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

第二章 《演奏音樂會》樂曲解說

第二節 樂曲解說

二、 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

(一)布拉姆斯生平概述

布拉姆斯,全名為約翰尼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以下簡稱

〝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 1833 年 5 月誕生於德國漢堡(Hamburg)。其父親擅長演奏各種弦樂 器與管樂器,經常透過與合奏樂團演出賺取生活費。布拉姆斯從小就展露出對音 樂的喜愛,並由父親啟蒙其音樂教育,先後學習小提琴與鋼琴。七歲時布拉姆斯 追隨當時極優秀鋼琴家弗德利希‧威廉‧柯賽爾(Friedrich Wilhelm Cossel)學習,柯 賽爾為了盡全力教導他,甚至將住處搬至離布拉姆斯家更近的地方,使布拉姆斯 曼極為讚賞當時僅二十歲的布拉姆斯,並在當時的《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中寫了一篇文章向大眾介紹這位年輕作曲家,克拉拉更大力協助他,

45

(二)創作背景

《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樂曲編號有 56a、56b,於 1873 年完成。在 布拉姆斯創作《海頓主題變奏曲》之前,他的朋友卡爾‧費迪南‧波爾(Carl Ferdinand Pohl)提供了六卷未曾出版過的手抄本。其中《聖安東尼的聖詠曲》第二樂章主 題,引發布拉姆斯創作此曲的靈感,寫了雙鋼琴版後,再編成管弦樂版,除了用 此旋律以外,也引用《聖安東尼的聖詠曲》(Choral St. Antoni)的名稱。

布拉姆斯變奏曲的主題素材,喜歡引用特定音樂家的片段音樂,其手法雖然

(Andante con moto)

30-58

46

1. 主題

行板(Andante),降 B 大調,2/4 拍。由兩個五小節的樂句組成的聖安東尼聖 詠主題,結構上分成兩段,主題 A 樂段有 10 小節,5 小節為一個樂句,和聲上 以平行六度音程旋律為主,節奏動機為 ,和聲進行以 I(主和弦)、IV、

V(屬和弦)、I(主和弦),第一樂段前 5 小節使用半終止式(Imperfect Cadence),後 5 小節使用完全終止式(Perfect Cadence) (譜例 65)。

【譜例 65】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主題 A 樂段,

第 1-10 小節

47

主題 B 樂段以屬和弦開始,結束在主和弦;到尾奏 Coda 部分以 V 級開始,

結束在 I 級(譜例 66)。

【譜例 66】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主題 B 樂段,第 11-29 小

48

2. 變奏一

稍稍活躍一些(Andante con moto),降 B 大調,2/4 拍。第一鋼琴雙手齊奏三 連音,第二鋼琴則以 八分音符的旋律線與三連音的另一旋律線,互相 抗衡,形成三對二複合拍子之律動,利用交錯拍子形成聲部對位的對話(譜例 67)。

【譜例 67】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30-42 小節

49

3. 變奏二

甚快板(Vivace),降 b 小調,2/4 拍。速度轉快,調性為平行小調,色彩較黯 淡,力度變化大,節奏動機為 ,另外加入 ,主要旋律使用六度 音程加上附點節奏(譜例 68)。

【譜例 68】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59-71 小節

50

4. 變奏三

流暢的速度(Con moto),降 B 大調,2/4 拍。調性由小調轉回大調,開頭旋 律取自主題 A 樂段,節奏動機為 ,此變奏強調和聲的進行與 對位手法(譜例 69)。

【譜例 69】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88-99 小節

51

5. 變奏四

行板(Andante),降 b 小調,3/8 拍。此變奏節奏動機為 ,延 續變奏三的對位手法,以複對位方式開始,在第一樂段中的 20 小節,前 10 小節 與後 10 小節為十二度複對位,第二樂段一樣使用十二度複對位(譜例 70)。

【譜例 70】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四變奏,第 146-159 小節

52

6. 變奏五

稍急(Poco presto),降 B 大調,6/8。主旋律利用前面主題 A 樂段的動機音型 做倒影,同音反覆作為動機發展,節奏動機為 ,第一樂段結束前,出現 重音移位技巧三比二的節奏(Hemiola),將單拍子放置在複拍子中,形成重拍的 交錯(譜例 71)。

【譜例 71】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206-215 小節

53

7. 第六變奏

甚快板(Vivace),降 B 大調,2/4 拍。利用主題 A 音型倒影與同音反覆作為 旋律素材,節奏動機為 ,第一樂段大量使用斷奏語法 的節奏讓第 六變奏有不斷向前進的進行曲風格(譜例 72)。

