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對兒童生長發展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對兒童生長發展之相關研究"

Copied!
2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來 源對兒童生長發展之相關研究 Dietary sources of animal or plant protein and selective minerals on children growth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盧立卿 教授 研究生:陳慧儀.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2) 謝 誌 兩年的研究生涯就這樣結束了,回想起當初毅然決定放下工作, 遠從馬來西亞來台灣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那份勇氣,如今覺得當時做 的決定是對的! 首先,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這兩年來在研究上的教導與鼓勵,每 次跟您面談討論研究論文的進度時,您總是給我很多想法與信心,讓 我更勇於做假設及嘗試。不僅如此,對於離鄉背井的我來說,您對我 生活上的關心總讓我備感窩心,讓我在研究上也更有動力。次而要感 謝的就是兩位口委老師,駱菲莉老師(駱媽)曾是我大學四年的班導 師,轉眼間您看著我成長已有六年了,就如同我在台灣的媽媽,總是 那麼照顧及關心我,且於這次的口試中也指導了我許多需改進的地方, 也很感謝您那麼仔細的翻閱並糾正論文中不足之處。再來就是李文宗 老師,您對我論文中的統計部份可說是幫助不少,很感謝李老師給我 許多寶貴的意見及想法,讓我的論文更臻完善。 此外,支持我這兩年在台灣的研究生活背後最大功臣非我親愛的 家人莫屬了!媽咪,您辛苦了!當初很感謝您支持我再回到台灣念書, 還有姐姐及兩個弟弟,每每在研究或生活上面對難題時,跟你們訴苦 後總讓我的心豁達不少,有你們真好,我愛你們!再來就是研究室的 學姊學妹還有夥伴們了,葵蓉、彥如、紫綺、又禎及育豪有你們真是 我的福氣啊!感謝這兩年有你們的陪伴與鼓勵讓我的研究生涯增添 不少趣事與歡笑,雖然研究之路難免有些不順遂的時候,但歡笑與淚 水的交織才是生活嘛! 最後我想說的是,再多的感謝言語也無法表達我內心那份感激的 心!無論如何,仍然要謝謝一路陪伴我成長的你、妳、您! 陳慧儀 102.06.28.

(3) 摘 要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鼓勵飲食多攝取植物性來源食物,對於健康 與慢性病的預防相較動物性來源好;而飲食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對兒 童生長發展亦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目的為提供本土學齡前兒童動或 植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與蛋白質來源攝取狀況,並探討其與幼 童體位及食物攝取等因素之相關性。 本研究為前瞻性長期世代研究,分別於民國 91 及 93 年間於台北 市立婦幼醫院及台大醫院招募 151 及 150 位嬰兒,並以相同的問卷調 查方法收集飲食、健康狀況、體位發展等資料。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 白質攝取狀況是利用幼童兩日 24 小時飲食回憶資料進行分析,以獲 取平均攝取量及比例,再以 SPSS 19.0 及 STATA 8.0 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6 歲幼童平均一日動植物性鈣攝取各為 220±140 及 108±57 毫克,比例介於 0.04~11.03 (ratio<1:22%);動植物性鎂攝取各 為 46±18 及 103±36 毫克,比例介於 0.04~1.45 (ratio<1:96.7%);動植 物性鐵攝取各為 4±2 及 5±2 毫克,比例介於 0.05~3.81 (ratio<1:58.5%); 動 植 物 性 鋅 攝 取 各 為 3±2 及 3±1 毫 克 , 比 例 介 於 0.11~4.20 (ratio<1:61%);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各為 26±10 及 25±7 公克,比例 介於 0.19~3.43 (ratio<1:50.4%)。其中幼童飲食鎂、鐵和鋅攝取以植物 性來源較多,鈣攝取以動物性來源為主,蛋白質攝取來源則較為均衡。 若與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比 較,幼童飲食不足 DRIs 的礦物質為鈣;鎂和鋅超過 DRIs 約 1.2 倍, 鐵約接近 DRIs;蛋白質攝取則超過 DRIs 約 1.7 倍。 食物攝取方面,幼童飲食動物性礦物質來源以牛奶、奶粉及豬肉 居多,植物性礦物質以白飯、麵條及豆製品占多數。而蛋類、乳製品 類及肉類,深色蔬菜及水果類分別與動物和植物性礦物質及蛋白質呈 I.

(4) 顯著正相關。此外,經控制性別和出生體型後,幼童於 6 歲時體重與 鎂和鐵總攝取量有顯著相關;身高與植物性礦物質攝取有顯著相關; BMI 則與動物性蛋白質有相關性存在。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體重以 出生體重、鎂和鐵總攝取量具影響力;身高以出生身長及植物性礦物 質較具影響力。 本研究亦合併兩世代嬰幼兒出生至 6 歲(n=123)的資料,依出生 體重第 25 及第 75 百分位分為相對低出生體重(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LBW) 、相對適當出生體重 (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infants, rABW)、相對高出生體重(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infants, rHBW)三組。結果顯示,追蹤至幼童 6 歲之身高、體重及 BMI 於三組間達顯著差異(p<0.05),以 rHBW 組保持最高,rLBW 組保持 最低;且三組之 BMI 於 1~5 歲呈逐年下降,於 5~6 歲時有微幅上升 的情形。此外,三組幼童 0~6 歲之體型增加倍數、增加百分比亦有顯 著差異存在(p<0.05)。6 歲幼童平均熱量攝取為 1484 大卡,醣類、蛋 白質及脂質分別為 218、53 及 45 公克,各占總熱量 58%、14%及 27%; 膳食纖維攝取仍不足建議量的一半。 整體而言,本研究 6 歲幼童飲食除了鈣攝取不足 DRIs 外,鎂、 鐵、鋅和蛋白質攝取皆符合或超過建議量。本研究乃國內首次以橫斷 性研究設計進行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攝取狀況及其與體位和食 物攝取來源之相關性探討,未來如欲推廣至兒童營養教育仍需更多長 期追蹤的資料進行分析,以釐清整體相關性。. 關鍵字:學齡前兒童、鈣、鎂、鐵、鋅、蛋白質、世代研究. II.

(5) Abstract Dietary intake of plant foods rather than animal foods is currently encourag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for a better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 Therefore, dietary intake and food sources of protein or miner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children’s di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etary intake of animal and plant minerals calcium, magnesium, iron, zinc and protein among local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6 years old, and to examine its association with children’s anthropometric status, food sources intake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This research 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which included the first cohort of 151 children and the second cohort of 150 children recruited from the Taipei Municipal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in 2002 and 2004. The methodology and questionnaire content adopted in two cohorts are identical. The intakes of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minerals or protein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2-day 24-hours recall to obtain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and its ratio. The software of SPSS 19.0 and STATA 8.0 are us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calcium intake are 220±140 mg and 108±57 mg, its ratio ranged from 0.04~11.03 (ratio<1:22%).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magnesium intake are 46±18 mg and 103± 6 mg, its ratio ranged from 0.04~1.45 (ratio<1:96.7%).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iron intake each 4±2 mg and 5±2 mg, its ratio ranged from 0.05~3.81 (ratio<1:58.5%).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zinc intake are 3±2 mg and 3±1 mg, its ratio ranged from 0.11~4.20 (ratio<1:61%). III.

(6)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intake each 26±10 g and 25±7 g, its ratio ranged from 0.19~3.43 (ratio<1:50.4%). It’s showed that plant foods contribute mainly to dietary intake of minerals magnesium, iron and zinc among these children, while animal foods contribute to dietary intake of calcium, and the dietary protein’s food sources intake are considered balanced. Compare to th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calcium intake is inadequacy and below the DRIs, magnesium and zinc are about 1.2 times more than DRIs, iron intake is approaching DRIs, while protein intake is about 1.7 times more than DRIs. The main food sources of animal minerals are milk, milk powder and pork, while plant minerals are rice, noodles and soy products among children’s diet. In addition, dark green vegetables and fruits consumption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lant minerals and protein intake, while eggs, dairy products and meat products are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animal minerals and protein intake. Besid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and birth size, children’s weight at age 6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magnesium and total iron intake, height is associated with plant minerals intake, while BMI is associated with animal proteins intake. Futher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birth weight, total magnesium and total iron intake are the better predictor for children’s weight at age 6, while birth length and plant minerals play an influential factors on children’s height. This study combined two cohorts’ children age ranging from birth to 6 year old data (n=123). These children a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25th and 75th birth weight percentile cut-points: 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group (rLBW), 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infants group (rABW), and 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infants group IV.

(7) (rHB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indicators (weight, height and BMI)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age 0 to 6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rHBW group still maintains higher means for weight, height and BMI, while the rLBW group is smalles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Children’s BMI from aged 1 to 5 is declining, while slightly rebound at the age of 6. The assessments of the growth rates by multiplier of figures, weight/height gain percentage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speed i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mean daily calorie intake of 6-year-old children is 1484 Kcal, and the average dietary intakes of carbohydrate, protein and fat are 218 g, 53 g, and 45 g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nergy is made up by 56% from carbohydrates, 14% from protein, and 29% from fat. The mean dietary fiber intake is still less than the half of the IOM reference. Overall, dietary intake of minerals magnesium, iron, zinc, and protein meet the DRIs while calcium intake is inadequate among 6-year-old children. However,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tim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take of animal or plant minerals and protein with children’s anthropometric status and food sources intake. Thus, it’s required more long-term data to clarify its overall correlation. Key words: preschoolers, calcium, magnesium, iron, zinc, protein, cohort study. V.

