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築模板作業種類及工法的探討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

第二章 文獻回顧探討

2.2 建築模板作業種類及工法的探討

疑慮,使工率有所降低。

從傳統模板與系統模板按其材質的分類方式來看,可瞭解兩種模 板分類方式接近,其間的差異以系統模板的應用較具優勢,在於其適 用性高、適用於複雜的結構體設計、可提升施工品質,且對工率亦有 正面的影響,惟須視工程性質所需。

2.2.2 建築模板作業的工法及其與工率的關聯性

由上述(2.2.1 小節)可知模板作業按模板工法分類,可分為「傳 統模板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兩種形式,兹進一步探討兩種兩種 不同工法的施作方式、差異性及其與工率的關聯性,說明如下:

一、傳統模板工法

傳統模板作業的施工工法並無標準的施作程序,傳統的「木 模板施工方式」是利用大量專業模板技術工,在施工現場做木料 裁切並搭配自己鐵件束材與木料支撐進行模板組裝的工作,並無 標準的施作程序,純憑模板工個人累積的經驗及施作技術。

二、系統模板工法

系統模板的定義,事實上至今並無嚴謹明確的定義。然而,

系統模板與傳統使用木模板之施工方式的差異,即是使用特殊材 質及施工方式與以系統組合的模板工法。亦即具備了模矩化、系 統化與施工連續性、一致性的特性,且模板單元的互換性高,即 結構物的柱、牆、樑等模板單元可相互使用。楊松錦(1997)對 系統模板的定義:亦即「透過系統化的方法,將模板與支撐系統 桿件模距化、標準化、大型化或整體化,以避免現場剪裁與耗損、

縮短組拆的時間,並利用機械化的設備,將組立及拆模方法省力 化,以減少技術人力的需求、確保工程的品質及安全,同時降低 成本的一種方法」[22]。

系統模板的施工方式主要是採用特殊材質模板及配合工程結 構物的特性,於模板作業進行時,將預製的大面積模板或預組成 形的模板系統,以吊運或起重機械設備進行搬移與翻模的動作,

如此將可節省大量的人工及模板作業時間,這類配合系統模板之 施工工法已被廣為使用,一般常用的有「組拆式模板施工系統」、

「滑動模板施工系統」、「飛模施工系統」、「爬升模施工系統」與

「鋼模施工系統」等[34]。

國內自民國 69 年至 87 年間,陸續有自國外引進及自行開發 許多的系統模板,亦已實際被應用於營建工程上,彙整如(表 2.4)

所示。

表 2.4 系統模板的類型與施工方式

系統模板類型 施工方式

ALUMA 系統模板(鋁模板系統)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DOKA 系統模板(木模鋼模系統)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DH 系統模板 一體澆築。樓梯部份,可以一起組模與

澆置,人員可隨層跟上。

HUNNEBECK 系統模板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SYMONS 系統模板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MASCON 系統模板 一體澆築。樓梯部份,可以一起組模與

澆置,人員可隨層跟上。

中屋系統模板 柱→牆→樑→版→預鑄樓梯等,二次混

凝土施工。

YH 系統模板 方塊式內模吊放→外模吊放→預鑄樓梯

→版、樑等,二次混凝土施工。

佳承系統模板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EIW 系統模板 柱、牆→版、樑、樓梯等,二次混凝土

施工。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34]

三、傳統模板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的差異性

傳統模板與系統模板的特徵,皆會因模板的種類與特性、施 工人員的技術與習慣,以及施工流程與工法等而有所差異。

系統模板施作過程的好壞係仰賴規劃時的基礎,而非專業技 術的運用,而傳統模板則反之。就模板作業的規劃與施工二個階 段,經歸納可暸解傳統模板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其作業方式及特 性上的差異性,結果參見(表 2.5)所示。

表 2.5 傳統模板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的比較

項目 傳統模板 系統模板

介面工程配合 無需介面工程配合 易造成人員的不足,使進場 時間延滯

預組工作的考量 無預組工作,仰賴施工人員

現場組立 應規劃完善,避免浪費人力

規劃階段的準備

動作 較簡易 較繁雜

人員的調度 需較多的施工人員 僅需較少的施工人員,但應

考量機具設備的操作人員

機具設備的考量 僅需少量且小型的機具設

備即可 需大量且大型的機具設備

施工計畫 施工前規劃與準備的動作

較系統模板簡易

施工前需作較詳細規劃與 準備

施工精度 施工後的誤差較大,控制較

不易 精度變異小,故精度較佳

吊裝機具 無,以人力搬運 施工時較需機具吊升,節省

人力

拆模後品質 拆模後表面須粉刷批土後

方可上漆

拆模後表面光滑且無需再 粉刷即可上漆

人力須求 需有經驗的木工於工地現

場進行模板的組立 較不需專業木工

材料耗損 模板常因工地現場的需要

而裁切,故耗損率高 不需裁切,耗損率低

材料成本 材料費用低;材料轉用次數

低,因而提高成本

材料費用高;材料轉用次數 高可降低成本

材料品質 品質變異大,強度較低 品質較ㄧ致且尺寸規格較

正確,強度較高

回撐階段 拆模後再回撐,易發生沈陷 部份拆模,拆模前設置回 撐,不易發生沈陷

施工環境 因現場大量裁切廢料,故環

境較紊亂 工地現場較清潔且易整理

施工安全 易發生爆模、漏漿等情形,

有安全顧慮之虞

事前計算載重及側壓,安全 性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33、34]

然而,現今一般於建築工程實務上,雖然已廣用傳統模板與 系統模板之施作方式,而其成效優劣及適用性仍尚未能有絕對的 定論,再加上各類模板所適用之工程規模、施工條件、施工人員 的技術與習慣,以及模板轉用的回收成本等,皆不盡相同。因此,

如何有效提升模板作業的工率,仍為營造業者重視的課題。

四、傳統模板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與工率的關聯性

系統模板和傳統模板之施作方式接近,若以系統模板特性來 探討其對工率的影響程度,說明如下:

(一) 面板材料使用次數高,可減少模板材料的修補次數,增加工率。

(二) 模板材料強度高、品質穩定,可確保灌漿時不易發生爆模,增 加工率。

(三) 施作程序標準化,無需如傳統模板要有專業的技術工人於現場 應變做裁切、敲釘的動作,增加工率。

(四) 施作品質佳,減少二次修補的動作,故對工率有正面的提升。

(五) 技術人力需求量低,減少大量人工與模板技術工,故對工率有 正面的提升。

由上述現象可瞭解模板作業依施工方式的不同,對工率的影 響程度亦不同。因此,必須對各系統的使用現況先行分析與歸納,

以瞭解各系統模板的現況與特性,以期能將傳統模板及系統模板

有效的配合運用。

近年來,國內許多集合住宅工程已漸採用大型預組式系統模 板施工。由於系統模板專業人力不足,在模板施作以及分區轉用 上規劃不易完備。因此,迄今尚未明顯見到系統模板工法高效率 優勢的施作案例。況且國內的建築工程長久以來大都延用傳統模 板施工,直至目前仍以傳統木模板施工為主,約佔 90%[6],故有 關環境上、規劃管理上之問題,期可藉由傳統模板工法進行改善。

因此,本研究後續探討的主題將僅限於研究範圍中之傳統模板作 業進行相關探討與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