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專利的研究文獻大概可以分為二個分析指標: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量的 研究是指從專利數量(number of patents)來分析,可由專利數量多寡分析個別企 業、產業或國家各技術領域發展情況;質的研究是以專利的引證(patents citation) 來分析,可由專利引證來識別所獲得的專利是否為該領域關鍵的技術或領先的技 術。在這節本研究會先說明專利的基本概念,再論述專利的相關文獻。

一、 專利的基本概念

創新過程(innovation process)狹義定義是指:將一個想法概念轉為實際產品,

而導入於市場中的行動,當有某技術需求的想法透過 R&D 成功的製造出來則就 成為一個發明,成功研發的技術會表達在專利資料中(Ernst, 2001),根據世界智 慧財產權組織(WIPO)報告指出,有 90%-95%之研發成果是包含在專利說明書 裡,而且其中 80%並未記載在其他文獻(例:百科全書、雜誌及期刊等)中。且據 WIPO 之調查,如果善加利用專利資訊,可縮短 60%的研究時間,並節省大約 40%的研發費用,因此專利的取得是非常重要的,而專利大致上可分為幾個特 性:1.排他性:專利經過核准後,如果沒有經由該核准者同意授權,則其他人不 能任意使用。;2.時間性:專利有一定的保護期間,有效期限屆滿後,此專利即 可任意由他人使用。;3.地域性:專利是種「屬地主義」,如果無特殊國際條約 限制,則有效範圍只在該核准授予國家,一般來說,專利申請不會只在某個國家,

也會申請國際優先權向其他國家申請。

並不是每個專利都會被核准而受到保護,Basber (1987)探討發明、專利及創 新三者的關係,如圖 2-5 所示,並不是從 R&D 所發明的結果都會有可專利性,

只有一部份的專利發明是可被核准,而專利被核准且又為創新發明更只有占少部 份。Griliches (1990)也指出專利在衡量發明產出時一般會受到幾點的限制:1.並 不是所有發明都是可專利性;2.並不是可專利的發明都可被核准;3.每個發明對 於經濟效益差異大。因此,一般而言,一項發明需要符合以下四點才可以申請到

專利保護:1.新穎性(novely):專利發明當然是前所未見,無法在公開市場上找 到。2.實用性(usefulness):發明要有實用的價值,可供產業利用,刺激技術發展。

3.非顯而易見的(nonobviousness):專利的發明不能只是在原有技術或知識做顯而 易見的改良,需要與原先技術有顯著進步。4.適度揭露(adequate disclosure):專 利是給多發明人擁有獨占的利益,相對地也要揭露發明的結構,以供專利到期後 其他人可依據此項發明再利用,促進產業發展(謝寶煖,1998)。因此,並不是 每個發明都可以受專利保護。

圖 2-5 專利、發明及創新的關係 資料來源:Basberg (1987) 二、 專利指標

(一)、以專利資料來探討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

這方面研究文獻是分析國家間專利數量來探討國家科技能力是否有領先地 位,例如:Marinova (2001)研究東歐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 的專利趨勢,認為專利數量趨勢與技術優勢有關,國家技術優勢對於經濟發展又

有其助益,先探討東歐國家與國家的專利數量的變動,再說明東歐國家具有產業 優勢的技術。Debackere et al.(1999)也以專利數量做為衡量指標認為技術能力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的優、劣勢決定企業技術領先的地位更導致經濟發展的 優 勢 ,他 們 使 用 歐 洲 專 利 局 (EPO) 研 究 比 利 時 (Belgium) 國 家 中 的 法 蘭 德 斯 (Flanders)地區,先以相對科技優勢2(relativ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RTA)指標來 衡量國家間及法蘭德斯具優勢的產業,再設定另一指標相對競爭優勢3(RCA)以出 口數來了解具有經濟競爭優勢。

(二)、以專利資料來探討在特定產業內的技術能力

此類研究是分析在特定產業內的技術能力。Comanor and Scherer (1969)以製 藥廠商為樣本,用簡單相關分析把技術發展分為單獨新技術(化合物)與全部新技 術,研究發現專利可以為研究發展投入及產出的衡量指標,專利不但對 R&D 有 高顯著關係,而且對於技術發展更有高密切關係,尤其是專利申請數(number of patent applied)對技術發展影響更深。Ernst (2001)選定德國 50 家機械工具企業,

