 圖 3-38:鄰里空間關係………3-46 圖 3-39:聚落所舉辦之活動………3-46 圖 3-40:小吃攤之食材準備………3-48 圖 3-41:遶境過後所貼之符紙………3-49

第四章 安平聚落的場所性探究

圖 4- 1:聚落的集中性與包被性……… 4- 1 圖 4- 2:聚落空間所承載之各層面分區……… 4- 2 圖 4- 3:廟埕與街道所形成的居存空間層次……… 4- 3 圖 4- 4:聚落西邊、南邊外圍面海、挾長之廟埕紋理……… 4- 6

(10)

圖 4- 5:海德格「此在」的空間思想詮釋……… 4- 9 圖 4- 6:安平地區內、外五營型制簡圖……… 4-10 圖 4- 7:內在性與外在性說明簡圖……… 4-10 圖 4- 8:傳統院落所展現的空間特色……… 4-11 圖 4- 9:聚落內象徵符號:劍獅……… 4-11 圖 4-10:聚落內各式不同建築類型的混雜情形……… 4-13 圖 4-11:路徑所形成「家」的歸屬感-圖……… 4-15 圖 4-12:路徑所形成「家」的歸屬感-照片……… 4-14 圖 4-13:觀察路徑中建築類型所形成之韻律性………4-16 圖 4-14:本地居民與外來者對於事件的看法差異………4-20 圖 4-15:傳統院落與現代樓房的差異………4-21 圖 4-16:聚落內外之空間尺度差異………4-21 圖 4-17:安平商業行為圖說………4-22 圖 4-18:不同的建築類型所賦予不同的視覺感知………4-23 圖 4-19:台灣達悟族家屋平面圖………4-28 圖 4-20:聚落內之標的物--安平古堡………4-28 圖 4-21:聚落內部建築物高度增加情形………4-32 圖 4-22:聚落內增建改建之情形………4-34 圖 4-23:鹿港之現況照片………4-36

(1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前提

研究前提主要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範圍與對象: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社會結構的改變快速,居住環境也隨之快速變化,在一種多 元化的趨勢且公共設施的普及下,休閒活動變得多樣化,應對之空間亦 隨之而生。然相對的,一種鄰近居家環境的外部空間卻逐漸不再受到重 視,因此活動亦日益減少。如此現象顯示著,因這些活動所應對的特定 空間出現且其使用益加清楚,連帶使得人們在其居家附近這種外部空間 的空間氛圍及週遭變化的敏感度降低,也造成這種類型的空間在其界定 上的模糊,失去了活動的契機。因此藉由從場所空間的探討中,去嘗試 認知清楚外部空間之活動與其意義,企圖重新喚起除了特殊空間的使用 之於,仍能對其他外部空間的氛圍有所重視,使得屬於一種自家附近的 外部空間,能拾回昔日之所屬之空間氛圍,亦能恢復其串起居民活動交 流與密切關係之空間角色,重回一種適切於居存的環境氛圍。

(2) 研究範圍與對象:

本研究以安平聚落空間做為研究範圍的選定與探討,針對其空間脈 絡與居民及外來者活動的觀察為主。以安平舊聚落為選定對象之原因,

為其悠久豐富之地理歷史背景,及其現今仍頗為活躍的聚落活動;如此 在一種時間性的比較中,方可見其較顯著的差別,且地理歷史背景也提 供著顯著的自明性。而對象則藉由居民與外來者的觀察,去比較兩者之 間對於空間的使用及看法,達成一種客觀的空間氛圍之觀察;如此對於 場所的定義與其氛圍的強弱,能有一個較清楚的判別方式,也在場所空 間的轉變中,有較明確的感知與評斷。

(12)

1-2 文獻回顧

本章節的文獻回顧主要針對從場所的提及、到國內的相關研究做大 致的整理,以了解場所是如何的被重視,以及在相關研究上在對此議題 的涉及是否深入:

(1) 場所感的重視:

在 建 築 空 間 中 開 始 對 場 所 的 重 視 , 可 以 從 諾 伯 • 舒 茲

(Norberg-Schulz)的一系列著作中去了解,舒茲在這些書中展現了其在 想法上的逐漸轉變,也表達了對場所的重視。

「場所精神」(Genius Loci)是 Noberg-Schulz 在 1979 年所提出,此 理論的提出代表他開始注意對建築裡屬於無形的文化因子,在其一系列 地觀察建築實體環境並做一分析與觀察時,所表達對建築實體環境之文 化方面的注意。以下可以從 Noberg-Schulz 的幾本重要的著作中,來看其 思想的轉變,了解文化面向對於建築實體的重要性(曾旭正,1986:

9-12):

1. 1963 年的「建築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Noberg-Schulz 以他的執業經驗,去針對當時建築師所遭遇的問題,

以及考量「實用」及「藝術」兩項需求,嘗試去建立一套建築理論,去 討論個體行動與社會的關係。

2. 在 1971 年的「實存•空間•建築」(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Noberg-Schulz 開始將先前所提的知覺觀念融入此時的空間概念中,

並開始重視其與實體建築環境結合而成的實存空間概念。

3. 1975 年的「西方建築的意義」(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

Noberg-Schulz 運用了「實存•空間•建築」中提及的實存空間概念 來分析西方各時期之建築作品,認為對建築的分析不但是從個體的知覺 開始影響環境意象,也包含了空間的組織、特性氣氛、整體意義。

4. 1979 年「場所精神」(Genius Loci):

此時 Noberg-Schulz 開始強調空間結構、特性、意義是場所不可或缺 的特質,說明人為場所、自然場所的特性,並舉出不同的案例來說明及 描述場所。Noberg-Schulz 也提及了海德格「在世存有」(Being in the World)的思想,並以其說明在探求場所本質時的重要性。

5. 1985 年的「住所的概念」(The Concept of Dwelling):

Noberg-Schulz 主張「殖居」(dwelling)為人在世存有的一種樣態

(mode),並以這種在世存有的觀念,將人類的殖居分為自然殖居、集 體殖居、公眾殖居、私我殖居四種,個別呈現於聚落、都市空間、機構、

住宅。另外他還在此書提及「建築語言」的概念,說明真正的建築物應

(13)

該是形象豐富的,是一種語言,能讓所有事物的存有包含其中。他並且 試著由型態、位向、類型三個向度去分析,企圖解釋建築為一種人對護 衛其之實體所理解的語言,建築也是存有居所。

