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時尚的拜物教秩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圖表 1: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第二章:論述策略與框架

第五章:

時尚的自我建構功能 第四章:

時尚的社會結構功能

第一章:導論

第三章:時尚的社會學想像 Simmel:

時尚作為社會形式

第六章:結論

釐清

對話

發明 動機 背景 目的

Bauman:

形象的自由變換 Bourdieu:

階級的實作遊戲

人類學拜物教 商品

拜物教

方法

拚行頭 自我風格

釐清

精神分析 戀物癖 服飾穿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時尚的社會學想像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從社會學者的作品中梳理出消費社會=時尚+拜物教性質 的時尚社會學研究取徑,揭示分析社會的另一種觀點。這個研究取徑既不同於過 去的社會學預設,也並不抱持任何目的論想建構更好的社會。相反地,研究著重 在考察時尚的個體實作如何挑戰、回應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的問題,並同時掙脫社 會學傳統長期忽視或曲解時尚的困境。首先,這意味我們必須正視時尚是常態的 集體現象與個體實作,並非個人為了吸引他人而裝扮的病態現象,而是社會過程 的產物。Blumer 就曾開宗明義指出時尚在社會學概念中的缺席主要原因有三

(Blumer 1969:275-276):1、時尚被限制在裝飾的領域。2、時尚被視為無關 緊要的社會事件。3、時尚被視為病態和非理性的社會事件。其次,時尚實作可 以重啟社會秩序的問題,亦即放到制度規範的同等層次上思考,但不再需要像 Parsons 抽象的巨型理論那樣過度社會化個人地談論實作經驗。Turner 便已在秩 序問題的身體化框架下修正此認知主義的缺陷,具體指出社會空間中的自我再現 含有穩定社會的秩序特徵(Turner 2010:145-147)。第三,Elias 與 Lipovetsky 凸顯社會中的動態機制更揭示出時尚的社會形構與個人實作不能被化約成對立 的兩極,調和了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的兩難。特別在消費社會中,個體的心理實 作和社會結構愈加相互呼應,故在此動態扣連的過程中,自我再現既是自主發展 又隱含相當程度的秩序控制。然而此處的社會控制已不再讓人們感覺到的壓抑與 宰制,而是解放與享樂。

承此,本章選擇了 Simmel、Bourdieu、Bauman 三人的理論文本,以便初步 勾勒出時尚社會學的分析框架。此處選擇的判準首先是因為他們的理論不僅大致 符合前述基本立場,同時他們的時尚觀並未流於碎片化的論述,而較能維持在系 統性的社會觀察上,說明時尚與社會秩序問題的關係,故將有助於我們重估時尚 現象在社會學問題意識中的地位。除此之外,縱使他們沒有直接處理,但卻都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合地暗示當代社會運作所需的拜物教中介性質。不過,本章暫先擱置拜物教的系 譜學考察,用意首重於凸顯各家理論在主流評述中備受忽略的概念。準此,本章 構築的分析框架僅止於時尚的理論問題化,並不企圖對各家理論思想進行完整解 讀。Simmel 是古典社會學中率先提出時尚觀察的社會學家。他指出時尚具有個 體性與階級性的兩面性,並在此二元性中呈現社會化的秩序樣貌,無疑開創出時 尚社會學的研究基礎。在後期的作品中,他更針對文化做出診斷,指出拜物教性 質的普遍命運。Bourdieu 主要批判品味的階級性如何透過生存條件與慣習而形 成,更曾經點明物神在場域中的關鍵運作。雖然 Bourdieu 沒有多談時尚,但他 確實主張過在服飾的場域中也會出現社會階級的差異,結果造成他的理論在時尚 的經驗研究中被廣泛引用。Bauman 提出從生產社會到消費社會的轉型說,十分 關注當代社會的時尚情境。他重探 Bentham 的監獄模型和社會學啟蒙的內在關 係如何導致社會控制與個體自由的結合,其中除了指出自由是社會的產物之外,

還進一步推論消費社會中的自我建構與消費市場的密切關係。在 Bauman 晚期的 作品中又可發現到他延伸應用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將個體性的價值崇拜稱作主體 拜物教。

最後,藉由理論的回顧,本章希望整理出兩條平行的論述軸線,代表時尚經 驗現象中共存的實作:一條是以 Simmel—Bourdieu 為基礎所論及的時尚階級性,

而另一條是以 Simmel—Bauman 為基礎所論及的時尚個體性。這兩面的理論分析 視野將能啟發本研究接下來如何操作化當代的時尚現象。然而,我們並不打算全 盤接受時尚社會學的理論發現,因為這些社會學理論多少指涉到它們的特殊社會 歷史背景,所以不一定能夠直接移植,拿來觀察當代社會的消費現象。因此,本 章也將在結論處指出這些時尚理論的觀點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Simmel 論時尚作為一種社會形式

在古典社會學思考「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的基本問題上,Simmel 與社會 學三大家的分析路徑殊異。他認為現代社會不只是社會組織和制度所形成的客觀 結構整體,而是由社會中的個人相互作用而成的複雜統一體。延伸 Kant「自然 是如何可能?」的哲學提問,Simmel 提出「社會是如何可能?」的社會學問題。

