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巴爾托克音樂生平簡述

第二章 巴爾托克音樂生涯與創作風格

第一節 巴爾托克音樂生平簡述

第二章 巴爾托克音樂生涯與創作風格

第一節 巴爾托克音樂生平簡述

貝拉‧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生於匈牙利東部的小鎮-納森米克 羅斯(Nagyszentmiklos),1 現位於羅馬尼亞境內。他是位鋼琴家、作曲家,更是 民族音樂學家。他畢生採集許多民間音樂,並融入音樂創作裡。巴爾托克可說是 引領二十世紀初音樂的一位偉大作曲家。

巴爾托克的父親是位校長,母親則是小學教師,雙親皆為業餘的音樂家。他 五歲時由母親啟蒙習琴,但自小體弱多病,且八歲時父親過世,母親為了家計四 處奔波,他們也經常搬遷,因此他習琴總是斷斷續續的,即便如此,仍不影響他 音樂上的天分。九歲就開始嘗試作曲,十一歲時公開演奏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8)的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Waldstein, 1803),及自己創作 的鋼琴小品《多瑙河之流水》(The Course of the Danube, 1890-1894)。

1894 年,巴爾托克舉家搬遷到波茲左尼(Pozsony),2 他跟隨艾克爾(László Erkel, 1844-1896)學習鋼琴與和聲,接觸了許多音樂家的作品,更深受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影響,此時的創作承襲了許多布拉姆斯的手法。

1898 年進入布達佩斯音樂院就讀,跟隨托曼(István Thomán, 1862-1941)學習,3

1 納森米克羅斯(Nagyszentmiklos)於二次大戰後隸屬羅馬尼亞,並更名為桑尼可勞馬瑞

(Sinnicolaul Mare)。

2 波茲左尼(Pozsony)現為斯洛伐克境內的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

3 托曼(István Thomán, 1862-1941)曾受教於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1888-1906 在 布達佩斯音樂院任教,致力於研究與教學李斯特的鋼琴演奏技法與創作手法。

4

於他在演奏上的優異表現,也因此破例不必參加學位考試。1902 年,他聽到了理 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 1896)之後,使他重新在作曲上有新的靈感也找出新的方向。

1903 年,他偶然間從女傭口中聽到民間歌曲,4 引起他的注意,進而開始對 民間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05 年,他參加魯賓斯坦大賽(Anton Rubinstein

Competition),最後雖無緣獎項,卻在比賽中對印象樂派的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等人的音樂有所體會,而印象派 中常見的教會調式、全音音階、5 五聲音階也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期,他結 識另一位作曲家柯大宜(Zoltán Kodály, 1882-1967),志同道合的兩人,一起深入 研究匈牙利、羅馬尼亞及附近地區的民間音樂。他們蒐集了上萬首民謠及舞蹈,

將之集結成冊,並寫作關於民間音樂的文章與書籍。另外他也編排出許多民謠的 曲調,以這些民間音樂的曲調為素材,將其大量的運用在日後的音樂作品上。

1907 年開始,巴爾托克進入母校布達佩斯音樂院擔任鋼琴教授,兩年後與他 的學生柴可勒(Márta Ziegler)結為連理。此時期他作品中開始融入民間音樂的素 材,在和聲上更突破傳統的三度音程改以四度音程來堆疊,甚至加入數學的「費 布那契數列」6 及「黃金比例」的手法在和聲及曲式構造中,7 可惜如此創新的手

4 Hamish Milne,《偉大的作曲家羣像:巴爾托克》(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artok),林靜枝、吳家恒、丁佳甯 譯(台北:智庫,1996),27。

5全音音階(Whole Tone Scale),是印象派的創作手法,意指每個音之間皆為全音,一個八度 內只有六個音。

6 費布那契數列(Fibonacci Series)由十二世紀義大利數學家費布那契提出,數列也因此命名。

當初利用此數列描述兔子生長的數目,數列由 0 和 1 開始,之後的係數由之前的兩數相加,數列前

5

法,不被當時的保守人士喜愛,代表的作品有《第一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 1908)及唯一的歌劇作品《藍鬍子公爵的城堡》(Bluebeard's Castle, 1911)。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的無情與摧殘,使得巴爾托克創作《組曲》

