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狀況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狀況分析

一、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情形

本小節利用幼童兩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資料進行動物性和植物性 礦物質與蛋白質的運算及分析。於表格的呈現上,礦物質及蛋白質總 攝取量是指不計算烹調流失率之總和,而動物性或植物性礦物質和蛋 白質百分比計算方式則為動物性或植物性來源之攝取量占總攝取量 的百分比。

由表 4-4.1 顯示,6 歲幼童鈣總攝取量為 328±155 毫克(動物性 鈣:220±140 毫克,植物性鈣:108±57 毫克),動植物性攝取比例是 2.50±1.95;鎂總攝取量為 149±42 毫克(動物性鎂:46±18 毫克,植 物性鎂:103±36 毫克) ,動植物性攝取比例是 0.49±0.24;鐵總攝取量 為 9±3 毫克(動物性鐵:4±2 毫克,植物性鐵:5±2 毫克) ,動植物性 攝取比例是 0.97±0.70;鋅總攝取量為 6±2 毫克(動物性鋅:3±2 毫克,

植物性鋅:3±1 毫克),動植物性攝取比例是 0.97±0.64。另外,蛋白 質總攝取量為 50±14 公克(動物性蛋白質:26±10 公克,植物性蛋白 質:25±7 公克),其動植物性攝取比例是 1.11±0.53。

此外,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量比例之分佈性結果發現,

動植物性鈣比例介於 0.04~11.03(ratio<1 占 22%,ratio>1 占 78%);

動植物性鎂比例介於 0.04~1.45(ratio<1 占 96.7%,ratio>1 占 3.3%);

動植物性鐵比例介於 0.05~3.81(ratio<1 占 58.5%,ratio>1 占 41.5%);

動植物性鋅比例介於 0.11~4.20(ratio<1 占 61%,ratio>1 占 39%);

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介於 0.19~3.43(ratio<1 占 50.4%,ratio>1 占

49.6%) 。由上述結果可看出 6 歲幼童飲食礦物質攝取來源中,鎂、鐵

和鋅攝取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來源居多,鈣攝取則以動物性食物來源占

120

大多數,蛋白質攝取的食物來源則較為平均。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 質攝取比例如圖 4-4.1~4-4.5 所示。

進一步藉由動植物性礦物質攝取比例與 6 歲幼童兩天 24 小時飲 食回憶內容進行探討,發現動植物性鈣比例和動植物性鎂比例偏高者,

其乳製品類(牛奶、羊奶及起司)平均攝取量較多;動植物性鎂比例 偏低者則發現幼童飲食以攝取水果類、蔬菜類及五穀根莖類較多。而 動植物性鐵比例和動植物性鋅比例偏高者,其蛋類、肉類、蛋類及乳 製品平均攝取量也較高,且幼童的兩天平均食物攝取量也較多。

另由表 4-4.2 進一步以性別分組結果顯示,6 歲男女幼童之鎂總

攝取量、植物性鐵、植物性鋅、蛋白質總攝取量、動物性蛋白質具有

顯著差異(p<0.05),男幼童攝取量皆顯著高於女幼童。此外,動植物

性礦物質比例與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於男女幼童間並無顯著差異性

存在(p>0.05)。

121 Animal:Plant Ca ratio 2.50 ±1.95 0.04 -11.03

Mg (mg) 130.11 ±35.99 50.37 -259.65 Animal:Plant Mg ratio 0.49 ±0.24 0.04 -1.45

Fe (mg) 8.23 ±2.97 3.14 -19.65 Animal:Plant Fe ratio 0.97 ±0.70 0.05 -3.81

Zn (mg) 6.10 ±1.92 2.64 -13.12 Animal:Plant Zn ratio 0.97 ±0.64 0.11 -4.20 Total protein (g)1 50.42 ±13.64 21.02 -94.09

122

表 4-4.2 6 歲男女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量及比例

營養素 6 歲男幼童(n=56)

mean±SD

6 歲女幼童(n=67)

mean±SD

t-value

2

Ca (mg) 319.73 ±160.79 308.81 ±145.00 0.40

2 *p<0.05,**p<0.01

123

圖 4-4.1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鈣比例分佈圖

圖 4-4.2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鎂比例分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1 3 5 7 9 11

人 數

(

)

比例

動植物性鈣比例

0 10 20 30 40 50 60

0 0.25 0.5 0.75 1 1.25

人 數

( 人

比例

動植物性鎂比例

124

125

圖 4-4.5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分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0 0.5 1 1.5 2 2.5 3

人 數

( 人

比例

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

126

進而將 6 歲幼童飲食礦物質與蛋白質總攝取量未達國人膳食營 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的人數與比例整理 於表 4-4.3。結果發現,幼童飲食中鈣總攝取量約占 DRIs 的一半 (54.6%),其中未達 DRIs 人數共 118 人(95.9%);鎂和鋅總攝取量則超 過 DRIs,分別占 124.5%及 126.6%,而未達 DRIs 人數約為 1/4(30 人,24.4%) ,其中鎂總攝取量具有顯著性別差異,男幼童攝取量顯著 高於女幼童(p<0.05);鐵總攝取量約接近建議量,占 DRIs 的 92.3%,