(8)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名詞解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飲食中動植物性礦物質來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飲食中動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影響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因素之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24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32 第五節 資料收集..............................................................................35 第六節 資料處理..............................................................................37 第七節 統計分析..............................................................................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幼童基本資料分析 .............................................................41 第二節 幼童生長狀況......................................................................48 第三節 幼童飲食及營養素攝取分析 .............................................85 第四節 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狀況分析 ....... 119. VI.

(9)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幼童生長狀況....................................................................146 第二節 幼童飲食及營養素攝取狀況 ...........................................153 第三節 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狀況 ...............160. 第六章 結論............................................................................................168. 第七章 研究限制與建議 .......................................................................17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76 二、英文部分..................................................................................179. 附錄 附錄一 幼童六歲及家庭問卷(I 問卷) ............................................189 附錄二 研究調查同意書 ......................................................................198 附錄三 幼童六歲及家庭問卷相關變項編碼 ......................................199 附錄四 影響六歲幼童生長狀況之多元回歸分析 ..............................207. VII.

(10)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5. 圖 3-2. 研究實施流程圖 .....................................................................28. 圖 4-2.1 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圖 ..................................................50 圖 4-2.2 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圖 ..................................................50 圖 4-2.3 男女幼童 0~6 歲 BMI 分布圖 ................................................51 圖 4-2.4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圖......................57 圖 4-2.5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女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圖......................57 圖 4-2.6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圖......................58 圖 4-2.7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女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圖......................58 圖 4-2.8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幼童 0~6 歲 BMI 分布圖 ....................59 圖 4-2.9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女幼童 0~6 歲 BMI 分布圖 ....................59 圖 4-3.1 幼童 1~6 歲整日熱量攝取曲線圖 ..........................................90 圖 4-3.2 幼童 1~6 歲整日三大營養素攝取百分比曲線圖..................90 圖 4-3.3 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熱量攝取量曲線圖..................91 圖 4-3.4 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蛋白質攝取量曲線圖..............91 圖 4-3.5 男女幼童 1~6 歲整日熱量攝取曲線圖 ..................................94 圖 4-3.6 男女幼童 1~6 歲整日三大營養素攝取百分比曲線圖..........94 圖 4-3.7 男女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熱量攝取曲線圖..............95 圖 4-3.8 男女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蛋白質攝取曲線圖..........95 圖 4-3.9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1~6 歲整日熱量攝取曲線圖..........98 圖 4-3.10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熱量 攝取量曲線圖 .........................................................................98 圖 4-3.11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1~6 歲平均每公斤體重蛋白質 攝取量曲線圖 .........................................................................99 圖 4-4.1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鈣比例分佈圖 .................................123 圖 4-4.2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鎂比例分佈圖 .................................123. VIII.

(11) 圖 4-4.3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鐵比例分佈圖 .................................124 圖 4-4.4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鋅比例分佈圖 .................................124 圖 4-4.5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比例分佈圖 .........................125 表目錄 表 3-3.1 民 91 世代研究對象於追蹤過程中流失情形 ........................29 表 3-3.2 招募高、低出生體重新生兒原訂標準 ..................................30 表 3-3.3 招募相對高、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修訂後標準 ......................30 表 3-3.4 民 93 世代研究對象於追蹤過程中流失情形 ........................31 表 3-3.5 民 91 世代和民 93 世代合併後 6 歲各組別人數 ..................31 表 3-4.1 幼童六歲及家庭問卷內容(飲食部分) ..............................33 表 3-4.2 幼童六歲及家庭問卷內容簡表(非飲食部分) ..................34 表 3-5. 民 93 世代問卷實施流程及訪問內容 ...................................36. 表 4-1.1 嬰幼兒出生至 6 歲各組男女生人數分布 ..............................41 表 4-1.2 民 91 世代及民 93 世代之幼童家庭背景資料分布 ..............43 表 4-1.3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之家庭背景資料分布 ......................46 表 4-2.1 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情形 ..............................................49 表 4-2.2 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情形 ..............................................49 表 4-2.3 男女幼童 0~6 歲 BMI 分布情形 ............................................49 表 4-2.4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情形......................54 表 4-2.5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分布情形..............54 表 4-2.6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情形......................55 表 4-2.7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分布情形..............55 表 4-2.8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 BMI 分布情形 ....................56 表 4-2.9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女幼童 0~6 歲 BMI 分布情形 ............56 表 4-2.10 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體重增加量......................60 表 4-2.11 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體重增加倍數 ..................61. IX.

(12) 表 4-2.12 男女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體重增加百分比 (WG%) .....................................................................................62 表 4-2.13 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身高增加量......................63 表 4-2.14 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身高增加倍數..................64 表 4-2.15 男女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身高增加百分比 (HG%)......................................................................................65 表 4-2.16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 -體重增加量 .........................................................................66 表 4-2.17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 -體重增加倍數 .....................................................................67 表 4-2.18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體重改變情況 -體重增加百分比(WG%) ....................................................68 表 4-2.19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 -身高增加量 .........................................................................69 表 4-2.20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 -身高增加倍數 .....................................................................70 表 4-2.21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身高改變情況 -身高增加百分比(HG%) .....................................................71 表 4-2.22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女幼童日後體重生長及改變狀況 ......73 表 4-2.23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男女幼童日後身高生長及改變狀況 ......74 表 4-2.24 男女幼童 0~6 歲生長速度之不同探討變項比較..................76 表 4-2.25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幼童 0~6 歲生長速度之不同探討 變項比較 .................................................................................77 表 4-2.26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幼童 0~6 歲體重之相關..........................78 表 4-2.27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幼童 0~6 歲身高之相關..........................79 表 4-2.28 父母親 BMI 與幼童 0~6 歲 BMI 之相關...............................79 表 4-2.29 家庭背景與幼童 0~6 歲體重之相關 ......................................80. X.

(13) 表 4-2.30 家庭背景與幼童 0~6 歲身高之相關 ......................................80 表 4-2.31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男幼童 0~6 歲體重之相關......................82 表 4-2.32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女幼童 0~6 歲體重之相關......................82 表 4-2.33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男幼童 0~6 歲身高之相關......................83 表 4-2.34 父母親身高體重與女幼童 0~6 歲身高之相關......................83 表 4-2.35 父母親 BMI 與男幼童 0~6 歲 BMI 之相關...........................84 表 4-2.36 父母親 BMI 與女幼童 0~6 歲 BMI 之相關...........................84 表 4-3.1 營養素完成率百分比 ..............................................................86 表 4-3.2 幼童 1~6 歲營養素攝取量 ......................................................88 表 4-3.3 6 歲男女幼童營養素攝取量 ...................................................93 表 4-3.4 相對不同出生體重之 6 歲幼童營養素攝取量 ......................97 表 4-3.5 6 歲幼童健康狀況與補充劑使用情形分析 .........................101 表 4-3.6 6 歲幼童較常攝取的食物種類重量和百分比 .....................104 表 4-3.7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熱量、醣類及膳食纖維供應排序 .......................................107 表 4-3.8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蛋白質、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供應排序 .......................107 表 4-3.9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脂質、動物性和植物性脂質供應排序 ...............................107 表 4-3.10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維生素 A、C 及 E 供應排序 ...............................................108 表 4-3.11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礦物質鈣、動物性和植物性鈣供應排序 ...........................108 表 4-3.12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礦物質鎂、動物性和植物性鎂供應排序 ...........................108 表 4-3.13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礦物質鐵、動物性和植物性鐵供應排序 ...........................109. XI.

