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義消人員知覺組織支持、心流體驗與幸福感之 相關研究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low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for fire fight volunteers

學 系 別: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10321034 王 毓 佳 指導教授:鄧 肖 琳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7 月

(2)

摘 要

根據消防署截至 103 年 6 月底統計資料,消防人力配置比率以實際員額計為 1:

1,757,整體而言,遠低於美、日等先進國家,故除了體制內的消防人員外,也需要 民間團體的力量幫忙。義勇消防隊隸屬於公部門下的民間團體,主動協助消防救災任 務,義消人員皆為自願參加且無給職,並利用閒餘時間參加訓練,以補足消防人力不 足之處,組織的支持與否,將會影響義消人員對於出勤服務的態度與是否願意持續參 與志工活動。此外,義消與其他自願性活動相比之下,所需的責任較重且工作內容也 較危險,故義消人員參與救災的心理感受如何,為不容忽視的議題。本研究以雲林縣 義消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以心流體驗為中介,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對義消人員影 響之情形。研究發現如下:

1. 心流體驗於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間具完全中介效果。

2. 知覺組織支持與心流體驗具顯著相關性。

3. 心流體驗與幸福感具顯著相關性。

4. 不同背景的義消人員有顯著的差異性。

關鍵字:義勇消防人員、知覺組織支持、心流體驗、幸福感

(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National Fire Agency up till June, 2014, the human resources of fire fight volunteer force are much lower tha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and Japan. The fire fight volunteer forces are civil groups which belong to the authorities. They participate in disaster relief work voluntarily without payment and attend training in their spare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limited human resources of fire fight force.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is supportive or not could influence the serving attitude and the desire to continually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activities of volunteer firemen. Moreover, comparing to other volunteer activities, it requires more responsibilities and has higher risks for volunteer firemen. Hence, the mental condition of volunteer firemen is a critical issue. Regarding Flow Experiences as the effect of medi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n volunteer firemen, taking volunteer firemen of Yunlin County as objecti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unteer firemen’s (1) Flow Experiences have fully mediation effects on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2)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Flow Experiences; (3) Flow Experienc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well-being; and (4) Diverse backgrounds caus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Keywords: fire fight voluntee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low Experiences,

Well-being

(4)

誌謝辭

研究所生涯終於告一段落了,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鄧肖琳老師,感 謝老師這一年來不辭辛苦的指導,每星期抽空時間指導我的論文,並給予我寫作論 文上的信心,真的很謝謝您!

感謝工管所的大家,這兩年來沒有大家的互相幫忙與鼓勵,在學習的路途上,

勢必困難重重,能夠有你們的陪伴,真是太幸福了!

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這兩年來不辭辛苦的接送我,不管多晚回到家,總是一 通電話就來接我,讓我在研究所的學習路上,完全無後顧之憂,並盡可能的給予我 最大的幫助。

感謝我的朋友們和柚子哥,當我在論文上遇到瓶頸時,總是會適時的開導我,

給予我鼓勵,當我需要幫助時,更是二話不說的答應,謝謝你們!

最後謝謝曾經幫助過我的各位!因為你們,人生更加美好!

王毓佳謹識於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5)

目 錄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義勇消防組織 ... 8

第二節 知覺組織支持 ... 13

第三節 心流經驗 ... 17

第四節 幸福感 ...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 32

第二節 問卷設計 ...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 39

第一節 信、效度分析 ... 39

第二節 各構面敘述性統計分析 ... 40

第三節 相關分析 ... 42

第四節 迴歸分析 ... 45

第五節 人口統計分析 ... 47

(6)

第六節 交叉分析 ...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85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 8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建議 ... 88

參考文獻 ... 89

附錄 A ... 99

(7)

表目錄

表 1 98-102 年災害統計表 ... 1

表 2 警、義消出勤傷亡表 ... 2

表 3 各 縣 市 義 消 人 數 統 計 表 ... 3

表 4 與義消人員相關之研究 ... 10

表 5 義消與政府消防單位相關之研究 ... 11

表 6 與本研究相關之知覺組織支持研究 ... 15

表 7 與本研究相關之心流體驗研究 ... 23

表 8 與本研究相關之幸福感研究 ... 29

表 9 各構面操作型定義表 ... 33

表 10 問卷回收統計表 ... 37

表 11 變項與構面間之信度分析 ... 40

表 12 各構面敘述統計表 ... 41

表 13 相關分析 ... 44

表 14 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迴歸分析 ... 45

表 15 知覺組織支持與心流體驗迴歸分析 ... 46

表 16 心流體驗與幸福感迴歸分析 ... 46

表 17 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迴歸分析-心流體驗為中介 ... 47

表 18 次數分配表 ... 47

表 19 不同職位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49

表 20 不同年齡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51

表 21 不同婚姻關係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53

表 22 不同教育程度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55

表 23 不同職業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58

表 24 不同收入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65

(8)

表 25 不同參與時間在各研究構面之差異性 ... 68

表 26 不同背景變項之雙因子變異數分析 ... 72

表 27 職位與其他背景變項交叉表 ... 74

表 28 年齡與教育程度、職業交叉表 ... 76

表 29 年齡與收入、婚姻關係、參與時間交叉表 ... 78

表 30 教育程度與其他變項交叉表 ... 79

表 31 職業與其他變項交叉表 ... 81

表 32 收入與其他變項交叉表 ... 83

表 33 婚姻與參與時間交叉表 ... 84

(9)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 6

圖 2 原始三向度心流模式 ... 19

圖 3 四向度心流模式 ... 20

圖 4 八向度心流模式 ... 21

圖 5 本研究架構 ... 32

圖 6 心流體驗對知覺組織支持及幸福感中介效果 ... 45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地區位處於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帶,境內山高水急,天然災害 發生率高,每每造成人命與財產的重大損失(內政部消防署,2012),再加上極端氣 候的影響,人類對環境資源過度利用,使得災害頻率越趨增加,破壞力也更甚以往,

災害救援工作比起已往更為艱難。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如表 1,近五年(2009-2013)發生的天然災害,死亡 受傷人數達幾百人,出動救災的人次更達幾十萬次;人為或意外造成的火災,也使 得幾百人死亡受傷,財物損失更高達數十億元。然而在這些災害的背後,有一群人 不顧自我生命安全,永遠站在第一線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及家園,他們奮不顧身的身 影時常穿梭在災害現場中,但在執行任務的同時,往往也因此賠上了他們寶貴的生 命。

表 1 98-102 年災害統計表 98-102 年災害統計表

年別及災害別

發生 次數

(次)

房屋 全倒

(戶)

房屋 半倒

(戶)

出動救 災人次

搶救災 民人數

民眾死傷人數

受傷 九十八年

2009 6 99 250 581,555 63,814 644 60 1,560

颱風 Typhoon 3 99 250 579,767 63,814 644 60 1,557 水災 Flood 1 - - 1,782 - - - - 地震 Eartquake 2 - - 6 - - - 3 其他 Others - - - - - - - - 九十九年

2010 15 233 159 218,126 13,598 44 1 231

颱風 Typhoon 5 - 79 121,603 5,800 2 - 63 水災 Flood 8 26 79 82,949 7,730 38 1 96 地震 Eartquake 1 207 1 974 68 - - 72

(11)

表 1 (續)

年別及災害別

發生 次數

(次)

房屋 全倒

(戶)

房屋 半倒

(戶)

