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射出成型與噴流簡介

2.1 射出成型

大部份的塑膠在受熱後,小型鏈結的分子開始運動,隨著溫度上 升,大型鏈結的分子也開始運動,而成為流動狀態。此時,如加以外 力則可改變其形狀,並於冷卻後定形。這樣的過程可以一再反覆進 行,此即所謂塑膠的熱可塑性。而分子鏈以互相交鏈而成網狀結構的 塑膠,於受熱時卻無軟化而成流體的狀況發生,這類的塑膠即被稱為 熱固性塑膠;而擁有熱可塑性性質的即稱為熱塑性塑膠。

射出成型的原理就是利用塑膠原料的熱可塑性,先將塑膠原料加 熱融化成流體狀態,再經高壓注入設計的模穴內,待冷卻後取出而得 到各種特殊的形狀,以用於各種特殊之用途。

射出成型主要包含充填 ( Filling )、保壓 ( Packing,

Post-Filling ) 、冷卻 ( Cooling ) 及頂出( Ejecting )四階段,基本上 是一種非穩態的週期程序,所謂非穩態是指整個射出成型是隨時間變 化的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週期性則指射出成型是一個周而 復始的過程。圖 2-1 為射出成型之步驟,係由下列組成:

1. 塑料之預熱與融化和模具加熱

塑料於料桶內加熱到一定溫度(一般在玻璃轉換溫度以下)至特 定時間,以去除殘留的水份,此步驟稱為預熱。轉動射膠螺桿使塑料

進入料管內,由於料管周圍包覆著加熱片,可提供熱量融化塑料使之 成為熔融狀態,再利用螺桿的螺旋斜面原理將融化的塑料往前推進;

同時也加熱噴嘴,完成射出前準備。

2. 熔融塑料之充填

充填的過程是一個非等溫的過程,其溫度的變化牽涉到了噴泉流 (Laminar Fountain Flow)、固化層(Solid Layer)及模壁間之間傳熱的過 程。作動的過程是推動射膠螺桿前進,將已融化的塑料射出。此時熔 料自料管流經噴嘴、澆道、流道、澆口、最後進入模穴充填整個空間,

進而等待固化成形。

3. 保壓階段

在塑料已完全充滿模穴狀態下螺桿以低速高壓推進,以補償因冷 卻而造成的塑料體積收縮,讓成品更加緻密,以確保模穴完全填滿。

4. 冷卻及螺桿鬆退

保壓結束後,靜待模穴內的熔膠持續冷卻到模具溫度(低於玻璃 轉換溫度),避免脫模時,成品固化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料管內的 塑料經高溫融化,又經壓縮,當螺桿停止轉動後,塑料會膨脹而不至 於從噴嘴流出。

5. 頂出固化塑料

打開模穴,將成品、澆道系統及廢料頂出。

2.1.1 射出成型常見缺陷

用射出成型製造成形品時,通常把熱可塑性塑膠加熱塑化,以高 溫、高壓注入模具內,在模具內硬化形成成形品後,從模具取出成品。

這時,如果對塑膠的了解不夠,或射出成型條件不好,或模具設計有 問題,則所製成的成形品往往會變成不良品。

射出成型常見的表面缺陷,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充填不足 ( Short Shot )

充填不足是射出成型中發生機率很高的現象,又稱短射現象,其 發生原因是由模具內空氣造成的,在射出成型前的模具內都有空氣。

假定原料塑膠在成形中產生因分解而帶來的氣體。同時假定模具內空 氣完全逃不掉,裡面的空氣則被塑膠流擠到一邊,在受壓狀態留於端 末處,因而發生充填不足。

2. 凹塌

若是流道設計裡,離澆口較遠的部位有較厚的情形,即會發生此 缺陷。其發生原因為射出成型之過程,被射出的熔融塑膠,與模具表 面接觸固化。此時,熔融射料與固化塑膠的密度不同,於是其厚度則 比模具空隙稍小。其程度與收縮率成比例。前面所述熔融塑膠的密度 與固化塑膠的密度有差距之外,還有熔融塑膠要承受壓縮力,而在薄

部前方的厚部,在薄部固化後不再受壓力,於是其收縮程度將較薄部 為大。凹塌的原因多半是這樣發生的。因此,收縮率比較大的結晶性 塑膠較易發生凹塌。

3. 銀絲紋 ( Silver Streak )

銀絲紋是成形品表面,順著塑膠流動的方向出現銀白色條紋的現 象。這是因為如果樹脂粒原料未能完全事先加以乾燥時,則在射出成 型時,於塑膠射出噴嘴時,此水分隨即氣化(水蒸氣),然後一起注入 塑模以內,成形階段中,由於水蒸氣附著於模窩內之壁面使塑膠無法 直接與模具接觸,而沿著壁面即呈現這種銀白色條紋的現象。

4. 流痕 ( Flow Mark )

在成形品表面,以澆口為中心發生格紋狀花紋的現象。造成這現 象的主因是在塑膠通過澆口後,因塑膠亂流或塑膠密著於模具表面但 是又無法快速冷卻時發生。

5. 結合線 ( Welding Line)

這現象是成形品有孔洞部份、成形品的厚部中央有薄的部份、或 是採用2 個以上澆口成形時發生的。當熔融塑膠在射出成型機內流動 時,塑膠流尖端部分的溫度會稍微下降,因此,在塑膠在交會處將形 成互不熔合的條痕,這就是結合線。

6. 噴流 ( Jetting )

噴流現象就是成形品的表面有蛇紋狀的條紋,引起噴流的原因有 很多,如射出速度太快、澆口肉厚與產品肉厚差距過大,或者是模溫 過低,塑流進入模穴後,接觸模壁的塑膠馬上固化,與之後進入的熔 融塑膠無法完全融合,此情形不但會影響產品外觀,還會對結構的強 度有所影響,因為之後發生破壞時就很有可能從此處發生。

2.1.2 缺陷改善的方法

針對上節所提之6 種表面缺陷,有經驗之相關人士提出以下對 策:

1. 充填不足 ( Short Shot )

為避免充填不足,模具的合模線、頂出銷或嵌件周邊須有讓空氣 逃出的間隙,同時在射出過程的最後階段應放慢射出速度,使得空氣 有充分時間逃出。此外,在常發生充填不足部位形成空間逃出用溝,

也是有效的改善手法。

2. 凹塌

防止凹塌的手段之一是持續保持壓力至熔融塑膠完全固化為 止。這時固化初期的保壓壓力應較大,但是若持續保持高壓,澆口附 近的部位將會發生因過量充填引起的龜裂,因此後段的保壓壓力需降

低。

從模具方面,把澆口設於成形品厚部,以及加大澆口都是防止凹 塌的方法。由此也可推論,澆道過窄也是成為凹塌的原因。

3. 銀絲紋 ( Silver Streak )

完全去除原料中之水分,或防止原料分解則可預防這種不良,

ABS 樹脂產生銀條紋的原因幾乎是由於原料預備乾燥不足所引起。

4. 流痕 ( Flow Mark )

防止流痕的方法是使熔融塑膠在模具內以層流流動,具體方法是 放慢射出速度或提高塑膠溫度及模具溫度。

5. 結合線 ( Welding Line)

因應結合線的對策是使用流動性良好的塑膠、把出現結合線部位 之塑膠溫度升高,避免空氣阻擋塑膠流動。

6. 噴流 ( Jetting )

模具方面可用針孔形澆口、潛入式澆口或薄膜澆口成形,則不會 發生這種不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