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專業語言教學與觀光華語教學

一、 專業語言教學

在語言教學裡有一種針對特殊目的而決定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即專 業語言教學(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始於專 業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簡稱 ESP)的研究,專業英語 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間科技的交流及貿易的需求,1970 年代的石油危 機,使得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而對於具有國際共通性的英語,在實際的運 用上,一般英語(General English)已不能滿足各種專業學習者的需求

(Hutchinson & Waters,1987),在 1970 年代初期便有 Ewer & Latorre, Swales, Selinker & Trimble 等學者已開始研究科技英語(English fo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根據 Strevens(1997:90)以及 Tom Hutchinson and Alan Waters(1987)

指出,ESP 是根據某一特定專業設計的英語課程、教學大綱與教材,教授 學生英語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有別於一般英語(General English)。

Dudley-Evans and St. John(1998)進一步提出較具體且較多元性的概 念,他們認為 ESP 可分為絕對屬性和變異屬性兩種:

絕對屬性 (Absolute Characteristics)

1. ESP 配合學習者的特殊要求。

2. ESP 運用針對學科所設計的方法及活動。

3. ESP 以語言(包含:語法、詞彙、語體)、學習技巧(包含:

聽、說、讀、寫)、篇章及與之相配合的教學活動為中心。

變異屬性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1. ESP 可針對特殊學科而設計。

2. ESP 可在實際教學上運用不同於一般英語的教學方法。

3. ESP 可為成人依不同能力分級或職業需要而設計,亦可為中 等學生而設計。

4. ESP 一般是針對中高級學習者而設計, ESP 課程雖假定學 習者具備語言系統的一些基本知識,但仍可以針對零起點的 學習者為對象而設計。

鄭萍(2006)認為 ESP 是一種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價值高的教 學途徑。ESP 的兩個主要特點是:

(1)ESP 學習者均為成年人,包括從事各種專業的專門人才、在崗或 者正在接受培訓的各類人員、在校大學生、某一部分將來需要經常使用英語 的中等專業學校或職業中學的在校學生。

(2)ESP 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把英語作為一種手段或工具來學 習,以便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如各類大學的非英語專業學生,或者是把英 語作為手段或工具來學習以便有效地完成各項工作。ESP 的精髓是分析和滿

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要,以提高教學效果。

從以上論述得知,專業英語之學習者多為成人,經過自行慎思考量需求 後決定學習與否(陳佳琦,2005)。另外,Hutchinson & Waters(1987)指 出,在專業英語中,學習者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因為可藉此得知學習者的興趣、目的為何,動機是否強烈,此等皆在在影響 到學習成效。

因此,ESP 可以在特殊教學環境裡使用跟一般語言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 方法。ESP 不是一種特殊的英語語言,是針對特殊目的的語言,與特殊語言 不同(金惠淑,2005)。

Pre-experience

EOP Simultaneous/In-service Post-experience

ESP For study in a Pre-study

specific discipline In-study Post-study EEP/EAP

Independent As a school subject

Integrated 圖 二-4 ESP classification by experience (ESP)

(資料來源:Tony Dudley-Evans and Maggie Jo St John (1998)。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ambridge.London :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6)

圖 二-5 ESL classification by professional

(資料來源:Tony Dudley-Evans and Maggie Jo St John (1998).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Purposes.Cambridge.London: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6)

二、觀光華語教學

由以上論述可見,ESP 不但涉及語言學和教育的知識,還涉及學生所 學的專業知識,如:商務英語、財經英語、醫學英語、導遊英語、法律英語、

報刊英語等。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習者所學專業領域的盈餘運用能 力。為了規劃觀光華語導遊教學網站,須找出適合觀光華語導遊教學的教學 方法與語言教學上的地位。

呂必松(1993)提出,對外漢語教育的類型可以按教育性質來分,其教 育類型分為:普通教育、預備教育、專業教育、特殊目的教育、其中(專業 教育) 所說的“專業”專指語言專業方面,是為了使學習者具備較為全面的 目的與能力而設計的第二語言教學類型,主要適用於職業目的和職業工具目 的,其中的某些課程也適用於學術目的。

Hutchinson & Waters(1987)以樹狀圖整理出專業語言教學之分類(如圖 二-6),最上層的「學習、交際(Learning、Communication)」是語言教 學的目的,英語教學可分成「英語作為母語(EMT:English as a Mother Tongue)」、「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與

「英語作為外語(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然後再把 EFL 與 ESL 分成「一般英語(General English)」與「專業英語(ESP: English for a Specific Purposes)」。ESP 可再大分為三類「科技英語(EST)」、「商業經濟 英語(EBE)」、「社會科學英語(ESS)」,每一類有可再分為「學術英語

(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與「職業英語(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圖 二-6 英語語言教學(ELT)樹狀圖

(資料來源:Hutchinson & Waters(1987)。ESL can be divided in the same way as EF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根據 Hutchinson & Waters(1987)的專業語言教學的分類可知(參圖二