出動救災 人次

搶救災 民人數

民眾死傷人數

其他 Others 1 - - 12,600 - 4 - - 一○○年

2011 12

11 51,094 4,807

- -

2

颱風 Typhoon 5 - 11 48,959 3,890 - - 2 水災 Flood 5 - - 1,407 338 - - - 地震 Eartquake 1 - - - - - - - 其他 Others 1 - - 728 579 - - - 一○一年

2012 19 16 130 175,865 10,092 19 1 40

颱風 Typhoon 7 15 129 148,014 8,717 8 - 27 水災 Flood 11 1 1 27,549 1,375 9 - 10 地震 Eartquake - - - - - - - - 其他 Others 1 - - 302 - 2 1 3 一○二年

2013 9 9 65 131,447 4,450 14

- 280

颱風 Typhoon 6 7 65 129,037 4,171 9 - 163 水災 Flood 1 - - 1,731 - - - - 地震 Eartquake 2 2 - 679 279 5 - 117 其他 Others - - - - - - - -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moi.gov.tw/stat/)

依據內政部消防署公布的統計資料,如表 2,102 年緊急救災及火災搶救任務出 勤次數達數萬次,而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也造成了 3 名警消人員及 5 名義消人員因 公殉職,多名人員因公受傷。再加上今年 7 月高雄氣爆事件中,一口氣奪走了 6 名 警義消人員的生命,這些消防人員堅守崗位,守護著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值得我 們最崇高的尊敬。

表 2

102 年警、義消出勤傷亡表 總計 因公

傷亡

因公 殉職

因公 死亡

因公 全殘

因公 受傷

意外 死亡

意外 受傷

因病 死亡

因病 住院 警消 172

138

3 1 134 3 8 5

義消 134

49

5 1 43 4 81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

(12)

在這一群消防人員當中,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那群沒有領取任何薪水,犧牲自 己休息時間,長期投入消防訓練的義消兄弟。義勇消防組織是全國最早成立的民間 救難團體,充分落實「自己家園,自己保護」及「政府力量有限,民間資源無窮」

的理念,以解決救災人力不足之狀況(內政部消防署,2004)。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結 構的改變,生活型態的不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外工作,造成家鄉人口老化,造 成義消人員招募工作困難,在為數不多的年輕人中,願意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投 入精神、體力訓練的人,又更為之少數。

目前台灣義消總人數為 35,017 人,隸屬於地方 22 個縣市政府消防局及內政部 消防署基隆、台中、高雄、花蓮港務消防隊,其人數分布如下表 3。截至 103 年 6 月底,消 防 人 力 配 置 比 率 以 實 際 員 額 計 為 1:1,757,整 體 而 言,遠 低 於 美 、 日 等 先 進 國 家 , 如 倫 敦 1:1,107、 札 幌 1:1,066、 洛 杉 磯 1:1,055、 新 加 坡 1:925、大 阪 1:745、香 港 1:735、東 京 1:731、芝 加 哥 1:547、紐 約 1:519( 內 政 部 消 防 署 , 2014) 。 所 以 需 要 更 多 的 義 消 人 員 投 入 救 災 活 動 , 以 補 足 消 防 人 力 上 的 不 足 , 災 難 發 生 時 , 才 能 有 足 夠 的 人 力 資 源 協 助 救 災 工 作 。

表 3

各 縣 市 義 消 人 數 統 計 表

機關別 義消人數 機關別 義消人數 機關別 義消人數 新北市 5312 彰化縣 3009 連江縣 191 台北市 1357 南投縣 1153 基隆市 1027 桃園市 1722 雲林縣 1087 新竹市 758 台中市 2186 嘉義縣 1935 嘉義市 518 台南市 3684 屏東縣 1991 基隆港 220

高雄市 3603 台東縣 683 台中港 132

宜蘭縣 881 花蓮縣 1354 高雄港 70

新竹縣 733 澎湖縣 453 花蓮港 55

苗栗縣 642 金門縣 261 總計 35017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

(13)

義消是無給職,參加義消的人員通常是基於一顆奉獻的心,成為地方安全的守 護者,所以當地方政府、消防組織感受到他們的付出時,適時的給予鼓勵及獎賞,

藉此可以增加他們的榮譽感及參與的熱忱;加上義消弟兄彼此情感濃厚,生活上相 互照應,婚喪喜慶義務幫忙,所以當他們在組織中產生愉快經驗時,便會更加投入 於他們的救災任務中。從過去研究義消的文獻中,如廖千惠(2013)以北市義消救 護員對為調查對象,探討人格特質對組織承諾的影響;陳明達(2012)以屏東義消 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投入的情形;莊麗珠(2012)以嘉義 市義消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心流體驗對工作滿足感的影響,

可以看到,過去研究中大多以人格特質和參與動機為研究變項,在組織的方面則比 較少著墨。在一個組織中,當團體成員感受到組織的支持時,會更努力工作提高績 效(Eisenberger,1986),知覺組織支持會透過期望價值論,及個人情緒需求,進而影 響員工工作態度和行為(Armeil, Eisenberger, Fasolo, & Lynch, 1998)。過去研究中,如 林昆玄與馬于雯(2011)以各軍種連級輔導長為探討對象,探討國軍連輔導長知覺 組織支持與工作心流經驗對其工作績效的影響。因此當義消專心投入救災任務時,

便會從中產生心流體驗,擁有正面積極態度及榮譽心產生。心流體驗是指人們在從 事活動時,達到全神貫注,完全融入活動中的狀態(Csikszentmihalyi, 1975),是一種 相當美好的感受,當義消人員進入此狀態時,心理便會覺得滿足,進而從中產生幸 福感,如同過去研究中,楊種發(2010)以高中柔道選手為探討對象,探討高中柔 道選手社會支持、流暢體驗與幸福感間差異相關情形;林安庭(2011)以愛好登山 者為探討對象,探討愛好登山者的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感受情況。幸福感是 物質的擁有,人際關係方面的融洽,與自我理想的實現,包含了情感方面和生活的 實際感受(Campbell,1976)。本研究希望能深入探討義勇消防隊的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體驗與幸褔感之間的關係,來瞭解義消兄弟們參與救災的心理感受,是否能有助 於提升幸福感,藉此提供消防組織單位作為參考。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雲林地區義消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 體 驗 及幸 福感之相互關係,本研究之目的說明如下:

1. 瞭解義消人員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 體 驗 及幸福感之現況。

2. 探討義消人員的知覺組織支持是否影響心 流 體 驗 。 3. 探討義消人員的心 流 體 驗 是否影響幸福感。

4. 探討義消人員的知覺組織支持是否影響幸福感。

5. 探討不同背景的義消人員是否具有差異性。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針對雲林地區義消人員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 體 驗 及幸福 感相關文獻整理後,發展出本研究架構圖,進而設計出相關問卷,利用問卷方式蒐 集資料,並利用統計軟體分析,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假設,以達成本研究之目的,

本研究流程及章節架構如圖 1 所示: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二、 章節架構

本研究共分為五個章節及九個階段,分別依序進行。

第一章為緒論,首先確立本研究的主題為何,並說明本研究背景與動機,接著 提出研究目的與問題,最後說明研究流程及章節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包含探討本研究對象-義消人員及消防單位相關資料,並進 行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 體 驗 與幸福感相關文獻收集與整理,希望透過整理相關文

確定研究主題及目的

提出研究問題

文獻蒐集及探討

建立研究架構

提出研究假設

問卷設計

資料蒐集及分析

假說實證

研究結論與建議

(16)

獻,瞭解及定義與其相關性,以建立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與研究假說。

第三章為研究設計,針對研究目的推論研究假說,並建立知覺組織支持、心 流 體 驗 與幸福感之操作型定義與說明其相關題項,最後說明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及問 卷分析方法。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分析,將蒐集到的問卷資料,利用 SPSS 統計分析軟體,進 行假說驗證及分析資料結果,內容包括樣本結構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信度檢定、

