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原理及樣品介紹

在所使用的樣品中,包含矽(鍺)奈米微晶於奈米孔洞二氧化 矽薄膜,以及矽奈米微晶於氮化矽中的兩種樣品,因為我們都需要利 用到高密度化學氣相沈積系統,在此先介紹以此系統發生反應的理論 背景,以及在眾多化學氣相沈積系統中,我們選擇高密度電漿化學氣 相沈積系統的原因。

2-1 實驗原理 2-1-1 電漿原理

為瞭解化學氣相沈積系統工作原理,首要需瞭解的就是電漿的工 作原理,電漿是為一種部份離子化之氣體,由於其性質異於一般物質 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可稱為是物質的第四態,正常情形下整體呈 電中性,其內部組成包括帶電荷之電子、離子及不帶電的中性氣體原 子(分子)和激動狀態的中性分子(Radicals)等物種,一般激發方 式可對氣體施加電場、電子束轟擊或雷射,都能得到電漿,內部組成 端看氣體種類、氣體壓力以及施加能量等等來決定。

首先,電漿可區分為低溫電漿和高溫電漿(熱電漿)兩種。用以分別 此二者主要取決於氣體壓力。高溫電漿(熱電漿)狀態為當在較高的 操作氣壓時,因為電子、離子和中性粒子碰撞頻繁,粒子間的能量可 以互相傳遞,使得三種粒子溫度接近,因此氣體的溫度可高達數萬或 數十萬K,氣體的離子化程度(degree of ionization)可以達到較 高的程度,甚至可以高達100﹪,高溫電漿(熱電漿)可應用於焊接 及切割和電漿焚化等等。低溫電漿狀態為當在較低之操作氣壓時,一 個粒子的動能可經下式轉換成溫度:動能 = 1/2mv2 = 3/2kT,因此 離子溫度遠比電子來得低,且中性原子或分子因無法被電場加速,加 上低溫電漿狀態為操作壓力小的緣由,受電子或離子的碰撞頻率較

低,以致於粒子間能量轉換頻率很低,因此整體溫度接近室溫,所以 氣體的離子化程度往往非常低,傳統電漿離子化程度約在1%左右,稱 之為低溫電漿。

藉由控制低溫電漿中的電子溫度,動能轉換成溫度可能達幾萬度K的 能量,利用電子碰撞原子或分子的能量轉換,由於電子的質量遠小於 原子或分子的質量,原子或分子的動能幾乎不會增加,所以能量幾乎 以位能形態傳給原子或分子,如此以高能電子打斷化學鍵,但卻不會 提高原子或分子的溫度,其最大優勢是藉由電漿反應可以取代以往需 要利用高溫分解程序的反應,甚至可應用於積體電路元件的製程,擺 脫後段製程熱穩定性問題[1]。

對於激發電漿的能量形式來說,如果以直流放電的方式,電極需裝置 在反應器內部,為避免電荷累積的情況產生,電極區也必須為良導 體,但電極裝置在反應器的內部會使得電極受到電漿的轟擊,於這種 方式容易造成電極上某些地方的損害而形成表面的小突起,如此非常 容易形成電荷累積產生小電弧(Arc),而且直流方式因為無法來回 反覆碰撞,因此需要輔以離子撞擊電極以產生二次電子來幫助解離,

如此才能產生足夠的電漿,但結果將會造成電極材料的損耗。如以射 頻激發放電,激發的情況可利用反覆碰撞一直持續下去而無需二次電 子的發射,電極或腔體也不怕損害,而且較高的離子化程度能讓系統 在較低的電極電壓下操作,對於電漿轟擊元件所導致之損壞可大幅改 善。

電漿的產生是靠極高動能電子碰撞氣體原子或分子而產生解離,其反 應包含以下數種

激發(Excitation):電子能階由基態上升至激發態

離子化(Ionization):電子撞擊中性粒子而產生離子-電子對 弛緩(Relaxation):能量狀態由激發態降至另一較穩定之能階 再結合(Recombination):正電荷與負電荷中和並釋放能量

解離(Dissociation):電子將分子間鍵結打斷而形成自由基 電荷轉移(Charge Transfer):粒子間電荷互換

等反應,由電場中累積到大於離子化所需要的最低能量,而能量的累 積取決於電場和平均自由徑的大小。

電子(離子)的最高動能 = 電場對電子(離子)作功的累積

= F × d (作用力 × 距離)

= q‧ε‧λ

其中q 表粒子的帶電量;ε代表電場大小;λ是粒子的平均自由路 徑,平均自由路徑是指平均移動多少距離就會碰撞到一個原子或分 子, 由上式比較電場對電子或離子做功的累積程度,在同系統中所 受相同電場作用下,由於離子有相對於電子較大的半徑,其碰撞的機 率上升許多,其平均自由路徑會比電子小,且每經過一次碰撞,原先 累積的能量效應就會耗損,而需重新累積,加上離子質量遠大於電 子,所以於相同電場下之加速度遠小於電子,故離子所具有的動能遠 較電子為低,就電子而言,因平均速度快於離子許多,如果將平板電 極其中一極以射頻驅動並以電容耦合,一般使用的是13.56MHz 頻率 下,可視為僅有電子可遵循外加電位的變動,即電子具有較大遷移 率,亦即電子海會依著射頻頻率在相對穩定的離子海中前後運動,於 是電子向邊界漂移並造成邊界附近有較多帶負電之電子,相對於接近 兩極區域的邊界,離兩極較遠的中心稱之為電漿區,則相對有較多帶 正電之離子,因而建立電場,相對於邊界電位其電漿區電位為正電 位,稱之為電漿電位。若以電流的觀念敘述,於一週期內驅動端電極 的淨電流不為零,於是電極上開始堆積負電荷,形成負偏壓,穩定時 負偏壓值將剛好使驅動端電極的淨電流為零,如此形成的電漿電位負 偏壓稱為自我偏壓(self bias),而基材表面或系統槽壁上會形成負 偏壓的電漿暗區(Sheath)[2],sheath將開始減速電子而加速離子,