(Suite, 1916)來表達對戰爭的憎恨。之後的 1917 年,他完成了獨幕的芭蕾舞劇

《木頭王子》(The Wooden Prince, 1917),並在布達佩斯演出,沒想到此芭蕾舞劇 廣受歡迎,讓他初嚐成功的滋味。而在此時,歐洲也正興起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的風潮,8 文學家、繪畫家紛紛在作品中表達自己內心的掙扎、痛苦與不滿。音樂 家以荀貝格(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及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為 代表人物,他們使用的「無調性」(Atonality)9 與「十二音列」(Twelve-tone Method)

創作手法,10 影響了巴爾托克的管弦作品《奇異的滿州官吏》(The Miraculous

Mandarin, 1919),作品中大量的弦樂滑音及不協合音響,著實不受聽眾的接受與 青睞。緊接著在 1921 年及 1922 年,他創作的兩首小提琴奏鳴曲,都有類似十二 音列的手法。1923 年,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和另一名學生帕斯特麗(Ditta Pásztory)

再婚。同年,他受到政府的邀請,與其他匈牙利的音樂家一起演出,慶祝布達佩

幾個數為:0、1、1、2、3、5、8、13、21、34、55……。

7 黃金比例(Golden Section)指一線段 1 取 X 長,將 1 分為兩個部分,其中 1:X=X:1-X,

X 值約為 1.6180339887……。

8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主要盛行於二十世紀初期德奧語系的國家,強調內在情感的表

6

斯合併五十週年,在此他也發表了為他兒子創作的管弦作品《舞蹈組曲》(Dance

Suite for Orchestra, 1923)

之後的 1925 年,他投入相當多的精力於教學,也開始對巴洛克、古典時期的 音樂有不同的體悟,作品中有對位、模仿、卡農、賦格等嚴謹的格式,卻也融入 了長年蒐集的民間音樂素材,正符合所謂的「新古典音樂」(Neoclassicism)。11 1926 年是巴爾托克創作鋼琴曲的黃金時期,像是《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1926)、

《戶外》(Out of Doors, 1926)、《九首鋼琴小品》(Nine Little Piano Pieces, 1926)

等,並開始創作《小宇宙》(Mikrokosmos, 1926-1939),《小宇宙》一開始只是寫給 兒子的鋼琴練習曲,沒想到日後卻成了著名的鋼琴教材。

1930 年代可說是巴爾托克音樂生涯的顛峰時期,此時,他譜寫了許多相當重 要的作品,例如《第五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5, 1934)、《為弦樂、打 擊樂及鋼片琴的音樂》(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1936)、《雙鋼琴與 打擊樂的奏鳴曲》(Sonata for Two Pianos and Percussion, 1937)……等,這些作品 將其畢生所學融合其中,作品除了統整性更具獨特性,樹立了屬於巴爾托克的音 樂風格。1939 年他在歐洲完成《第六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6, 1939)

創作後,為了逃離納粹的威脅,舉家移居美國。他接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聘請,

從事民間音樂的研究,此時的作品多為委託之作,像是《對比》、《管弦樂協奏曲》

(Concerto for Orchestra, 1943)、《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Solo Violin,

11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風行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反對後浪漫時期的誇張渲染,

崇尚巴洛克及古典音樂時期的曲式及體裁。

7

1944)等,然而此時的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收入也十分不穩定,生活頗為辛苦。

1945 年因血癌不敵病魔,病逝於美國紐約,得年六十四歲,當時所寫的《第三號 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3, 1945)剩下最後十七小節未完成,後來則是由 他的學生謝爾利(Serly Tibor, 1901-1978)為其譜寫完成。

巴爾托克有許多的作品都在他逝世之後才受到世人的矚目,而他畢生致力於 研究民間音樂,對民間音樂的保存可說是貢獻良多。此外,他的音樂融合了各家 的特性,也讓他在音樂界有獨樹一幟的風格,為二十世紀初的音樂開創了一股新 的風潮。

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