差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迴歸分析及交叉分析。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敘述本研究結果與其貢獻,並說明研究限制和提供相關 意見供後續研究人員做為參考。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義勇消防組織

一、 我國義消緣起

「義消」是義勇消防的簡稱,從日據時代開始,就有所謂的「壯丁員」負責地方 緊急的救助或是治安維護的工作,台灣光復後改制為「消防組」,又稱為「打火班」,

負責救火任務及重大災害之協助(趙鋼,2011),民國 52 年擴大成立義勇消防團,

後來隨著都市發展,義消改稱為義勇消防隊、義勇消防警察大隊(內政部消防署,

2004)。民國 84 年 3 月 1 日警消分立,消防單位正式從警察署消防組獨立而出,先 後分別成立消防署及消防局,積極推動協助地方政府消防組織改制,義消也擴編為 義勇消防總隊。首先是台北市及高雄市消防局,分別於民國 84 年及 85 年相繼成立,

之後民國 87 到 88 年間各縣市皆陸續成立(內政部消防署,2012)。全國最後一個義 消總隊-高雄市義消總隊於民國 92 年 10 月成立,我國義消邁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目前義勇消防組織由政府依據「義勇消防組織編組訓練演習服勤辦法」編組設立,

是一支有制度、有紀律、重榮譽、成軍最早歷史最悠久的的救災隊伍,也是民間力 量參與政府公共事務的成功典範(內政部消防署,2004)。

二、 我國義消現況

我國義消現隸屬於內政部消防署民力運用組,消防署充實消防組織裝備外,也

依照各縣市的狀況,成立「婦女防火宣導隊」深入家園,協助宣導防火觀念及防災 技術,教導一般民眾防火的概念,降低火災發生率;另外也成立「鳳凰志工隊」以 專業純熟技術協助緊急救護,挽救垂危的生命,每位鳳凰志工成員皆須經過六十小 時嚴格的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專業訓練,具備專業救護素養;此外還有「睦 鄰救援隊」及「民間緊急救援隊」,全面提升民間救難團體的專業能力,而目前這些 組織全都隸屬於各縣市的義消組織內(內政部消防署,2014)。

各縣市義勇消防總隊組織體系通常設總隊長 1 人、副總隊長 2-3 人、總幹事、

(18)

副總幹事、大隊長、中隊長、分隊長、小隊長,最基層的則是隊員,並依照規定可 以聘請顧問團長、副顧問團長,及顧問數人。義消本身是無給職的,所以有些事務 性開銷、活動的費用,就由顧問們來支持,義消們出力使家園更完善,顧問們則出 錢作義消們堅強的後盾(趙鋼,2011)。

截至 2014 年 7 月統計資料,全台灣目前警消人員編制員額有 17948 人,而預算 員額只有 14500 人,義消人員則有 35017 人(內政部消防署,2014),由於國家經費 預算的不足,在國家建置合理消防人力之前,只能仰賴這群不求回報的義消人員,

共同協助保護我們的家園,而同時政府也必須建立起完善的訓練制度及福利保障,

才能讓這群義消兄弟無後顧之憂。

現階段加入的義消人員,由各地方消防單位自行遴選,條件須為當地居民且年 滿二十歲以上,身心健康無不良素行者使得加入。加入後,依據「義 勇 消 防 組 織 編 組 訓 練 演 習 服 勤 辦 法」,需接受基本訓練 48 小時、專業訓練 24 小時,往後每 年訓練需達 24 小時以上,並依據職位的不同,分別參與不同的幹部訓練。並由縣市 政府編列預算,當義消人員因公傷亡時,以 公 務 人 員 委 任 第 五 職 等 年 功 俸 最 高 級 月 支 俸 額 為 準 , 計 算 給 付 基 數 。 另 有 「 財 團 法 人 義 勇 消 防 人 員 安 全 濟 助 基 金 會 」 及 「 財 團 法 人 消 防 發 展 基 金 會 」 , 義 消 人 員 救 災 傷 亡 時 , 給 予 良 好 的 實 質 助 益(內政部消防署,2014)。

三、 義消相關研究

義消為全國最早的民間協助團體,與政府單位也是最密切的,但對於義消相關 研究的篇幅卻沒有太多,在碩博士論文網上登入的只有二十幾篇,以下歸納成兩種 類別分別說明。

(一) 與義消人員本身具有相關性

針對義消人員本身的特質及心理狀態來探討,相關文獻及內容如表 4,廖千惠

(2014)、陳忠光(2012)、林詩萍(2010)和黃福昌(2010)探討與組織間的關係,

莊麗珠(2012)和龔芊方(2010)則是探討心流體驗與工作滿意度間的相關性。

(19)

表 4

與義消人員相關之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廖千惠 人格特質、服務動機對 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

-以新北市義消救護 大隊為例

不同的「最高合格證書」、「服勤時數」的 義消救護隊志工,在「服務動機」及「組 織承諾」變項皆呈現顯著差異。

2012 陳忠光 花蓮縣義勇消防隊員 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 之研究

花蓮縣義消的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各層 面之間均有顯著正相關,且具有影響力。

2012 楊志潔 南投縣義消人員生命 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 相關研究

南投縣義消人員的生命意義感大致良 好,並對死亡抱持正向態度,生命意義感 與死亡態度有顯著相關。

2012 莊麗珠 人格特質、參與動機及 心流經驗對工作滿足 影響之研究-以嘉義 市義消人員為例

不同背景的義消人員在人格特質、參與動 機及心流經驗都有顯著差異。人格特質、

參與動機及心流經驗間有顯著正相關。

2012 陳明達 五大人格特質、志工參 與動機和義勇消防隊 投入情形:以屏東縣義 消里港中隊為例

謹慎勤勉人格特質之人較注重自我激勵 及成長,情緒穩定性之人較重視自我激 勵。擁有消防、護理或其他相關專長之義 勇消防隊員繼續投入意願較高。

2011 柯錫昌 義消人員休閒涉入、自 由時間管理與自我 實 現關係之研究-以認 真休閒效益為中介變 項

不同背景變項的義消人員對休閒涉入、自 由時間管理達顯著差異。休閒涉入、自由 時間管理對認真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正向 影響。

2011 林正祥 志工參與動機、參與滿 意度與持續參與意願 之研究-以雲林縣義 勇消防隊員為例

義勇消防隊員的參與動機參與滿意度能 有效的影響持續參與意願,組織應加強組 織中工作氣氛與聯誼活動,將能有效的提 升其向心力與續留組織之意願。

2011 曾俊傑 義勇消防人員休閒活 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 素研究-新竹市為例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最高前五項為「看電 視」、「泡茶聊天」、「上網」、「回家看長 輩」、「閱讀書報雜誌」。

(20)

表 4(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0 郭嘉倫 南投縣義勇消防人員 政治社會化與投票行 為之研究

未具民意代表之義消容易受義消團隊同 儕之影響進而改變自身之投票行為,而具 民意代表身分之義消,也會為了選票進而 改變自己的行政風格與提出之政見。

2010 龔芊方 嘉義縣義消人員參與 動機、心流經驗與工作 滿足關係之研究

義消人員的參與動機、心流經驗對工作滿 足具有極顯著影響。不同背景變項在不同 構面上也有顯著差異。

2010 林詩萍 雲林縣義勇消防隊員 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 認真性休閒特質關係 之研究

