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施適應體育的困難與意見之分析

啟智學校教師對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的困難,係依據九所 啟智學校 182 位教師樣本之問卷進行分析,探討的方式將資料依研究 對象、體育相關科系、非體育科系、參加研習、未參加研習之不同背 景教師,對實施適應體育現況、面臨的困難與意見,根據問卷調查中 填寫情形,以次數分配及百比的結果,逐題分析如下:

啟智學校教師實施適應體育之意見:

一、本問卷就九所啟智學校教師,對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學校學生一 起上體育課是否可行的意見內容分析以百分比呈現,依表 4-4-1 所示:

1、研究對象認為可行但學生人數不宜太多(約為 2:1)有87人

(47.8%),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班,提供特殊的服務11人

(6.0%),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為佳78人

(42.9%),其他6人(3.3%)。以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多(約為 2:

1)佔四成八的人數較多。

2、體育相關科系教師認為可行但學生人數不宜太多(約為 2:1)

有8人(38.1%),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班,提供特殊的服務 1人(4.8%),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為佳12 人(57.1%),以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為佳 達五成七人數最多。非體育科系教師認為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 多(約為 2:1)有79人(49.1%),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班,

提供特殊的服務10人(6.2%),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 體育教學為佳66人(41.0%),其他6人(3.7%)。以填寫可行學 生人數不宜太多佔四成九的人數最多。

3、參加研習教師認為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多(約為 2:1)有31

人(45.6﹪),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班,提供特殊的服務4 人(5.9﹪),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為佳30 人(44.1﹪),其他3人(4.4﹪)。以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多佔 四成七的人數最多。未參加研習教師認為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 多(約為 2:1)有56人(49.1﹪),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 班,提供特殊的服務7人(6.1﹪),可偶爾嘗試但以在啟智學校 進行體育教學為佳48人(42.1﹪),其他3人(2.6﹪)。以可行 學生人數不宜太多佔四成九的人數最多。

由上述分析得,知教師認為「可行學生人數不宜太多(約為 2:

1)」僅佔四成左右,由於學生個別差異大及班級行為管理不易,增加 教師教學的困擾和壓力,為顧及學生的個別需求和教學管理,須降低 班級學生人數,減輕教師的困擾及壓力,有效的達成與普通班學生一 起學習的機會,教育行政單位應爭取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促進合作學 習的效果。

認為「可偶爾嚐試,但以在啟智學校進行為佳」的比例較高,體 育相關科系教師有五成七,其他不同背景教師僅佔四成較少的人數,

其原因可能由於九十二學年度沒有安排體育課程,或對於場地、器材 的應用、學生能力、興趣問題未能充分瞭解,觀念上抱持保守的態度。

認為「不可行,應成立體育特別班提供特殊服務」其人數比例 不到一成,其原因可能學生大致為重度、極重度之對象,缺乏學習意 願或無學習能力,因此,認為應成立體育特別班提供特殊服務。

一般而言,啟智學校教師參與適應體育研習的機會很少,對於教 學方法和班級管理觀念缺乏,改善之道,除了爭取經費增加適應體育

研習及在職進修,仍應增加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的次數,強化適

182(100.0﹪)

8(38.1%)

1、研究對象認為透過體育教學能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 能,改善障礙狀況(160人)。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 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155人)。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 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128人)。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 課的權利(74人)。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 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人數最多;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 權利人數最少。

2、體育相關科系教師認為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

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20人)。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 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 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各(16人)。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 育課的權利(12人)。以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

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人數最多;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 育課的權利人數最少。非體育科系教師認為透過體育教學讓智 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144人)。增進 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

(135人)。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

(112人)。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62人)。以透過 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達 最多;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人數最少。

3、參加研習教師認為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 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60人)。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 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59人)。與普通班學生有一 樣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51人)。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

育課的權利32人。以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 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人數最多;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 課的權利人數最少。未參加研習教師認為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 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101人)。增進參 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95 人)。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77人)。 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42人)。以透過體育教學讓 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達最多;與普 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人數最少。

整體而言,不同背景教師大致以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 況的人數最多,適當的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功能,應付日常生活的工作 啟發智慧。教育當局應針對研究分析的結果給予支持、配合和鼓勵,

訓練適應體育種子教師,研擬適性供參考的教材、教具、設計教學活 動,透過活動訓練學生動作技巧,培養職業技能,獨立自主於社會。

期盼從活動經驗中延伸動作為競技發展之指標進而挑戰自我,突顯自 己建立信心和成就感,回歸社會為重要目的。

表 4-4-2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理由的意見內容之統計與分析

其他1人(.5﹪)。主要的理由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 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的人數最多。

2、體育相關科系教師認為主要的理由是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 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增進參與感,體驗活 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各5人(27.8﹪), 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 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各4人(22.2﹪)。主要的理由以透過體 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增 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 係的人數較多。非體育科系教師認為主要的理由是透過體育教 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73人(45.9

﹪),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 人際關係40人(25.2﹪),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有 26人(16.4﹪),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 動19人(11.9﹪),其他1人(.6﹪)。主要的理由以透過體育教 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的人數最 多。

3、參加研習教師認為主要的理由是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 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28人(42.4﹪),增進參與感,

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21人(31.8

﹪),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求應接受體育教學活動9人(13.6

﹪),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育課的權利有8人(12.1﹪)。主要 的理由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鍊身體機能,

改善障礙狀況的人數最多。未參加研習教師認為主要的理由是 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

況50人(45.0﹪),增進參與感,體驗活動樂趣激發潛能,提昇 自我實現發展人際關係24人(21.6﹪),與普通班學生享有上體 育課的權利有22人(19.8﹪),與普通班學生有一樣的需求應接 受體育教學活動14人(12.6﹪),其他1人(.6﹪)。主要的理由 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鍊身體機能,改善障礙 狀況的人數最多。

整體而言,不同背景教師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 身體機能,改善障礙狀況的人數最多。適應體育教學是以發展動作能 力為重點,透過身體活動兼具治療、復健效果,啟發智能障礙學生了 解自身的限制,藉由僅有的體能克服障礙情形,訓練動作能力增進參 與感獲得自尊實現自我的機會,培養欣賞與理解能力,提昇人際關係 和社會經驗,因此,以透過體育教學讓智能障礙學生達到鍛身體機能 改善障礙狀況,為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教學最主要的理由。

表 4-4-3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最主要理由的意見內容之統計與分析

182(100.0%)

4(22.2﹪)

研習教師認為困難因素最高。

2、缺乏適應體育的專業知能研究對象(121人),非體育科系教師

(108人),未參加研習教師(76人)。參加研習教師(45人),

體育相關科系教師(13人),以研究對象和非體育科系教師認為 困難因素最高。

3、教師缺乏適應體育的熱忱與意願研究對象(45人),非體育科

3、教師缺乏適應體育的熱忱與意願研究對象(45人),非體育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