其中未達 DRIs 人數有 83 人(67.5%)。蛋白質總攝取量的部份則超過

Total protein (g)1

總 50.42 ±13.64 (123) 168.1 6 4.9

男 53.88 ±14.90 (56) 179.6 2 1.6

女 47.52 ±11.84 (67) 191.7 4 3.3

1表示不計算烹調流失率之總和

獨立 t 考驗(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男女幼童具顯著差異性, p<0.05

127

進一步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考驗動物 性和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相互間的相關性。由表 4-4.4 結果顯示,

動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r=0.30~0.85, p<0.01),而植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礦物質相互之間亦有 顯著的相關性存在(r=0.59~0.80, p<0.01)。另也發現蛋白質總攝取量與 動、植物性礦物質以及其總攝取量有高度的正相關 (r=0.36~0.72, p<0.01),而礦物質鈣、鎂、鐵和鋅總攝取量相互之間亦有顯著相關性 存在(r=0.45~0.69, p<0.01)。

整體而言,根據平均攝取量及動植物性比例之結果發現,6 歲幼 童飲食礦物質鎂、鐵和鋅攝取以植物性食物來源較多,鈣攝取則以動 物性食物來源為主,蛋白質攝取來源較為均衡。此外,幼童飲食中不 足 DRIs 的礦物質為鈣,鎂和鋅則超過 DRIs 約 1.2 倍,鐵約接近 DRIs;

蛋白質攝取則超過 DRIs 的 1.7 倍。

128

表 4-4.4 6 歲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之相關性1

1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0.05,**p<0.01

Protein Calcium Iron Magnesium Zinc

Animal Plant Total Animal Plant Total Animal Plant Total Animal Plant Total Animal Plant Total Animal 1.00 0.13 0.83** 0.52** 0.05 0.48** 0.43** 0.13 0.38** 0.85** 0.14 0.46** 0.75** 0.11 0.63**

Protein Plant 1.00 0.63** 0.02 0.62** 0.23* 0.06 0.67** 0.50** 0.14 0.72** 0.68** 0.07 0.71** 0.41**

Total 1.00 0.43** 0.36** 0.50** 0.36** 0.45** 0.57** 0.72** 0.49** 0.72** 0.61** 0.47** 0.72**

Animal 1.00 0.10 0.92** 0.30** 0.09 0.28** 0.71** 0.04 0.31** 0.60** -0.00 0.49**

Calcium Plant 1.00 0.42** -0.01 0.79** 0.51** 0.06 0.73** 0.64** -0.00 0.59** 0.28**

Total 1.00 0.25** 0.35** 0.45** 0.65** 0.28** 0.50** 0.53** 0.20* 0.55**

Animal 1.00 -0.05 0.67** 0.61** 0.02 0.26** 0.60** 0.07 0.49**

Iron Plant 1.00 0.64** 0.11 0.78** 0.71** 0.02 0.64** 0.32**

Total 1.00 0.52** 0.53** 0.69** 0.42** 0.48** 0.58**

Animal 1.00 0.11 0.49** 0.72** 0.10 0.61**

Magnesium Plant 1.00 0.89** 0.04 0.80** 0.44**

Total 1.00 0.31** 0.72** 0.62**

Animal 1.00 0.04 0.83**

Zinc Plant 1.00 0.54**

Total 1.00

129

二、6 歲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與一般家庭食物之相關性 表 4-4.5 為 6 歲幼童飲食動物性和植物性礦物質、蛋白質攝取量 與一般家庭食物攝取之相關性分析。6 歲幼童一般家庭食物選取自兩 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中較常攝取或較具代表性的食物種類 35 項,分成 九大類,分別為動物性食物(蛋類、乳製品類、肉類)及植物性食物

(主食類、黃豆與其製品類、深色蔬菜類、淺色蔬菜類、菇類、水果 類)。

植物性食物類結果顯示,6 歲幼童於飲食中黃豆類及其製品類與 植物性鈣、植物性鎂、植物性鐵和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 (p<0.01);深色蔬菜類及水果類與植物性鈣、植物性鎂、植物性鐵、

植物性鋅及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p<0.05);淺色蔬菜類及 菇類與植物性礦物質、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則無相關性存在(p>0.05);

主食類與植物性鋅及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p<0.05)。

動物性食物類結果顯示,6 歲幼童於飲食中蛋類和肉類與動物性 鎂、動物性鐵、動物性鋅及動物性蛋白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p<0.01);

乳製品類與動物性鈣、動物性鎂、動物性鐵、動物性鋅及動物性蛋白 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p<0.05)。

整體而言,深色蔬菜類及水果類為提供植物性礦物質(鈣、鎂、

鐵、鋅)與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淺色蔬菜類及菇類對於植物性礦

物質與蛋白質攝取則無發現顯著相關性;蛋類、乳製品類及肉類則為

動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良好的食物來源,其中乳製品類更與動物性鈣

攝取呈高度正相關(p<0.01)。

130

表 4-4.5 幼童 6 歲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量與一般家庭食物攝取之相關性分析1

一般家庭食物

蛋類 乳製品類 肉類 主食類 黃豆與

其製品類

深色 蔬菜類

淺色

蔬菜類 菇類 水果類

Total Ca (mg) 0.14 0.85** 0.03 0.02 0.14 0.11 0.14 - 0.03 0.19*

Animal Ca (mg) 0.16 0.90** 0.03 0.02 - 0.03 0.01 0.09 - 0.08 0.10 Plant Ca (mg) - 0.12 0.13 0.10 0.06 0.41** 0.23** 0.14 0.04 0.28**