有七成(73.07%)義勇消防隊員認為參與 義消工作已經成為他們平日的休閒活 動。「認真性休閒特質」對「參與動機」

與「組織承諾」有顯著的中介效果。

2010 黃福昌 消防志工參與動機與 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消防志工之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間整 體與各分層面具有正向相關且關係密切。

2007 陳仁光 苗栗縣義勇消防隊員 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 之研究

苗栗地區義勇消防隊員的參與動機與工 作滿足具有顯著正相關及預測力。

2006 朱錦源 義勇消防人員參與動 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 服務意願之研究-以 台中縣義勇消防人員 為例

義消參與動機多元化,且隨個人變項不同 而有所差異,持續服務意願高,與工作滿 意度達顯著正相關。

(二) 義消與政府消防單位有相關性

針對義消人員與政府消防單位之公私協力夥伴,進行分析探討,並針對消防人 員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研究,相關文獻及研究如下表 5。

表 5

義消與政府消防單位相關之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胡訓源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 理論應用-以臺中市 政府消防局為例

警消與義消在「夥伴關係」、「溝通行為」

上具有差異性。「主動聯繫及時度」及「年 齡」二變項,對於彼此夥伴關係之「相互 依賴」均具有正向的影響力。

(21)

表 5 (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林進龍 公私協力-雲林縣消 防局義消志工運用於 消防救災之探討

政府相關部門應重視義消志工老化、缺額 及裝備不足問題,召募新人並購置救災裝 備,以維護義消志工之人身安全。

2012 彭忠禮 消防志工協助災害管 理之探討-以新竹市 為例

建議消防志工結合社區,推動社區防災意 識。整合民間災害防救組織,明確任務分 工。強化災害防救相互支援協定,落實區 域聯防機制。

2010 洪堯盛 彰化縣義勇消防隊人 力資源管理之研究

彰化縣義消人力有老化的情形,建議以兵 役制度配合可提供穩定的人力來源,並建 議將義消分隊整編置於警消分隊長管理 之下,以使管理更有效率。

2010 蘇偉誠 我國義勇消防組織之 衝突管理研究

義消組織衝突主因為「義消幹部遴選及人 的偏見因素」,因此對於義消組織成員應 消弭彼此的差異性以降低組織衝突 2009 楊格仁 宜蘭縣大羅東地區消

防救災民力運用之研 究

增額編制公部門消防人力,由正職消防人 員擔當救災主力,使義消回歸「協勤」角 色,專注於發揮協勤功能,減輕義消勤務 壓力、降低其執勤風險。

2009 葉樹勇 消防機關民力運用策 略之研究-以彰化縣 為例

義消人員專業技能不足、義消人員經費不 足、義消隊伍地方派系介入及年輕義消人 員招募日趨困難是亟待解決的四個問題。

2008 柯重旭 民眾參與非營利組織 活動之整合行為模式 研究

「態度」及「主觀規範」皆會影響民眾參 與非營利組織活動的行為意向,而「行為 意向」則影響到民眾參與非營利組織活動 的行為模式。

2005 張清結 義消參與消防救災行 為意向之研究

參與者因社會經濟背景不同,其參與救災 之意向各有高低,但救災中心思想並無差 異;都會與非都會區義消之工作,屬性及 涉險程度雖不盡相同,但救災意願及行為 意向亦屬概同。

2005 黃賀鍵 消防救災運用民力之 探討-以新竹市為例

消防局與民力組織間互動良好,但民力組 織彼此間互動有待加強,民力組織之輔導 管理機制,有待整建與加強。

(22)

表 5 (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04 孫名毅 非營利組織組織功 能、工作特性與生命週 期之研究-以義勇消 防隊為例

「回饋地方,取之地方用之地方」是義消 組織的使命感,義消採行地區分部化結 構,強化消防單位的功能,並活化組織的 力量。

2003 林秀眉 基隆市公部門志願服 務管理制度之研究

運用志工較早或人數較多之單位,管理制 度健全,多已成立志工團隊組織,依隊務 需要,分組分工服務。義消組織龐大,出 錢出力,社會地位崇高。

1996 楊淑玲 台北市義勇消防大隊 義工制度之研究

藉由檢視義消大隊之組織運作情況,發現 其優缺點,以作為其他機關參考或借鏡之 用。

整體而言,針對義消的研究,義消人員本身方面不外乎是關於參與動機與人格 特質,而義消組織方面則是關於公部門如何運用民力的資源,使整體的消防系統運 作更加完善,並探討義消人員管理制度的設立。莊麗珠(2012)的研究,探討了義 消人員人格特質、參與動機及心流經驗對工作滿足之影響,著重的部分在於義消人 員本身的特質與動機,沒有探討關於組織的部分,而我們從整理出的文獻中可以看 到,組織的運作與管理,也是影響義消人員關鍵因素之一,故本研究將組織因素加 入探討,保留義消救災的心流體驗,並將工作滿足擴大為幸福感。

第二節 知覺組織支持

一、 知覺組織支持之定義

1986 年 Eisenberger, Hungington, Hutchison and Sowa(1986)對企業進行知覺組織 支持(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調查,發現在組織中,員工將組織看成 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組職由許多成員共同運作,而這些行動或政策就是代表這個組 織所展現的行為,不會將這些因素歸於特定的人員身上。

知覺組織支持是指員工衡量組織是否重視貢獻或是支持他們的程度,由員工發

(23)

展出的整體信念。也就是說當員工付出後,員工感受到組織對他們的支持與承諾,

重視他們的貢獻及關懷他們的福祉時,員工便會認同組織,並且更努力的為組織付 出心力(Eisenberger, 1986)。

二、 影響知覺組織支持之因素

知覺組織支持代表的是員工對於組織承諾的認同程度,所培養出來的一種信 念,其背後的心理層面,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的概念(Eisenberger, 1986)、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組織與員工間的相互 信念(Hill, 1981)、努力-酬賞期望(Effort-outcome expectancy)-員工的預期獎賞 (Eisenberger et al., 1986)、社會情緒需求(Need for socioemotional)-組織滿足員工的 社會情緒需求(Armeil, Eisenberger, Fasolo, & Lynch, 1988),分別說明如下:

(一)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理論的基礎是建立在信任上,個體會期待他們的付出,可以得到相同 的回報,雙方之間存在著互惠互利的關係,但當一方感覺到信任被破壞時,彼此之 間將不再履行承諾,不再相互影響。

根據 Homans 於 1958 年提出的「社會的交換行為」,他提出了六個論點,包含:

成功論點、刺激論點、價值論點、剝奪-滿足消滅論點、攻擊-讚許論點、理性論 點,他認為這六個論點雖能獨立分開解讀,但又能將其視為一系列,總合起來後,

便能解釋人類一切行為,社會制度下的各種行為,都是為了滿足雙方的需求而產生。

不同於 Homans 的論點,Blau(1964)的焦點從個體延伸至集體社會的層面上,認 為社會交換是一種互惠的行為,兩者在其中尋求平衡點,員工自願性努力的工作,

作為交換,組織則給予他們在物質上或獎勵上應得的酬報,而交換過程建立在對彼 此的信任上。

(二) 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

Hill(1981)指員工對於員工與雇主或組織間,彼此在相互責任與義務上,所抱持

(24)

的信念與期望;心理契約是指組織影響員工心理層面的情形,員工對組織願意付出 多少、忠誠度高低,當員工保持高度付出與忠誠時,相對的,員工也會要求組織給 予尊重、支持與人際關係等非物質上的報酬(Davis & Newstrom, 1987);心理契約 強調的是員工知覺到與組織間承諾的部分。

