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1 前言

市場規模的影響及其重要性在許多文獻中多所提及。一個國家的市場 規模大小影響的層面極廣,如:市場結構、規模經濟、政府的施政決策、

貿易型態、廠商訂價與成本、競爭行為及區位選擇等,都占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市場規模大小的重要性也彰顯於新貿易理論架構中,Krugman (1980) 提出本地市場效果(home market effects;HMEs)對貿易型態的影響,其模型 中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IRTS)及運輸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s)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個市場規模較大的國家在具有規模報酬遞 增的產業中會吸引廠商進駐,並透過大市場效果降低生產及運輸成本的影 響成為主要的淨出口國,此效果對廠商的區位選擇產生重大的影響。其後 的文獻研究亦分別針對幾個面向如:所得分配、勞動分工、產品品質、生 產力異質等,與市場規模大小共同納入考量進行討論。在所得高低與市場 規模大小共同考量的情況下,將進一步影響雙邊的貿易型態、貿易量大小 與進出口產品的品質(Fajgelbaum, P. D. et al, 2009) 。此外一國市場規模的 擴大會提高勞動分工的情況,並導致廠商生產力的增加(Chaney, T., & Ossa, R., 2013) ,近期的研究逐漸著重在市場規模大小分別對廠商生產力與產品 品質的影響,但相關之文獻迄今仍不多見。

產品品質的高低會影響消費者的效用程度。消費者偏好消費高品質的 商品,品質越高則效用越高,反之則越低。就供給面而言,廠商因應消費 者對產品品質的需求,在極大化利潤的考量下訂定價格,選擇生產的產品 品質越高則訂價越高,反之對消費者而言選擇消費產品的品質越高則效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越高,但需支付的價格也越高,形成品質選擇與價格間的抵換關係。由此 可知,產品品質變數對消費者效用及廠商利潤影響的重要性。因此若將市 場規模與產品品質同時考量,則文獻有以下幾個面向進行探討。在早期產 業組織的相關文獻中,Shaked & Sutton (1987)提出在一個產品品質成本為 固定支出的產業,當市場規模擴大將會使得至少一家廠商有動機投資在產 品品質。因為品質成本的支出是屬於固定成本,則較高品質的廠商可以削 弱其競爭對手的價格並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此結果說明了,產品品質在 某些產業中會隨著市場規模擴大而提高。但若品質成本的支出是屬於變動 成本,則 Berry & Waldfogel (2010)提出市場上較大尺度的產品品質範圍可 以共存,其原因來自廠商可以提供不同的產品價格給消費者。

市場規模較大將可以分段並提供範圍較大的產品品質尺度。就所得分 配面向來看,Fajgelbaum et al(2009)說明在兩國間市場規模相似的情況下,

較富有的國家會出口平均品質較高的產品,此結果與 Schott (2004) 及 Hummels & Klenow (2005)所得之實證結果相同。另外,在貿易成本較小的 情況下,一個國家將經由其較富有的貿易夥伴進口高品質的產品,Schott (2004)、Khandelwal (2010) 及 Hallak & Schott (2011)使用美國雙邊貿易資 料(U.S. bilateral trade data) 亦獲得相同的結果。此外當一個國家對兩個市 場規模相同的國家出口品質一致的產品種類時,他會對於與自己國家所得 排序相似的國家出口更多數量的產品。

另外,Han & Chouinard (2014)則同時考量市場規模大小、產品品質與 廣告力度。文中提及廠商在產品品質及廣告力度上做策略性競爭,消費者 對高品質產品有較高的偏好,並與價格呈現抵換關係,其結果說明市場規 模越大廠商家數越多則廠商的廣告力度越小,當越多廠商進入市場則所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擇之產品品質水準呈現一開始增加其後遞減的現象。Picard (2013)在獨占 性競爭市場的架構下同時考量廠商產品品質的選擇,其結果提出市場規模 越大的國家生產高品質種類的產品,且品質差距會隨著兩區域間市場規模 越不對稱而越擴大,此外貿易成本越大也會造成兩區域間品質差距提高。

梳理上述之文獻,多探討廠商在生產效率同質的情況下市場規模大小對產 品品質選擇的影響,意即並未同時考量生產效率異質、市場規模大小及品 質選擇對廠商決策的影響,其所得之結果可能產生差異。

廠商生產力的刻畫是使用每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投入來描述,當每單 位產出所需的勞動投入越低,則代表廠商具有較高的生產力水準;反之則 較低。此情況同時也說明了生產力與勞動投入間存在的反向關係。早期文 獻在廠商生產力的設定上多假設為生產力同質,Krugman (1980)即在獨占 性競爭、廠商生產力同質的架構下進行分析,在此設定下所有廠商的訂價 均相等,且長期利潤為零。亦可觀察到當市場規模擴大的情況下,廠商數 目會增加、社會福利會提高。然而近期的研究在廠商生產力的設定上逐漸 轉為生產力異質的架構,Melitz(2003)在獨占性競爭市場的架構下,同時考 量廠商生產力異質並進一步分析產業內貿易的效果,其主要結果說明生產 力越高的廠商越有能力同時供應本國及外國市場,並提出生產力低於某個 水準的廠商將會退出市場。