Total Mg (mg) 0.12 0.25** 0.29** 0.14 0.22* 0.26** 0.14 - 0.01 0.32**

Animal Mg (mg) 0.25** 0.60** 0.47** 0.13 - 0.05 0.02 0.06 - 0.20* 0.05 Plant Mg (mg) 0.01 0.05 0.13 0.11 0.26** 0.30** 0.16 0.06 0.39**

Total Fe (mg) 0.17 0.24** 0.22* 0.15 0.18* 0.12 0.07 - 0.05 0.22*

Animal Fe (mg) 0.26** 0.23* 0.31** 0.21* - 0.10 - 0.05 0.05 - 0.14 0.05 Plant Fe (mg) - 0.06 0.12 0.04 0.03 0.38** 0.22* 0.05 0.01 0.30**

Total Zn (mg) 0.37** 0.51** 0.27** 0.30** 0.08 0.09 0.10 - 0.14 0.24**

Animal Zn (mg) 0.36** 0.57** 0.34** 0.06 - 0.01 - 0.08 0.06 - 0.20* 0.10 Plant Zn (mg) 0.07 0.04 0.08 0.53** 0.17 0.28** 0.13 0.01 0.31**

Total protein (g) 0.25** 0.36** 0.47** 0.21* 0.19* 0.11 0.01 - 0.20* 0.16 Animal protein (g) 0.29** 0.42** 0.60** 0.04 0.04 0.03 - 0.01 - 0.21* 0.04 Plant protein (g) 0.01 0.04 0.07 0.30** 0.30** 0.18* 0.01 - 0.08 0.30**

1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0.05, **p<0.01 6 歲營養素

131

三、6 歲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與其 6 歲體型之相關性 此部份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及淨相關 (partial correlation)考驗 6 歲幼童飲食動物性和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 攝取量、動植物性比例與其 6 歲體型(體重、身高及 BMI)的相關性。

亦考量到幼童性別與出生體型可能會干擾營養素與結果之相關性,故 於後續淨相關分析將控制性別與出生體型後再進行討論。

體重方面,幼童於 6 歲時體重與植物性鈣、植物性鈣百分比、鎂 總攝取量、植物性鎂、鐵總攝取量、植物性鐵及植物性鋅攝取呈顯著 正相關(p<0.05),與動植物性鈣比例則呈顯著負相關(p<0.05);若控制 性別之後,體重與鎂總攝取量、植物性鎂及鐵總攝取量呈顯著正相關 (p<0.05);進一步再控制其出生體重後發現此相關性仍存在並達顯著 (p<0.05)。

身高方面,幼童於 6 歲時身高與植物性鈣、植物性鈣百分比、植 物性鎂、鐵總攝取量、植物性鐵、植物性鋅、植物性蛋白質、植物性 蛋白質百分比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動植物性鈣比例、動植物性 鋅比例及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呈顯著負相關(p<0.05);若控制性別之 後,身高與植物性鈣、植物性鈣百分比、植物性鎂、植物性鐵、植物 性鋅與其百分比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動植物性鈣比例、動植物 性鋅比例及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呈顯著負相關(p<0.05);進一步再控 制其出生身長後發現身高與植物性鈣、植物性鎂、鐵總攝取量、植物 性鐵、植物性鋅與其百分比、植物性蛋白質百分比呈顯著正相關 (p<0.05),與動植物性蛋白質百分比呈顯著負相關(p<0.05)。

132

BMI 方面,幼童於 6 歲時 BMI 與鎂總攝取量、植物性鎂、動物 性鐵、動物性鋅、蛋白質總攝取量、動物性蛋白質、動植物性蛋白質 比例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植物性蛋白質百分比呈顯著負相關 (p<0.05);若進而分別控制性別與其出生 BMI 之後,幼童 BMI 與動 物性蛋白質攝取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植物性蛋白質百分比呈顯 著負相關(p<0.05)。

整體而言,經控制性別和出生體型後,發現兩世代(民 91 世代 和民 93 世代)之幼童於 6 歲時體重與鎂和鐵總攝取量有顯著相關;

身高與植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攝取量有顯著相關;BMI

則與動物性蛋白質有相關性存在。詳細幼童 6 歲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

白質攝取量及比例與其體型相關性分析如表 4-4.6 所示。

133

表 4-4.6 幼童 6 歲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量及比例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2