【譜例 72】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264-273 小節

第二樂段尾奏結束前出現節奏錯置(Rhythmic displacement):第一鋼琴比第 二鋼琴晚半拍延遲出現,讓重音交錯使音響更增錯綜複雜的感覺(譜例 73)。

【譜例 73】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274-288 小節

54

8. 第七變奏

優雅的(Grazioso), 降 B 大調,6/8 拍,為西西里舞曲。此變奏有全新的旋 律線條,與主題 A 樂段之間的關係無法用聽覺感受出來,但用視覺辨認可看出 主題 A 樂段旋律 E-D-C-B 隱藏於其中,在旋律聲部中變化節奏,節奏動機為

,舞曲節奏貫穿整曲,旋律發展利用模進來延伸主題(譜例 74)。

【譜例 74】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293-302 小節

55

9. 第八變奏

稍急(Poco presto),降 b 小調, 3/4 拍,此變奏運用倒影手法以轉位音程讓 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緊湊的銜接與交替聲部,使整個變奏的線條流動織度縝密,

並使用切分節奏(Syncopation) (譜例 75)。

【譜例 75】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322-334 小節

第二段除了倒影技巧外,三度卡農及節奏錯置的使用,使樂曲更增緊湊

(譜例 76)。

【譜例 76】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342-348 小節

56

10. 終曲

行板(Andante),降 B 大調,2/2 拍。運用帕薩加亞舞曲風格(Passacaglia)寫成,

技巧上具挑戰性,樂曲開頭五小節的頑固低音是由前面主題 A 樂段變化而成的,

在終曲中不斷地重覆,一共重覆了十九次,每次主題的出現都呈現不同方式加以 變奏,例如:卡農式的對位、模仿、三連音的變化節奏、半音階、交錯拍子、力 度變化(譜例 77)。

【譜例 77】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361-374 小節

樂曲在 426 小節時轉為 b 小調,頑固低音從低音聲部轉移至高音聲部,伴奏 部分運用主題 A 樂段的四度級進音階來發展(譜例 78)。

【譜例 78】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424-428 小節

57

到第十七次的主題再現,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使用交替聖歌式(antiphonally) 彈奏(譜例 79)。

【譜例 79】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439-446 小節

全曲進入尾聲時,拍子的拍值變化,聽起來像是漸慢的效果,不斷的重現降 B 的持續音,速度漸慢、力度漸弱,似將平緩的結束卻突然將速度還原,力度增 加到兩個“ff”(甚強),以音階上行和弦齊奏勇往直前、歡欣鼓舞地迎向明亮前 程般結束全曲(譜例 80)。

【譜例 80】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第 461-471 小節

5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嘉文(2008)。舒伯特《即興曲 D935(op.post.142)》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59

于少蔚(譯)(1996)。布拉姆斯鋼琴音樂(原作者:馬修斯)。

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許舒涵(2012)。貝多芬《C 小調主題與三十二首變奏曲》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許嘉豪(2006)。約翰˙塞巴斯倩˙巴赫第一號魯特琴組曲 BWV996 之演奏詮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于倫(2008)。巴赫第六號《組曲》BWV830 之詮釋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

董學渝(1993)。貝多芬狄亞貝里 33、c 小調 32 變奏曲之研究。台北市:全音樂 譜出版社。

趙彩娟(2011)。淺談貝多芬的鋼琴變奏曲。現代交際,2,59-59。

劉瀞文(2005)。樂曲解說:舒曼《A 小調鋼琴協奏曲,Op.54》、布拉姆斯

《海頓主題變奏曲,Op.56b》、拉威爾《圓舞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台中市。

60

二、西文書目

Stanley Sadie. (Ed.). (200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Frisch, W. (1984). Brahm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ing Variation (California

Studies in 19th-Century Music).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rdon, S. (1996). A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Music for the Piano and its

Forerunner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Stanley Sadie. (Ed.). (2000). The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Sadie, S. (1980).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61

《獨奏音樂會》實況錄影 DVD

演出者:黃音綺 演出曲目/PROGRAM

巴赫《第六號組曲,作品 830》

J. S. Bach: Partita No. 6 in E-Minor, BWV 830 貝多芬《c 小調 32 變奏曲,遺作 80》

L. v. Beethoven: 32 Variations in C Minor, WoO 80 舒伯特《降 B 大調即興曲》,作品 142,第三首 F. Schubert: Impromptu in B-Flat Major, Op. 142, No. 3

62

《演奏音樂會》實況錄影 DVD

演出者:黃音綺 演出曲目/PROGRAM

莫札特《D 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作品 448》

W. A. Mozart: Sonata in D Major for Two Pianos, KV448 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 56b》

J. Brahms: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b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