從 Noberg-Schulz 的思想進程中了解其開始以試圖建構建築理論為 契機,藉由理論建構中注意到實體環境以外建築與人的關係,再逐漸地 轉為存有思想上;從一種建築內容的探討,到建築本質的追尋以迄本質 的詮釋,展開了存有觀念的新領域。或許可以把這樣的思想轉變看成是 Noberg-Schulz 在嘗試建構理論及量化陳述一些建築現象上所遭遇的問 題,也可以將之歸咎於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原因之上。一方面是個人感知 的詮釋使得現象被賦予程度不同之意義,場所因而有不同的陳述;另一 方面則是強勢文化的入侵,弱勢文化的被同一所造成的地方的異化,場 所地方性減弱而在感知的詮釋上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結果,一般性因子的 增加及地方性因子的減少。但是姑且不論起因為何,Noberg-Schulz 受到 Heidegger 存在主義的影響,開始重視本質問題,思考人的存在是不可否 認的。

(2) 國內相關研究:

對於場所空間的認知,初步的了解是一種除了實質空間之外,更涉 及其背後文化向度的觀察;而這樣的居存環境在觀察中較易觸及者,便 是傳統的聚落空間。台灣許多的傳統聚落空間大致上仍維持著空間的成 型脈絡、和活動習慣;而在以聚落空間為主要的觀察對象時,可先就目 前的聚落空間研究做一簡單的認知比較。

國內聚落空間的相關研究眾多,以類型來說,大致分成幾個方向(洪 佳慧,1998:2~6):(1) 地理學方面;(2) 民族學方面;(3) 歷史學方面;

(4) 社會學方面;(5) 建築學方面。這些類型針對著聚落的環境背景特 色、活動、文化…等背景來討論與空間的關係1 。而場所空間為一種空 間氣氛的呈現,展現如此的氛圍則含括了許多面向:包含建築方面實體 的形式與空間的圍塑,包含了民族學、社會學方面上人的活動,更涉及 了一種環境心理方面上的知覺體驗,也是一種存在觀念的建立;因此欲 探討場所氛圍這件事實,在聚落相關研究的分類中,是需要綜觀這些方 向方能得知的結果。

因此在有關場所性的探討上,便缺乏以實體空間、且較為整體性的 去觀察檢視的相關論文;對於場所的構成條件,部分僅能藉由聚落空間

1 詳見洪佳慧,(1998:2~6),其在聚落研究類型之內涵上之解釋:

1. 地理學的研究是以型態(自然空間和人造空間)來研究聚落。

2. 民族學的研究是以有關人類活動(像社會結構、人文、禮俗等等)來研究聚落。

3. 社會學取向則以人類活動的角度驗證(闡釋)空間型態的意義。

4. 建築學大多引用社會學的方式來探討聚落的人造空間。

(14)

的相關研究去試圖了解,如傳統聚落中的活動、文化、信仰…等。以下 便對於場所的相關論文稍做分類整理:

1. 理論的探討:

此方面的研究除了單在文獻上做的研究討論,尚有嘗試與傳統空間 做聯結與詮釋者。在理論的探討方面,曾旭正之「諾伯舒茲之理論研究」, 藉由分析 Norderg-Schulz 的理論,說明了場所的被重視以及其意義的認 識;李逢時之「場所的體驗」,說明了方位感與認同感對於場所的重要性,

並進一步說明了實質與心理之間的關聯;陳柏年之「建築與場所」,則以 存在的感知與本質的探求為開端,尋求建築實體上所造成的空間感受。

此三本論文針對場所空間的定義、產生的氛圍、以及本質上的意義 去討論。除此便須仰賴其他相關研究來看所屬於場所之構成因子的探 討,如人文地理學方面以存在空間的觀點來探究傳統聚落的空間觀,嘗 試以在世存有的角度來探討中國傳統空間的認知詮釋,如此的存有空間 觀對於場所的形塑與氛圍有極大的影響;而此類型研究有廖本全、李承 嘉之「存在空間的詮釋:傳統空間規劃的一個省察」,以人文主義地理學 的觀點,探討其基本內涵與在世存有的意蘊,並以如此在世存有的空間 思維還省察空間規劃的實踐。在此更早之前潘朝陽「存在空間的一個詮 釋」:亦以存在空間的觀點及詮釋來檢視中國傳統空間認知的關連性。

2. 實際的空間觀察:

此類型之研究主要以實際的田野調查經驗,去探討實體空間所產生 的空間氛圍、情境、脈絡…等,這些觀察因方向的不同而有不同類型。

在場所的空間體驗上,有陳貴林之「地方體驗與環境韻律」:藉由地方的 活動觀察敘述,嘗試找出一種聚落活動的韻律性,作為一種空間體驗後 的歸納結果。或者以前述的存在空間觀,探討聚落空間範圍的成形;如 池永歆之「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碩論),「空間、地方與鄉土」(博 論):以實際的聚落空間觀察去探討以如此的認知觀點去探討所形成的居 存空間。除此更可從空間的認知與活動上之觀察得其聚落領域的範圍、

層次等,此類型研究有吳建興之「澎湖舊網垵社聚落的領域層次」、蔣瓊 徽之「澎湖聚落民間信仰空間防禦體系之探討」、田允茂「澎湖舊奎璧澳 聚落的領域層次」…等眾多相關研究。這些研究藉由信仰上、風水上的 空間觀來觀察聚落之空間、領域,企圖了解人居民對環境的認知及詮釋 如何影響著聚落空間脈絡的成形,因此對於一種人為環境所產生的包被 與方位感有一定的影響程度。

藉由在場所感的重視中,可以較為清楚場所的意義及被強調的背景 與重要性;而在國內的相關探討中,則可知道相關的研究之範圍方向。

然有關於場所的探討中,多較屬於論述性的,僅針對其意義去探討,缺

(15)

研究者 研究名稱 研究內容 國外(相關理論)

阿多•羅西 Aldo Rossi

《城市建築》(L'architecture

de la ville),1966 場所為時間、空間、人為事實之間所共同決定產生的空間氛圍。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 建 • 居 • 思 》(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1971

藉由四位一體的觀念,試圖描述出藉由建造與定之間的關係,共 構出最適切的居存環境。

段義孚 Yi-Fu Tuan

《空間與地方》(Splace and Place),1977

藉由地方的文化特質,來突顯與認知屬於地方的自明性與特殊 性。

諾伯舒茲 Norberg-Schulz

1. 《 場 所 精 神 》( Genius Loci),1979

2.《住所的概念》(The Concept of Dwelling),1985

1. 強調空間結構、特性、意義為場所不可或缺的特質,並說明 了人為場所、自然場所的區別。

2. 主張「殖居」(dwelling)為在世存有的一樣態(mode),並以 此去探求幾個空間層次。

瑞爾夫 Edward Relph

《場所與非場所性》(Place and Placelessness),1986

探討場所在各個不同層次上的本質意義,並探討其因認知角度不 同而有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國內(相關論文)