6 歲體重 6 歲身高 6 歲 BMI

2 性別 性別

出生體重 無 性別 性別

出生身長 無 性別 性別 出生 BMI Total Ca (mg)1 - 0.05 0.02 0.08 - 0.03 - 0.03 0.07 - 0.03 0.03 0.04 Animal Ca (mg) - 0.11 - 0.03 0.07 - 0.11 - 0.10 - 0.01 - 0.04 0.03 0.06 Plant Ca (mg) 0.20* 0.12 0.07 0.20* 0.19* 0.21* 0.10 0.02 - 0.04 Plant (% total Ca) 0.21* 0.16 0.06 0.22* 0.23* 0.18 0.09 0.04 - 0.02 Animal:Plant Ca ratio - 0.21* - 0.13 - 0.03 - 0.22* - 0.21* - 0.12 - 0.08 - 0.04 0.01 Total Mg (mg)1 0.28* 0.22* 0.23* 0.17 0.16 0.18 0.25** 0.17 0.16 Animal Mg (mg) 0.04 0.10 0.14 - 0.07 - 0.04 - 0.01 0.14 0.16 0.17 Plant Mg (mg) 0.29** 0.20* 0.19* 0.21* 0.20* 0.21* 0.21* 0.11 0.10 Plant (% total Mg) 0.10 0.06 - 0.01 0.12 0.15 0.12 0.01 - 0.03 - 0.07 Animal/Plant Mg ratio - 0.10 - 0.08 - 0.01 - 0.12 - 0.16 - 0.10 - 0.01 0.01 0.04 Total Fe (mg)1 0.23* 0.23* 0.23* 0.19* 0.18 0.20* 0.17 0.17 0.16 Animal Fe (mg) 0.17 0.16 0.16 0.11 0.07 0.06 0.19* 0.17 0.17 Plant Fe (mg) 0.21* 0.15 0.16 0.20* 0.18* 0.23* 0.13 0.06 0.04 Plant (% total Fe) - 0.06 - 0.06 - 0.09 0.00 0.02 0.03 - 0.10 - 0.09 - 0.13 Animal:Plant Fe ratio 0.06 0.03 0.06 - 0.00 0.04 0.03 0.10 0.01 0.05 Total Zn (mg)1 0.13 0.05 0.14 0.04 - 0.04 0.02 0.15 0.08 0.13 Animal Zn (mg) 0.06 0.01 0.09 - 0.10 - 0.14 - 0.09 0.19* 0.10 0.15 Plant Zn (mg) 0.19* 0.08 0.13 0.23* 0.20* 0.22* 0.05 - 0.04 - 0.01 Plant (% total Zn) 0.01 - 0.02 - 0.05 0.18 0.20* 0.18* - 0.15 - 0.16 - 0.18 Animal:Plant Zn ratio - 0.01 - 0.05 0.01 - 0.18* - 0.19* - 0.15 0.15 0.07 0.10 Total protein (g)1 0.16 0.15 0.15 - 0.01 0.01 0.03 0.22* 0.18 0.17 Animal protein (g) 0.10 0.14 0.15 - 0.13 - 0.08 - 0.08 0.25** 0.23* 0.24*

Plant protein (g) 0.14 0.08 0.07 0.19* 0.14 0.16 0.04 - 0.01 - 0.02 Plant (% total protein) - 0.02 - 0.07 - 0.09 0.20* 0.18 0.19* - 0.20* - 0.22* - 0.23*

Animal:Plant protein ratio 0.02 0.01 0.03 - 0.20* - 0.22* - 0.20* 0.20* 0.16 0.17 *p<0.05,**p<0.01; 1表示不計算烹調流失率之總和; 2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控制變項 6 歲營養素

134

四、影響 6 歲幼童生長狀況之多元回歸分析

此部份進一步利用多元迴歸分析法分析影響幼童 6 歲時體位狀 況(包括體重、身高、BMI)之因素。參考上一小節相關分析中雙相 關、淨相關和逐步回歸(Stepwise regression)分析的結果,逐步檢視每 個預測變項的影響,進而找出最能預測幼童於 6 歲時生長狀況的回歸 模式(表 4-4.7~4-4.9 及附錄四)。

體重方面,結果顯示較佳預測 6 歲幼童體重的回歸模式為模式 3 及模式 4,解釋量分別達 21.3%及 21.4%,其出生體重、鎂總攝取量、

鐵總攝取量均達顯著相關(p<0.05),而出生體重之解釋力為 14.2%,

鎂和鐵總攝取量之解釋力皆為 1.8%,顯示出生體重對 6 歲幼童仍具 影響,其次是礦物質鎂和鐵攝取量。

身高方面,結果發現植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對於幼童 6 歲身高均有顯著預測力(模式 11~14) ,其中以模式 13 的預測力最 佳,解釋量達 17.4%,其出生身長及植物性鐵均達顯著相關(p<0.05),

而出生身長之解釋力為 13.3%,植物性鐵之解釋力為 2.3%;另植物 性鈣、植物性鎂、植物性鋅之解釋力分別為 1.9%、1.6%及 1.7%。BMI 方面,結果顯示以模式 10 預測力最佳,解釋量達 16.1%,其中出生 BMI 及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均達顯著相關(p<0.05),而出生 BMI 之解 釋力為 7.5%,動物性蛋白質之解釋力為 3.8%。

整合上述多元迴歸分析結果,6 歲幼童體重以出生體重、鎂總攝 取量及鐵總攝取量具影響力,其中出生體重之解釋力達 14.2%為最高;

身高則以出生身長及植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具影響力,其

中出生身長解釋力 13.3%為最高。因此推測出生體型仍對幼童日後生

長發展具一定之影響力。

135

表 4-4.7 影響幼童 6 歲體重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模式 1 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4 模式 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946 -0.130 -0.902 -0.124 -0.669 -0.092 -0.783 -1.290 -0.770 -0.106 出生體重 3.209** 0.392** 3.304** 0.404** 3.165** 0.387** 3.138** 0.384** 3.427** 0.419**

Total Ca (mg) 0.002 0.076

Total Mg (mg) 0.018* 0.210*

Total Fe (mg) 0.233* 0.209*

Total Zn (mg) 0.239 0.129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77** 0.176** 0.213** 0.214** 0.186**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36

表 4-4.7 影響幼童 6 歲體重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6 模式 7 模式 8 模式 9 模式 10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722 -0.099 -0.725 -0.100 -0.679 -0.093 -0.767 -0.105 -0.701 -0.096 出生體重 3.188** 0.390** 3.215** 0.393** 3.165** 0.387** 3.139** 0.384** 3.307** 0.404**

