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電子教科書發展建議

1. 在系統結構方面,將電子教科書本身的工具設計的更完善,尤其是與 LMS、LCMS 兩個系統的整合,組成較完整的學習輔助系統,如圖 5-1。

5-1 學習輔助系統結構圖

2. 在電子教科書發展「使用者驗證」功能,教師身份比學生身份擁有較高的 權限,並將此反映在LMS 與 LCMS 上。例如:教師可以在 LMS 上編輯學 生的成績,但學生只能觀看成績。或是教師可以從LCMS 下載教師手冊與 教案,但學生只能下載學習材料等等。

LCMS 工具 LMS 工具 課本

內容

教學輔助 工具 網際網路

教學輔材 習作

其他 冊別

內容瀏覽器 電子教科書

LMS

LCMS

學習輔助

系統

3. 目前三家版本開發的電子教科書僅能在Microsoft Windows 作業系統上執 行,未來可開發跨平台版本或是網頁版本,讓Linux、Mac OS X 個人電腦 使用者以及Android、iOS 行動裝置使用者也能使用電子教科書。

4. 建議未來將教學內容切割成較小的「學習物件(learning object)」單元,且 同一單元提供不同認知複雜度的版本,使電子教科書能更加彈性的展演知

二、後續研究建議

1. 對於LMS 與 LCMS 兩個系統,進一步探討其系統結構與工具設計。

2. 發展一套評判準則,探討國中數學電子教科書工具的操作便利性、適用性 等等。

3. 可針對國小或高中電子教科書進行分析,比較不同階段系統結構與教學內 容設計之差異。

4. 除了代數與幾何單元,可再選取「數與量」、「機率統計」的單元進行內容 分析並互相比較。

5.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較無法呈現段落之間連結脈絡的設計情形,建議 可採用其他質性研究法來分析「知識結構」與「文本結構」的部分。

6. 對於電子教科書分析單位的劃分方式,可再進一步研究,使得內容分析法 資料分析與處理的部分能更加客觀。

7. 可將電子教科書不同的「知識展演」或「知識呈現」設計當作變因進行教 學實驗,探討學生的閱讀理解或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2(2),67-94。

徐新逸、賴婷鈴(2013)。國際經驗對臺灣電子教科書發展之啟示。教科書研 究,6(2),1-31。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2008)。書評: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 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教科書研究,1(2),137-159。

陳麗華、黃文定(2012)。教科書設計與發展之未來趨勢探究—以社會領域為 例。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頁 619-53。臺北巿:高等教育。

劉光夏、林吟霞(2013)。電子教科書功能設計與教學轉化:從教師角度探討電 子教科書基本工具之教學適用性。課程與教學,16(3),171-200。

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 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

(2),247-274。

Ainsworth, S., & VanLabeke, N. (2004). Multiple forms of dynamic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4(3), 241-255.

Anderson, L. W., Krathwohl, D. R., & Bloom, B. 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rooks, C., & Warren, R. P. (1972). Modern Rhetoric.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hambliss, M., & Calfee, R. (1998). 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Publishing.

Chazan, D., & Yerushalmy, M. (2014). The future of textbooks: Ramification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for curricula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M.

Stochetti (Ed.), Media and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 63-76). New York, NY: Peter Lang.

DRAKULIĆ, D., ZMAZEK, B., & PESEK, I. (2014). I-textbook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learning. eLearning & Software for Education(2).

Gagne, R. M., Wager, W. W., Golas, K. C., Keller, J. M., & Russell, J. D. (2005).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Jeong, H., & Kim, A. (2015). The Digital Textbook in South Kore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New Media and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pp. 77-91).

Singapore: Springer.

Jung, S.-M., & Lim, K.-B. (2009). Leading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xtbooks in Kor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 12th UNESCO-APEI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Quality Innov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Kaput, J. J. (1989). Linking representations in the symbol systems of algebra.

Research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algebra, 4, 167-194.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 33-40).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Ministry of Education & Korea Education &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 (2012).

Adapting educa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 A white paper. Retrieved April 25,

2016, from

http://english.keris.or.kr/whitepaper/WhitePaper_eng_2011_wpap.pdf Onderdonk, J. C., Allen, D., & Allen, D. (2009).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Reimagining the textbook.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Higher Education, 57(2), 120-124.

Pepin, B., Gueudet, G., Yerushalmy, M., Trouche, L., & Chazan, D. I. (2015). E-textbooks in/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A Potentially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L. English & D. Kirshner (Eds.),

Thi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

636-661). London: Taylor Francis.