(14) 表 4-3.14 幼童 6 歲攝取 35 項一般家庭食物營養素之 礦物質鋅、動物性和植物性鋅供應排序 ...........................109 表 4-3.15 幼童 1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2 表 4-3.16 幼童 2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3 表 4-3.17 幼童 3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4 表 4-3.18 幼童 4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5 表 4-3.19 幼童 5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6 表 4-3.20 幼童 6 歲營養素攝取量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 117 表 4-3.21 6 歲幼童一般家庭食物攝取與 6 歲體型之淨相關分析 ...... 118 表 4-4.1 6 歲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量及比例 .....121 表 4-4.2 6 歲男女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量及比例 .....122 表 4-4.3 6 歲男女幼童礦物質與蛋白質總攝取量未達 DRIs 人數 比例 .......................................................................................126 表 4-4.4 6 歲幼童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之相關性 .....................128 表 4-4.5 幼童 6 歲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量與 一般家庭食物攝取之相關性分析 .......................................130 表 4-4.6 幼童 6 歲動植物性礦物質和蛋白質攝取量及比例 與 6 歲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33 表 4-4.7 影響幼童 6 歲體重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135 表 4-4.8 影響幼童 6 歲身高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139 表 4-4.9 影響幼童 6 歲 BMI 之多元迴歸模式分析 ..........................143 表 5-1.1 本研究 1~6 歲幼童生長狀況與 2000 年 CDC 標準之比較147 表 5-1.2 本研究 6 歲幼童生長狀況與國際文獻比較 ........................149 表 5-2.1 本研究 6 歲幼童熱量及三大營養攝取狀況與 國際文獻比較 .......................................................................155 表 5-2.2 6 歲男女幼童各營養素攝取量與國人膳食營養素 參考攝取量(DRIs)比較 ........................................................156.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飲食動物或植物性食物來源之蛋白質及礦物質,對兒童生長發育 之影響扮演重要角色。食物中的蛋白質不僅是能量來源,亦提供了不 同種類的胺基酸以建構及維持身體各組織與器官的功能正常,譬如: 肌肉、骨骼、酵素及紅血球新生…等。此外,礦物質也是體內許多組 織與器官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譬如:鈣與鎂不僅是骨骼及牙齒的重 要成份,也是維持肌肉收縮與神經正常運作的管控者;鐵則是形成血 紅素與肌紅素的重要元素;鋅則是體內許多酵素合成的重要輔助因子, 譬如胰島素。因此,國外有較多研究指出蛋白質與礦物質攝取缺乏會 造成兒童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良、齲齒、缺鐵性貧血、智力發展、 體重過重與肥胖、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的發生。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鼓勵飲食中多攝取植物性來源食物,對於健 康與慢性病的預防相較動物性來源好。雖然國內外對幼兒營養需求皆 有詳盡的飲食建議,但國內對於探討幼兒長期膳食營養狀況,特別是 飲食中動、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攝取來源對兒童生長發育的研究資 料較少見,因此本研究承接本研究室成員楊蕓菁(民 101)之研究, 利用前瞻性的研究設計及問卷調查方式,持續收集幼童 6 歲相關資料, 進行不同出生體重嬰幼兒之橫斷性(6 歲)及縱貫性(0~6 歲)的飲 食營養、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之探討。. 1.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屬於前瞻性之世代研究,由於嬰幼兒從出生至 5 歲間的生 長發育、飲食營養及健康狀況資料分析結果已於呂忻瑾(民 97) 、何 沛穎(民 99) 、馬家蕙(民 99) 、陳姿媛(民 100)及楊蕓菁(民 101) 中有詳盡的探討,因此本研究將著重在幼童 5~6 歲之間的相關資料分 析,並彙整本研究團隊民 91 及民 93 兩世代嬰幼兒出生至 6 歲資料, 分析長期飲食營養之攝取趨勢。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 瞭解台北地區 6 歲兒童飲食中動或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攝 取狀況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2. 瞭解台北地區不同出生體重之兒童於出生至 6 歲,長期追蹤其飲 食營養及生長發育的狀況。 二、 研究問題 1. 橫斷性分析(cross-sectional analysis) 1.1 瞭解台北地區不同出生體重之 6 歲兒童飲食營養攝取狀況 1.1.1 探討 6 歲兒童的熱量和營養素攝取是否符合 DRIs 1.1.2 探討 6 歲兒童所攝取的飲食種類和份量 1.2 瞭解台北地區不同出生體重之 6 歲兒童生長發育與健康狀況 1.2.1 分析 6 歲兒童其營養攝取狀況與生長及健康的關係 1.2.2 分析 6 歲兒童其家庭背景因素與生長及健康的關係. 2.

(17) 1.3 瞭解台北地區 6 歲兒童飲食中動或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攝 取狀況 1.3.1 分析 6 歲兒童飲食中動或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的食物 來源和份量為何 1.3.2 分析 6 歲兒童飲食中動或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攝取狀 況與體位的關係 2. 縱貫性分析(longitudinal study analysis) 2.1 瞭解台北地區不同出生體重之學齡前兒童,其 0~6 歲長期營 養攝取和生長發育狀況之變化關係 2.1.1 分析兒童於 0~6 歲期間營養素攝取之變化關係 2.1.2 分析兒童於 0~6 歲期間生長狀況之變化關係 2.1.3 探討兒童於 0~6 歲期間營養素攝取與生長健康之關係. 3.

(1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用的重要名詞釋義如下: 一、學齡前兒童 (preschooler) 一般是指在進入國家正式學制就讀年齡前的兒童,依據我國現行 國民教育法規定,滿 6 足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國民小學接受義務教 育,因此學齡前兒童是指 6 歲前的幼童。本研究中指的學齡前兒 童為 0~6 歲的幼童。 二、相對低出生體重嬰兒 (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LBW) 本研究所指的是出生體重相較於同出生週數之新生兒族群在統 計排行上小於第 25 百分位之嬰兒。 三、相對適當出生體重嬰兒 (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infants, rABW) 本研究所指的是出生體重介於同出生週數之新生兒在統計排行 上的第 25 至第 75 百分位之嬰兒。 四、相對高出生體重嬰兒 (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infants, rHBW) 本研究所指的是出生體重相較於同出生週數之新生兒族群在統 計排行上大於第 75 百分位之嬰兒。 五、體型增加倍數 (multiplier of the figures) 將 6 歲時的體型(身高、體重)分別除以出生、1 歲、2 歲、3 歲、4 歲或 5 歲時的體型(身高、體重),以了解各體位測量結 果的倍數增加狀況。舉例如下: 出生~6 歲 體重增加倍數=. 6 歲體重 出生體重. 4.

(19) 六、體型增加百分比 (weight/height gain percentage, W/HG%) 將幼兒從出生至 6 歲間體重增加情況,以百分比表示之,運算公 式舉例如下: 6 歲體重—出生體重 出生~6 歲 WG%=. × 100. 出生體重. 七、生長狀況 (growth status) 研究所指的生長狀況是幼童之身高、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八、健康狀況 (health status) 研究所指的健康狀況是幼童之生病種類、生病頻率、生病持續天 數、排便狀況等。 九、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animal and plant sources of protein) 以行政院衛生署「國民飲食指標」中六大類食物作食物來源的分 類,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為:家畜類及其製品、魚肉海產類及其 製品、蛋類及其製品、奶類及其乳製品;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為: 五穀根莖類、黃豆類及其製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堅果類。 十、動物性與植物性礦物質(animal and plant sources of minerals) 參照動、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作食物分類,本研究中所指的礦物質 為鈣、鎂、鐵、鋅。. 5.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兒童於生長發育階段的飲食內容,包括攝取的食物種類與來源、 營養素攝取狀況、攝取量的多寡等因素,皆會對其日後成長發育有所 影響。此章節彙整了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藉以幫 助研究之進行。文獻探討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飲食中動植物性礦 物質來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第二節「飲食中動植物性蛋白質來 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此兩節主要是以飲食因素為主軸,探討不 同食物之礦物質與蛋白質來源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而第三節「影 響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因素之相關研究」則進一步探討非飲食因素對 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 第一節. 飲食中動植物性礦物質來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 2001-2002 探討台灣地區 6~12 歲學童各種營養素的攝取狀況及其食物來源。於全國四層別,北、中、 南三區,共十三個地區,分別於春、夏、秋、冬進行訪問調查,共完 成 2386 人(男 1277 人,女 1109 人) 。此調查採用 24 小時飲食回憶 法獲得食物與營養素攝取情形,食物來源的分類則係以 24 小時飲食 回憶法膳食調查之資料庫為依據,將之粗分為 12 大項 47 小項。結果 顯示,其中不足 DRIs 最嚴重的礦物質為鈣,除了 6 歲男、女學童分 別達 DRIs 的 99%及 82%之外,7~12 歲學童約僅達到 DRIs 的 60%左 右。至於鐵和鎂的攝取量雖然接近或超過 DRIs,但 6~9 歲女童有 27.4%、10~12 歲男、女學童仍有 36.1%及 53%鐵攝取不足的情況。 國小男、女學童每天鈣的平均攝取量分別為 551 mg 及 503 mg,其食 物來源主要為乳品類(164 mg,占 31.5%) ,其次為深綠色蔬菜類(54 mg,占 10.3%) 、黃豆類及其製品(42 mg,占 8.1%) 、淺色蔬菜類(28 6.