(三) 努力-酬賞期望(Effort-outcome expectancy)

努力-酬賞期望指員工知覺到組織支持後,會預期當我付出心力時,組織會回 應我的期望,而此種期望也會反過來,讓員工覺得組織支持我的貢獻,所以我必須 更加努力的回報組織(Eisenberger et al., 1986)。當組織滿足了員工的需求後,員工便 會對組織培養出正向的心理依附,進而更願意為組織付出心力。

(四) 社會情緒需求(Need for socioemotional)

Hill(1987)提出社會情緒需求,因人類都有與他人接觸的需要,並且尋求得到 別人給予的自尊需求、情感需求與支持需求。以社會情緒需求作為中介因子,發現 社會情緒需求會增加個人對於工作的付出,當組織滿足員工的社會情緒需求,員工 便會更加努力工作回饋組織,同時也是一種驅使員工增加動力的方式(Armeil et al., 1998)。

三、 知覺組織支持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對於知覺組織支持研究的相關文獻,大約有三百多篇,將近年來與本

研究較相關的文獻,列於表 6 中。

表 6

與本研究相關之知覺組織支持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黃雅蘭 在工作態度為中介變項 下,探討知覺組織支持、

幸福感與工作績效之關聯

-以彰化縣國小教師為例

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 關,幸福感會中介知覺組織支持與工 作績效之間的關係,工作態度會中介 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幸福感與工 作績效之間的關係。

(25)

表 6 (續)

年分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林奐妤 知覺組織支持、駐外人員海 外適應與工作滿意度對組 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 Y 航運公司為例

知覺組織支持對海外適應、工作滿 意度及組織承諾有正向影響效果,

並會透過海外適應正向影響駐外人 員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

2014 陳巧琦 心理契約、樂觀性格與知覺 組織支持對組織承諾之影 響-以幸福感為中介變項

知覺組織支持對幸福感、組織承諾 具有正向影響,幸福感於知覺組織 支持與組織承諾間具部分中介效果 2013 劉高廷 知覺組織支持與領導風格

對心理賦能、組織承諾與工 作績效之影響性研究-以 高雄地區的銀行員工為例

不同個人變項對知覺組織支持、領 導風格與心理賦能有顯著影響,知 覺組織支持、領導風格、心理賦能、

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變項之間有極 顯著相關性。

2013 朱勝欽 知覺組織支持對國中教師 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以 嘉義縣市公立國中教師為 例

教師所知覺的整體組織支持,對於 其整體的工作態度具有正向效果,

且教師知覺的制度性支持與工具性 支持,對其各面向工作態度的影響 較大。

2013 張韵絃 員工知覺組織支持對組織 承諾與專業承諾之關連性

-以護理專業人員為例

員工知覺組織支持程度愈高,其整 體組織、情感性承諾愈高,在專業 價值承諾、專業努力承諾或是專業 留職承諾中都有顯著正向關連。

2013 黃于真 領導風格、知覺組織支持與 工作敬業心關係之研究-

傳統製造業為例

員工知覺組織支持對工作敬業心具 有顯著正向影響,亦對主管之領導 風格與工作敬業心之關係具有顯著 中介效果。

2013 楊淑滿 觀光飯店員工知覺組織支 持、員工能力、工作滿足、

與組織承諾之關聯研究-以 接待大陸觀光客為例

知覺組織支持可透過員工能力及工 作滿足提升組織承諾。

2013 謝佳君 旅館業內部行銷對員工知 覺組織支持、組織信任、工 作投入及顧客滿意度之影 響研究

旅館的內部行銷會透過知覺組織支 持來正向影響員工的工作投入、組 織信任,旅館員工的工作投入會正 向影響顧客對旅館的滿意度。

(26)

表 6 (續)

年分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2 林瑞枝 高雄市政府會計人員情緒 勞務、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 滿意關係之研究

會計人員情緒勞務愈高,則知覺組 織支持的程度愈高,知覺組織支持 對工作滿意具有顯著的預測力,其 中以主管支持最能預測工作滿意。

2011 賴慧芬 國民小學兼行政人員情緒 勞務、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 滿意關係之研究

國小兼行政人員之情緒勞務越高,

則知覺組織支持越高,情緒勞務、

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滿意呈現典型 顯著相關。

2011 陳金城 科技業技術人員知覺組織 變革、工作滿意度及工作績 效之關係研究-以知覺組 織支持為調節變項

技術人員知覺組織支持對其知覺組 織變革與工作滿意度不具有調節效 果。

根據以上各篇研究發現,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滿意、幸福感、工作績效間皆具 有顯著的關聯性,當一般公司的員工都能有如此感受時,身為無給職的義消人員,

更需要感受到組織的支持,才能讓他們保持工作的熱忱與動力,願意繼續為了社會 大眾服務。本研究採用朱勝欽(2013)的知覺組織支持相關研究,刪除其中較不適 用於本研究的制度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僅保留組織支持和人際支持兩個構面,因 義消人員通常是透過親朋好友的關係結伴加入,所以除了組織給予支持外,平常與 弟兄們的相處狀況上,也會影響他們是否願意全心投入此任務中,故以知覺組織支 持為本研究探討因素之一。

第三節 心流經驗

一、 心流體驗之定義

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是 1975 年時由 Csikszentmihalyi 提出,他採用問 卷調查法和深度研究法,了解藝術家、運動員、西洋騎士及外科醫生在什麼情況下,

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中,並觀察他們的心理感受,此過程是充滿著持續力,不受 外界任何事物干擾,全然自動自發的投入,而這種特殊的經驗又稱之為最佳經驗

(27)

(optimal experience)。

「flow」在國內許多研究中,將其翻譯成「心流」、「流暢」、「沉浸」、「神迷」、

「沉浸」等語詞,研究的主題包含了線上學習系統、電腦網路使用、運動競賽、志 工服務、休閒活動等。本研究主要是針對義消人員從事救災任務中,當他們專心沉 浸其中時,所經歷到的感受與體驗,故採用「心流」一詞。

心流體驗是一種短暫性經驗,並且是持續動態進行的(Trevino & Webster, 1992) 在心流體驗中,心流狀態結束後,會感到相當愉悅,並得到滿足感,使其下次願意 再繼續進行,因其擁有自我的內在動機,不需要額外的獎賞,所以較能體會真正的 樂趣,在此狀態下的學習,成果也會是成功且愉悅的(Csikszentmihalyi & Nakamura, 2002)。

二、 心流體驗之模式

心流體驗模式從原先的原始心流模式(original flow model)

,歷經不同的學者及 研究對象的差異性,為求更精確地描述,又逐漸發展成四向度心流模式(four channel flow model),以及八向度心流模式(eight channel flow model)。

(一) 原始心流模式(Original flow model)

原始心流模式又稱為三向度模式,Csikszentmihalyi 根據訪談及問卷收集到的 資料,發現技巧與挑戰是影響心流模式的關鍵,當個人的技巧與挑戰平衡時,就會 產生心流體驗;而當技巧高於挑戰時,就會產生無聊(boredom)並失去興趣;當 挑戰高於技巧時,就會產生焦慮(anxiety)並對所處的情境缺乏控制力;所以只有 當個人的技巧與挑戰程度均高,且能達到平衡時(change-skill balance),個體才會 擁有心流體驗,也會因此產生興趣,而去追求更高層次的心流體驗。

(28)

圖 2 原始三向度心流模式

資料來源: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49.