Total Ca (mg) 0.000 0.021

Total Mg (mg) 0.019 0.220

Total Fe (mg) 0.224 0.200

Total Zn (mg) 0.124 0.067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0.002 0.139 0.001 0.130 0.000 -0.015 0.000 0.014 0.001 0.095

Adjusted R2 0.189** 0.182** 0.207** 0.207** 0.184**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37

表 4-4.7 影響幼童 6 歲體重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11 模式 12 模式 13 模式 14 模式 1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932 -0.128 -0.815 -0.112 -0.960 -0.132 -0.910 -0.125 -0.765 -0.105 出生體重 3.322** 0.406** 3.288** 0.402** 3.166** 0.387** 3.340** 0.408** 3.203** 0.391**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0.002 0.060

Animal Mg (mg) 0.025 0.128

Animal Fe (mg) 0.215 0.145

Animal Zn (mg) 0.175 0.084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0.047 0.135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73** 0.186** 0.191** 0.177** 0.188**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38

表 4-4.7 影響幼童 6 歲體重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16 模式 17 模式 18 模式 19 模式 20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883 -0.121 -0.773 -0.106 -0.765 -0.105 -0.695 -0.096 -0.877 -0.121 出生體重 3.131** 0.383** 3.114** 0.381** 3.185** 0.389** 3.286** 0.401** 3.188** 0.390**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0.004 0.065

Plant Mg (mg) 0.017 0.173

Plant Fe (mg) 0.237 0.144

Plant Zn (mg) 0.478 0.118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0.032 0.066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74** 0.200** 0.191** 0.183** 0.174**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39

表 4-4.8 影響幼童 6 歲身高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模式 1 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4 模式 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130 -0.012 -0.067 -0.006 0.219 0.021 0.111 0.011 -0.096 -0.009 出生身長 1.012** 0.385** 1.053** 0.400** 1.029** 0.391** 1.029** 0.391** 1.019** 0.387**

Total Ca (mg) 0.002 0.066

Total Mg (mg) 0.022* 0.173*

Total Fe (mg) 0.303* 0.189*

Total Zn (mg) 0.050 0.019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35** 0.132** 0.157** 0.164** 0.128**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0

表 4-4.8 影響幼童 6 歲身高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6 模式 7 模式 8 模式 9 模式 10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133 -0.013 -0.140 -0.013 -0.136 -0.013 -0.171 -0.016 -0.274 -0.026 出生身長 1.006** 0.383** 1.010** 0.384** 1.008** 0.383** 0.979** 0.372** 1.005** 0.382**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0.000 -0.009

Animal Mg (mg) -0.002 -0.007

Animal Fe (mg) 0.123 0.058

Animal Zn (mg) -0.243 -0.081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0.036 -0.073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28** 0.128** 0.131** 0.134** 0.133**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1

表 4-4.8 影響幼童 6 歲身高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11 模式 12 模式 13 模式 14 模式 1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205 0.020 0.181 0.017 0.302 0.029 0.477 0.046 0.121 0.012

出生身長 1.020** 0.388** 1.011** 0.384** 1.057** 0.402** 1.017** 0.387** 1.024** 0.389**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0.017* 0.193*

Plant Mg (mg) 0.028* 0.012*

Plant Fe (mg) 0.509* 0.217*

Plant Zn (mg) 1.210* 0.209*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0.106 0.153

六歲熱量 (kcal)

Adjusted R2 0.165** 0.167** 0.174** 0.169** 0.151**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2

表 4-4.8 影響幼童 6 歲身高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16 模式 17 模式 18 模式 19 模式 20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364 0.035 0.247 0.024 0.346 0.033 0.483 0.046 0.193 0.019

出生身長 1.025** 0.390** 1.014** 0.386** 1.056** 0.402** 1.018** 0.387** 1.022** 0.389**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0.015 0.169

Plant Mg (mg) 0.001 0.041

Plant Fe (mg) 0.472* 0.201*

Plant Zn (mg) 1.174 0.203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六歲熱量 (kcal) 0.001 0.084 0.025 0.177 0.001 0.032 0.000 0.010 0.002 0.134

Adjusted R2 0.164** 0.161** 0.168** 0.162** 0.145**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3

表 4-4.9 影響幼童 6 歲 BMI 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模式 1 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4 模式 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765* -0.191* -0.757 -0.189* -0.654 -0.163 -0.702* -0.175* -0.680 -0.170 出生 BMI 0.410** 0.289** 0.412** 0.290** 0.400 0.282** 0.397** 0.280** 0.440 0.310**

Total Ca (mg) 0.001 0.040

Total Mg (mg) 0.007 0.154

Total Fe (mg) 0.091 0.147

Total Zn (mg) 0.130 0.128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Adjusted R2 0.119** 0.113** 0.135** 0.134** 0.128**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4

表 4-4.9 影響幼童 6 歲 BMI 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6 模式 7 模式 8 模式 9 模式 10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765* -0.191* -0.681 -0.170 -0.771* -0.193* -0.743* -0.186* -0.601 -0.150 出生 BMI 0.419** 0.296** 0.418** 0.295** 0.406** 0.286** 0.438** 0.309** 0.405** 0.285**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0.001 0.059

Animal Mg (mg) 0.018 0.162

Animal Fe (mg) 0.126 0.155

Animal Zn (mg) 0.164 0.143

Plant Ca (mg)

