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平聚落的場所性

4-1 安平聚落之場所構成條件

前文中已論及場所於空間上及活動上之意義,也歸結了幾個 探討面向:以空間性質來說,是一「集中性」與「包被性」的人 為場所;以場所於活動意義的認知,則是一種「經驗向度」的展 現,是一種與環境依存的文化累積;而以聚落活動觀察的詮釋,

則是生活空間中一種「居存」觀念簡單而具體的呈現。

如此不同層面所詮釋的場所,皆說明了場所為一種特定空間 下所發生之事件,涵蓋了活動本身以及發生之地點,屬於空間性 的活動敘述;也是一種身處世界中居存的體驗,藉由環境、活動、

文化等感知,組成了整體的場所感知意象。所以探討層面包含了 空間中的活動這般事件以及背後意義,如背景空間之紋理與特 質、活動源起與類型…;除此也探討了文化於空間及活動中的呈 現、人對於環境的感知之影響…。場所在某種層面上也可視為活 動發生的空間,或者是紀錄活動或顯示活動跡象的視覺場景,屬 於一種空間感受與視覺作用的雙重呈現。

因此屬於一個場所的特色,可由空間背景所突顯,或者由活 動所彰顯:空間背景的突顯,往往是藉由初始的活動所形塑,再 回歸成一種主要活動的主題性空間;而活動則直接就呈現了生活 的一舉一動。兩者所表現出的,都可看成一種經驗向度上文化的 呈現,藉由長久時間的演變所形成的活動習慣與空間環境。因此 以居存面向來說,空間與活動都具其背後之意義:空間賴以成型 之地理環境及文化向度影響了空間的形式;活動其背後也具有其 居存意義的動機起源,或是日常生活的展現。所以在場所探討中,

屬於活動的人文特色及屬於活動背景的空間脈絡便成為構成場所 條件之主要兩項成因,以下便依開始時所陳述的三種層面:「集中 性」與「包被性」的人為場所、「經驗向度」的展現、「居存」觀 念的呈現;來探討安平聚落之人文特色與活動背景所賦予的場所 條件。

圖 4-1:聚落的集中性與包被性

來源:《場所精神》(施植明譯,1997:61-63)

集中性、包被性 構成條件:經驗向度 居存觀

4-1-1 安平聚落之場所空間特色

以空間性質探討場所空間時,可發現這樣的人為環境所展現 的「集中性」與「包被性」,是一種空間的圍塑、活動的背景襯托;

圍塑出活動的空間時也表達活動類型所需的空間形式。以人為場 所來說,集中性代表著活動所產生的簇群及區域性,是針對活動 之空間範圍聚焦;若以包被性來討論,則是其所包被的活動內容,

如空間中的活動、人為環境的背景、與活動共構的場景…等。不 僅藉由活動的內容及範圍來了解場所空間,也呈現了動態的活動 內容與靜態的空間特色。

以安平的聚落空間來看場所空間的條件,最明顯的是活動區 域所造成的分區:以現今的觀察來說,主要的商業區與觀光區及 住宅區分隔明顯,空間類型所應對的活動內容也清楚可見;商業 區主要為「街」的形式,如延平街、核心保存區外圍新闢的道路…

等,為線狀的空間模式。住宅區除了主要的線性街道空間外,更 有網狀的錯雜小徑存在;整體是以「面」的方式呈現,主要的日 常活動便於此發生。而觀光區則是以簇群集中或點狀的方式分佈 於聚落空間裡;如洋行便聚集在安平古堡西北處,其它的如廟宇、

古蹟及歷史建築等則分佈於聚落四處,這樣的分佈形式依稀可看 出當時活動的區域及空間形式。因此以場所的空間集中性與包被 性來說,活動所呈現的空間分區及對應類型,在安平聚落是可以 清楚看見的。