(二) 四向度心流模式(Four channel flow model)

Csikszentmihalyi(1988)為了進一步了解心流體驗,從數千份研究結果中,進行 經驗取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ESM),發現心流體驗的產生,必然需要 技巧與挑戰的平衡,但當技巧與挑戰均低時,低水準的技巧與低程度的挑戰,不會 產生心流體驗,而是冷漠(apathy)。也就是說,當技巧與挑戰都達到的一定的水準 以上,並產生平衡時,心流體驗才會發生,因此將原先的三向度心流模式修改成四 向度心流模式,加入了冷漠因素。

(29)

圖 3 四向度心流模式

資料來源: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y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261.

(三) 八向度心流模式(Eight channel flow model)

原始的心流模式是設定在較複雜的技能和較難的活動上(如:攀岩、下棋等), 一般民眾通常沒有這樣的能力條件,且不適合用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為了擴大心 流體驗的適用情境,Massimini & Carli(1988)再次做出修訂,讓一般的休閒活動也能 加入心流體驗中,延伸發展出八向度心流模式。將技能與挑戰依據不同的程度分成 三級(低度、中度、高度),包含了「冷漠」、「擔憂」、「焦慮」、「覺醒」、「流暢」、「掌 控」、「無聊」、「鬆懈」等。

(30)

圖 4 八向度心流模式

資料來源: Massimini, F. & Carli, M.(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270.

三、 心流體驗之內涵

心流體驗通常在個體從事具有挑戰性活動,並且身心俱備相當能力時產生,個 體 全 心 全 意 投 入 其 中 , 不 計 較 額 外 的 酬 勞 , 只 享 受 得 到 的 快 樂 及 滿 足 感 。 Csikszentmihalyi(1990)及 Jackson and Marsh(1996)的研究中,描述心流體驗包含了 9 個重要特徵,分別說明如下:

(一) 清楚的目標(clear goals)

在心流體驗下,個體不是漫無目的地進行活動,而是有明確的目標,清楚的知 道每一個步驟是什麼,並明白接下來將進行什麼。

(二) 立即的回饋(clear feedback)

朝目標前進時,回饋可以幫助個體了解方向是否正確,經由個人認知後,所得 到的回饋,能形成進一步的反應及行動。

(31)

(三) 挑戰與技巧平衡(challenge-skill balance)

心流體驗只會在個體知覺到挑戰與個人技巧平衡時才會發生。當挑戰難度高於 技巧時,就會產生焦慮;反之,當技巧高過於挑戰難度時,則會覺得無趣。

(四) 行動與意識的結合(action-awareness merging)

個體感受到知行合一的狀態,動作與知覺相互協調,一切動作自動自發完成, 像 是一種自然反應,不需多加思索,幾乎行動與意識的完全結合。

(五) 全神貫注(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

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只專心於眼前進行的事物,個體意識變得狹窄,把生活 中不愉快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無法接收外界其他不相干的訊息。

(六) 控制感(sense of potential control)

個體對情境所產生的主觀控制感覺,並非實際上的控制,而是一種控制的可能 性。個體對自己充滿自信,不會害怕面對失敗,進而達到心流狀態。

(七) 忘卻自我(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

當個體專心投入活動時,會忽略一些不相關的訊息,「自我」的概念也會在此刻 暫時消失,但仍保有意識。而心流體驗過後,因為暫時的忘卻自己,反而能從中擴 展對自我的概念,甚至超越自我。

(八) 時間感的改變(transformation of time)

時間感的感受和日常生活真實的時間是有差異的,會感覺時間縮短或是延長。

當技巧較不足要向高難度挑戰時,覺得時間過很久,但實際上只過了幾分鐘;反之,

當心情感到輕鬆愉悅時,便會覺得時間好像變快了,時間感與平時不同。

(九) 自成經驗(autotelic experience)

個體自我內在所產生的動機,目標不是為了追求額外的報酬,心流體驗就是本 次參與活動的目的,而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饋。

(32)

四、 心流體驗之相關研究

國內目前心流體驗理論的文獻研究,多數和參與休閒活動相關,再者則是以志 工參與投入時的狀態為主要研究目的,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義消人員心流體驗對幸 福感之影響,故下表整理了近年來心流體驗與滿意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而研究 主題則多為休閒活動或志工服務:

表 7

與本研究相關之心流體驗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郭榮元 知覺組織支持、個人與工 作適配對心流經驗及創 新行為之影響-以時間 壓力為調節變項

知覺組織支持對心流經驗有正向影 響,心流經驗對知覺組織支持影響創 新行為具有部分中介效果,藉由給予 員工鼓勵與支持的環境,來增進員工 的創新行為。

2014 蕭美玲 中高齡婦女參與社區舞 蹈運動之休閒效益、心流 體驗與幸福感之研究

參與者普遍都能獲得頗高的心流體驗 與幸福感,休閒效益或心流體驗愈 高,其幸福感也就愈高。

2014 梁高倫 台中市太極拳運動參與 者涉入程度、心流體驗與 生活滿意度之研究

不同運動年資、運動頻率的參與者在 心流體驗構面達顯著差異,太極拳運 動參與者之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達中 度正相關。

2014 林炫宇 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 力、心流體驗對選手滿意 度影響之研究-以嘉義 市國中小球隊為例

教練領導行為、心流體驗對選手滿意 度皆有正向顯著的影響,心流體驗於 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 意度之間皆具部分中介效果。

2014 曾素芬 自助旅遊者之休閒涉入 及心流體驗及休閒滿意 度之相關研究

不同性別在休閒涉入與心流體驗項目 間皆無顯著性差異。

2014 馮育豪 網球參與者休閒涉入、流 暢體驗與運動幸福感之 研究

網球參與者休閒涉入之「吸引力」、「生 活型態中心性」及「自我表現」正向 影響流暢體驗與運動幸福感。

(33)

表 7 (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2 鄭家瑜 銀髮族休閒參與動機、涉 入程度對心流體驗與幸 福感之影響-以休閒 阻礙為干擾

心流體驗對幸福感有正向影響,休閒 阻礙在涉入程度與心流體驗之間具有 部分干擾效果。

2012 朱瑞霖 中高齡者從事園藝活動 之心流體驗、園藝效益與 主觀幸福感研究

心流體驗越明顯,生活滿意度越高,

主觀幸福感得以提升。

2012 褚麗絹 人格特質、參與動機及心 流經驗對工作滿足影響 之研究-以嘉義市義消 人員為例

參與動機、心流經驗、工作滿足與人 格特質之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心流 經驗於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間具有 中介效果。

2012 蕭善有 台東縣國中教師休閒心 流經驗、休閒體驗、生活 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國中教師的休閒心流經驗及休閒體驗 皆會影響國中教師生活滿意度。

2011 謝文生 太極拳運動參與者涉入 程度、心流體驗與休閒滿 意度關係之研究

涉入程度、心流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之 間存在顯著正相關,涉入程度與心流 體驗對休閒滿意度呈現顯著之影響。

2011 黃郁樺 工作特性、自我效能、心 流經驗及工作績效關聯 性之研究

心流經驗於工作特性與工作績效 間有中介效果;驗證自我效能於工作 特性與心流經驗間有調節效果,員工 自我效能較高,發生心流經驗較頻繁。

2010 陳妍尹 園藝活動者的心流體驗 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 究

不同背景之園藝活動者心流體驗沒有 顯著差異,園藝活動者心流體驗與主 觀幸福感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2010 龔芊方 嘉義縣義消人員參與動 機、心流經驗與工作滿足 關係之研究