理論方面的探討

李逢時 《場所的體驗》,1984 說明了方位感與認同感對於場所的重要性,並探討了實質與心 理之間的關聯性。

曾旭正 《諾伯舒茲之理論研究》,

1986

藉由分析諾伯舒茲的理論,說明了場所的被重視以及其意義的 重要性。

陳柏年 《建築與場所》,1987 以存在的感知與本質的探求為開端,尋求建築實體上所造成的 空間感受。

實際的空間觀察

陳貴林 《地方體驗與環境韻律》,

1992

藉由地方的活動觀察敘述,嘗試找出一種聚落活動的韻律性,

做為一種空間體驗後的歸納結果。

池永歆 《 嘉 義 沿 山 聚 落 的 存 在 空 間》,1995

以存有物所貞定的聚落範圍,藉由不同的尺度觀察,探求因存 在所詮釋的空間意涵。

池永歆 《空間、地方與鄉土》,1999 以文化所形成的各種空間認知與氣氛凝塑,探求聚落空間性所 具有的經驗性質。

其他相關之空間觀察

田允茂 《澎湖舊奎璧澳聚落的領域 層次》,1997

藉由實地調查來探討活動與族群及社會認知在實體空間上,所 反映出的各種不同層次的空間範圍。

蔣瓊薇 《澎湖聚落民間信仰空間防 禦體系之探討》,1997

以信仰觀為基礎,了解如何藉由信仰的行為與活動,來詮釋一 個適合居存的環境與層次範圍。

吳建興 《澎湖就網垵社聚落的領域 層次》,1998

就聚落之歷史發展來說明領域之構成,並以祭祀圈為主要的基 礎架構,探討各層次領域的關係,以了解不同的行為反應了空 間隱含的領域性。

表 1-1:文獻回顧整理

說明:第一章在此僅提及 Norberg-Schulz 之理論進程以及國內相關研究論文,用以對應本研究之思想進程。國外相關理 論於第二章相關理論提及,本表格先行整理之。

(16)

乏針對一個實體空間的檢視,而在其他的相關研究中,則是較無整體性 的觀察,多只針對單一方向如存在空間、領域、信仰活動…等;許多聚 落觀察的相關研究中,則多為空間脈絡觀察與活動沿革之記錄,除了在 活動與空間上的聯結較少論及之外,在時間方面的貫時性比較也較缺 乏,因此為一種現象的觀察匯整,而較少先後變遷的良莠之比較性論述。

因此在本文探討場所空間之時除了基本的空間與活動之觀察外,便再嘗 試碰觸這些較少觸及的方向。

1-3 研究方法

(1) 相關理論的整理:

藉由相關的理論整理,嘗試了解場所情境的構成因子;明白不僅在 實質環境上建築實體的表達,空間在塑造時其背景成因、活動企圖的重 要性,更是掌握場所空間之特殊性的絕對性因子。除此之外一種日常生 活的呈現更是場所所不可或缺之必要條件;從相關的整理亦清楚知道,

場所簡言之,便是忠實的呈現其依存環境、活動、文化所發展的空間,

且以一種生活的常態性所展現出的空間氣氛,因此是一種整體性的空間 感知。

如此的理論整理中除了點出場所為整體性的空間感知、表現出一種 依存於自然的人為環境所呈現的包被、生活的經驗向度、涵蓋了地區性 所發展的文化及活動之外,也揭露了在檢視場所氣氛的有無時,必須同 時觀察其建築實體空間以及文化活動等不同層面。這樣的觀察結果也透 露出場所感產生所依賴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上一種價值觀的形成與判斷,

如此也牽涉了時間點上的比較性:場所現象為一種即時呈現的空間氣 氛,在認知上與人們昔時所體驗的空間氣氛或許有些許不同;因此在這 樣的空間轉變上,如何去判定其為一種場所氣氛的改變,亦或是成了異 質化之場所,也是在相關理論中的匯整所企圖去釐清的方向。

(2) 觀察聚落之實體環境以及聚落中的活動:

在了解場所相關的理論之後,便是觀察選定的聚落空間--安平--作 為實地的觀察對象,且分成聚落實質環境與活動兩個主要方向:

1. 實質環境:

針對聚落區域(六部社:海頭社、十二宮社、廟壽宮社、灰窯尾社、

港子尾社、王城西社)的空間紋理作觀察。在建築實體上,以其建物與

(17)

立面上改變之程度與先後,作為場所感的保存或變化上檢視之推測評 估;在空間的脈絡上,則針對蜿蜒狹窄的街巷空間以及廟埕空間之位置 類型,探討其空間成型之原因,並探討其空間上的層級關係。

2. 活動觀察:

活動觀察首先則從聚落發展的起始活動脈絡來了解,以清楚的知道 每個活動之背景;安平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發展背景,使得境內留有許多 特有的活動如慶典儀式等;然此為其特殊性之活動,聚落這樣的居存空 間必有其日常生活之常態活動,而此亦屬於場所氣氛發顯之重要因素之 一。因此活動觀察除了脈絡上的了解,更有特殊性活動與一般性活動的 觀察之區別;而一般性之活動,則是日常生活的觀察,包括生活展現的 習慣、街巷空間上的互動…等。由此亦可知特殊性活動為聚落生活及文 化所衍變的活動習慣,一般性活動則較偏向於聚落日常之空間活動的觀 察。

(3) 檢視場所感的有無並了解場所氣氛的形成和其改變的程度:

在觀察聚落空間與活動之後,便嘗試以價值觀比較的方式來檢視空 間之場所性之有無;場所情境在某種程度之下可能為一般人所認同,然 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之人或許難有相同之感知,而在如此文化差異下所產 生的不同價值觀下,場所更因個人的詮釋而有更多的情境氛圍。因此在 決定場所感的有無及其強度上的判定,便成為一種程度上差異性的比 較。在此本文嘗試以外來者與居民兩種角色做一簡單之比較判定,並嘗 試以文化的轉變以及時代的變遷來觀看場所的改變,以判定是否為現今 環境之場所呈現,或淪為異質化之場所。

1-4 小結

「場所」具備了存在感與知覺體驗,是具有人的感知與活動行為的 空間,因此也確立了「場所」是環境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所構成。

可以這麼說:如果將環境分成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那麼「場所」是在 一個以自然環境為背景基礎下,人活動於其中,並建構其生活環境(建 築環境),這樣的空間氛圍,便是「場所」。這三者關係密不可分,所以 要了解一個場所的特性,應該先從建築的實質層面上去還原,先探求其 本質,再去以存有的思想來思考場所之特性,以求在個人感知層面的一 種客觀及標準。

(18)

第二章 場所與環境

2-1 場所理論之發展進程

對於場所空間氛圍的重視與探索,實有其一連續性的背景及過程,

對於這種空間的情境氛圍與目的性的探求,在建築領域中從發展初始便 不斷的被注意著1 ;而在 19 世紀所提及的場所,一方面是在哲學思想上 對建築理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建築思潮的一個轉變2