(21) mg,占 5.3%) 。此外,男、女學童每天鐵的平均攝取量分別為 15 mg 及 13 mg,其食物來源主要是豬肉類及其製品(提供 1.7 mg,占 12.3%), 其次依序為雞類及其製品(1.2 mg,占 8.6%) 、深綠色蔬菜類(1.0 mg, 占 7.4%) 、黃豆類及其製品(0.9 mg,占 6.4%) 、米類及其製品類(0.9 mg,占 6.2%) 。另外,男、女學童每天鎂的平均攝取量皆達 DRIs 以 上,分別為 247 mg 及 229 mg。其主要食物來源依序為:米類及其製 品(25.0 mg,占 10.5%) 、乳品類(20.5 mg,占 8.6%) 、豬肉類及其 製品(15.7 mg,占 6.6%)、深綠色蔬菜(15.7 mg,占 6.6%)、黃豆 類及其製品(15.6 mg,占 6.6%) 、海產植物類(14.0 mg,占 5.9%)、 新鮮水果類(12.5 mg,占 5.3%) (吳幸娟、潘文涵、葉乃華、張新儀, 民 96)。. 一、兒童之鈣與鎂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香港一項長期世代研究探討「長期鈣質攝取量與兒童出生至五歲 之骨礦物質含量的關係」 。此研究追蹤嬰幼兒至 5 歲,共 128 名兒童 (67 名男童,61 名女童),藉由飲食歷史紀錄、食物頻率問卷及 24 小時飲食回憶紀錄獲得飲食資料。長期的每日鈣質、熱量與蛋白質攝 取評估方式為:第一年為每兩個月評估一次,第二年為每三個月評估 一次,第三年為每半年評估一次,第四和第五年為一年評估一次;並 於兒童 5 歲時利用單光子吸收儀檢測骨礦物質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 BMC)。結果顯示,兒童於 5 歲時之鈣攝取量為 546±325 mg/d, 牛奶為主要食物來源(占 43.5%) ,其次為穀類(16.5%)及蔬菜類(2.5%)。 而有 20%的兒童其鈣攝取量少於 300 mg/d,他們飲食中鈣的食物來源 以非乳製品類、蔬菜及水果類居多。另外,研究也發現兒童骨礦物質 含量與短期鈣攝取、熱量及蛋白質無顯著相關,但與體重(r = 0.57)、 身高(r = 0.47)及體脂肪(r = 0.66)呈顯著正相關;而長期鈣攝取(過去 7.

(22) 五年內)與骨礦物質含量也呈顯著正相關(r = 0.235, p = 0.0133)。此 結果經控制性別、身高體重、熱量及蛋白質攝取之變項後仍然存相同 結果。再進一步以主成份分析結果發現,嬰幼兒於 2 歲時的鈣質攝取 量與兒童 5 歲時骨礦物質含量有強烈的相關性(r = 0.240, p = 0.02)。 作者於文末指出,雖然嬰幼兒於 2 歲時的鈣質攝取量對於兒童成長至 5 歲時骨礦物質含量有所影響,但仍需做更深入的探討嬰幼兒是否該 於 2 歲前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足以讓骨骼成長發育(W. T. Lee, Leung, Lui, & Lau, 1993)。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鈣質的攝取在能量代謝與肥胖的預防,扮演重 要角色(Davies et al., 2000; Pereira et al., 2002; Soares et al., 2004),因此 葡萄牙學者 Moreira 等人欲探討「飲食中鈣質攝取與兒童身體質量指 數的關係」 。此為橫斷性研究設計,共招募 3044 名 7~9 歲的學齡兒童 (1503 名女童,1541 名男童) ,藉由父母親代填的問卷獲取家庭社經 背景及兒童活動量資料,並以 24 小時飲食回憶紀錄收集兒童飲食資 料。身體測量值及 BMI 皆以國際訂定之標準為主(體重過重及肥胖 標 準 分 別 為 : BMI>25 kg/m2 及 30 kg/m2 ); 鈣 質 攝 取 則 以 calcium-to-protein ratio 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女學童之鈣攝取量低於 DRIs 之盛行率較男學童為高(36.4 vs. 33.0%, p = 0.053)。以迴歸分析 方法預測鈣質攝取與 BMI 的關係顯示 calcium-to-protein ratio 預測 BMI 僅在女童方面達顯著負相關(β = -0.052, p = 0.002),且經控制年 齡、熱量、家庭社經背景及活動量之變相後仍是相同的結果。因此研 究結果發現鈣質攝取與 BMI 的關係僅發生在女童方面,故作者建議 未來需做更深入研究(Moreira, Padez, Mourao, & Rosado, 2005)。 鎂為醣類代謝中酵素的重要輔助因子,而鎂缺乏與成人胰島素阻 抗及糖尿病罹患風險有關(Lopez-Ridaura et al., 2004),但對於兒童相 關的研究卻實屬少,因此美國學者欲探討「鎂缺乏與肥胖兒童胰島素 8.

(23) 阻抗的關係」 。研究招募肥胖兒童(BMI>第 85 百分位)及體位正常 兒童(BMI<第 85 百分位)各 24 名,藉由收集 151 項食物頻率問卷 獲得飲食資料,並測量兒童之血清鎂含量、膳食鎂含量、胰島素敏感 指標及身體組成。結果顯示,肥胖兒童之血清鎂含量較體位正常兒童 顯著較低(0.748±0.015 vs. 0.801±0.012 mmol/l, p = 0.009),而血清鎂含 量與禁食胰島素值呈負相關(r = -0.36, p = 0.011)。此外,經熱量控制 後發現肥胖兒童之膳食鎂含量較體位正常兒童也顯著較低 (0.12±0.004 vs. 0.14±0.004 mg/kcal, p = 0.003),而膳食鎂含量與禁食 胰島素值也呈負相關(r = -0.43, p = 0.002)。因此,作者指出肥胖兒童 之膳食鎂攝取缺乏或許會造成續發性血清鎂含量缺乏的情況,建議肥 胖兒童於飲食中應攝取鎂補充劑或鎂含量較高的食物以預防罹患第 二型糖尿病的風險(Huerta et al., 2005)。. 二、兒童之鐵與鋅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鋅的攝取對於人類正常生長發育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孕婦在 懷孕期間胎兒的迅速生長情況,因此母親於懷孕時鋅缺乏會導致胎兒 生 長 遲 緩、 早產、 新 生 兒出 生體重 過 低 及後 續的生 長 發 育狀 況 (Swanson, 1987; Danesh, 2010)。過去研究也指出動物性食物來源的鋅 其生物利用率較好,而植物性來源的鋅在腸道之消化吸收會受到植酸 和膳食纖維的干擾(Joung, 2004),所以飲食中不同食物來源的鋅攝取, 在維持營養均衡方面極為重要。 鋅缺乏不僅影響兒童的食慾與胃口,更會造成生長遲緩,特別是 對嬰幼兒出生後生長追上(catch-up growth)的影響。加拿大學者欲探 討「學齡前兒童食物攝取型態與鋅含量及生長的關係」。此研究追蹤 106 名(男童 62 名,女童 44 名)年齡 4~5 歲健康的學齡前兒童,採 9.

(24) 用三日食物秤重記錄法,記錄兩天平常日及一天假日的飲食內容,最 後收集頭髮及血液樣本做分析。飲食評估將食物分成 7 大主要食物群 組,分別為:牛奶與乳製品、肉與豬肉及魚肉類、蛋豆與堅果類、穀 類、水果類、蔬菜類、油脂與糖果零食等其他類。結果顯示,男女兒 童平均頭髮鋅含量分別為 103±35 μg/g 及 129±34 μg/g,男女總平均血 清鋅含量則為 111±13 μg/g。頭髮鋅含量低(<70 μg/g)的男童相較女童 其 height-for-age percentile 也低(42±29 vs. 58±25 %, p<0.05),並在矯 正雙親身高後仍是相同結果。此外,飲食中鋅的攝取量與熱量(r = 0.66) 及蛋白質(r = 0.84)攝取成正相關(p<0.0001)。食物攝取型態結果顯示, 「牛奶與乳製品」及「肉與魚類」這兩大食物群組為本研究學齡前兒 童膳食鋅攝取的主要來源;再將男童分成兩組(頭髮鋅含量<70 μg/g 及 / 或 height-for-age<15% ; 頭 髮 鋅 含 量 ≧70 μg/g 及 / 或 height-for-age≧15%)之結果顯示,第一組相較第二組男童之膳食鋅 含量雖攝取相同,但肉、豬肉與魚肉類攝取較少,鈣則有攝取較高的 情形,而女童並無顯著差異。整體而言,鋅含量的狀況與飲食中豬肉、 肉類及鈣質攝取過高有關(Patricia et al., 1987)。 一項韓國世代研究(Mothers and Children’s Environment Health Study)欲探討「母親飲食中鋅攝取之動植物性來源與胎兒生長的關 係」。研究追蹤 918 名懷孕中期(12~28 懷孕週數)之孕婦,採用結 構式問卷收集孕婦之身高及體重測量值、教育水平、家庭社經、運動 量、吸菸與飲酒狀況及胎次,飲食評估則採用 24 小時飲食回憶紀錄。 其中食物組別共分成三組:動物性鋅的來源(肉類、魚肉類、蛋類及 乳製品) 、植物性鋅的來源(穀類、馬鈴薯、豆類、菇類、蔬菜與水 果類、海藻類及堅果類)和其他(糖果類、碳酸飲料、油脂類及調味 料) 。食物來源之鋅攝取百分比計算方式為: (食物中動物性或植物性 鋅攝取來源 / 飲食中鋅攝取總含量)乘於 100 所得;而特別從補充 劑中攝取鋅的劑量及頻率則透過孕婦自填問卷中獲得資料再進行估 10.

