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居住遷移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本章為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之彙整,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居住遷移理論,

以社會學與經濟學之觀點說明遷移決策行為理論,並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第 二節為遷移選擇之影響因素,回顧國內外有關影響遷移因素之文獻,經彙整分析 後,一方面可以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遷移決策,另一方面可作為本研究影響因素 之參考;第三節則將前述文獻予以綜合評述,並藉以確立本研究之主題。

第一節 居住遷移理論

人與住宅的關係,除了實質環境的選擇外,還反應出家戶的需求,家戶的屬 性包含家庭型態、人口組成的變化,此與家戶的所得差異、社會經濟發展變化有 關,如將住宅的課題與其它學域相互連結,將會衍生出各種千變萬化的面貌,有 關於居住遷移之理論相當廣泛,人口學、社會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等研究者都曾 進行相關的研究,在研究方法論中,一般採取經濟學與社會學兩大分支,雖不能 說相當準確,但為避免論述過於龐雜,此應為一個大致可被接受的概分法。

而經濟分析又可分為總體與個體理論模型兩種觀點,總體理論模型著重於整 體或區域間的人口移動,而個體理論模型則著重於家戶的遷移決策過程,本研究 探討個體家戶遷移決策行為,故主要重點仍放置於個體經濟學對於遷移觀點的介 紹,另外因為個體經濟學者所建構之「家戶住宅消費失衡模型」,是由社會學者 建構之「壓力模型」的延伸,故首先介紹「壓力模型」,再介紹「家戶住宅消費 失衡模型」。

「壓力模型」主要論點:認為家戶在都會區的遷移主要與某居住地點的壓力 與不滿意水準有關;「家戶住宅消費失衡模型」主要觀點:認為家戶在都會區內 部的遷移為其調整住宅消費的過程,家戶遷移的原因與家戶住宅需求的改變及住 宅消費的失衡有直接關係,內容分述如下。

一、

社會學觀點:對居住不滿意衍生的遷移壓力

以社會學觀點研究認為人口流動源自於所居住區位或住宅推動(push)以及 對於新居住地點的拉力(pull)雙重作用的結果,以致於家戶遷移的產生。Rossi

(1955)指出生命週期階段轉換促使住宅空間需求改變,現居住地點的效用降低

utility)、「行動空間」(action space)及「壓力門檻」概念(stress threshold)解釋 遷移行為。他假設家戶會使用成本與效益觀點來評估自己的居住狀況,所採用的 比較上,Wolpert 更指出住宅需求的改變、家戶特性的變遷、地區性或社會整體 的改變,均將影響居住不滿意的情形產生。

(二)壓力學說回饋理論

Brown and Moore(1970)依據 Wolpert(1965)的壓力學說進一步提出「住 宅行為循環回饋模型」解釋家戶住宅調整及移動模式的動態關係,由於壓力及限 制會隨著時間週而復始的不斷發生,居住壓力的產生與謀求解決方式之間是一種 動態的反覆回饋過程,居住壓力不一定要透過遷移才能解決,家戶可能決定遷移 或是選擇不遷移而在原居住地改變住宅環境或是調整內在需求。

圖三、壓力學說回饋模型示意圖 資料來源:Brown and Moore(1970)

家戶特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三)居住不滿意模型

Speare(1974)延續壓力門檻模型(stress-threshold model)的概念,檢視家 戶的居住滿意與否及遷移決策之間的關係,認為家戶在特定居住地點都會受到家 戶特質、住宅特質及與當地社區的親近程度所限制,這些限制反映在居住滿意水 準上,當家戶表現出不滿意的情形將會考慮遷移,當不滿意程度超過家戶所能忍 受的程度時,遷移行為因而產生,簡言之,Speare 認為居住不滿意是影響遷移的 直接因素。

圖四、居住不滿意模型示意圖 資料來源:Speare(1974)

(四)壓力慣性模型(Stress-Inertia Model)

Mcginis(1968)及 Clark(1977)認同家戶在不滿意情況下會選擇遷移,另 提出累積壓力慣性假說,認為當家戶在同一地方居住時間愈長,由於已經適應當 地的環境,與鄰里互動上建立相當的社會關係,使遷移的無形成本變得很高,因 而產生「遷移抗性」,即使居住不滿意程度增加,由於受到當地人事物的影響,

家戶並不一定會選擇遷移。Hans(2008)證實與鄰里強大(strong)的社會關係 確實降低遷移的傾向。居住不滿意隨著居住時間增加,相對地壓力慣性也會產生,

故遷移是居住壓力與壓力慣性相互拉鋸下的產物。

個人或家 戶特性

區位特性

社會結合 力

居住地區相對滿

意程度 考慮遷移

住宅消費失衡(Housing Consumption Disequilibrium)觀點係認為遷移是因 為家戶所得變化以及家庭生命週期改變的限制下,比較現有住宅與未來住宅效用 Ihlanfeld(1986)採用成本效益模型,探討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對家戶遷 移決策的影響,主張家戶遷移牽涉有形與無形成本極高,唯有在遷移後的效益大 於成本,家戶才會做出遷移的決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圖五、住宅消費失衡示意圖 資料來源:參考靳燕玲(2002)繪製

研究引貣住宅消費失衡的原因方面,Weinberg(1979)認為當工作地點、家 庭規模改變、家庭成員年齡增加及住宅市場外在因素會促使遷移發生,遷移是住 宅消費的調整。家戶選擇某特定區位表示他們依據所能獲取的市場資訊選擇最佳 的居住地點,達成長期均衡的分配,但隨著主客觀條件及限制改變影響住戶的短 期均衡,則引發了遷移行為,影響遷移因素區分為家戶的住宅特徵、效用函數及 預算限制的變動,住宅特徵包含居住地點到工作地點可及性、及鄰里環境特徵的 改變;影響效用函數的原因為家戶生命週期的變化;影響預算限制線變動的原因 為房價、所得等。

曾喜鵬、薛立敏(2004)引用 Weinberg 等人的觀點,認為家戶對住宅的消 費是同時選擇鄰里環境服務(neighborhood services)與住宅單元服務(dwelling unit)兩種。由於家戶本身狀態及外在環境不斷變動,而造成對這兩種服務的偏 好改變,故當家戶住宅消費失衡時便可藉由消費鄰里環境服務與住宅單元服務而 獲得效用。從無異曲線的特性來看,大致經由下列兩個管道影響家戶住宅消費的 均衡:一為無異曲線斜率改變,而無異曲線斜率的改變又源自於兩種情況,一是 家戶對鄰里環境服務之偏好改變;二是家戶對住宅單元服務的偏好改變。第二個 管道是預算線位置或斜率改變,而預算線位置或斜率改變又源自兩種情況,一是 家戶所得的改變,以至於可購買鄰里環境服務與住宅單元服務的可支配所得增加 或減少;二是市場上鄰里環境服務或住宅單元服務的需求或供給改變,使兩者相 對價格改變。

市活動地點的可及性、安全性、衛生或社會、經濟文化等特徵。Tu and Goldfinch

(1996)從空間及非空間觀點描述住宅屬性,其中空間特徵屬於較大範圍鄰里環

屋齡較常用來反應住宅內部的居住水準,Littlewood and Munro(1997)描述 屋齡、住宅類型、房間數、面積等住宅屬性以及住戶年齡、對搬家的預期等住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