離子則因受sheath的影響乃被加速而撞擊基材表面,而導致整個系統 電漿反應。如圖2-1-1-1所示,利用電漿暗區的觀念,電感式耦合電 漿系統其晶體基板放置的那一電極,稱為基板電極,串聯一個阻絕電

容,因為產生一自我偏壓的原因,會使的電漿暗區的負壓強度加深,

使得操作的相對負壓範圍加深許多,因此基板電極所受到對離子的電 場強度相對提高,對於製程反應提升有所幫助。

2-1-2 沈積薄膜的成長模式

決定沈積薄膜成長的模式在於三種參數,分別為基板,界面,薄 膜的表面自由能。文獻中[3]提出會有三種薄膜成長模式接近熱平 衡,決定於三種參數在整個表面自由能之間的關係,如圖

2-1-2-1[7],第一種成長模型[4]是依次成長二維層狀薄膜在基板 上,其特徵為薄膜和界面之間的自由能總合會小於基板的自由能。第 二種成長模型[5]是運用在沈積材料若能最小化它本身的自由能,而 這最小化的方式是以增加表面區域交換以減少的界面區域,如同水滴

RF

Dielectric cap

阻絕電容 ICP source

圖2-1-1-1 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結構示意圖,

(基板電極串聯阻絕電容)

滴在玻璃上,此成長模型會形成島狀結構,和第一種模式相反,它的 薄膜和界面的自由能總合會大於基板的自由能。第三種成長模型[6]

是因為沈積材料的晶格常數與結晶基板的不匹配導致,加上界面能 低,若磊晶厚度高於張力所能承受的臨界厚度,薄膜會破裂而產生缺 陷,SK模式可用於自聚性量子點成長,其特點就是在薄膜破裂前,島 狀物剛形成時,即停止成長磊晶,這樣可得到無缺陷的量子點,其成 長是由建立二維的潤溼層開始,在形成幾層單一層之後會開始島狀結 構的形成,其成因是在島狀結構內部為了降低應力而使得錯位合併。

在此,薄膜與界面自由能的總合不一定會大於或小於基板的自由能,

由薄膜厚度改變來決定。由於不匹配產生應力的貢獻增加,厚度上升 會使的薄膜的表面自由能上升,因此對於薄膜和界面之間的自由能總 合會小於基板的自由能的成長狀態,會形成層狀成長,但膜厚增加,

便會使薄膜和界面之間的自由能總合會大於基板的自由能的成長狀 態,於是島狀結構的成長會產生。

2-1-3 薄膜成核沈積理論

晶圓上之所以可以產生薄膜,初始於達基板的原子必須將縱動 圖2-1-2-1 三種薄膜成長模式示意圖

量發散,佈滿在晶圓表面上的許多氣體分子或其他粒子,如原子團 (Radical)和離子等。這些粒子可能因為發生化學反應,再沉積在晶 圓的表面上,或是在表面擴散運動之後,被晶圓表面所吸附而再進 行沉積的。而薄膜沉積的機制,以下與圖2-1-3-1說明整個化學氣相 沉積的過程[8][9][10]:

(a)長晶(Nucleation)

反應氣體粒子到達晶圓表面時,因失去部分的動能而成為吸附原 子。這些吸附原子可能與其他的吸附原子因交互作用,或者反應,

在晶圓的表面上形成一穩定的核團(Cluster),如果核團的半徑大於 此一臨界半徑(Critical Radius),此核團不但能在表面上存在,且化 學性地被吸附在表面上。吸附原子可能經吸解(Desorption)而回到原 來的氣相內。因此佈滿晶圓表面的氣體分子所進行的成長凝結 (Condensation)為粒子的吸附與吸解達平衡時的結果。基本上,晶 圓表面溫度愈高,因為粒子在表面所具有的活動力較高,吸附原子 被表面所吸附的能力就愈低。

(b)晶粒成長(Grain Growth)

當進入個別的晶粒成長之後,晶粒成長所需要的原子來源,除了吸 附原子,也可以是氣相中傳來的粒子,經晶粒碰撞後而成為晶粒的 一部份。但晶粒初期的成長大多都依賴吸附原子的加入,因為當晶 粒的體積還小時,粒子碰撞發生的可能性較低。

(c)晶粒聚結(Coalescence)

因晶粒的成長所增加的半徑,使得原本個別且獨立的晶粒已大到開

因晶粒的成長所增加的半徑,使得原本個別且獨立的晶粒已大到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