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3 實驗流程及步驟

田口參數設計法,主要可分為三個大階段來進行:(1)實驗的規劃(2)

實驗的執行及(3)實驗結果之分析與確認。本研究所使用之動態特性參數

設計方法,其實驗流程,如圖 4.2 所示(蘇朝墩,2003)。相關之進行步驟

步驟一:定義研究系統的目標/範圍:本步驟主要定義所研究的系統範 圍大小及系統目標的品質特性/回應值。品質特性/回應值以可 直接量測的連續數值為首選,品質特性/回應值是否恰當,往 往決定整個實驗結果的成敗,因此對研究對象--接觸式三次元 測量儀的機械特性/功能做徹底的了解後,再決定合適的品質 特性/回應值。

步驟二:確立品質特性/回應值之理想機能:此階段決定研究案例的品 質特性/回應值是屬於靜態特性或是動態特性,並決定其理想 機能。

步驟三:發展信號因子和雜音策略:本階段藉由相關專業技術工程人 員共同參與討論,並應用專家意見法、腦力激盪法、特性要因 分析法等分析手法,訂出信號因子及其水準範圍;對於雜音因 子及水準的選擇以實務性考量進行取捨,選擇最重要的雜音,

並儘量簡化實驗次數及節省資源。

步驟四:決定控制因子及其水準:本階段同步驟三,藉由相關專業技 術工程人員共同參與討論、相關分析手法,辨認所有可能之控 制因子,以實務的角度,考量實際作業時有關操作人員、機器 的執行能力,以選定重要且可行的控制因子及其水準。

步驟五:設計實驗:根據控制因子個數與水準數,選用適當的直交表,

並將控制因子指派至直交表中。安排實驗順序時應以隨機性為 之。但實務上,因考慮控制因子水準改變的難易程度、資源及 成本因素,必須做適當調整實驗順序,使實驗進行得更為順利。

步驟六:執行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實驗進行過程中,全程掌控實驗 進度,以排除影響實驗進行的非預期的因素干擾;詳實記錄、

收集實驗結果,做為後續資料分析之用。

步驟七:資料分析:(1)先計算每一次實驗的 SN 比與β(2)計算各 個控制因子水準的 SN 比與β的效果及繪製因子效果圖。(3)

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計算因子的貢獻 度。(4)二階段最佳化:首先最大化 SN 比,以降低對雜音的 敏感性,接著選擇適當之調整因子(對 SN 比較無影響但對β 有顯著影響的因子),將β調至期望目標值之水準。(5)根據 貢獻度與因子效果圖預估最佳因子組合之 SN 比與β。

步驟八:執行確認實驗:為確認最佳因子組合之再現性;必須進行確 認實驗,若確認實驗結果數據與預測值很接近(落於信賴區間 範圍內),表示此參數設計實驗成功,可納入至實際測量上使 用;否則,整個步驟需重新檢視。若有需要,則重新回到步驟 一開始進行,直至獲得有效的量測品質改善為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