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觀察與檢視結果

在經由三、四章的觀察與檢視之後,可初步知道安平之場所特色為 何,空間氣氛由哪些特色而發顯;而由此兩章的觀察檢視,亦可知安平 聚落在整個空間氛圍上所賦予的幾種環境感知:

(1) 視覺層次的豐富

在前章觀察與檢視時,皆對聚落空間所產生的豐富視覺意象有所描 述;而形成這樣的視覺感官,又有從空間紋理上的、色彩質感上的、觀 察步調上的、以及生活層面上的幾種不同層面,因此在視覺上所呈現的 是一種多層次的體驗。

這種多層次的體驗所帶來的空間感知是一種時間性的、文化性的疊 合,安平聚落因此在這樣的疊合下,展現了不同時期所發展的空間經驗、

不同文化所展現的空間特色;由於聚落發展的歷史悠久,相對的便存在 過不同的空間生活與習慣,而這些痕跡被展現在安平的聚落空間上,形 成了多樣的視覺層次。

(2) 空間紋理的特殊性

街巷空間層次亦是安平聚落所展現的另一種特殊性,除了建築物與 活動所呈現的視覺層次之外,紋理亦使得在觀察這些視覺層次時,擁有 不同的視覺空間經驗;直線路徑與曲線路徑在街巷空間與廟埕這兩種空 間關係中,組構出不同的視覺與空間經驗,而在尺度感上亦與現代社會 的街巷空間有所不同,如此也使安平聚落擁有其特殊的路徑觀察空間。

這樣的路徑在某種程度下也展現了視覺的層次性,然而實際上在空 間感受性大過於此;聚落內外紋理的差別使得這樣的特殊性得以呈現一 種有別於外圍環境的空間氛圍,空間層次與轉換也適度形成了一種居家 環境的包被性。

(3) 差異性

差異性的存在為安平聚落感受其與眾不同之自明性時最為明顯,在 上述之視覺層次的豐富與空間紋理特殊性中,兩者的認知亦建立在某種 程度上的差異性;差異性造成了感官上的刺激、形成了價值觀上的判斷 與思考,也是自明性與特殊性的來源。

第四章便以外來者與居民的觀點簡略的陳述了這樣的差異性,說明 了差異性的存在與強度影響了場所感知的有否與自明性的關係;然而差 異性的產生卻也同時凸顯了一種價值觀的評判標準,在差異的產生同 時,何種標準為最適切於聚落空間、為場所最合適之氛圍,便又形成新 的課題。

這樣的問題下,為了找尋一個適切安平現今的情況、承接舊有氛圍 以其容許未來改變的場所空間情境,涉及了在空間與時間上的更廣與更 長的範圍觀察,如此差異性便與時間及空間有了關係:藉由空間上的活 動決定適切的尺度範圍與活動形式、也藉由時間的脈絡來評斷適切於安 平現今的場所氛圍;而此舉也突顯了安平聚落場所性標準的建立之需要。

5-2 安平場所氛圍之特色

屬於一個符合安平的聚落場所氛圍之標準並不容易精確的去建立,

因其關係著價值觀的評判;場所氛圍建立在一個「存而不論」的空間情 境上,擁有著「還原」的本質以及個人的價值觀點,因此若是愈企圖精 確的規範何為最適切的場所氛圍時,則愈容易再次掉入主觀意識而成為 自己所有的價值觀,而與實際上場所呈現於人的空間氛圍有所差距。因 此在整個安平聚落整個空間氛圍探討上,便以一種差異性比較來說明場 所之氛圍特色;藉由這樣的差異性,來顯示出安平場所之自明性,建構 出個人的場所氛圍感知。而在這樣的差異性上,安平聚落呈現了幾點的 特色:

(1) 在實體環境上,同一地點同時擁有了不同時代的痕跡

安平聚落的歷史悠久,建物上多有所更新,因此也容易看出各時期 的所留下的痕跡:建築材料的不同、樣式的不同…等,共同組成了一個 居住的環境;除此之外,建築物在歷經各個不同時代所具有的不同身分,

更是將不同時間凝聚在一個時間點呈現的最佳解釋。這樣的例子可以安 平古堡為例說明,其在時間變遷下,擁有不同之情境氛圍;於其中,可 知在不同的時間點下,相同的空間範圍內,相繼有不同空間情境與角色 的出現:

1. 奧倫治城:1624 年,荷蘭參事官決定在台築城,並命為奧倫治。

2. 熱蘭遮城:1627 年,巴達維亞總督府轉來通知,將其改為熱蘭遮城。

3. 王城:1662 年,鄭成功攻取熱蘭遮城後,改稱安平鎮,並以內城為內府,台

人稱其為王城。

4. 水師協鎮署:1683 年,台灣收歸於清,該城成為水師協鎮署。

5. 毀壞:1868 年,遭英艦砲轟,摧毀城中所藏之軍火;1875 年,壞其以取材建 造億載金城,居民亦取廢棄磚塊造屋。

6. 海關長公館:1898 年,日人夷平城之部分,於上砌三層磚台,並設海關長公 館,周圍置海關職員宿舍。

7. 燈塔指標:1908 年,日人將燈塔遷於磚台上西北側,以導引海上船隻。

8. 展示館:1930 年,日人移除平台四周之官舍民宅,並將平台上之公館改為展 覽及招待來賓之場所(鄭道聰,1995:30-31)。

如此顯示了時間的變遷下,同一地點在實質環境中所做的變化;也 說明了在探求安平場所空間氛圍時所展現的一種貫時性特色。

(2) 在空間氛圍中,同時感受舊有的空間與現代的活動之結合

安平聚落所呈現的場所性特色,除了上述在實質環境上所呈現的時 間感之外,一種屬於居存方面的、在這樣舊有環境上的現今生活展現,

亦是差異性的產生;這樣的差異性所產生的新舊對比,突顯了聚落氛圍 的時間性以及特殊性、一種舊時空間氛圍的存留感以及新舊落差的差異 性。

行走於聚落中,屬於一種舊有空間,然觸目所及可發現昔時習慣到 現代的活動;如原本存在的居民互動談天、活動,到街頭巷尾的電視機、

收音機聲響、現代的商業行為…等,皆顯現了昔時與現代活動特色的交 疊。由另一個顯著的例子來說:安平聚落存在著核心保存區、古蹟與歷 史建築,這是呈現舊有空間氛圍的環境背景,而在觀光產業發展之下,