Plant Mg (mg)

Plant Fe (mg)

Plant Zn (mg)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0.043* 0.223*

Plant protein (g)

Adjusted R2 0.115** 0.138** 0.136** 0.132** 0.161**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5

表 4-4.9 影響幼童 6 歲 BMI 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續)

模式 11 模式 12 模式 13 模式 14 模式 15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B 值 β 值

性別 -0.785* -0.196* -0.713* -0.178* -0.738* -0.184* -0.773* -0.193* -0.779* -0.195*

出生 BMI 0.419** 0.295** 0.401** 0.283** 0.406** 0.286** 0.409** 0.289** 0.412** 0.291**

Total Ca (mg)

Total Mg (mg)

Total Fe (mg)

Total Zn (mg)

Animal Ca (mg)

Animal Mg (mg)

Animal Fe (mg)

Animal Zn (mg)

Plant Ca (mg) -0.001 -0.034

Plant Mg (mg) 0.005 0.092

Plant Fe (mg) 0.037 0.041

Plant Zn (mg) -0.014 -0.006

Total protein (g)

Animal protein (g)

Plant protein (g) -0.006 -0.023

Adjusted R2 0.113** 0.120** 0.113** 0.112** 0.112**

*p<0.05,**p<0.01;B 值:未標準化迴歸係數,β 值:標準化迴歸係數

146

第五章 討論

影響幼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除了先天遺傳外,幼兒從出生的哺 餵方式、家庭背景、周圍環境、疾病以及至 6 歲期間的飲食營養攝取狀 況皆有可能對幼童之生長發育有所影響。本章將針對:一、幼童生長狀 況;二、幼童飲食及營養素攝取狀況;三、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 蛋白質攝取狀況分別加以討論。

第一節 幼童生長狀況

一、整體幼童 1~6 歲體位變化狀況

本研究幼童出生至 1 歲,體重平均增加 6.5 公斤;1~2 歲時體重增 加 2.7 公斤;2~3 歲時體重增加 2.5 公斤;3~4 歲時體重增加 2.2 公斤;

4~5 歲時體重增加 1.9 公斤;5~6 歲時體重增加 2.6 公斤(1~3 歲每年約 增加 2.5 公斤,3~5 歲每年約增加 2 公斤)。身高方面,出生至 1 歲平 均增加 26.7 公分;1~2 歲時約增加 11.0 公分;2~3 歲時約增加 9.0 公分;

3~4 歲時約增加 7.9 公分;4~5 歲時約增加 6.4 公分;5~6 歲時約增加 6.0 公分(1~3 歲每年約增加 10 公分,3~5 歲每年約增加 7 公分) 。 密契爾(Mitchell)於教科書《營養與人生》中指出幼兒於出生第二 年和第三年平均每年體重約增加 2.5 公斤,身高約增加 12 公分;而 3~5 歲時平均每年體重約增加 2 公斤,身高約增加 6~8 公分,顯示幼童於 2 歲後體型生長速度趨緩(Mitchell, 2003)。此外,國內教科書《生命期營 養》的內容指出幼兒從出生至 1 歲體重增加約 5.5~6 公斤,1~2 歲體重 增加只有第一年的一半(約 2~2.5 公斤),後續平均每年增加 2 公斤。

由於學齡前兒童的體重於個體之間差異相當大,同時也因為活動量增加

或常有不同程度的偏食現象發生,故體重變化較為不規律。身高方面,

147

男女幼兒從出生至 1 歲其身高平均增加 20 幾公分,之後生長速率減緩,

至 2 歲時約成長 10 餘公分,3 歲開始平均每年增加 6~7 公分(蔡秀玲,

民 85) 。另外,將本研究幼童 1~6 歲期間的體位值(體重、身高及 BMI)

與台灣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作比較,結果顯示幼童 1~6 歲的體位值平 均皆落在生長曲線的第 50~85 百分位,表示本研究幼童生長狀況良好。

綜合上述國內外教科書內容及本土兒童生長曲線圖,顯示本研究幼童 1~6 歲生長狀況符合一般正常幼童之生長表現。

進 一 步 以 美 國 疾 病 管 制 局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於 2000 年所發表的新版生長曲線進行比較 (表 5-1.1)。

表中所呈現之 CDC 標準為美國幼童 1~6 歲體重、身高及 BMI 生長曲線 第 50 百分位之數值(CDC, 2000)。體重方面,本研究幼童 1~2 歲的體重 變化與 CDC 標準未有太大的差異,但 3 歲時幼童體重表現開始較 CDC 第 50 百分位數值為高,且此趨勢持續至 6 歲;身高方面,本研究幼童 於 1~6 歲的身高表現均較 CDC 生長曲線第 50 百分位來得高;BMI 方 面,除了 2 歲女幼童 BMI 值低於 CDC 標準,其餘年齡層之 BMI 較 CDC 生長曲線第 50 百分位標準稍高。

表 5-1.1 本研究 1~6 歲幼童生長狀況與 2000 年 CDC 標準之比較

體重(kg) 身高(cm) BMI(kg/m2)