不同年齡、婚姻狀況的義消人員,在 心流經驗上没有顯著差異。義消人員 的參與動機、心流經驗對工作滿足具 有極顯著影響。

2009 林秋雯 台灣線上遊戲玩家體 驗、心流經驗與滿意度關 係研究

玩家體驗正向影響心流經驗、滿意 度,玩家心流經驗正向影響滿意度,

玩家心流經驗對玩家體驗與滿意度具 有中介效果。

2008 莊靜如 參與休閒活動之高齡者 其內在參與動機、涉入、

心流體驗與休閒滿意關 係之研究

內在參與動機會正面影響涉入,涉入 會正面影響心流體驗,心流體驗會正 面影響休閒滿意。

(34)

表 7 (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08 陳玟榆 影響志願服務者心流體 驗與組織承諾因素之探 究-以台中縣立港區藝 術中心為例

傾向內控信念者對服務機構的組織承 諾愈高,對志願服務的心流體驗感受 程度愈高者,愈能有較高的組織承諾。

2008 王瑋榛 養生機構住民心流體 驗、休閒滿意、忠誠度與 生活滿意關係之研究

心流體驗、休閒滿意、忠誠度與生活 滿意對於心理層面認知得感受是趨向 正面,機構業者應該更重視此指標作 為營運改善參考。

2008 洪錦堂 從動機理論探討志工之 心流經驗-以台中市守 望相助隊為例

志工之年齡、家庭狀況、教育程度及 服務年資不同,其心流經驗皆有顯著 的差異,參與動機與心流經驗各構面 成典型相關。

2008 林昆玄 國軍連輔導長知覺組織 支持、工作心流經驗與自 評工作績效之關係探討

知覺部隊支持與主管支持會正向直接 影響任務、情境績效與個人的工作心 流經驗,工作心流經驗在知覺部隊支 持及情境績效兩者的關係上具有中介 效果。

經由上述大部分的文獻,可以發現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相關,不同 背景的研究對象,在心流體驗感受上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但經由心流的過程,可 以增加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卻是研究結果一致認同的。從郭榮元(2014)與林昆 玄(2008)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知覺組織支持會對心流體驗產生正向影響,當感受 到組織的支持時,義消們將會全心全意參與日常的訓練與實際的救災,並當災難發 生時,可以發揮平常的訓練,並實際操作於災難現場,這種美好的經驗,讓義消人 員感受到自己的正向能量,願意下次再繼續參與救災任務。知覺組織支持可以讓義 消人員願意參與此服務,而良好的救災心流體驗,則讓他們的心靈更加的滿足。在 探討義消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心流體驗對於工作滿足感是可以有顯著的影響效 果,故以心流體驗為本研究探討因素之一。

(35)

第四節 幸福感

一、 幸福感之定義

幸福感最早由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包含了生命中的經驗及狀態,是生 命 的 全 貌 , 也 是 人 類 追 尋 的 最 終 目 標 。 幸 福 感 屬 於 正 向 心 理 學 派 ( Positive psychology),從 1970 年代開始,心理學領域逐漸探討人類的正向情緒、快樂取向 等研究,並漸漸成為學術界之主流議題(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與「幸 福(well-being)」相似的詞相當多,如:快樂(happiness)、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安適(well-being)、主觀幸福(subject well-being)、滿足感(satisfaction)、心理 幸福(psychological well-being)、情感均衡(affect balance)等(楊中芳、楊宜音、

張志學、彭泗清,1997)。

Andrews and Withey(1976)提出幸福感屬於個人主觀經驗感受,包含了生活滿意 及正負向情緒,對幸福感的評定兼顧情感與認知兩層面;Diener(1984)認為幸福感是 對整體生活評估後的結果,個人主觀認知會影響幸福感,並強調積極正向的情緒(李 嵩義,2007),指出幸福感有三個特徵:個體主觀性,採個人所設定的標準,而不是 外界設立的客觀標準,只有個體本身最清楚;評價整體性,包含了生活滿意、正向 情緒及負向情緒,是一種綜合性評價,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相對穩定性,主體幸 福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量值,即使會受當時的情緒或情境影響,但它具有動態平衡 的特性,一段時間內及回復至基礎水平。

二、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涵蓋的範圍相當廣,研究學者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但共同的論 點皆為幸福感是人類生命追求的終極目標,有個人精神面也有現實環境面,交互之 下影響了個體對生命的感受(莊慧秋,1987)。心理學家以不同的個人特質、動機、

社會面向,而發展出四個不同內涵的幸福感理論,分別敘述如下:

(36)

(一) 需求滿足理論

幸福感源自於個人需求,當滿足了需求,就會感覺到幸福,而當長期需求不滿 足時,則會導致不幸福。需求滿足理論包含了意識及潛意識兩個層面,因此又可以 細分成三個不同理論,以下分別說明之:

1. 目標理論(telic theory):目標理論又可以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認 為幸福感是一種目標,當個人努力達成目標後,就可以擁有較長期且滿足的感 覺,而幸福感便由此產生(Omodei & Wearing, 1990)。此理論與 Maslow(1968)提 出的需求層次論相似。

2.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活動理論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

人們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參與過程,滿足了工作、人際、休閒及社會的需求,

使個體得到成就感及價值,這就是幸福(Argyle, 1987)。強調幸福感是個體在活 動過程中所獲得的,並非目標達成的結果。

3.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幸福與痛苦是相伴、相隨的,當個體 沒有真正體會到痛苦時,是無法了解什麼是幸福;只有當個體經歷挫敗、痛苦、

需求被剝奪時,經過努力重新獲得失去的,再次達成目標時,才能知道什麼是 幸福(Diner, 1984)。

(二) 特質理論

以人格特質來解釋幸福感,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上,有些人 會感覺到幸福,有些則不會。此理論認為不同的人格特質,對幸福感的體會及感受 會不同,其中又分為以下二種學派:

1. 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感覺幸不幸福,通常取決於個體看待事情的角度 及心態,人格特質是影響幸福感的決定因素,而人格特質是與身俱來的,幸福 感屬於其中一部分。根據陸洛(1998)的研究指出外向型與內控型的人,對生 活感到較滿意,也較幸福快樂;相對的,神經質的人則對生活較挑剔,較不容 易滿足。

(37)

2. 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由個體的認知結構來解讀生活中所發生的事 情,當個體擁有正向思考的認知結構,來解釋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件時,則較容 易產生幸福感(Stone & Kozma, 1985)。幸福感與正向思考有關,當個體多想些 快樂的事情,避免不快樂的想法,則愈容易感受到幸福(吳靜誼,2008)。

(三) 判斷理論

判斷理論主張的是比較後的幸福感,由過去的生活經驗、事件和自己理想的目 標比較後所得,其比較的標準由個體本身所建構(Veenhoven, 1994)。依照比較標準 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下面四種理論:

1.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認為幸福感是和別人比較後的結果,

當個體優於對方時,便會產生幸福感(Argyle, 1987)。評判的對象有可能是家人、

朋友,也有可能是不認識的人,但通常都是和社經地位相當的人進行比較 (Diener, 1984)。

2.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以個體的過去經驗作為參照標準進行比較,任何 事情的發生,都會做為未來事件的參照依據,並內化成個人基模(Diener & Eid, 2004)。和過去事件比較後,當這個經驗比過去好,便會產生幸福感,反之,則 不會產生幸福感(施建彬,1995)。

3. 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以個人設定的期望目標為標準,幸福感 則來自現實與理想目標間的差距,當現實與目標間的差距越小時,則會感受到 較多的幸福感。

4. 多重差異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幸福感的來源取決於個人現 實狀態與選擇的標準比較後的結果,參照標準為個人需求、期望擁有、他人擁 有、過去擁有等,如兩者間的差距愈小,則愈覺得幸福。