其融入了現代的商業與觀光活動;因此在整個聚落空間,呈現著舊有與 現代的不同步調,如此亦是差異性的呈現。而安平聚落之氛圍這般的呈 現,與一般既定印象中傳統聚落氛圍的不同,也突顯了一種自明性。

安平聚絡主要便呈現了這兩種特殊的空間氛圍,且由此呈現了其場 所性;以這樣的差異性存在,亦可呈現在價值觀上的不同所建構的不同 場所觀感。同樣的場所空間可以感受不同的空間氛圍、擁有不同的空間 詮釋,以街巷空間為例:可以感受聚落的有機成長與其生活的呈現,也 可以感受其雜亂無章之違建、毫無生活品質。然而這便是安平聚落空間 所賦予的空間特色,也是一種場所性的發顯。

5-3 研究心得與建議

因此可知一種屬於安平場所性質的特色,主要所呈現的是一種新與 舊的關係,在建築物上、在活動氛圍上的呈現;而本研究在探討安平場 所的具備以及其特殊性之餘,亦發現了幾點不足:

1. 觀察面向的缺失:

由於主要探討之面向著重於人在聚落空間中第一印象所有具有的場 所感知,因此對於背景關聯意義、一種屬於較深層的文化面向較少論及;

觀察與論述皆由視覺與感知出發,亦偏向於建築方面。

2. 場所性質在時間性上的探討:

在場所氛圍適應性的探討時,除了在現今場所氛圍上的特色外,應 再論及過去場所所具備的特性;如此在時間性上的比較,較能了解場所 的變化以及較適切的場所氛圍。本研究以差異性來檢視場所性,雖能得 知場所氛圍之特色,但對於適切性的評判標準仍較弱。

簡言之,本研究所著重為一直觀的觀察與檢視,因此在觀察與檢視 時亦採取較為直接的視覺與空間感知,在文化等較深層的意涵以及各時 期場所氛圍之建構著墨較少;主要以安平現今之空間結構與活動所賦予 的場所氛圍為探討方向,希冀在對於以一種直觀的角度探討場所之空間 氛圍時,能有所幫助,也期待在後續相關研究時,對本研究較少論及之 處能有所補強。

安平傳統聚落場所性之探討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1. 王維潔,《南歐廣場探索-由古希臘至文藝復興》,臺北市:田園城市,1999 2. 王明蘅、姜渝生,《台南市安平文化特定區調查規劃與設計 期末報告》,2001 3. 江樹生,《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臺北市:漢聲雜誌,1997 4. 周菊香,《府城今昔》,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2

5. 范勝雄,《認識安平:大員采風錄》,臺南市: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03 6. 林朝成、鄭水萍,《安平區志 上、下冊》,臺南市:台南市政府、安平區公所,1998 7. 林欽榮,《都市設計在台灣》,臺北市:創興,1996

8. 季鐵男,《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市:桂冠,1992

9. 孫全文、周宗憲,《建築中之中介空間》,臺北巿:詹氏,1985 10. 孫全文、邱肇輝,《台灣傳統都市空間之研究》,臺北巿:詹氏,1992 11. 孫全文,《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臺北市:田園城市,2004

12. 孫全文、陳其澎,《建築與記號》,臺北市:明文,1985

13. 夏鑄九,《理論建築》,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02,臺北市:周渝,1993 14. 高俊一,《現像學宗師-胡塞爾》,臺北市:允晨,1982

15. 陳伯中,《都市地理學》,臺北市:三民,1983

16. 莊永明,《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臺北市:遠流,1996

17. 翁金山研究主持、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台南市都市設計規劃綱要之研究 2:都 市意象之探索》,臺南市政府,2000

18. 張燦輝、劉國英,《現象學與人文科學》,臺北市:邊城,2004 19.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縣:農學經銷,1998

20. 鄔昆如,《現象學論文集》,臺北市:黎明,1981

21. 鄭道聰,《安平文化資源巡禮》,臺南市: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22. 傅朝卿等,《安平建築》,尺度研究室,1985

二、 中文譯本

1.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Mike Crang 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2003 2. 王秀雄(譯),Hiroshi Ohchi 著,《美術設計的基礎》,臺北巿:大陸,1969

3. 王淳隆(譯),Norberg-Schulz Christian 著,《實存.空間.建間》,臺北巿:臺隆書局,1976 4. 王淑宜(譯),Cliff Moughtin 著,《都市設計-街道與廣場》,臺北市:創興,1999 5. 王濟昌(譯),Paul D. Spreiregen 著,《城市與鄉鎮建築》,臺北巿:茂榮,1979 6. 王錦堂(譯),蘆原義信著,《外部空間之構成》,臺北市:臺隆,1973

7. 宋伯欽(譯),Kevin Lynch 著,《都市意象》,臺北市:臺隆,199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