集中性與包被性除了以區域分區來詮釋之外,活動如何呈現 更需要被探討,場所的呈現在於活動與空間如何地關係密切,亦 是集中性與包被感的衍生;因此成為人為場所進一步所要詮釋的 空間氛圍。前章安平聚落空間的脈絡觀察裡,可發現聚落空間主 要為街巷與廣場這兩種形式所構成:在聚落內部裡街巷與廣場之 間的關係完整,並未受到商業活動的影響;商業活動多所聚集在 延平街一帶,在聚落成型初始便以商業為主,因此對於後來的聚 落空間活動,除了在角色上所扮演的商業區之標誌,對於發展脈 絡的關係影響有限,因此空間上所展現的居存關係可謂是自成一 格的。

集中性與包被性亦可從街巷空間與廟埕廣場之間的空間關係 得知;其所形成的活動層級與空間層級關係解釋了聚落的發展體

圖 4-2:聚落空間所承載之各層面分區

說明:聚落內各層面的分區圖,如此呈現了實 質環境所承載各方面不同類型之活動,亦展現 了實質環境的一種包被性。

系,呈現了一個完整的場所空間。整體而言,除了前章所觀察的 量體在視覺上產生的包被感之外,街巷空間與廟埕廣場的活動展 現了一種居存活動的層級觀念與意義:街巷空間為自家空間的一 種延伸,扮演著接觸外界與對外交流的角色;除了路徑的基本需 求,一般的戶外活動皆在此發生,居家活動以及與鄰家之間的戶 外活動交流,產生了強烈的生活空間感知。在廟埕廣場方面,則 是較為正式的社交空間,提供聚落內主要事情在此發生的機會。

如此在活動的類型上,分出了空間的層級,使得不同類型活動可 依其性質與層級上的不同而有適當的活動空間形式;另一方面也 是空間脈絡在活動發展下,其因應的演變所形成的一種適切活動 之包被性。

除了空間紋理上的關係,文化層面所賦予的空間主題性也造 成了包被性的強化。在街巷空間與廟埕關係中,廟宇的存在使得 空間具有一中心性和主題性,這種祭祀文化所形成的空間關係在 整體的空間感上,強化了中心的公共活動與周圍巷弄的非正式性 活動、乃至私人活動的層級;因此活動在公共與私密、正式與非 正式之間,便有了更加明顯的分野,空間的轉換對應著活動的變 換,亦加深了活動為一種包被性的空間感知來源。另一方面,在 祭祀文化的發展中,廟宇也界定出一種超自然的空間領域,如五 營的存在便說明了這樣的領域界定範圍,在居民的認知中亦強化 了空間範圍的界定性與包被性。因此以空間發展脈絡來看,文化 所產生的空間特色與形塑方式也具有其一定的影響力。

形塑安平聚落的場所性之主要構成條件為紋理脈絡與文化活 動;兩者相互發展之下,各層級的活動依空間脈絡適切的發生,

而空間尺度也適時的依活動類型而有所收放。除了在實質環境上

圖 4-3:廟埕與街道所形成的居存空間層次

說明:藉由圖中著色部份,可知道空間的一連 串壓縮與放大,亦可從中得知外部空間的層級 性與序列性(圖為效忠街)。

量體所圍塑而產生的包被性,活動層級所賦予的包被性空間感知 也因此而建立。因此,安平的紋理脈絡與文化活動實為場所成形 的重要條件。

4-1-2 聚落之場所空間所呈現的經驗向度

以經驗向度來了解場所空間是一種較偏於文化面向的、屬於 情境氛圍上的,因此針對於場所的探討重心轉為空間形式與活動 內容中背後的含義,並參雜著因時間累積而形成的記憶。在這樣 的探討面向上,場所是藉由生活經驗不斷的累積、於環境中找尋 適合居存的人為環境構成,以及因為生存、或是詮釋自然與超自 然環境等所產生的活動類型,如生活中的產業活動、信仰文化所 產生的宗教活動、社會性的集會活動…等。這樣的經驗累積也因 此有著記憶的存在,在場所這樣的空間形式及活動內容上,除了 在經驗上的導正,也扮演著情境氣氛的強化角色。

經驗向度於場所空間中的呈現是一種發展過程的痕跡,在空 間中有建築形式內容演變、在活動中則有宗教活動與生活習慣的 傳承、而屬於空間的背景記憶則有歷史空間所殘留的記憶片段;

