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5-4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幸福感

一、 幸福感之定義

幸福感最早由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包含了生命中的經驗及狀態,是生 命 的 全 貌 , 也 是 人 類 追 尋 的 最 終 目 標 。 幸 福 感 屬 於 正 向 心 理 學 派 ( Positive psychology),從 1970 年代開始,心理學領域逐漸探討人類的正向情緒、快樂取向 等研究,並漸漸成為學術界之主流議題(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與「幸 福(well-being)」相似的詞相當多,如:快樂(happiness)、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安適(well-being)、主觀幸福(subject well-being)、滿足感(satisfaction)、心理 幸福(psychological well-being)、情感均衡(affect balance)等(楊中芳、楊宜音、

張志學、彭泗清,1997)。

Andrews and Withey(1976)提出幸福感屬於個人主觀經驗感受,包含了生活滿意 及正負向情緒,對幸福感的評定兼顧情感與認知兩層面;Diener(1984)認為幸福感是 對整體生活評估後的結果,個人主觀認知會影響幸福感,並強調積極正向的情緒(李 嵩義,2007),指出幸福感有三個特徵:個體主觀性,採個人所設定的標準,而不是 外界設立的客觀標準,只有個體本身最清楚;評價整體性,包含了生活滿意、正向 情緒及負向情緒,是一種綜合性評價,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相對穩定性,主體幸 福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量值,即使會受當時的情緒或情境影響,但它具有動態平衡 的特性,一段時間內及回復至基礎水平。

二、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涵蓋的範圍相當廣,研究學者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但共同的論 點皆為幸福感是人類生命追求的終極目標,有個人精神面也有現實環境面,交互之 下影響了個體對生命的感受(莊慧秋,1987)。心理學家以不同的個人特質、動機、

社會面向,而發展出四個不同內涵的幸福感理論,分別敘述如下:

(一) 需求滿足理論

幸福感源自於個人需求,當滿足了需求,就會感覺到幸福,而當長期需求不滿 足時,則會導致不幸福。需求滿足理論包含了意識及潛意識兩個層面,因此又可以 細分成三個不同理論,以下分別說明之:

1. 目標理論(telic theory):目標理論又可以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認 為幸福感是一種目標,當個人努力達成目標後,就可以擁有較長期且滿足的感 覺,而幸福感便由此產生(Omodei & Wearing, 1990)。此理論與 Maslow(1968)提 出的需求層次論相似。

2.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活動理論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

人們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參與過程,滿足了工作、人際、休閒及社會的需求,

使個體得到成就感及價值,這就是幸福(Argyle, 1987)。強調幸福感是個體在活 動過程中所獲得的,並非目標達成的結果。

3.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幸福與痛苦是相伴、相隨的,當個體 沒有真正體會到痛苦時,是無法了解什麼是幸福;只有當個體經歷挫敗、痛苦、

需求被剝奪時,經過努力重新獲得失去的,再次達成目標時,才能知道什麼是 幸福(Diner, 1984)。

(二) 特質理論

以人格特質來解釋幸福感,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上,有些人 會感覺到幸福,有些則不會。此理論認為不同的人格特質,對幸福感的體會及感受 會不同,其中又分為以下二種學派:

1. 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感覺幸不幸福,通常取決於個體看待事情的角度 及心態,人格特質是影響幸福感的決定因素,而人格特質是與身俱來的,幸福 感屬於其中一部分。根據陸洛(1998)的研究指出外向型與內控型的人,對生 活感到較滿意,也較幸福快樂;相對的,神經質的人則對生活較挑剔,較不容 易滿足。

2. 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由個體的認知結構來解讀生活中所發生的事 情,當個體擁有正向思考的認知結構,來解釋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件時,則較容 易產生幸福感(Stone & Kozma, 1985)。幸福感與正向思考有關,當個體多想些 快樂的事情,避免不快樂的想法,則愈容易感受到幸福(吳靜誼,2008)。

(三) 判斷理論

判斷理論主張的是比較後的幸福感,由過去的生活經驗、事件和自己理想的目 標比較後所得,其比較的標準由個體本身所建構(Veenhoven, 1994)。依照比較標準 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下面四種理論:

1.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認為幸福感是和別人比較後的結果,

當個體優於對方時,便會產生幸福感(Argyle, 1987)。評判的對象有可能是家人、

朋友,也有可能是不認識的人,但通常都是和社經地位相當的人進行比較 (Diener, 1984)。

2.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以個體的過去經驗作為參照標準進行比較,任何 事情的發生,都會做為未來事件的參照依據,並內化成個人基模(Diener & Eid, 2004)。和過去事件比較後,當這個經驗比過去好,便會產生幸福感,反之,則 不會產生幸福感(施建彬,1995)。

3. 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以個人設定的期望目標為標準,幸福感 則來自現實與理想目標間的差距,當現實與目標間的差距越小時,則會感受到 較多的幸福感。