(25) 算。研究結果顯示,孕婦之鋅攝取總量為 9.9±5.6 mg/d(其中食物來 源為 8.4±3.5 mg/d,補充劑來源為 1.5±4.4 mg/d) ;而動物性食物鋅來 源為 3.4±3.0 mg/d (占 37.1%),植物性食物鋅來源則 4.8±1.8 mg/d (占 60.2%)。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母親飲食中動物性來源鋅攝 取量及比例與嬰兒出生體重和身高有正相關(p = 0.034 & 0.045);相反 的,植物性來源的鋅攝取則與嬰兒出生體重呈負相關(p = 0.037)。整 體而言,不同食物來源之鋅攝取量及比例與嬰兒出生體重及身高達顯 著相關性,又因為動物性食物鋅來源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所以作者 也鼓勵懷孕婦女適量攝取這類的食物(Y. A. Lee et al., 2011)。 鐵缺乏與缺鐵性貧血一直是嬰幼兒及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重要 課題,而嬰幼兒後期的迅速生長速度及飲食中鐵攝取量降低則會增加 鐵缺乏的風險(Dallman, 1980)。冰島一項長期觀察型研究欲探討「高 出生體重且母乳哺餵率高的嬰幼兒其攝取的食物種類與生長狀況對 於第 12 個月大時鐵含量的影響」 。研究追蹤 138 名新生兒至 12 個月 大,身體測量值(體重、生長及 ponderal index)於出生及第 12 個月 大時測量。除了每個月由嬰幼兒雙親或主要照顧者記錄一次 24 小時 飲食回憶之外(共 12 次) ,並於第 6、9 和 12 個月時以食物秤重法記 錄兩日的飲食內容,母乳哺餵量估算則測量嬰幼兒哺餵前後之體重差 所得。鐵含量之評估於嬰幼兒第 12 個月大時抽血分析,鐵缺乏標準 為 Hb<105 g/l、serum ferritin<12 μg/l、MCV<74 fl。結果顯示從 0~12 個月,鐵缺乏之嬰幼兒相較正常者其體重增加量較高(6.7±0.9 kg),並 且有性別差異。其中男幼兒與女幼兒體重增加量分別為 6.7±0.9 kg 及 6.0±0.9 kg (p = 0.001),身長增加量為男幼兒 24.8±2.5 cm 及女幼兒 23.6±2.2 cm (p = 0.023)。無論是母乳哺餵或牛奶哺餵的方式,鐵缺乏 之嬰幼兒其哺餵時間較短(5.3±2.2 months),再把每日牛奶哺餵量劃分 成五分位(第 1~5 分位分別為 96 (0-139) g/d、188 (142-229) g/d、289 (244-349) g/d、412 (350-462) g/d 及 583 (466-848) g/d)後發現,每日 11.

(26) 牛奶攝取量達最高分位的嬰幼兒( >500 g/d )其鐵缺乏最為嚴重。經多 元迴歸分析食物種類攝取與鐵含量結果顯示,鐵含量與奶油、起司、 果汁及麵包呈負相關,而與鐵強化之早餐穀糧、肉類、魚類、餅乾及 稀飯呈正相關,且經性別矯正後仍有相同結果。結論:對於高出生體 重的嬰幼兒而言,前 12 個月的迅速生長速度及母乳哺餵時間較短會 造成鐵缺乏的情況,並建議 9~12 個月嬰幼兒避免攝取過多的牛奶 ( >500 g/d ),該於飲食中多攝取魚類、肉類及鐵強化之早餐穀糧來改 善鐵情況(Thorsdottir et al., 2003)。 相較已開發國家,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其飲食多以穀類及乾豆類為 主,這些食物中鐵之生物利用率較低,因此可能會提高鐵缺乏的風險。 藉此,一項摩洛哥長期世代研究欲探討「6~10 歲摩洛哥兒童攝取其 日常飲食(鐵之生物利用率低)對於體內鐵含量之變化狀況」 。飲食 評估方面採用三日食物秤重法記錄(兩天平日及一天假日),而不同 食物種類中鐵及植酸的含量在飲食評估中極為重要,這些食物包括乾 豆類、橄欖、蔬菜類及穀類。研究追蹤 126 名兒童,攝取其日常飲食 (穀類及乾豆類為主)共 15 個月,續後抽血分析其體內鐵含量的變 化。結果顯示,兒童平均每日鐵攝取量為 10.8 mg/d,其中 97% 為 nonheme iron;經矯正「體內鐵儲存量低」此變相後,估計 nonheme iron 的生物利用率為 1.0~4.3%。於 15 個月後,兒童體內鐵總含量變化為 -142 mg,平均鐵吸收率僅占 2%,平均血紅素濃度降至 12 g/L;而且 此世代之 75%的兒童體內組織有鐵缺乏的狀況,1/3 的兒童有輕度缺 鐵性貧血的情況。整體而言,乾豆類與穀類食物中鐵之生物利用率較 低 是 造 成 非 洲 農 村 地 區 兒 童 缺 鐵 性 貧 血 的 因 素 (Zimmermann, Chaouki, & Hurrell, 2005)。. 12.

(27) 第二節. 飲食中動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之攝取狀況相關研究. 兒童期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與日後體型發展及身體組成,甚至成 人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預防一直有其相關性存在, 近年來許多研究也發現植物性較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對人類健康有益。 然而,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對於健康的潛在因素與影響卻 一直存有爭議性。因此本章節將進行動、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對兒童生 長發育的文獻回顧。 哈 佛 一 項 長 期 研 究 (Harvard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Children Health and Development)欲探討「兒童時期飲食內容與體型對日後身 高成長高峰期、生長速度高峰期及女孩初經年齡的相關性」。研究追 蹤女孩至 18 歲時共計 67 名,於研究期間收集身高及體重測量值(出 生~11 歲為每半年測量一次,續後改為每年測量一次)及母親代填 的飲食歷史問卷以獲得飲食資料。研究結果分為學齡前預測因子模式 (年齡 3~5 歲)及學齡期預測因子模式(年齡 6~8 歲) ,經控制熱量 後發現女童於 3~5 歲時攝取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及較少的植物性蛋 白質其初經年齡較早;於 6~8 歲時攝取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 其生長速度高峰期也較早,也就是較早進入青少年發育期。此外,女 童於 3~5 歲時動物性蛋白質攝取較高,其生長速度也較快。整體而言, 作者指出此結果可作為日後兒童與青少年生長發育期相關之成人疾 病罹患風險的相關性參考(Berkey, Gardner, Frazier, & Colditz, 2000)。 開發中國家研究結果顯示動物性蛋白質攝取與兒童期生長速度 有相關,但對於攝取高量蛋白質的工業化國家相關性之研究較少。丹 麥一項研究欲探討「幼童之動物性蛋白質攝取與血清類胰島素生長因 子濃度及生長狀況之相關性」 。研究追蹤 90 名來自丹麥國家出生世代 13.

(28) (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之 2.5 歲幼兒(男、女幼兒人數分別為 54 及 36 名) ,藉由收集父母代填的 7 天飲食記錄問卷獲取資料。經 皮爾森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幼兒之總蛋白質攝取量與身高、體重呈 正相關(p<0.05),若進一步將總蛋白質區分成動物性與植物性來源, 發現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與身高呈顯著正相關(p<0.01),但與體重則 無顯著相關;而植物性蛋白質與變數之相關性則相反,植物性蛋白質 攝取量與體重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身高則無顯著相關性。再進 一步以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發現飲食因素之動物性蛋白質(b = 0.10, p = 0.01)及鮮乳(b = 0.00, p<0.01)攝取與身高呈顯著線性相關。然而此 為橫斷性研究設計,其限制是作者無法對於所觀察到的現象建立適當 的因果關係,但蛋白質、鮮乳攝取與生長之相關性仍為一重要發現 (Hoppe et al., 2004)。 德 國 一 項 長 期 研 究 (Dortmund Nutritional and Longitudinally Designed Study, DONALD)欲探討「早期蛋白質攝取與來源對兒童期 肥胖風險的相關性」 。此研究主要著重於幼兒早期蛋白質攝取量與食 物來源於兒童 7 歲時 BMI 與體脂肪率的關係。研究對象為 203 名 7 歲兒童,並收集他們於 6 個月大、12 個月大、18~24 個月大、3~4 歲 及 5~6 歲時的三日秤重飲食記錄以獲得飲食資料。飲食中蛋白質攝取 量則分為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進而再根據幼兒副食品之食 物群組作動、植物性來源分類成三組:乳製品蛋白質來源(牛奶與其 製品、優格、調味奶及乳酪)、肉類蛋白質來源(牛肉、豬肉、家禽 肉與其製品)及穀類蛋白質來源(麵包、早餐穀糧、義大利麵、米飯 及麵粉) 。研究結果顯示,幼兒於 12 個月大及 5~6 歲之高攝取總蛋白 質與動物性蛋白質與兒童 7 歲時 BMI 及體脂肪呈顯著正相關;植物 性蛋白質則無顯著差異。食物群組分析結果發現,幼兒於 12 個月大 時攝取高量的乳製品蛋白質來源與 7 歲時 BMI 與體脂肪率呈顯著正 相關(p for trend = 0.07),但於 5~6 歲攝取乳製品蛋白質來源則無差異; 14.