2-2-1 場所相關理論之發展

這些思想的轉變,不外是開始思考一種空間的本質,一種屬於人所 居存使用的空間3 ;人於其中時所展現的空間特色、情境氛圍,人如何 去感受環境、凝塑生活的空間,營造一種適合居存及活動的場所,便是 存在於本質探討時所欲追求之目標。而這種本質上的追求,除了在一種 理論上的本質探討,也有建築實體的觀察,以及一種知覺方面上的詮釋。

(1) 理論方面「本質」的探討:

理論方面大底由哲學思想在本質上的探求所造成的發軔,這種本質 的探求包含了原本胡塞爾對本質的重視以及「存而不論」、海德格的存在 觀念…等哲學上的含義思考,以及在人文主義上對於空間性質與特色的 辨別,和建築學上對於空間的如何營塑探討等幾個探討層面。

以哲學方面來說,可以視 19 世紀時在哲學上開始重視的「本質」問 題為其開端;如此情形亦可以看成長久以來西方哲學在「理性」與「感 性」的爭執與矛盾上再一次的轉變。當時的西方哲學思想偏向於以經驗 主義為本的行為主義,是屬於一種以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相互辯證對立 關係的思想;然而胡塞爾(E. Husserl)認為過度的重視經驗主義的實證 學派,將引發新的科學危機(Alberto,1983:4)。因此為了阻止這種過 度經驗與理性的危機,他提出了「回到事物本身」這種開始思考本質的

1 詳見施植明譯(1992:93),文中提及「場所」的概念一直都出現在古典建築理論中,且 無論其之後此概念擴充到地形學或機能層面,其關鍵性元素接源自「情境」的探求。

2 此處說明自 Husserl 及 Heidegger 以降,以 Norberg-Schulz 為主對場所情境的探討,有別 於當時機能為主的訴求而重新以空間的本質為思考方向。

3 詳見建築師(1992:47),Heidegger 在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一文中,對居存空間 的探討。

(19)

探討模式:倡行「回到事物本身」。也因此帶出了「存而不論」及「還原」

這兩個現象學方法:「存而不論」為得是要使事物「還原」到沒有主觀滲 入前的原始狀態;而「還原」是將不是原來狀態的「存而不論」,使其剩 下原來的原始狀態4 。兩者成為相輔相成、互相補足的一對名詞,以達 最終「回到事物本身」之追求本質的目的;因此也形成海德格對於「居 存於世界」之意涵所提出的解釋,在一種居存空間中探究其最初始之「意 欲為何」,此舉也間接的探求了空間的場所性質。

以人文主義研究取向來看5 ,則以空間與地方的差別來說明一個場 所所應具的特色,以及其本質的發顯。這樣的空間理念是強調了一種由

「主體性空間(Subjective Space)」所建構的「存在空間(Existential Space)」6 ,如此強調一種以存在感知所架構的空間環境。瑞爾夫(Edward Relph)便依此在區別空間與地方兩者之間的關係時,以存在主義的觀點 把空間分成四種類型:實用空間、感覺空間、存在空間、認知空間;並 藉由這四種空間類型的分類,嘗試去了解各種地方與文化關係所產生的 不同空間及其特色。如此亦間接說明了場所所發顯之空間性與條件,以 及其一種融合地方文化與環境的特色;而這樣的思考層面若從現象學和 存在主義的哲學理論角度來看,則主要分成三個直接談論人與地方關係 的主題:1. 來自胡塞爾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2. 「本質(essence)」

的觀念;3. 來自海德格和沙特等存在主義者,處理生活與知識的情境化 性質;因此也建構了屬於場所空間所呈現的「意欲為何」之原型架構,

為一種因居存而展現的空間形式體驗。

以建築學觀點上看、以空間體驗的角度之前提下,舒茲對場所的解 釋則是行動和意志的中心,它是「我們存在中經驗到有意義事情的焦 點」,因此認為形構場所之三要素為:「本質」、「自明性」及「方向性」,

在於強調回歸「日常生活世界」(季鐵男編,1992:228-232)。因此我們

4 詳見鄔昆如,(1981:91);因此,「回到事物本身」是一種回到人本的思想:回到事物最 初,以人的存在來思考本質。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存在思想倡行者 Heidegger 的說法來了解。

他認為:存在思想之起點,既不是從古希臘哲學的「自然」開始,也不是從笛卡兒以降,

經過康德以至胡塞爾的主體意識活動作為哲學反省之根據,而是從日常生活中最明顯不 過,但同時是最隱晦的自己對自己之存在,以及對其他一切存在者之存在,有所領悟和關 聯開展。存在意義問題之可以提問,是因為提問本身是人存在模態的一個可能性。因此這 樣的思潮可以看成是在理性的過分強調之下,重新重視感性的、人本的思想。

5 如此開始重視本質的思想轉變,以及存在的觀念衍生,或許可以從人文地理學開始重視

「地方」的特質得到證明。1960 年代末期,在地理學上的一些文化地理與歷史的研究中,

出現了對空間科學的實證主義批判;及至 1970 年代中,人文主義開始對「地方」(place)、

「地方感」(sense of place)「空間性」(spatiality)這幾個詞語概念的區別探究,也使得地 理學區分了人文主義和實證主義兩個研究取向5 。而從這些針對「場所」與「空間」的相 關研究可以幾個方向來看:人文主義地理學、存在主義、現象學、以及建築本身…等角度。

而這幾個方向的研究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皆是去探討一個空間與人的關係。

6 詳見廖本全、李承嘉,(2003:85),意即海德格(M. Heidegger)認為通過「在世存有(being in the world)」的「世界」實踐性的詮釋主體,也就是此在的詮釋(interpretation of Dasein);

它是大抵匯歸了海德格「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和胡塞爾的「現象學

(Phenomenology)」,建構並展開出以「存在現象學(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為根抵 的詮釋學。

圖 2-1:人文主義學者所分類建構 的空間類型

圖 2-2:各類學者在居存空間、地 方、場所三個名詞中所追求之意涵

(20)

可知場所是空間融入了所有人意識和經驗裡的意向結構,場所本質並非 來自其位置,也不是其服務的功能,亦非來自於居住其中的社群或膚淺 世俗的經驗。因此場所有別於單方面的實體空間機能之解決,呈現了一 種居存的意圖,展現了空間的文化性、活動性,成為包被生活的空間實 體環境。瑞爾夫亦指出一個法國哲學家馬色爾(Gabriel Marcel)曾經簡 要的總結:「個人與地方並沒有分別,他就是那個地方(季鐵男編,1992:

119)。」或許如此亦可解釋場所為一種感知的存在性空間體驗。

(2) 實體環境方面的觀察:

在實體環境方面中,主要在於建築空間的觀察;在逐漸偏向理性思 維而忽略其根本的居存的狀況下,其明顯的反應是過度重視機能;諾伯•

舒 茲 ( Norberg-Schulz ) 說 :「 現 代 建 築 的 後 繼 者 避 免 使 用 『 建 築

(Architecture)』這個字眼,而取代之以『新式房屋』(New Building),

因為建築總是令人回想起藝術層面;他們屏除建築的藝術成分,取代以 人類具體的需求及機能的探討,以清晰的構造和忠實的材料來表達傳統 的審美觀。建築被還俗(secularization)了,不談表現,不說象徵,唯有 粗俗的機能7 。」

如此的情況下建築空間之本質重要性便浮現出來,且運用了現象學 的探討方式;然而這種「回到事物本身」所引用「存而不論」及「還原」

兩個方法,亦使得這樣的空間本質之探究出現了幾種關係:實質環境(主 體)、感知環境(客體)、主客關係(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 三著8 。而實體 環境中,我們可以將再將其分成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因此建築回到人 本思想,便是重新思考自然環境與人和建築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

這樣的關係如此呈現著:1. 實質環境的構成觀察,包含了自然環境的影 響因子、建築空間的構成紋理…等;2. 感知環境所形成的空間包被感,

此為以活動感知為主而架構出的空間觀察;3. 實體空間構成與活動成形 之間的關係。

此三種關係尤以第三種相互為主的探討方式較能顯現空間氛圍與情 境架構,因此在實體環境觀察所感知的一種方向性、中心性…等,便顯 得格外重要;藉由這樣的關係,可以重新體驗除卻機能以外活動所造成 在空間上的變化與特色,以及因為生活的存在而產生的空間氛圍。這樣 的空間氛圍是以存在觀點所認知的空間,因此是一種「主體性空間

(Subjective Space)」,是依空間內之「居有者」的「主體意向性」活動,

所深烙於地表而成的空間,也就是海德格所謂依在世存有的「此在」所

7 詳見陳柏年,(1987:1),其所引述 Norberg-Schulz 於其著作“Where is Modern Architecture Going”中的一句話。

8 詳見鄔昆如,(1981:92),「回到事物本身」所引用「存而不論」及「還原」兩個方法,

必須同時注意三個面向的關係即:(1) 主體;(2) 客體;(3) 主客關係。

圖 2-3: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關係簡圖

(21)

展開的「定向」與「去遠」活動所彰顯的「空間性」所形塑的地方9 。 因此是具有互動性的、文化性的,是一種依存於自然且群居下所展現的 空間發展,因此需藉由實地的觀察以發現如此關係,了解一種本質「意 欲為何」所產生發衍的空間變化及特色。

(3) 知覺方面的探討:

在知覺面向上的探討,主要是針對由感官經驗所形成對空間體驗之 詮釋,如此的感官判斷亦建構在感知的基礎上,因此也可視為一種存有 觀所衍生的空間知覺--探討環境所賦予的一種感官認知,形成另一種的存 有觀與知覺空間上的關係。且藉由這樣存有為基礎的認識,開始對環境 中一切事物所能賦予的知覺產生反應,以主要產生知覺的身體感知與心 理認知兩方面,作為探究外部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之要件;因此在這樣 的認知順序之下,應先了解存有觀的成立,再探討知覺空間的形成。

胡塞爾的「生活世界」和海德格「在世存有」,皆是「回到事物本身」

以後所體驗到的「原已存在的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對海德格而言是 回到了「存有(Being)」,是哲學普遍的現象學存在論;這是從此在的詮 釋開始,以存活的分析作為終端,一切哲學提問的主導思想由此作起點,

同時亦以此作歸宿10 。而屬於這樣本身的存有觀成立之後,開始的便是 探求一種自身的存有感知,作為一種自身而有別其他的存在認知可能性。

對於環境知覺體驗的探求,是利用自身的感官認知,藉由身體經驗 做 為 一 種 媒 介 ; 這 樣 的 知 覺 體 驗 所 具 有 的 特 色 , 可 從 梅 勒 • 龐 蒂

(Merlear-Ponty)的思想來理解。梅氏將人的知覺現象建立在活的身體

(lived body),他認為在身體存有的場域裡,時間向度使得空間向度得 以被闡明11 。如此空間感知便被融入了時間性,也強化了對於空間衍變 的經驗向度之感受;所以在場所這樣經驗向度濃厚的空間氛圍中,以身 體感官所體驗的空間感知,便能融入了時間性的感受,亦組構了情境氛 圍的體驗張力。

而對於感官認知所組構而成的空間經驗,除卻一種存在觀的體驗,

亦具有時間性的特色,故展現了一種生活與活動脈絡的空間知覺體系。

9 因而 Norberg-Schulz 也提此存在空間的三種要素:「中心及所在(場所)(centre and place)「方向及路徑(direction and path)」「區域及範圍(area and domain)」「中心及所 在」顯示存在空間中的親近(proximity)與分離(seperation)關係,「方向路徑」顯示其 連接(succession)關係,「區域及範圍」則顯示(內與外)封閉(closure)的關係。

10 詳見張燦輝於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所發表(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1999 年 5 月第 2 卷第 1 期),「此在」在《存在與時間》的第一個詮釋就是指出:作為存在者的我 們有提問活動之存在可能性。海德格稱這種存在者為「此在」,並以此在的日常生活 (Alltaeglichkeit) 作為此在分析之詮釋場所。

11 詳見黃怡璋,(2000:2~43),「知覺提供了我在廣泛的感覺中一種『存在的場域』(field of presence)在兩個向度上伸展:這裡/那裡之空間向度與過去/未來之時間向度。而第二種 向度闡明了第一種向度。」身體與知覺對象之間的握持關係中,「可知知覺客體被我所知 覺的關係,並不是在空間與外界時間上連結客體:它們是『同時發生的』(contemporary)。」

圖 2-4:感知環境構成之圖說

說明:感官知覺對實質物體所投射的只 是一種意涵的認知,山便是山、樹便是 樹;唯有透過本身的存有知覺,才能將 其組構成一整體的認知意涵。

圖 2-5:時間向度使得空間向度得以被 闡明

說明:以身體的感知,藉由路徑探索過 程,建構了空間場域,亦架構了以身體 經驗為基礎的感知世界。

(22)

以建築實體來說,Norberg-Schulz 認為:「建築確實包含約定俗成的成分,

但是他的『語言』則是由更深層的生存層面所構成的(陳柏年,1987:

11)。」『語言』的表達端賴於生活上的感知層面,而這樣的感知層面乃 藉由感官在時間下的累積所形成的知覺經驗,透過感官的接觸與存在感 的詮釋,成了一種屬於自身所解讀的感知世界。然而這種知覺體驗的模 式下有其侷限性存在,梅氏認為身體的主體體驗與感受來說明感知世界 的所有,身體意識與感覺器官所能知覺的範圍只在身體意識或感覺器官 所能延伸觸及的世界面向12 ;但此局限性所形成個體之間的感知差異,

卻也是場所多元體驗的空間感知來源,並為這樣的空間提供了一種知覺 體驗模式。

在這些相關的理論探討中,無論是從理論上所探討的本質、實體空 間的觀察、以及以身體為出發點的知覺感知,皆是回溯空間本質中「意 欲為何」的意圖,並以此衍生的存在觀與知覺體驗做為檢視的工具,探 求屬於場所所發顯的空間情境與特色。整體而言,存在感與知覺體驗,

前者較偏哲學,後者較偏心理學;前者是一種以較唯心的方式去探求自 我的存在來驗證空間的存在,後者則是一種可以用較客觀的方式來觀察 人對於空間的反應。然而無論兩者的研究取向如何,對空間的思考重新 以人為考量是無庸置疑的。

2-1-2 理論詮釋下的場所空間

由前述理論在各方面所探討的場所空間,可知道除了一種空間本質 性的探討外,亦是以一種存在的觀感在空間上的一種認知體驗;而這樣 的體驗在個人的知覺經驗中,將因人的不同、時間的不同、或心境的不 同,而有不同的空間情境經驗(涵蓋了知覺面向的感知建構)。場所空間 在理論的詮釋下,是試圖還原到最根本的「意欲為何」的空間意圖,然 而如此的空間呈現上,同時也產生一種自身文化背景所影響的認知差 距,形成了不同的空間體驗。以場所現象學來說明,現象學部分是還原 了所有人為環境所為何而成形的原因,並真實客觀的呈現了環境之所以 成此環境的現象觀察;而場所則是加入了個人的知覺體驗,感受了各方 面的影響因子而融合成自身的情感體驗。因此場所是屬於一種個人感知

12 詳見黃怡璋,(2000:3~5),身體知覺意識所展開的世界侷限在世界所能被知覺的面向,

無論身體與世界直接或間接的遭遇,都是以身體知覺意識的主動性,以身體主體去與世界 交涉。

圖 2-6:現實世界與感知世界之間的關係

說明:知覺到的世界為透過本身的文化背景以及自 我意識,呈現出詮釋過後的感知經驗,因此在回歸 本質的探求上,便須考慮此兩層觀戲所造成的影 響。

來源:《理論建築》(夏鑄九,1995:),其引述自 拉普普提出現實世界與感知世界之間中介的認知 表徵(Rapoport, 1977:38)

(23)

的、情境式的空間經驗,蘊涵著一般性的空間認知感受以及個人的情緒 經驗,因此由此可知,空間上能賦予較為不同的空間認知,且能觸發較 多的個人感知體驗,場所感便較為強烈,簡言之,便較具有其場所精神。

場所的形成是有其脈絡可循的,場所感其自身的呈現便是一種生活 上日常活動所發顯,展現一種長期生活所累積的活動習慣與空間特色;

而如此的特色在觀察探求其本質時,往往除了對此空間之發展脈絡的了 解外,亦添加了觀察者自身文化背景認知,用以描述與比較所觀察的場 所空間。因此所呈現的場所感,便因此因人而異;然而在大體上,一個 地方場所的呈現,其空間特色在一種共通的認知體驗中,仍是具有強烈 之自明性的,個人背景所造成空間中的不同感知,只是強化了空間氣氛 的特殊性,更添加了不同的情境經驗而已。

因此場所空間在理論的詮釋之下,呈現了如此的本質探求與脈絡,

因而可藉由在理論上的探討中,試圖去了解一個空間在實質環境上、發 展脈絡上、區域活動的關係中…等所呈現的情境氛圍,檢視其場所感知 強弱。

2-2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

場所與環境的關係中,從上述可知「場所」是一種受實質環境影響 的感知環境;而實質環境又可分成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因此「場所」

主觀 客觀

理論方面「本質」

的探討

1. 「回到事物本身」、存而不論。

2. 存在性空間(Existential Space)。

3. 場所感的體驗,空間所呈現的自明性與方向 性、生活與知識的情境化。

1. 過度地重視經驗主義所產生的危機。

2. 主體性空間(Subjective Space)。 3. 現象的觀察,「意欲為何」的空間本質。

實 質 環 境 方 面 的 觀察

1. 空間本質的抬頭。

2. 以活動感知為主而架構出的空間觀察,以人為 主。

1. 機能的過度重視。

2. 為實質環境的構成探討,包含了自然環境與建 築環境。

知覺方面的探討

1. 感知世界。

2. 自身的存有感知。

3. 具有時間向度。

1. 實質物體。

2. 存有的建立。

3. 現象的直觀。

表 2-1:主觀與客觀在各方面探討時之影響比較

圖:2-7:客體與取向關係

說明:此分析圖說明了在一個共通的 價值觀背景下,與自我的認知價值所 產生的關係。

來源:《建築意向》(曾旭正,1986)

圖版附錄 9。

(24)

也可視為是人與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這三者之間的感知關係。我們可以 從這樣的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兩部分來探討;基本上實質環境可以看成 是一種現象的描述,是屬於本質的觀察;而感知環境則是以一種介入以 自我存在的觀點來詮釋的空間氛圍,感知環境建構在實質環境的基礎 上,兩者關係密不可分。

所以在探討「場所」這樣的空間型態時,除了建構感知環境所必有 的實質環境背景和本身建構於實質環境中的感知環境這兩個範圍之外,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間的相互影響也必須去研究探討的。

2-2-1 實質環境與感知環境

(1) 實質環境:

以實質環境來說,可分成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兩者。自然環境為大 自然所形塑,為一般的地理環境、地貌、地景的呈現,也是建築環境在 建構其量體時的背景涵構;建築環境則是人類生存於自然環境下因需求 所構築的建築實體。這樣的建築實體環境又可以分成實空間及虛空間,

實空間為構築實體,如居住單元、公共建築、商業建築…等;虛空間則 是實空間所圍塑出來,如建築體之內空間、街巷、廣場…等。虛空間提 供了人的活動、日常作息…等,因此也是建構感知環境所的起始點。以 下先就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裡的實空間來探討。

1.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往往就決定了一個聚落或是城鎮發展的起始特色。靠海的 城市有海天一線的廣闊,位山之城則有山城寂靜清幽的味道,每個不同 地理環境能造成不同的空間情景與氣氛。因此 Norberg-Schulz 在說明場 所精神時,舉了不同的城市來說明其特殊性及自明性,這也顯示因地理 位置的不同所產生不同的環境背景。我們可以把自然環境分成地理與地 景兩方面來看13 :一般來說地理學又可分為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包含 了自然生態與社會學及經濟學等不同的範域層次(陳伯中,1995:2),