CDC(2000)1 本研究 CDC(2000)1 本研究 CDC(2000)1 本研究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 歲 10.4 9.5 10.1 9.3 76.1 74.6 77.1 74.9 --- --- 17.0 16.6 2 歲 12.7 11.9 12.7 12.0 87.5 86.2 87.5 86.5 16.6 16.4 16.6 16.0 3 歲 14.4 13.9 15.2 14.5 96.5 95.0 96.8 95.5 16.0 15.7 16.3 15.9 4 歲 16.2 15.2 17.7 16.4 102.0 101.1 104.8 103.1 15.6 15.3 16.2 15.4 5 歲 18.2 18.0 19.6 18.3 109.0 108.0 111.0 109.7 15.4 15.2 15.9 15.2 6 歲 21.0 20.0 22.4 20.7 115.0 114.0 116.9 116.2 15.3 15.3 16.3 15.3

1CDC 生長曲線第 50 百分位之數值

148

二、幼童生長狀況之性別差異

本研究合併幼童 1~6 歲生長資料結果顯示,男女幼童於 1~6 歲的 體重皆達顯著差異(p<0.05);身高方面則顯示幼童於 3 歲、5 歲及 6 歲 時無性別差異;BMI 方面僅發現 3 歲幼童 BMI 與性別無顯著差異,並 且發現幼童 1~5 歲 BMI 呈逐年下降,但於 5~6 歲時有稍微回升的情形。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2005~2008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NAHSIT)結果顯示 1~6 歲學齡前男幼童之平均體重、

身高及 BMI 皆顯著高於女幼童。BMI 曲線變化方面,男幼童 BMI 於 1~3 歲間呈下降情形,於 3~4 歲時微幅上升直至 5 歲時降至最低,於 5~6 歲時則大幅回升;女幼童 BMI 於 1~4 歲間呈逐年下降,於 4~5 歲 則呈上升情形,而 5~6 歲時則無任何波動(NAHSIT, 2005~2008)。而國 內教科書《生命期營養》亦指出,女孩於學齡前期的體重和身高較男孩 低,直至學齡期,女孩的生長表現開始追趕上甚至超過男孩(蔡秀玲,

民 85)。此外,馬來西亞第三次國民健康與疾病罹患狀況調查 2006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 NHMS)針對 0~5 歲學齡前 幼童探討其營養及體位發展情形,顯示男幼童於 0~5 歲期間之體重、

身高及 BMI 皆較女幼童為高(Khor et al., 2009)。另一德國長期研究

(Dortmund Nutritional and Anthropometric Longitudinally Designed study,

DONALD)追蹤 795 名 2~18 歲的受試者結果顯示,2~3 歲和 4~8 歲此兩

個年齡層之男孩其身高、體重及 BMI 均高於女孩;另觀察到男孩於 4~8

歲時 BMI 較 2~3 歲時為低,而於 9~13 歲時才呈回升趨勢,女孩 BMI

則無此現象(Alexy, Sichert-Hellert, & Kersting, 2002)。

149

進一步將本研究 6 歲男女幼童之生長表現與不同國家研究進行比 較 , 並 整 理 於 表 5-1.2 。 相 較 於 國 內 營 養 健 康 變 遷 調 查 (NAHSIT, 2005~2008)結果,本研究 6 歲男女幼童之體重、身高及 BMI 是較低的;

與香港橫斷型研究之 6 歲幼童相比(Sung et al., 2008),本研究除了男幼 童之 BMI 較香港稍高外,其他體位值仍較低;但若與「平成 22 年(西 元 2010 年)日本乳幼兒身體發育調查報告書」相比,本研究的男女幼 童之生長體位相對較高(日本厚生勞動省網站) ;與印度一項橫斷型研 究(Khadilkar, Khadilkar, Cole, & Sayyad, 2009)相較,本研究男女幼童亦 有體位值較高的現象;另與德國橫斷型研究(Mast et al., 2002)相比,除 了本研究 6 歲男幼童之體重及 BMI 較德國稍高外,其餘體位值則是較 低的。由於國內外大型營養調查多以橫斷型研究設計為主,且各年齡層 的受測兒童不同,故無法較嚴謹的看到長期生長趨勢變化,進而與世代 研究結果有所差異。

表 5-1.2 本研究 6 歲幼童生長狀況與國際文獻比較

男生 女生

體重(kg) 身高(cm) BMI(kg/m2) 體重(kg) 身高(cm) BMI(kg/m2)

本研究(2013) 22.4 116.9 16.3 20.7 116.2 15.3

NAHSIT (2005~2008) 24.3 119.9 16.7 22.7 119.8 15.7

香港(2008) 23.9 120.4 16.2 21.8 118.7 15.4

日本(2010) 20.1 114.9 15.2 19.7 113.7 15.2

印度(2007) 19.8 114.9 15.0 18.5 113.1 14.6

德國(2002) 22.3 120.0 15.5 22.0 119.0 15.6

150

三、幼童生長狀況之出生體重差異

本研究於不同出生體重間進行體型發展探討,結果顯示三組幼童於 1~6 歲六個年齡層之體重、身高及 BMI 皆達顯著差異(p<0.05);且追蹤 至 6 歲時,相對高出生體重組(rHBW)之體型仍較其他兩組為高,但相 對低出生體重組(rLBW)與相對適當出生體重組(rABW)之間已無顯著 差異(p>0.05);亦可看到三組之 BMI 於 1~5 歲呈逐年下降,於 5~6 歲時 皆有微幅回升的情形。