這些亦說明了經驗向度是一種場所氛圍的時間累積,凡經歷了時 間的變遷而有變動者,皆成為場所之經驗向度所討論的對象。因 此場所的經驗向度,事實上亦是探究時間發展在人為場所上對於 實質空間與情境氛圍的影響。擁有這些特質的聚落空間,則是街 巷、廟埕、以及隨處可見的歷史建築與古蹟。所呈現的,無論是 背景的視覺經驗、或者是活動所形成的空間氛圍、或者是空間中 所勾起的回憶,皆是場所所能賦予的內在感受。除此之外,有別 於前述場所特色一種大眾化的空間認知,經驗向度所帶給的文化 及回憶的視覺感知是因人而異的,也就是場所的特殊空間感受特 色。以下便探討這幾種聚落空間所具備的經驗向度對場所的構成 之影響:

(1) 建築形式內容

建築形式所呈現的經驗向度,除了形式的變化,在於使其變 化背後的使用形式,這種展現方式在場所空間中,實為一種場景 所賦予的感知,因此撇開以空間紋理的角度而轉以視覺感知方面 來探討,僅以紋理的類別作為視覺感知的方向區分,即是街巷空

間與廟埕廣場。

1. 街巷空間:

安平的街巷空間以一種視覺場景的觀察下可區分出線性與點 狀兩種類型;線性的空間情境所展現的是街道的成型,而點狀所 呈現的則是「家」的情境氛圍。以街道所展現的視覺經驗來說,

其成長的經驗向度呈現為建築的多樣類型,並以群體的、連續性 的單元排列形成街巷的空間氣氛;這種多樣的建築類型從單伸手 到獨棟平房、現代樓房…等,以及量體之間的錯雜,顯示了聚落 發展的演變,而所造成的空間差異性亦使人於活動中感受到不同 的空間圍蔽、高度及範圍尺度的差異、視角的不同。如此建築類 型使人在視覺上有了顯著的氣氛轉變,平房、樓房、日式洗石子、

傳統磚造…等,形成了多樣的視覺體驗,也表達了經驗向度的層 面。

而「家」的情境氛圍則可從整個線性空間以個別或單獨的建 築單元來體驗,如傳統合院的前院空間、獨棟平房的簷下空間、

現代樓房的騎樓…等,各自形成迥異的戶外過渡空間形式,使得 居家環境的空間氣氛多樣化。且除了建築類型所展現的差異,空 間場景也展示了生活的習慣特色,安平由於居住單元的格局較 小,許多活動皆於過渡空間中進行;如居民習慣坐於門前休憩,

聽收音機、看報紙…等,參觀者路過時能輕易聽到客廳內電視聲 響,因此生活空間與部分的戶外活動空間是重疊的,緩衝空間較 弱,卻也清楚呈現安平居民之生活習慣。街巷空間除了路徑需求 之外呈現多種用途,置放椅子談天、曬衣、小孩活動空間、甚至 堆放雜物…等,整體來說除了展現一種有限空間的利用方式,亦 是生活習慣與經驗的呈現。

2. 廟埕:

廟埕這樣的特殊空間所呈現的經驗向度除了在紋理層面上所 展現的開放性與圍塑性,亦展現了空間主題性所賦予的情境氛 圍;後者所提及的情境氛圍留待下一段宗教活動與生活習慣中討 論,在此先就開放性與圍塑性來探討其所展現之經驗向度。

以開放性來說,廟埕提供了狹長的聚落空間裡,空間必要的 紓解,亦藉此空間使聚落在面對外界環境時有所緩衝,也提供了 聚落所必須的公共空間;除此亦因這樣的空間特色,呈現了經驗 面向的意義,廟埕成為公共活動所認知的開放性空間。

以圍塑性來說,除了開放性的存在時所必然賦予的圍塑感,

在此可藉由視覺的觀察來探討所形成的圍塑性之情境氛圍。這種 圍塑感的存在以邊界的建築皮層及空間中的活動所形成:以邊的 實質環境所展現的經驗向度:

(1) 建築形式內容 1. 街巷空間 2. 廟埕

(2) 宗教活動與生活習慣 1. 方位

2. 中心性

3. 聚落活動與居民認同 (3) 古蹟與歷史建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