(29) 而肉類蛋白質來源及穀類蛋白質來源之食物群組與幼兒 7 歲時 BMI 則無相關。整體而言,幼兒於 12 個月大時攝取高量的動物性蛋白質 與兒童 7 歲時身體組成有相關,而 5~6 歲這年齡或許可作為兒童後期 肥胖之蛋白質關鍵攝取時期的參考(Gunther, Remer, Kroke, & Buyken, 2007)。 一項法蘭德斯(Flanders)研究欲探討「學齡前兒童飲食中動物性及 植物性蛋白質攝取來源與雙親社經及生活型態相關因子的相關性」。 研究對象為 661 名 2.5~6.5 歲(338 名男童,323 名女童)學齡前兒童, 藉由父母代填的三日飲食記錄獲得飲食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動物性 蛋白質(平均 38 g/d,占 69%)為主要總蛋白質來源,而植物性蛋白 質攝取量為 18 g/d。以年齡分成兩組(2.5~4 歲及 4~6.5 歲)發現,4~6.5 歲學齡前男童相較女童其總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及植物性蛋白質攝 取量較高。而食物群組結果顯示,肉類、家禽肉、魚類及蛋類為主要 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占 51%) ,其次為牛奶及乳製品(35%) ;麵包與 穀類則主要為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的食物(41%),其次為零食點心類 (21%)。最後作者於文末指出,雖然學齡前兒童的總蛋白質攝取量 符合 RDA 標準,但主要為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特別是肉類與乳製品、 其 次 才 是 麵 包 與 穀 類 , 食 物 的 選 擇 性 也 相 對 少 (Lin, Bolca, Vandevijvere, Van Oyen, et al., 2011)。 比利時一項國家研究(Belgian National Consumption Survey)欲探 討「攝取動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與體重過重及肥胖的關係」 。研 究追蹤 3083 名年齡大於 15 歲的比利時人(1546 名男性,1537 名女 性) ,藉由收集 2 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記錄獲得資料。研究分別將動物 性及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分成四組及六組,其中四組動物性蛋白質 來源食物群組為:牛奶與其乳製品、肉類與其肉製品、魚貝類與其製 品、蛋類與蛋製品;六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群組為:馬鈴薯與其 15.

(30) 他根莖類、蔬菜類、乾豆類、黃豆類與其製品、水果與堅果類、穀類 與其製品。研究結果顯示,動物性蛋白質(47 g/d)為主要總蛋白質攝 取來源,植物性蛋白質僅 25 g/d。其中肉類與其肉製品為動物性蛋白 質主要的食物來源(53%),穀類與其製品則為植物性蛋白質主要食物 來源(54%);乾豆類及黃豆蛋白質攝取則較少(0.101 g/d , 0.174 g/d)。 以性別來看,男性之動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質攝取較女性為高(p<0.001)。 就男性而言,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與 BMI(β = 0.013, p = 0.001)及腰圍 (β = 0.041, p = 0.002)呈顯著正相關;而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對於男性 及女性之 BMI(男性:β = -0.036, p<0.001; 女性:β = -0.046, p = 0.001) 及腰圍(男性:β = -0.137, p<0.001; 女性:β = -0.096, p = 0.024)呈 顯著負相關。因此,作者於文末指出攝取植物性蛋白質或許對體重過 重及肥胖有潛在保護的影響(Lin, Bolca, Vandevijvere, De Vriese, et al., 2011)。 本研究室成員紀伊真(民 97)曾發現蛋白質攝取為預測幼童 3~4 歲體重增加量最強之變相,而同研究成員陳姿媛(民 100)發現幼童 4 歲蛋白質攝取量與不同時間點之體重增加量呈顯著正相關(r = 0.17~0.35, p<0.05);另於楊蕓菁(民 101)追蹤不同出生體重幼兒至 5 歲的研究中,發現幼兒 3~4 及 4~5 歲時蛋白質攝取與體重增加量及 體重增加倍數呈顯著相關性(r = 0.16~0.35, p<0.05),更發現幼兒 2 歲 時之蛋白質攝取狀況與身高增加量及身高增加倍數具顯著相關性(r = 0.18~0.31, p<0.01)。本研究將進行幼童 0~6 歲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 與生長發育之分析,希望有更進一步之探討及發現。. 16.

(31) 第三節. 影響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因素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為一前瞻性長期追蹤世代研究,承接本研究室研究生呂忻 瑾(民 97) 、何沛穎(民 99) 、馬家蕙(民 99) 、陳姿媛(民 100)與 楊蕓菁(民 101),持續追蹤不同出生體重幼兒至六歲之生長狀況及 飲食營養情形。然而,影響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因素除了基因遺傳及性 別外,出生體重、生長速度、雙親社經地位、家庭環境等亦會對嬰幼 兒的生長發育有所影響,因此本節將對以上的因素進行文獻回顧。 美國學者 Hediger 等人為探討「妊娠低出生體重及妊娠高出生體 重嬰兒其日後生長狀況」 ,因此於 1998 年採用第三次全國健康和營養 調查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III, NHANES III) (1988~1994)中出生 2~47 個月大的嬰幼兒(n=4431)進行 分析。測量標準則參照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生長曲線,將妊娠低出 生體重(small-for-gestational age, SGA)定義為出生體重<第 10 百分位, 妊娠高出生體重(large-for-gestational age, LGA)為出生體重≧第 90 百 分位,妊娠適當出生體重(appropriate-for-gestation age, AGA)則介於第 10~90 百分位間,並以 CDC 生長曲線標準將體重、身高和頭圍轉換 成 z 分數和標準差單位(standard deviation units, SDUs)進行標準化比 對。研究結果顯示,SGA、AGA、LGA 嬰兒各占族群的 8.6%、80.9% 及 10.5%,而於出生至 6 個月中發現 SGA 組有顯著生長追上情形 (catch-up growth)出現,LGA 組則有生長下降情形(catch-down growth); 雖然如此,研究發現嬰兒出生至 47 個月大時,SGA 組幼兒之體重仍 維持在-0.75 SDUs,身高及頭圍則在-0.60 SDUs,屬較低下範圍;而 LGA 組於各體位值仍保持最高。因此研究最後指出,出生體重與日 後嬰幼兒時期生長速度息息相關,但未來仍需做進一步的研究以提供 更多相關資料(Hediger et al., 1998)。 17.

(32) 美國一世代研究欲探討「嬰幼兒早期體重增加速度與日後兒童時 期體重過重的關係」 。研究追蹤 19397 名足月初生的嬰兒,藉由測量 其出生、4 個月及 7 歲的身體測量值以獲取資料。前 4 個月的體重增 加速度計算方式為:(當月的體重-出生體重)/月齡,7 歲時體重 過重的標準是根據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第 95 百分位而判定。結果顯示, 兒童 7 歲時體重過重的盛行率為 5.4%,而嬰幼兒於前 4 個月的體重 增加速度(每 100 公克體重增加量/月)與兒童 7 歲時體重過重呈顯 著正相關(OR:1.38, 95% CI: 1.32~1.44),並且經控制出生體重及 1 歲 的 體 重 之 變 項 後 發 現 其 結 果 仍 達 顯 著 正 相 關 (OR:1.17, 95% CI: 1.11~1.24) (Stettler, Zemel, Kumanyika, & Stallings, 2002)。 過去一些流行病學研究曾指出,出生體重低的成年男女罹患第二 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Hales et al, 1991; Phipps et al, 1993; Valdez et al, 1994)。因此,台灣一項世代研究欲探討「低出生體重及高出生體重 之嬰兒於學齡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招募對象為 6~18 歲的學 童。於 1992~1997 年間,研究初期共招募 1966 名糖尿病學童及 1780 名健康學童,並藉由台灣出生登記資料獲得兒童出生體重及透過電訪 問卷的方式再次確認兒童是否達 ADA 糖尿病診斷標準以作最後篩選, 所有資料經統整後共計 978 名學齡學童參與研究 (429 名糖尿病學童, 549 名健康學童) ,並將出生體重分為五組:<2500 g、2500~2999 g、 3000~3499 g、3500~3999 g、≧4000 g,並以出生體重為 3000~3499 g 作為參考組。研究結果發現經控制性別、年齡、BMI、家族病史及社 經地位後,低出生體重(<2500 g)及高出生體重(≧4000 g)的學童相較 參考組(3000~3499 g),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 OR (95% CI)值分別為 2.91 (1.25~6.76)及 1.78 (1.04~3.06)。有趣的是,以出生體重組別(橫 軸)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OR,縱軸)作直方圖發現兩者呈 U型(U-shape)關係。再進一步比較低出生及高出生體重的糖尿病學童其 臨床表徵發現,高出生體重學童相較低出生體重的第二型糖尿病學童 18.