-6),觀光華語導遊屬於社會科學英語(ESS)的類型,亦可依其目的分為 學術目的(EAP)及職業目的(EOP)。因此,筆者認為本論文所稱觀光華 語導遊教學可視為「職業英語 」的華語教學。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泰籍之中高級華語學習者。以就讀中文系(所)華 語觀光導遊課程的學生為主,也可適用於觀光華語導遊學系中文課程的學 生,以及對華語觀光導遊有興趣的學習者。其主要目標是能在泰國當地的環 境中,以華語進行導遊的工作,提高從事華語導遊工作的溝通交際能力。

第四節 泰國的觀光華語導遊教育之現況探討

本節將以區域研究為本文的主要研究範圍,旨在對泰國的華語文教育做 描述及探討,將透過書籍及網站上與有關單位所提供的資料,來了解泰國華 語文高等教育的過去及現況。本文主要內容分成三個部分:本研究第一部分 是泰國的華語教育現況;第二部分是泰國的觀光華語導遊教育現況 ; 第三 部分是泰國觀光華語導遊教材現況及評估。

一、 泰國高等教育華語文教學之回顧

泰國推廣華文教育約有300年的歷史,是東南亞華人較集中的地方,海 外華人數量居第二多,僅次於印尼。數百年來,由於華、泰通婚,華裔人數 眾多,在首都曼谷600多萬的人口中約有一半是華人後裔17。符翠蘭(2008)

於〈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之研究指出,中泰兩國交往長 久,很多中國人到泰國經商和定居,泰國華語文教育也隨之產生。在 19 世 紀末和 20 世紀初移民到泰國的中國人,大多數是中國福建、廣東等沿海的 農民和手工業者。華僑無論貧富,對家鄉的風俗習慣,永遠不忘懷,搬到異 國他鄉,逢年過節,也像家鄉一樣祭拜神明、祖先、建神廟等。為了給華僑 子女提供教育場所,就開始興建華文學校。筆者針對泰國華語高等教育歷程 從開始到現在,以年代和發展過程內容整理如下:

1938 年,泰國政府首次明令限制華文教育,許多僑校勒令停辦。因此 華文教育一度呈現斷層現象。從1939年迄1990年的50於年間,華文教育在泰 國幾乎無法生存,只有在零星的私人補習班教華語班來推動華文教育。

1972 年,高等教育的華文教學開始於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政治系。當時泰國只允許國中開中文課,沒有任何高校開中文 課。

17 全球華僑人數最多的是印尼,有 7,566,200 人,第二是泰國;有 7,053,240;第三多是 馬來西亞,有 6,187,400 人,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僑委會網站 2005 全球華人人口排名統

1973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開漢語課程為選修課。

1975 年,冷戰(Cold War)末期中泰建交關係。

1977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開漢語課程為複修課。

1981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開漢語課程為主修課。

1988 年,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系取消了漢語課(一共開了 15年的漢語 課)。

1991 年,泰國再度開放,准許教授華文,當時華文學校自幼稚園至小 學六年級,每週授課 5至10小時,商業學校設有華文科。曼谷及內地多家課 授華文學校相繼開設夜學部,讓社會青年補習華文會話以利就業之用,教授 中文之語文中心,家教中心亦逐漸設立,較具規模的中華語文研究中心,由 中華會館(The Chinese Association in Thailand)前任理事長張明立向泰國政 府教育部申請,為泰國第一家得到批准開辦之語文中心,利用週六、周日及 傍晚上課(夏誠華,2004)。

1992 年,泰國政府恢復華語在泰國的地位,華語在泰國的地位與其他 語言是同等的。

1993 年,由鄭午樓先生聯合泰華各屬社團贊助創辦;泰國華僑崇聖大 學(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在人文學內開辦中國語文學系,

培養國學基礎人才;且在進修教育輔導處設有華文教師培養班。

1996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設立第一所泰國華語課程碩士班。為 了解決華語教師缺乏的問題,朱拉隆功大學也同時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 國際班。

2004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開第一所泰國華語課程碩士班。

2007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開學士班。

高等教育的華文教學正規體系始於 1972 年,於中泰兩國建交三年前。

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系當時所開的漢語課為選修課,1973年間,朱拉隆功大 學文學系也同樣開漢語課程為選修課,然而在1977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 系,發展漢語課程為復修課。到了1981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系,

為泰國第一所大學將原本漢語選修課改為主修課(中國研究中心,2008:14)

18。同時,藍康恒大學(Ramkhamhaeng University)開漢語課為選修課,為 泰國第一所無限入取學生的大學(泰國華語文教育策略,2009:2)。

在較早期的華文高等教育開設外文系的大學,華文教學的發展隨著當時 其他科目的發展而進步。根據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2005)指出,泰國 華文發展的必要性,來自於兩個基本要素:一、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 地之一;二、中國與泰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雖有一段時間這種關係與泰國 的國防策略產生衝突。

進入 90 年代後,泰國大學中的漢語教學發展比較快(符翠蘭,2008)。

下表為 1897-2007 年所有高等教育開中文課的年表;

圖 二-7 1897-2007 年間所有泰國高等教育開中文課的數量

(資料來源:泰國華文教學研究高等教育(2007),頁13)

(資料來源:泰國華文教學研究高等教育(2007),頁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