Kant 認為自然是由作為觀察者的主體透過悟性形式、認識範疇所形塑出來的圖 像,自然只在此觀察主體的主觀經驗中實現(Simmel 2002:359)。但 Simmel 認為社會並沒有外部的觀察者,「社會的統一體是由其要素直接實現的,因為它 們是有意識和綜合性的。」(Simmel 2002 :359) Simmel 認為,個體意識到 自己與他人的結合,並認識到此結合是一個社會綜合體(synthesis)(Simmel 2002:362)。個體並未取得一個外在於自身的普遍社會觀念,他對社會的特殊 認識已經是在實現社會化。因此社會既是實際的過程也是先驗的存在,是個體間 相互作用的進程,也是可被個體抽象表達的事實(Simmel 2002:363)。因此,

一方面,社會是先於主觀經驗認識的社會互動形式;另一方面,社會中的個人是 具有意志及意識的主觀精神,藉此把握社會的客觀形式。循此社會觀,Simmel 的時尚觀也具備兩面意涵,即作為社會形式和客觀文化的時尚。

Simmel 欲描述現代社會下的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這個個體從傳統社會 變遷到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個體逐漸脫離了宗族、家族的共同體情感連帶,獨自 暴露在社會情境中如城市中的原子化。換句話說,他在討論十九世紀末期以後,

工業化、都市化的現代社會中個體性持存的問題,並認為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問 題是「個人在社會壓力、傳統學習、外來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個人的獨立和 個性的要求。」(Simmel 2001:186) Simmel 在〈社會如何是可能?〉一文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描繪這個時期下兩種相互作用亦即社會化的形式。26 第一,一個人在遭遇陌生 人時,並不是透過他的個性去認識他,而是以先驗社會的普遍性形象去認識他,

而此普遍性形象亦將成為某種理想人格(Simmel 2002:363-365)。第二,一個 人的社會化必然預設非社會化的本質,而非社會化的本質並無法被社會的普遍性 形象涵蓋,因此構成了個人之間的差異基礎。這種細微差異是透過個人經驗組構 的獨特內容。雖然社會化的形式與非社會化的本質維持著對抗關係,但是人必須 在社會形式與個人生活的結合下,才能成為統一體(Simmel 2002:366-372)。

如同 Finkelstein 指出「風格教育我們參與社會。它將我們的行為和特定共同體倫 理與抽象文化特質相連結。它將人類行動的理想納入群體實踐與既定生活型態 中。」(Finkelstein 2007:112) 的確,時尚風格具有社會化的特質,衣著服飾 具備的普遍性形象可以讓我們辨認陌生人的屬性。反之,我們的屬性也被他人以 衣著服飾的普遍性形象來認識;同時,我們也透過此普遍性形象想像自身。我們 也許可以說 Simmel 是以時尚為背景現象才描繪出「社會是如何可能」的樣貌。

(一)時尚的社會性與個體性

古典社會學的理性偏見傾向否定時尚的社會意義,使得時尚主題在社會學研 究中長期缺席。不過 Simmel 認為時尚表面看來雖然平淡無奇,但是它的二元形 式卻具有社會學和生命哲學的深意(Simmel 1957:549)。此二元形式可溯及人 類的生命現象,亦即生理機制的二元性本質常見的對立和平衡,依此可以推論社 會的構成。27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一方面需要依賴普遍性支撐靈魂的存在,

另一方面需要特殊性允許轉化,於是便在社會適應與個人需求之間取得衝突與妥 協的平衡:「整個社會的歷史反映在衝突與妥協、逐漸勝利及迅速失敗中,亦反

26 Simmel 提及的第三種形式是相互作用產生的職業形式,也就是社會預先安排某種位置給予個 體。這一方面是為了整體社會生存必須的整合形式,使得每一個人都依賴他人;另一方面,則是 使個體主觀性的功能得以發揮、奉獻並能感受自我個性。Simmel 稱之為「個性的普遍性價值」,

是指定個人做為社會要素的形式(Simmel 2002:372-376)。但此種形式與時尚的關係不大,因 此本文不多闡述。

27 關於人類本質二元性的詳細的推論請見時尚〈Fashion〉(Simmel 1957: 541-542)與《時尚的 哲學》(Simmel 2001a: 70-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映在對社會的適應與從個人需求出發之間。」(Simmel 1957:542) 例如 Simmel 在〈個人主義〉一文中對比出義大利式與日耳曼式個人主義。他認為在義大利式 個人主義追尋某種超越個人的普遍事物。此普遍事物並非集體,而是「一種形式 或規律,規律決定了無數種類的個別生存...在此前提的限制下尋求整體自由、區 別、出類拔萃。」(Simmel 2002:350) 與此相對,日耳曼式個人主義則展現 極端的孤立形式,即使他會將自己納入某種形式,但總是在尋求個人的獨特性,

映在對社會的適應與從個人需求出發之間。」(Simmel 1957:542) 例如 Simmel 在〈個人主義〉一文中對比出義大利式與日耳曼式個人主義。他認為在義大利式 個人主義追尋某種超越個人的普遍事物。此普遍事物並非集體,而是「一種形式 或規律,規律決定了無數種類的個別生存...在此前提的限制下尋求整體自由、區 別、出類拔萃。」(Simmel 2002:350) 與此相對,日耳曼式個人主義則展現 極端的孤立形式,即使他會將自己納入某種形式,但總是在尋求個人的獨特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