(33) 其 BMI、舒張壓及家族病例數有較高的情形(Wei et al., 2003)。 巴西一出生世代研究欲探討「出生體重及早期體重增加與青少年 期肥胖之相關性」 。研究樣本為介於 14-16 歲青少年共 1076 名,藉由 收集出生體重、20 個月及 43 個月時的體重和身長/身高之數據與青春 期之身高、體重、肩胛骨及三頭肌皮脂厚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結 果經控制家庭社經地位及母親相關的干擾因子後顯示,出生體重、20 個月及 43 個月時體型(年齡對應適當體重、年齡對應適當身長/身高 及身長/身高對應適當體重之 z 分數)與青春期時體重過重與肥胖呈 正向的線性關係。不僅如此,幼兒於出生至 20 個月及 20 個月至 43 個月之體重快速增加(rapid weight gain,相對指標之 z 分數變化>0.67) 與青春期體重過重與肥胖呈顯著相關,但幼兒於 20 個月至 43 個月之 身高快速增加(rapid height gain)只與青春期之體重過重相關(Monteiro, Victora, Barros, & Monteiro, 2003)。 德國一長期肥胖預防研究(Kiel Obesity Prevention Study)欲探討 「雙親體型、家庭社經及嬰兒高出生體重與 5~7 歲時體重過重及肥胖 的關係」 。研究追蹤 5~7 歲兒童及其雙親共 2631 名,藉由測量三頭肌、 二頭肌、肩胛骨皮脂厚度及生物電阻抗儀(BIA)分析體脂肪含量;並 藉由雙親身體測量值、吸菸狀況、社經地位、嬰兒出生體重、哺餵狀 況、活動量等以獲取家庭狀況相關資料;兒童飲食資料則透過食物頻 率問卷及 7 日飲食記錄取得相關數據。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雙 親體型及家庭社經地位低為兒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最強的危險因子,而 嬰兒高出生體重僅與兒童肥胖有關。此外,具有性別差異相關因子發 現,雙親有吸菸者及單親家庭為男童、活動量低則為女童體重過重及 肥胖的危險因子;而低出生體重及高出生體重分別為男童及女童肥胖 的危險因子。進一步結合三項危險因子(雙親體重過重、家庭社經地 位低、嬰兒高出生體重)分析結果顯示,包含以上三項危險因子的兒 19.

(34) 童其體重過重及肥胖達最高風險,其中男童及女童分別達 29.2%及 33.4%。整體而言,雙親體重過重及家庭社經地位低為兒童體重過重 及肥胖最大的危險因子,然而未來仍需對性別差異作進一步的研究 (Danielzik, Czerwinski-Mast, Langnase, Dilba, & Muller, 2004)。 英國一長期世代追蹤研究(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欲探討「兒童早期肥胖的危險因子」 。研究之初共招募 14541 名預產期為 1991 年 4 月至 1992 年 12 月的產婦及其未出生的嬰兒, 待嬰兒出生後持續追蹤至 7 歲時共計有 8234 名兒童。測量方法則根 據英國 1990 生長標準(UK 1990 growth reference)來定義兒童肥胖 (BMI≧第 95 百分位)。結果顯示,研究預設的 25 個危險因子中, 就有 8 個危險因子與兒童 7 歲時發生肥胖有相關,分別為(1)雙親體 型:雙親皆肥胖的孩童(OR = 10.44)比雙親只有一人肥胖(OR = 2.54~4.25)或體重皆正常者有較高的肥胖相對危險比(p<0.01);(2)睡眠 時間:幼兒於 3 歲時睡眠時間少於 10.5 小時者有較高的肥胖危險比 (OR = 1.45);(3)看電視時間:孩童 3 歲時看電視時間每週超過 8 小時 者有較高的肥胖危險比(OR = 1.55);;(4)出生體重:出生體重較高的 嬰兒,其 7 歲時發生肥胖的盛行率較高;(5)孩童 BMI 或體重反彈 (adiposity rebound)的時間點:孩童愈早發生 BMI 或體重反彈者(約 43 個月) ,其在 7 歲時發生肥胖的風險會高於晚出現體重反彈現象者 (出生 61 個月後);(6)孩童於出生到 2 歲之間生長追上(catch-up growth)情形者,在 7 歲時發生肥胖的風險較高;(7)孩童出生第一年 體重增加速度較快者,在 7 歲時發生肥胖的風險較高。然而此研究並 未發現兒童性別、母親懷孕年齡與週數、孩童手足數目、種族、副食 品添加的時間點等與兒童肥胖有相關(Reilly et al., 2005)。. 20.

(35) 英國一長期追蹤研究(Barry Caerphilly Growth Study)欲探討「嬰 幼兒 0~5 歲的生長發育與成人肥胖的關係」 。研究共分兩階段進行, 研究之初追蹤嬰幼兒至 5 歲共 951 名,並測量其出生、出生後 6 週、 3 個月、6 個月、9 個月及 1 歲以後每半年的體重值;後續在這群兒 童成長至 25 歲時共追蹤 679 名,並測量其身高、體重、BMI、腰圍 及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作者也把嬰幼兒生長速度(kg/y) 分成三個時間點,並定義為:Immediate weight velocity(從出生至 5 個月) 、Infant weight velocity(從 5 個月至 9 個月及 1 歲) 、Childhood weight velocity(從 9 個月及 1 歲至 5 歲) 。結果顯示,嬰幼兒從 9 個 月及 1 歲至 5 歲期間的生長速度(childhood weight velocity)是成人 BMI 及腰圍最重要的預測因子,且體重增加量每增加 1 個 z score 會伴隨 BMI 增加量達 1.13(95% CI: 0.69,1.57; p<0.001)。此外,嬰幼兒從 5 個 月至 9 個月及 1 歲期間的生長速度(Infant weight velocity)則為成人腰 臀比(WHR)最強的預測因子(0.51; 95% CI: 0.00,1.02; p = 0.05)。整體而 言,作者指出嬰幼兒期和兒童期的體重增加量相較出生體重更能作為 成人肥胖的預測因子,但未來仍需做進一步的探討(McCarthy et al., 2007)。 哈佛一項前瞻性觀察型世代研究欲探討「嬰幼兒於出生及 6 個月 時的身長對應適當體重(weight-for-length, WFL)與日後 3 歲時肥胖的 相關性」。研究追蹤嬰幼兒至 3 歲時共 559 名,於嬰幼兒出生、6 個 月及 3 歲時測量其身長及體重,並針對「出生 WFL z score 對其 gestational age z score」和「6 個月時 WFL z score 對其出生 WFL z score」 作矯正,且在幼兒 3 歲時測量其年齡及性別對應之 BMI z score、肩 胛骨與三頭肌皮脂厚度及肥胖的判定。結果顯示,嬰幼兒出生、6 個 月及 3 歲時的體重分別是 3.55 kg,8.15 kg 及 15.67 kg;身長則分別 為 49.9 cm,66.9 cm 及 97.4 cm,且有 48 名幼兒於 3 歲時是肥胖的(9%)。 經控制干擾因子及出生 WFL z score 後發現,嬰幼兒 6 個月時 WFL z 21.

(36) score 的增加量與其 3 歲時 BMI z score、肩胛骨與三頭肌皮脂厚度及 肥胖率呈高度正相關,而出生 WFL z score 與 3 歲時 BMI z score 也有 相關性,但相較前者其相關性較小。結論,嬰幼兒於前 6 個月之 WFL 增加量過快與其 3 歲時肥胖風險率有高度的正相關,這也顯示嬰幼兒 期的體重變化狀況相較出生體重更能影響幼兒後期的肥胖(Taveras et al., 2009)。 本研究室成員呂忻瑾(民 97)曾探討台北都會區不同出生體重 嬰兒對其生長發育狀況之影響,並將樣本分為相對低出生體重嬰兒 (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LBW)、相對適當出生體重嬰兒 (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infants, rABW)以及相對高出生體重嬰 兒(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infants, rHBW),再以 z 分數評估 0~1 歲間 嬰兒生長狀況,並定義生長追上(catch-up growth)為一年中體重 z 分數 增加超過 0.67 以上;生長下降(catch-down growth)則為一年中體重 z 分數減少 0.67 以上。結果發現,rLBW 組之生長追上與生長下降分別 有 32.8%與 11.4%;rABW 組之生長追上與生長下降分別有 26.7%與 23.2%;而 rHBW 組之生長追上與生長下降分別有 10.7%與 53.8%。 不僅如此,研究也發現 rLBW、rABW 及 rHBW 三組體重增加的倍數 分別為 3.3、3.1 及 2.8,顯示 rLBW 組嬰兒其生長速度較其他兩組快 速。遂後再由同研究室成員何沛穎(民 99)和馬家蕙(民 99)承上 研究,持續追蹤不同出生體重新生兒至 3 歲,發現 rLBW 組嬰兒體重 增加百分比相較於 rHBW 組仍保持較高。 而後由陳姿媛(民 100)承上研究追蹤幼兒至 4 歲,發現三組之 平均體重及身高呈顯差異(p<0.01),rHBW 之身高及體重仍為三組中 最高,但 rLBW 與 rABW 則無顯著差異;且三組之體重增加倍數、 身高增加倍數及體重增加百分比也呈顯著差異(p<0.01),其中又以 rLBW 組保持最高。接著再由楊蕓菁(民 101)追蹤幼兒至 5 歲發現, 22.