在此則主要針對在自然環境方面以及其初步的架構,如「網狀組織」(路 徑系統)、「節點」、「地貌(surface)」…等(王淳隆譯,1976:28),去 了解其組織層次;地景則是一般的山岳、河流、田野、森林…等,主要

13 詳見王淳隆譯(1976:27),其詮釋生存空間時對自然環境所做的區別分類,以方位及 發展等脈絡性的(地理)、以及地形及地面物等區域性的(地景),探討自然環境對於人的活動 所造成的影響。

(25)

影響著地理區位的視覺及環境意象。

在地理方面來說,一個聚落或城鎮地理位置的認識是具有意義的;

理解地理學上的初步架構,在地理區位和發展層次上也有助於了解環境 的組成架構。我們可以從聚落或城鎮的地點位置、歷史、空間組織等去 了解其所屬的特色和空間層次,這有助於理解聚落或城鎮的組織、活動 及特色,為之後所提的感知環境提供些許線索:a. 以位置來看,聚落與 城鎮的地理是本身條件,如水源和建築用地;位置則是對外關係,如交 通網和從屬區。受限於地利條件,有的可以發展成大城市,有的只能發 展成小鎮。所以世界各大城市的區位,必定是地點位置俱佳(陳伯中,

1995:51)。b. 在歷史上的了解,避免淪為一時性的現象觀察,而為貫 時性的通盤了解其區位所帶給的影響及改變發展;這樣對其空間發展將 有較具體的認識,也可以清楚其脈絡組織,並更加了解一個地方所賦予 其場所的文化特色與脈絡的特色14 。c. 在空間組織的觀察上,則是明白 人的活動所構成的空間序列及層次、組織架構。我們可以發現古代的城 市如果可以發展為城市,在地理環境的條件上,往往有很清楚的界定,

每個市區有自己的中心、紀念性建築、和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僅在 都市歷史中、同時也在建築的實質環境中清楚地展現。所以綜觀此些特 色,城市是由各種不同的場所與位置所組構而形成,而可以發展為城市 的聚落或城鎮者,其地理位置上必定是別具特色。

若從地景上來看,則自然環境的山岳、海洋、溪流、田野…種種風 景形塑了一個地區的地景,也營造了不同的空間氣氛。地景與人之間的 互動式如果以視覺上來說,是屬於一種意象的範疇;這樣的視覺意象可 以塑造城鎮或聚落的獨特風貌,彰顯其自明性。如果是以實質的環境與 人之互動來說,則是地景造就了天然的範域,影響了人的活動範圍;也 間接的影響感知環境--扮演著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一種界定或中心(王淳 隆譯,1976:28-29)。換句話說,地景具備本身一種原始且隱喻的架構,

它提供了場所最容易發展的區域,而且指出了可能的路徑及自然的範域

15 ;因此可以發現聚落或城鎮選址通常在地景可以提供實質的防衛且不 致與外界失去互動的地點上,如河流的隔斷交通、山的屏蔽防衛等,這 種依賴自然地景的關係也可以在中國的風水擇址上看到。而基於對大自 然的崇敬,特殊的地景也成為人們心理上某方面的寄託;如日本的富士 山、中國的泰山…等,成為一種依賴及安定感來源。

2. 建築環境:

14 詳見陳伯中(1995:57),其中以歷史的分類,rapoport 亦提及一種以貫時性和並時性所 看待的差異(1996:197);因此可見此兩種時間觀所產生不同層面之了解的重要性與必然 性。

15 詳見王淳隆譯(1976:23-29),從一種範域到地景的探討,可知環境對人的活動所造成 的影響,並因此有著共同的中心點和認同的界定產生;如此的依存環境亦可參見陳伯中

(1995:51-56),由地理位置所整理的分類,了解環境對於生存空間的成形所具有的影響。

(26)

建築環境是人建構在自然環境上的構築體,是一種人為建築的涵 構;它顯示了人在自然環境中生活因希望或所求而建構出的一種期望,

一種與環境互動下所產生的結果。舒茲說:「建築具體化了既存環境無法 盡言之意象。它時常反映出一種改善人類情況的希望。如此,人的生存 空間就由環境的具體架構所決定,但他的需求和希望也產生回饋(王淳 隆譯,1976:37)。」因此就人的生存環境方面來說,建築環境是自然環 境的一種接續與延伸,只是不同於自然環境的渾然天成,建築環境多了 人的創造力,以及對環境的想像。而這種構成環境隨著人的生存發展從 居住單元到聚落、到城鎮、到城市;是不斷變化擴大的建築群體,一個 提供人的生活及社會活動的龐大空間量體組織。若是單就整體觀察,架 構將變得複雜及抽象,也容易淪為路徑式的探討;建築群體所圍塑成的 虛空間,涵蓋了人的活動交流,屬於感知環境建構討論的範疇,也使得 整體架構包含了空間性以及社會性。因此在了解建築實體環境時,先單 就建築實體來討論,將其組成元素依使用類別分成居住、公共等兩部份 來探討。

以居住單元來說,是組構建築環境的基本元素,它同時包含了對內 與對外的空間經驗。雖然其本質在建築上是一種「內部空間(interior space)」(王淳隆譯,1976:88),表現了人們被安置的需求,但同時有 些也顯現了公共性格(王淳隆譯,1976:30),這也顯示出了公共區域是 私人世界的延伸。從一個人的居存發展觀點來看,住宅是最基本安身立 命的地方。因此一開始便是找尋一個適合居住的自然環境,再來依著自 然環境與需求發展成不同類型的形式,最終再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群組成 聚落或城鎮。以這樣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住宅是組成一個聚落和城鎮的最 主要元素,因此 Aldo Rossi 曾說:「住宅問題是與城鎮問題、城市生活問 題、城市實質造型以及意向(亦即與城市的結構)密切相關的一種特定元素

(施植明譯,1992:46)。」而在此也可以從上述三個過程來探討住宅在 聚落或城鎮中所具有的特色。在開始適應自然環境的要件時,是依山,

是傍水,就展現了這區域往後的發展特色;是農村,是漁村,或山城,

或水都,在擇地時已經可以看出之後的發展雛形;除此之外住宅也是一 種界定內外關係的開始。在自然環境的條件選擇後,住宅因需求而有不 同之類型,如街屋、獨棟,簇群、線狀…等等,它展現了生活型態及其 獨特性;街屋的立面,對外開放的形式,或者是簇群的配置…等,因應 生活條件所展現的形式與特色表露無疑。而當住宅群體不斷的擴大之 後,如街屋的延續、簇群的發展,成為一序列、一組織,甚至或是一種 體制時,整體便具有一種延續性及一致性的特殊性因子,也就成為一個 城鎮的意象及自明性。