美國一項長期研究(Tennessee Special Supplemental Food Program for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追蹤嬰幼兒至 5 歲,發現低出生體重嬰 兒其身高及體重仍保持最低,高出生體重嬰兒其體位仍維持最高,且罹 患肥胖之風險也較高(Binkin, Yip, Fleshood, & Trowbridge, 1988)。另美 國 Hediger 等人採用美國第三次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III, NHANES III) (1988~1994)資料庫 中出生 2~47 個月大的嬰幼兒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直至 47 個月大,妊 娠低出生體重嬰兒組(SGA)體重、身高及頭圍表現仍為最低,而妊娠高 出生體重嬰兒組(LGA)於各體位值仍保持最高;而且於出生至 6 個月中 發現 SGA 組有顯著生長追上(catch-up gowth)的情形出現,此與前述本 研究結果相符(Hediger et al., 1998)。

英國出生世代(British birth cohort, 1958)針對 10683 名嬰兒研究指

出,出生體重與日後兒童期及成年期 BMI 呈正相關,且 BMI 曲線會隨

著年齡增加而呈 J-型分佈(Parsons, Power, & Manor, 2001)。香港 Hui 等

人採用香港出生世代研究(Hong Kong birth cohort, 1997)資料分析結果

顯示,高出生體重及嬰兒期(0~3 個月)生長速度較快的嬰兒其日後兒

童期 BMI 也較高(Hui et al., 2008)。另英國 Ong 等人進行一前瞻性世代

研究,結果顯示出生體型較小的嬰兒,若於 0~2 歲期間有生長追上的

151

現象,其日後 5 歲體型(體重、身高、腰圍及 BMI)較其他幼童肥胖,

同時體脂肪也較多(Ong, Ahmed, Emmett, Preece, & Dunger, 2000)。美國 飲食協會(American Diettetic Association, ADA)於 2007 年研究結果亦指 出,出生體型較小的嬰兒,其嬰兒期(0~1 歲)的生長加速情形與日後 兒童期(4~6 歲)肥胖機率增加有關(Jones-Smith, Fernald, & Neufeld, 2007)。

西班牙長期世代研究針對妊娠低出生體重(SGA, 出生體重<-2SD)

及正常出生體重嬰幼兒進行研究發現,幼兒於 2、3 及 4 歲時的身高、

體重及 BMI 雖無顯著差異,但妊娠低出生體重幼兒體內之胰島素敏感 度和血清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較正常出生體重幼兒來得低;而且,

妊娠低出生體重幼兒於 4 歲時其腹部脂肪和體脂肪較高、瘦體組織較少、

有胰島素阻抗情形。此外也發現妊娠低出生體重幼兒於 4 歲時的腹部脂 肪量與 0~2 歲期間體重增加速度有顯著正相關存在(p = 0.002-0.0003) (Ibanez, Ong, Dunger, & de Zegher, 2006)。

綜觀上述國外研究,出生體型較小的嬰兒若於嬰兒期之生長追上過 快對其健康發展過程可能弊多於利,適度的生長追上才是真正有益於幼 兒生長。因此,醫療人員及民眾在使用兒童生長曲線評估幼兒生長狀況 時,應維持幼兒自身的百分位曲線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本研究目前僅追 蹤至 6 歲幼童生長狀況,未來也持續追蹤並觀察三組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成長情形及變化趨勢。

四、幼童生長狀況與家庭背景之相關性

本研究追蹤幼童至 6 歲結果發現,幼童體重、身高及 BMI 與雙親

體型(體重、身高及 BMI)具有顯著相關(p<0.05),與母親孕期的體重

增加量亦有相關性存在(p<0.05),其中雙親身高又以與女幼童之相關性

152

較為強烈(p<0.05);但幼童體型(體重及身高)與家庭背景資料(雙親 年齡、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之相關性較弱,僅發現幼童出生體位(體 重及身長)與父親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呈顯著負相關(p<0.05)。由此推 測本研究幼童 0~6 歲之身高、體重及 BMI 受遺傳因素(如雙親體位)

之影響可能較其他家庭背景因素(如雙親年齡、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

來得顯著。

德國一橫斷型研究針對 5~7 歲兒童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雙親體型 及家庭社經地位低為兒童體重過重及肥胖的最強危險因子(Danielzik et al., 2004);另德國 Lamerz 等人研究結果指出,雙親教育程度與 6 歲幼 童肥胖具有強烈的相關性存在,而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兒童其罹患肥胖的 風險較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兒童竟高達三倍(OR=3.29) (Lamerz et al., 2005)。

此外,葡萄牙 Moreira 等人研究則發現母親懷孕時期的體重增加量 超過 16 公斤者與男女兒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有顯著正相關(OR=1.53, p-trend<0.01) (Moreira, Padez, Mourao-Carvalhal, & Rosado, 2007)。香港 Hui 等人針對 6~7 歲兒童研究結果亦指出雙親肥胖與兒童體重過重具有 顯著正相關(OR=2.66) (Hui, Nelson, Yu, Li, & Fok, 2003);而國內張慈桂 等人探討影響學齡前兒童過重相關因素,發現母親過重(OR=1.90)為影 響 3~5 歲學齡前兒童過重與否之因子(張慈桂、藍忠孚、李燕鳴、王 本榮民,民 93)。

綜觀上述,國內外文獻較少單純探討雙親體型與幼童體型發展之相

關性,多數為兒童肥胖或體重過重與雙親體位之研究議題居多。但仍可

藉由上述結果得知雙親體型與幼童體型發育是息息相關的,其中可能藉

由家庭因素而相互影響,未來研究可針對體位值較高之雙親與幼童,並

探討其相關性是否更為強烈。

15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