其後 Melitz & Ottaviano (2008) 指出市場規模大小亦會影響市場競爭 的強度,並進一步對市場上異質廠商出口策略的選擇產生作用,此外總合 生產力及平均溢價也會反應市場規模大小所帶來的影響。在聚集經濟的相 關研究上,Baldwin & Okubo(2006)則提出高生產力廠商會受較大市場規模 的吸引聚集,其原因來自於高生產力廠商有較低的邊際成本,在大市場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能銷售更多的產品,因此能吸引更有生產效率的廠商聚集。意即生產力越 高的廠商越能夠在大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受到相對較小的損害,使得廠商由 小市場轉往大市場的區位選擇受到廠商生產力異質的影響。市場規模大小 與廠商生產力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相關重要文獻多有研究。然而在這些 文獻中並未將影響消費者效用與生產者利潤的產品品質變數加入考量,若 將之納入其所得之結果亦可能產生差異。

透過上述兩類文獻的整理可知,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異質會對廠商的 利潤產生影響,且此二變數間亦可能存在交互關係,意即在維持固定利潤 的情況下,若廠商選擇較低的產品品質水準來生產,則廠商的生產效率就 必須提高以維持相同的利潤水準,反之亦然。因此,若只單就其中某一變 數的影響進行討論,則所得之結果與策略的選擇將可能與實際的情況有所 不同。此外,近期許多文獻雖已同時考慮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異質來進行 討論,但多未論及國家間市場規模不對稱或整體市場規模擴大對廠商出口 決策的影響,本文即以此面向切入進行分析,並說明國內外廠商在同時考 慮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異質的情況下,國家間市場規模不對稱或整體市場 規模擴大對國家間平均生產力差距的影響,以及廠商的出口生產力切點與 出口決策等議題。

在本研究中,廠商生產力的設定與以往文獻不同11,本文中廠商生產 力是透過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兩變數來共同衡量。因此在生產力固定的前 提下,高生產力可能同時來自高生產效率與高品質、高生產效率與低品質、

低生產效率與高品質等三種不同的情況,反之低生產力的衡量亦然。本文 即在此生產力設定與獨占性競爭市場架構下,探討整個世界市場規模擴大

11 文獻中針對廠商生產力的衡量方式多以每單位產出所需之要素投入表示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或國家間市場規模不對稱的影響。本研究發現整個世界市場規模擴大對本 國與外國而言,將允許相較於規模擴大前生產力更低的廠商存活在市場中,

亦即市場上廠商的家數、產品種類會增加但平均生產力會下降。同樣地在 出口決策上,國內外有能力出口的廠商家數、產品種類會增加但平均出口 生產力亦會下降。

若兩國間市場規模不對稱的情況下,當本國的市場規模越大,則本國 市場能允許生產力越低的廠商存活,導致廠商家數、產品種類越多、平均 生產力越低,反之國外市場規模則越小其結果與上述相反,同時可進一步 觀察到兩國間平均生產力差距擴大。另外在出口決策上,本國有能力出口 的廠商家數減少,意即生產力越高的廠商越有能力出口,其原因來自於外 國市場規模小,平均生產力提高,對本國出口廠商而言需具有更高的生產 力才能與之競爭,另外亦可觀察到兩國間總合出口生產力差距的擴大。

再者透過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等利潤曲線可發現,高生產效率、低產 品品質的廠商每降低一單位生產效率,在維持固定利潤的情況下所需提高 的產品品質程度較小,反之低生產效率、高產品品質廠商則每降低一單位 生產效率所需提高的產品品質程度就較高,隱含有邊際利潤遞減的概念。

此外本研究發現在兩國間市場規模不對稱下透過出口等零利潤曲線,兩國 異質廠商在不同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組合下可將其出口決策劃分為四 個區域,分別為區域 I:本國出口到外國、外國出口到本國;區域 II:本國 不出口到外國、外國不出口到本國;區域 III:本國出口到外國、外國不出 口到本國;區域 IV:本國不出口到外國、外國出口到本國。在此四個區域

此外本研究發現在兩國間市場規模不對稱下透過出口等零利潤曲線,兩國 異質廠商在不同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組合下可將其出口決策劃分為四 個區域,分別為區域 I:本國出口到外國、外國出口到本國;區域 II:本國 不出口到外國、外國不出口到本國;區域 III:本國出口到外國、外國不出 口到本國;區域 IV:本國不出口到外國、外國出口到本國。在此四個區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