研究發現專利申請數與銷售呈正向關係成長,也認為專利資料能提供做為投入 R&D 的策略規劃,例如:由專利活動明顯可以看出市場的改變,可對競爭者做 技術監測和技術預測。

(三)、專利和研發外溢效果

Griliches (1979)認為研發外溢效果是指組織生產力水準不只受本身 R&D 影 響 ,也 受 到 其 他 組 織 的 研 發 能 力 所 影 響 的 現 象 。 Jaffe (1986) 以 技 術 機 會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和 R&D 外溢二個外生變數的量化模型來衡量組織 R&D 生產力效果。認為專利分類系統以技術為基礎而不是產品為基礎,因此把 專利當作產業創新的衡量指標,用專利分類碼分為 21 個技術群組,每個群組內

2 RTAij=(Pij/Pj)/(Pi/P)

Pij =在 j 國中 i 地區的專利數量; Pj=在 j 國中全部專利數量 Pj =全部國家 i 地區的專利數量;P=全部國家全部地區的專利數量

3 RCAij=(Xij/Xj)/(Xi/X)

Xij =在 j 國的 i 產業(sector) 的出口數量;Xj=在 j 國全部產業的出口數量

=全部國家在 i 產業的出口數量;X=全部國家全部產業的出口數量

同時也代表面臨相同的技術機會,再建立知識生產函數模型,研究發現這些技術 群組是驅動技術機會的主因,技術會緩慢的改變,由於研發外溢效果,組織會吸 收其他公司研發成果,使組織本身只需付出較少的研究就能達成相同技術水準。

(四)、專利與研發活動

專利是創新活動的產出指標,研發是創新活動的投入指標,而投入與產出是 一體的兩面,Trajtenberg (1990)有引用(citation)權重的專利對產出的價值是有高 相關,而無引用權重的專利(專利數量)雖然對於產出價值無關係,但能反映 R&D 費用,可當創新"投入"的指標。Griliches(1990)指出當研發資料缺乏時,可 以使用大量的專利資料來替代,做為創新產出及投入的兩項指標;並說明在產業 間的專利傾向有顯著差異時,當公司規模達到某個水準時,專利及研發之間會有 正向的相關。Beneito (2006)把專利分為顯著創新及漸進式創新來衡量創新的產 出,創新的投入指標-研發分為內部的(in-house)與外部的(contract)研發探討二者 產出效果,在總體研發來說,內部的創新(73%)比外部的創新(27%)多,認為內部 的研發是顯著創新(patent)主要來源,反之,外部的研發在漸進式創新(utility model) 之下則更有生產力。

(五)、專利與公司績效

以專利來探討創新過程(innovation processes)在實證研究上已經有許多學者 探討,有大量文獻中論述專利是否能衡量發明行動的產出,或是否只能當作 R&D 投入的衡量指標,如:Schmookler (1966)主張專利只反映 R&D 費用的程度,因 此成當作創新過程的投入指標。但應該把專利從發明產出區別出來,考慮專利為 R&D 產出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創新產出變數,像生產力、獲利或公司市場價值,

因此專利可代表 R&D 產出的品質權重,反映科技進步的要素進而導致經濟成長 (Griliches, 1990)。Scherer (1965)以專利核准數、銷售成長及獲利率來探討專利對 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專利核准數與銷貨成長呈正向相關;Narin et al. (1987) 研究美國製藥業,以專利引證為其中的變數,發現專利引證數與財務績效同樣地

也是呈正向關係;Austin (1993)以美國 20 家生技公司為樣本,利用這些公司的 550 個專利核准數及專利引證為變數,專利引證數是重要資訊用來判別是否是關 鍵的專利,研究發現專利核准數對於市場價值有正向影響,而專利引證數越多代 表對於產業影響性越大,相對地市場價值也會因此提高。Ernst (2001)研究 1984-1992 年德國機械製造業,以横斷面(cross-section)時間序列分析,發現專利 申請數(patent application)會影響到銷售水準,而且專利申請數與銷售水準呈正向 關係,不過不是影響當年度的銷售水準,而銷售的影響會是在下年度和下下年 度,有時間落後(time lag)的現象。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