以公共性元素來說,其與居住單元在建築的領域範圍正好是一種公

圖 2-8:居住與公共單元於建築 環境中之關係

(27)

共與私人的領域劃分,而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間的交流愈密切,也越 能產生生活群集(施植明譯,1992:70)。所謂公共性元素泛指一些官方 建築如官邸、機構,或是公共性建築如廟宇、教堂、商業建築…等。當 住宅單元加入公共元素時,對內與對外的領域便銜接上了;開始有了活 動,也架構一個聚落有定點(住宅單元)、路徑(由住宅單元到公共元素)、 區域(由各路徑組成)的初步空間體系;由這樣的組織關係也可以知道 公共元素在空間體系中扮演著串接與活絡的角色,並容納著各個由私人 領域到公共領域上的各種交流及變化。因此公共性所賦予的特色是具有 活動的、歷史的、記憶的,或者是一個地點、標的,或者是特有的風格、

造型;它是一個生活的聚集點,可能具有歷史事件的發生,或是生活成 長中記憶的印象,或是聚落空間的中心焦點,或者承載聚落的特殊生活 風格。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中將這些具有特色的公共性元素歸類 為獨特性元素,並且認為這些獨特性元素可能是一些機能或一些為集體 生活而存在的集體性「固定活動」,也可能與明確的都市人為事實相互認 同(施植明譯,1992:84);他也認為屬於獨特性元素紀念性建築之所以 構成典型的都市人為事實,主要是由於本身涵蓋了城市問題也兼具特殊 本質,而本質價值因為本身所具有的美感而超越了經濟性與實用性的問 題(施植明譯,1992:98)。

由上可知聚落或城鎮空間主要是由居住單元和公共性元素建築所組 織,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城鎮的空間組織必然會越來越龐雜;若是以一 個整體的角度觀察,將很難察覺其基本發展架構,因此必須先在聚落或 城鎮的空間中尋找其層次。舒茲在《實存•空間•建築》中指出,一個 城鎮發展的開始,聚落的基本成形其型態不若有:村落叢(Hanfendorf)、

線性村落(Reihendorf)、以及圓形村落(Rundling)(王淳隆譯,1976:

78)。Kevin Lynch 嘗試將其應用於一些城市,但因城市發展已過於複雜,

所以這些基本架構只能適用於整體中地區的一些簡單要素;而這些應用 於地區的構成元素便是舒茲所認為的地區、街道、廣場(王淳隆譯,1976:

80)。從這樣的認知可以知道層次的重要性:在一個空間組織發展過於龐 雜繁複時,從一個局部的角度,以地區的範圍來觀察是有助於了解原本 組織涵構的,也可藉此觀看一個聚落或城鎮空間的發展過程。

因此在某方面來說,這樣的層次性也是形構感知環境之空間序列的 一種線索。以聚落的空間觀點來看,或許可以台灣傳統聚落的空間領域 層級來說明:台灣傳統空間領域的序列是從較整體的聚落範圍--從界定對 內與對外的居住環境,到其居住空間--居住單元的空間組織(角頭、街坊…

等),再到廟宇的廣場--聚落中心及予人交流與儀式祭典的空間,是一種 以範圍地點界定居存與活動的空間模式;這種從空間範圍及認知上的層 次界定,可以更清楚聚落在不同的範圍內所注意的空間性質,以及在這

圖 2-9:空間層級與其意義之關係

說明:在空間中層級的提升,所代表 的亦是由個人到群體、在社會組織上 的更臻完備。

(28)

樣不同層級的空間裡所交織而成的路徑。這種分層次與範圍來探討實質 環境的涵構,對於「場所」情境產生與了解,是有幫助的。

(2) 感知環境:

建構在實質環境上的感知環境是屬於一種知覺體系,這樣的空間是 由各種認知所構成,不單只是實質空間的圍塑造成;空間中所發生的事 件,也可能影響感知環境的空間描述。以下便針對這種錯雜環境體驗、

社會性事件的空間經驗做說明。

1. 人對實質環境的詮釋:

感知環境可以說是自然環境與人、建築實體三者之間所相互作用形 成的空間氣氛:是一種人對於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所產生的知覺體 驗,藉由人的知覺來達成空間的體驗;可以知道建築環境為人們對自然 環境的第一反應與詮釋,然而建築環境形成後卻也回過來影響人的知 覺,其間的相互影響是具有其模式與結構的,不是任意拼湊(施植明譯,

1996:196)。而人就是從這些模式與結構中去感受及回應,形塑了感知 環境;所以人在自然環境和建築中,扮演著串接及回應和詮釋的角色。

相較於實質環境偏向對建築實體的觀察探討,感知環境便是以人所 扮演的角度在實體環境中的詮釋與感受;人的感知在環境中成了一個容 納事物與人交互關係的空間組織。這樣的空間組織可視為人與人之間感 覺延伸所組織而成的認知體系,皮亞傑(J. Piaget)認為空間的真實性質,

並不存在於或多或少的感覺延伸性格中,而是存在於這些知覺互相聯繫 而成的知識(intelligence)當中。所以他說:「空間是生物體與其環境互 動所得的結果,在其中它不可能分離出由活動本身所感知的世界組織(王 淳隆譯,1976:17)。」這樣的互動便是人與人生活中產生的社會性事件,

包含文化的顯現--無論是顯性的風俗習慣,或是隱性的具共識性的符號…

等,都成為描述感知環境的隻字片語;因此對實質環境的詮釋及反映是 形塑感知環境的主要要件。

如何清楚的定位實質環境,使其成為一種空間詮釋,涉及了知覺與 存在感的如何體現;必定要先具備自我存在的認知,才可能由此出發而 建構出感知環境。知覺與存在感是感知環境存在的主要因素,而這兩者 有些許的不同:存在感為一切感知的開始,知覺則建立於其上;在詮釋 環境時,亦顯現了主觀與客觀兩者之間的差異性,除了空間原始的本質 意圖,亦呈現使用者或體驗者自身的企圖與詮釋。

這種在詮釋上主客的差別或許可以從探究本質的過程與方式中了 解,胡塞爾其「本質學」以先驗的自我將意義的統一性賦予經驗,便是 確信呈現給意識的現象是所謂經驗的客體本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可知性 決定於現象的本質之可知性(黃怡璋,2000:1~3);這是說明人在接受

圖 2-10:存在認知的建立與空間範域的產生

說明:存在的建立之後,空間便經由認知而確 立,也有了方向與範域的形成。

來源:《The Concept of Dwelling》

(Norberg-Schulz, 1985: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Like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advanced economies which have formu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