(四) 動力平衡理論

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認為幸福感的獲得,不僅受到長期 穩定人格的影響外,也會受到短期突發事件正負向的影響。所以當生活中發生特別

(38)

的事件時,幸福感也會隨之改變(施建彬,1995)。因此本理論主張,個人先天的人 格特質及後天的環境因素,皆會對幸福感產生影響。

經由上述之理論,可以發現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學派的學者對於幸 福感皆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現今學者大都採整合各學派方式進行研究,而學者愈來 愈多的研究,對於幸福感的解釋也愈趨完備。

三、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幸福感發展至今已有餘年,國內外也有許多相關研究文獻,以下整理出近年來 台灣碩博士論文網中,關於志工參與服務之幸福感論文,相關文獻如下:

表 8

與本研究相關之幸福感研究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任芳滿 志工參與動機、幸福感對 其持續涉入之影響-以 靈性安適為調節變項

增強參與動機、幸福感,使志工持續 服務,且透過靈性安適之提升,能持 續志願服工作之熱忱與效益。

2014 馮星瑜 電話輔導志工人格特 質、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 之相關研究

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達顯著正相 關,工作滿意度具有人格特質與幸福 感間之中介效果。

2014 蘇喜賀 新加坡樂齡義工幸福感 之研究

樂齡義工從服務中,獲得心理上的滿 足,身體更健康。樂齡者認為「當義 工,使生活更幸福」。

2014 邱郁惠 組織價值契合度、溝通有 效性、幸福感之關聯性:

以非營利組織為例

非營利組織成員之組織價值契合度、

溝通有效性對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 響。

2014 陳秀竹 國家公園解說志工的認 真休閒特質、家庭休閒衝 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認真性休閒特質愈明顯,其幸福感與 家庭衝突就愈高。休閒-家庭衝突在認 真休閒與幸福感之間具有顯著的干擾 效果。

2014 陸金竹 安寧志工生命意義感、死 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

不同年齡、婚姻、健康、家人反應在 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中性接受、趨 近死亡接受與整體幸福感呈現正相 關。

(39)

表 8(續)

年代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2014 許秋田 悲憫心與身心健康:以慈 濟 高 齡 環 保志 工 團體為 例

環保介入活動有助於環保志工提升悲 憫程度、改善負面情緒、增進個人幸 福感、及降低血壓。

2014 徐小倩 慈 濟 人 感 恩心 與 幸福感 之 相 關 研 究 - 以 花蓮地 區為例

慈濟人整體的感恩心與幸福感皆高於 一般民眾。感恩心與幸福感間之相具 有典型相關。

2014 陳金發 慈 濟 環 保 幹事 服 務領導 對 志 工 幸 福感 之 影響-

以 正 向 心 理資 本 為中介 變項

服務領導、志工正向心理資本與志工 幸福感各變項間,皆呈顯著正相關,

「希望」在服務領導與志工幸福感的 關係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2013 邱佐宇 南 投 縣 高 齡志 工 社會支 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各層面呈 現顯著正相關,以訊息支持和情緒支 持對幸福感的預測最明顯。

2013 羅玉彩 生 命 線 志 願 工 作 者 感 恩、因應策略與心理幸福 感之關聯性研究

生命線志工感恩、心理幸福感具中等 以上,感恩、因應策略共同對心理幸 福感具有顯著直接因果關係。

2012 黃玉鳳 中 年 女 性 志工 幸 福感之 研究

志願服務可以增進自尊與工作滿足 感,促進幸福感。

2012 盧慧蓉 義工社會支持、參與動機 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 雲林縣佛光會義工為例

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能正向影響幸福 感,其中以「家人支持」最具影響力。

2012 靳琇婷 醫 院 志 工 涉入 死 亡態度 生 命 意 義 感與 幸 福感之 相關研究

志工涉入、生命意義感與幸福感整體 呈顯著正相關,生命意義感、趨近接 受、醫院志工涉入、自我表現能有效 預測幸福感。

2011 陳宜真 參 與 志 願 服務 之 退休族 群 休 閒 效 益與 幸 福感之 影 響 - 家 人支 持 的干擾 效果

休閒效益和幸福感呈現正相關,是否 持續進修與教育程度是影響休閒效益 和幸福感之重要因素。

2010 翁千惠 高 雄 區 慈 濟志 工 參與動 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不同的參與動機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 異,參與動機對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 力。

經由上述之相關文獻如:蘇喜賀(2014)、許秋田(2014)及黃玉鳳(2012),

(40)

可以知道參與志工的夥伴,通常能比一般人擁有較多的幸福感,藉由參與志工的活 動,能增加個體的幸福感是相關文獻所一致認同的,在投入服務的過程中,也能感 受到心靈的充實與正向的能量。義消人員參與的救災工作,其危險性是一般志工所 不能及,救災的過程中充滿著危險性,但若能順利完成任務,其心中的滿足感將遠 遠高出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者,身心靈也將更加健康。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章以第一章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第二章文獻探討為基礎,說明本研究所使用的 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設計及統計分析方法。共分為兩小節,第一節說明研究 架構及假設,第二節說明問卷設計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本研究主要在瞭解雲林縣義消人員的基本特性與「知覺組織支持」、「心流體驗」

與「幸福感」間的關係,綜合前述文獻探討,提出圖 5 之研究架構及下列假設:

圖 5 本研究架構

H1:知覺組織支持與心流體驗有顯著相關 H2:心流體驗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H3:知覺組織支持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以心流體驗為中介 H4:不同背景的義消人員具有顯著差異性

H4

人口變項

1. 職位 2. 年齡 3. 教育程度 4. 職業 5. 收入 6. 婚姻 7. 參與時間

心流體驗

知覺組織支持 幸福感

H3

H1 H2

(42)

第二節 問卷設計

本節說明本研究問卷之設計方式、衡量尺度、問卷內容、資料分析方法,並說 明調查過程和受訪對象。

一、 衡量尺度

本研究問卷採用 Likert 6 點量表設計,每一道題目皆為完整的敘述句,由填答 者依據其真實的感受從 1~6 數字中勾選一個數字填答,每一道題目皆由六個尺度,

量表刻度為「非常不同意」1 分、「不同意」2 分、「稍許不同意」3 分、「稍許同意」

4 分、「同意」5 分、「非常同意」6 分,給予 1~6 分,填答者得分越高,代表填答者 對該題目的認同度越高。

二、 問卷內容

本研究採用量表方式進行,目的在探討知覺組織支持、心流體驗及幸福感之間 的關係。本問卷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覺組織支持、第二部分是心流體驗、

第三部分是幸福感、第四部份是人口統計屬性衡量題項。

表 9

各構面操作型定義表

變項 構面 操作型定義 提出之學者 問卷題項

知覺組織支持

組織支持

感受到組織重視他們 的貢獻,以及關心他們 福利的程度,並且增加 對組織的認同感。

Eisenberger (1986)

1~6

人際支持

義消與弟兄們彼此互 相關心,日常生活中的 相處情形,或值勤時受 到兄弟們的幫忙。

7~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The analytic results show that imag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 expecta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customer expect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quality; perceived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1) involve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destination image, and groups with high involvement have a higher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xtent

The Relationship Health Promotion and Well-Being – The Mediator Effect of Health Assistance of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3. 賴郁婷

Finally, with extending Nerlove and Arrow’s advertising model and considering the adjustment cost of advertising expenditures as well as learning effect accumulated b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erfor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shape-stabilized PCM plates as inner linings o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