4. 多重差異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幸福感的來源取決於個人現 實狀態與選擇的標準比較後的結果,參照標準為個人需求、期望擁有、他人擁 有、過去擁有等,如兩者間的差距愈小,則愈覺得幸福。

(四) 動力平衡理論

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認為幸福感的獲得,不僅受到長期 穩定人格的影響外,也會受到短期突發事件正負向的影響。所以當生活中發生特別

的事件時,幸福感也會隨之改變(施建彬,1995)。因此本理論主張,個人先天的人 格特質及後天的環境因素,皆會對幸福感產生影響。

經由上述之理論,可以發現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學派的學者對於幸 福感皆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現今學者大都採整合各學派方式進行研究,而學者愈來 愈多的研究,對於幸福感的解釋也愈趨完備。

三、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幸福感發展至今已有餘年,國內外也有許多相關研究文獻,以下整理出近年來 台灣碩博士論文網中,關於志工參與服務之幸福感論文,相關文獻如下:

表 8

與本研究相關之幸福感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任芳滿 志工參與動機、幸福感對 其持續涉入之影響-以 靈性安適為調節變項

增強參與動機、幸福感,使志工持續 服務,且透過靈性安適之提升,能持 續志願服工作之熱忱與效益。

2014 馮星瑜 電話輔導志工人格特 質、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 之相關研究

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達顯著正相 關,工作滿意度具有人格特質與幸福 感間之中介效果。

2014 蘇喜賀 新加坡樂齡義工幸福感 之研究

樂齡義工從服務中,獲得心理上的滿 足,身體更健康。樂齡者認為「當義 工,使生活更幸福」。

2014 邱郁惠 組織價值契合度、溝通有 效性、幸福感之關聯性:

以非營利組織為例

非營利組織成員之組織價值契合度、

溝通有效性對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 響。

2014 陳秀竹 國家公園解說志工的認 真休閒特質、家庭休閒衝 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認真性休閒特質愈明顯,其幸福感與 家庭衝突就愈高。休閒-家庭衝突在認 真休閒與幸福感之間具有顯著的干擾 效果。

2014 陸金竹 安寧志工生命意義感、死 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

不同年齡、婚姻、健康、家人反應在 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中性接受、趨 近死亡接受與整體幸福感呈現正相 關。

表 8(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許秋田 悲憫心與身心健康:以慈 濟 高 齡 環 保志 工 團體為 例

環保介入活動有助於環保志工提升悲 憫程度、改善負面情緒、增進個人幸 福感、及降低血壓。

2014 徐小倩 慈 濟 人 感 恩心 與 幸福感 之 相 關 研 究 - 以 花蓮地 區為例

慈濟人整體的感恩心與幸福感皆高於 一般民眾。感恩心與幸福感間之相具 有典型相關。

2014 陳金發 慈 濟 環 保 幹事 服 務領導 對 志 工 幸 福感 之 影響-

以 正 向 心 理資 本 為中介 變項

服務領導、志工正向心理資本與志工 幸福感各變項間,皆呈顯著正相關,

「希望」在服務領導與志工幸福感的 關係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2013 邱佐宇 南 投 縣 高 齡志 工 社會支 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各層面呈 現顯著正相關,以訊息支持和情緒支 持對幸福感的預測最明顯。

2013 羅玉彩 生 命 線 志 願 工 作 者 感 恩、因應策略與心理幸福 感之關聯性研究

生命線志工感恩、心理幸福感具中等 以上,感恩、因應策略共同對心理幸 福感具有顯著直接因果關係。

2012 黃玉鳳 中 年 女 性 志工 幸 福感之 研究

志願服務可以增進自尊與工作滿足 感,促進幸福感。

2012 盧慧蓉 義工社會支持、參與動機 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 雲林縣佛光會義工為例

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能正向影響幸福 感,其中以「家人支持」最具影響力。

2012 靳琇婷 醫 院 志 工 涉入 死 亡態度 生 命 意 義 感與 幸 福感之 相關研究

志工涉入、生命意義感與幸福感整體 呈顯著正相關,生命意義感、趨近接 受、醫院志工涉入、自我表現能有效 預測幸福感。

2011 陳宜真 參 與 志 願 服務 之 退休族 群 休 閒 效 益與 幸 福感之 影 響 - 家 人支 持 的干擾 效果

休閒效益和幸福感呈現正相關,是否 持續進修與教育程度是影響休閒效益 和幸福感之重要因素。

2010 翁千惠 高 雄 區 慈 濟志 工 參與動 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不同的參與動機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 異,參與動機對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 力。

經由上述之相關文獻如:蘇喜賀(2014)、許秋田(2014)及黃玉鳳(2012),

可以知道參與志工的夥伴,通常能比一般人擁有較多的幸福感,藉由參與志工的活 動,能增加個體的幸福感是相關文獻所一致認同的,在投入服務的過程中,也能感 受到心靈的充實與正向的能量。義消人員參與的救災工作,其危險性是一般志工所 不能及,救災的過程中充滿著危險性,但若能順利完成任務,其心中的滿足感將遠 遠高出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者,身心靈也將更加健康。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5-4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