(37) 三組之平均體重達顯著差異(p<0.01),rHBW 組仍保持最高,rLBW 組 仍維持最低;另於身高及 BMI 部分,rABW 組與其他兩組皆已無顯 差異,但 rHBW 組仍顯著高於 rLBW 組。 此外,本研究室成員楊蕓菁(民 101)追蹤幼兒至 5 歲發現,幼 兒體重與雙親體重具有相關性存在(p<0.05),其中幼兒出生至 5 歲體 重與母親未懷孕體重的顯著性更為強烈(p<0.01),而幼兒體重也與母 親孕期的體重增加量息息相關(p<0.05);身高部分,幼兒身高與雙親 身高亦有顯著高度正相關(p<0.05);BMI 方面則可看到幼兒 5 歲與母 親 BMI 最息息相關(p<0.05)。因此,本次研究持續收集幼童之 6 歲相 關資料,進一步探討嬰兒出生體重、雙親體位等其他因素對日後幼童 生長發展的影響。. 23.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為長期追蹤之前瞻性世代研究,追蹤不同出生體重新生兒 0~6 歲飲食營養攝取與生長發育之相關資料,研究對象來自兩部分: 一、民 91 世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生命起始期 營養狀況評估:探索台北地區孕產婦飲食及新生兒健康影響因素」之 健康新生兒為研究對象。 二、民 93 世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生命起始期 營養狀況評估:嬰幼兒飲食營養長期追蹤研究」之相對低出生體重及 相對高出生體重之健康新生兒為研究對象。 兩世代皆採用問卷調查法,持續追蹤收集民 93 世代之滿 6 歲學 齡前兒童飲食營養和生長發育情形的資料,並將合併兩世代嬰兒 0~6 歲相關資料,進行統計研究分析,並探討其飲食營養、生長發育及健 康狀況變化關係。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如圖 3-1 所示。. 24.

(39) 食物原料資料庫 1. 礦物質分類  動/植物性鈣、鎂、鐵、鋅 2. 缺漏值補遺. 6 歲營養素攝取狀況 動/植物性礦物質  鈣、鎂、鐵、鋅 2. 動/植物性蛋白質 3. 熱量及相關營養素(醣類、脂肪等) 1.. 0~ 6 歲營養素攝取狀況 熱量及相關營養素  醣類、脂肪、蛋白質等 2. 礦物質與維生素 1.. 0~6 歲嬰幼兒生長發育狀況 1. 身長/身高變化. 2. 體重變化. 3. BMI 變化. 其他因素 1.雙親年齡及體位. 2.家庭社經地位. 4.幼童活動量. 5.幼童靜態生活習慣.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5. 3.幼童睡眠時間.

(40)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持續收集「民 93 世代」的 6 歲幼童飲食營養與生長發 育相關資料,後續再與前研究室成員李芳靚「民 91 世代」6 歲資料 進行合併與分析。 民 91 與民 93 世代之 5~6 歲幼童資料收集時間分別為民國 98 年 3 月至 7 月底結束(李芳靚,民 99)及民國 100 年 2 月至 101 年 7 月 底結束,主要訪視方法由本研究生及受過訓練之訪員,於幼童年滿 6 歲時以電話訪談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兩世代研究設計均採用問卷調查法,利用本研究室自行研發之 「幼童六歲及家庭問卷」 (附錄一) ,追蹤受試者 5~6 歲之生長發展、 飲食攝取、健康狀況等情形。問卷內容主要分為飲食及非飲食兩大部 份,其中飲食部份包括「幼童 24 小時飲食回憶(學校) 」及「幼童 24 小時飲食回憶(週末)」共兩次、 「媽媽 24 小時飲食回憶(典型) 」、 幼童飲食狀況及家庭飲食型態等;非飲食部份則包含:幼童生活、健 康、生長發展及家庭背景狀況等。 二、 實施程序 民 91 世代研究實施程序與民 93 世代相似,於開始招募前先收集 相關文獻資料,確定研究主題及架構,並進行問卷編製與檢視,最後 將問卷定版,並於訪談前依照「訪員手冊」進行訪員訓練,以確保收 集的資料品質達標準與一致化。. 26.

(41) 民 93 世代 6 歲幼童之問卷訪談主要由本研究生及同研究室成員 進行,而所有回收之問卷皆由研究人員統一收集管理以維持問卷資料 品質。每份問卷平均訪談時間約為 35~45 分鐘(其中 24 小時飲食回 憶約耗時 10~15 分鐘,非飲食部分約耗時 25~30 分鐘),訪談過程需 依據幼童主要照顧者當時情況而調整時間長短,所以一份電訪問卷平 均需要 1~3 次才能完成。少部分要求以電子郵件或郵寄方式追蹤的受 試者,研究人員則會配合以電郵或郵寄的方式,並於回收時針對遺漏 或有錯誤之處進行電話補遺完成。 本研究所有問卷的電訪與收集共歷時一年半,此期間同時進行缺 漏資料的補遺,續後再進行飲食與非飲食問卷處理,並合併兩世代之 資料與數據進行整理。 研究實施流程如圖 3-2 所示。. 27.

(42) 承接民 93 世代. 蒐 . 集. 每年追蹤相對低出生體重(rLBW)及相對高 出生體重(rHBW)嬰幼兒問卷資料(0~5 歲). 相 關. 六歲問卷訪員手冊編制及訪員訓練. 文 獻. 幼童年滿六歲時追蹤收集問卷資料. 資料處理 . 非飲食、飲食問卷譯碼與輸入資料庫. 民 91 世代. 兩世代資料合併 基礎數據整理(n=123). 訂定論文研究主題及架構 撰寫論文計畫. 論文計畫口試. 撰寫論文. 統計分析. 碩士學位論文口試 圖 3-2 研究實施流程圖. 28. 食 物 原 料 資 料 庫.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一、 民 91 世代 此世代由本研究室陳姮霏及羅巧珍(民 93)於民國 91 年 10~11 月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招募孕婦及其未出生胎兒作為研究對象,總計 有 151 位孕婦參加。續後由同研究室成員蘇秋帆(民 94) 、林家慧(民 95)、黃亮瓅(民 96)、紀伊真(民 97)、李芳靚(民 99)追蹤至 6 歲,留下 57 位受試者。表 3-3.1 為民 91 世代研究對象於追蹤過程中 流失情形。 表 3-3.1. 民 91 世代研究對象於追蹤過程中流失情形. 時間. 流失 人數. 流失原因. 重新取得 聯繫. 實際完成 人數. 招募 產後. --19 位. 於臺北市立婦幼醫院 國外生產、失去聯絡、配合度低、流產. -----. 151 位 132 位. 1歲 1.5 歲 2歲 2.5 歲 3歲. 10 位 5位 6位 8位 1位. --------2位. 122 位 117 位 111 位 103 位 104 位. 4歲. 20 位. ---. 84 位. 5歲 6歲. 14 位 19 位. 配合度低、拒絕 母親產後復出工作或出現疲態 母親產後復出工作或出現疲態 母親產後復出工作或出現疲態 小孩不在身邊 拒絕、配合度低、出國、手術、失去聯 絡、郵寄問卷未回收 配合度低、失去聯絡、郵寄問卷未回收 拒絕、失去聯絡、郵寄問卷未回收. --6位. 70 位 57 位. 二、 民 93 世代 此世代由本研究室林筱菁、廖靜郁等於民國94年2月至95年7月間 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與臺大醫院招募受試者,招募標準為依據謝燦堂 (1991)發表之台灣新生兒出生體重與懷孕週數分析結果(Hsieh et al., 1991)(表3-3.2),並預計招募150名低出生體重(low birth weight)與 高出生體重(high birth weight)之健康新生兒。但基於條件限制嚴苛以. 29.

(44) 致招募速度緩慢,故參考其研究結果數據並放寬本研究招募標準為出 生體重第25百分位以下新生兒,稱為相對低出生體重(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rLBW),以及出生體重於第75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兒,稱 為相對高出生體重(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rHBW)(表3-3.3)。最後 共招募相對低出生體重嬰兒74名及相對高出生體重嬰兒76名,所有受 試者皆簽署研究調查同意書(附錄二)。 表 3-3.2. 招募高、低出生體重新生兒原訂標準. 懷孕 週數. 低出生體重 (<10th percentile). 高出生體重 (>90th percentile). 37 38 39 40 41 42. <2450 g. >3500 g. <2700 g. >3700 g. <2800 g. >3800 g. Note. From “Analysis of birth weight and gestational age in Taiwan,” by Hsieh, T. T., et al., 1991, J Formos Med Assoc, 90(4), 382-387. 表 3-3.3. 招募相對高、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修訂後標準. 懷孕 週數. 相對低出生體重 (<25th percentile). 相對高出生體重 (>75th percentile). 37. <2700 g. >3250 g. 38. <2900 g. >3400 g. 39. <3000 g. >3500 g. <3000 g. >3600 g. 40 41. 42 資料來源:“婦女懷孕前飲食營養攝取狀態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研究”, 林筱菁,民 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分離板塊邊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2.聚合板塊邊界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Ch2 造岩礦物及板塊構造學說 Ch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at in the future planning of new or converted semiconductor plant, the plant facilities to be demand for the plant syst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design of curvic couplings and their formate grinding wheel selection, and discuss the geometric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