Taizan, Y., Bhang, S., Kurokami, H., & Kwon, S. (2012). A comparison of functions and the effect of digital textbook in Japan and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 6(1), 85-93.

Trowbridge, L. W., & Bybee, R. W. (1990).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附錄

以下將介紹各個分析類目的編碼案例。

(一)知識展演

展演形式

◎前引

如圖A-1,T431001 簡介這個主題是要探討三角形的其他性質,而 T431002 則 是告訴讀者接下來要進行的活動,兩個單位皆編碼「前引」。除了對課程的簡 介,有時會使用生活上的實例來當作「前引」。

A-1 展演形式「前引」編碼案例

◎說明

如圖A-2,T311015 使用文字與圖片,以面積切割的方式來說明和平方公式,

因此編碼為「說明」。

A-2 展演形式「說明」編碼案例

◎討論

如圖A-3,T311019「動動腦」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討論,編碼為「討論」。

其他類似的段落有「探索活動」、「問題探索」、「補給站」等等。

A-3 展演形式「討論」編碼案例

◎小結

如圖A-4,T432022 為 ASA 全等性質的小結論段落。

A-4 展演形式「小結」編碼案例

◎補充

如圖A-5,例 3 被切割為 T313018 與 T313019 兩個單位,其右下方有一個 hint,為兩個單位所共用。因此 T313018 與 T313019 皆有編碼「補充」(以及

「示例」)。

A-5 展演形式「補充」編碼案例

◎示例

如圖A-6,T434011 為例題,因此編碼為「示例」。

A-6 展演形式「示例」編碼案例

◎練習

如圖A-7,T312029 與 T312030 皆為隨堂練習,因此編碼為「練習」。

A-7 展演形式「練習」編碼案例

◎總結

如圖A-8,在每個小節後面皆會有重點整理,作為此小節的總結。因此 T431043 與 T431044 皆編碼為「總結」。

A-8 展演形式「總結」編碼案例

◎作業

如圖A-9,每個小節後面的自我評量,為安排給學生的課後練習,因此 T431056 編碼為「作業」。

A-9 展演形式「作業」編碼案例

展演功能

◎預設展現文本

如圖A-10,T313039 不經任何操作,即出現於主畫面,因此編碼為「預設展現 文本」。

A-10 展演功能「預設展現文本」編碼案例

◎局部展現文本

如圖A-11,點選 B431090「放大」按鈕後,會將例題 8 以次畫面的形式放大至 整個螢幕,因此編碼「局部展現文本」。

A-11 展演功能「局部展現文本」編碼案例

◎全段展現文本

如圖A-12,點選 B312066「解」按鈕後,會一次顯示全部解析,因此編碼為

「全段展現文本」。

A-12 展演功能「全段展現文本」編碼案例

◎分段展現文本

如圖A-12,若改為點選 B312067「Ans」按鈕,在該按鈕下方會出現一個「↓」

按鈕,如圖A-13。此時透過點選「↓」按鈕來一步一步顯示解析,因此編碼為

「分段展現文本」。

A-13 展演功能「分段展現文本」編碼案例

◎提供變異練習

如圖A-14,點選 B433047「基礎」按鈕,將會出現次畫面來提供相關的練習 題,因此編碼為「提供變異練習」。

A-14 展演功能「提供變異練習」編碼案例

◎動態模擬操作

如圖A-15,點選 B432055「GGB」按鈕,將例外開啟相關的 GeoGebra 供學生 操作,因此編碼為「動態模擬操作」。除此之外,以「動態模擬操作」展演的常 見元件有影片、Flash、GSP 檔案等等。

A-15 展演功能「動態模擬操作」編碼案例

◎提供多元補充

如圖A-16,點選 B313001(紅色線段加一點)按鈕之後,會出現次畫面來補充 說明,因此編碼為「提供多元補充」。

A-16 展演功能「提供多元補充」編碼案例

◎進行網路查詢

如圖A-17,點選 B432105「網頁搜尋」按鈕之後,將會開啟瀏覽器並以「全等 變換」作為關鍵字來進行網頁搜尋,因此編碼為「進行網路查詢」。

A-17 展演功能「進行網路查詢」編碼案例

(二)知識呈現

表徵形式

◎情境腳本

如圖A-18,T431001 使用公園地上磁磚的真實情境,引入三角形內角和的數學 問題,因此包含編碼「情境腳本」。除此之外此單位還包含「語言」、「符號」、

「圖像」等編碼。

A-18 表徵形式「情境腳本」編碼案例

◎語言

如圖A-19,T431004 使用口語的方式來解說外角的概念,因此包含編碼「語 言」。除此之外此單位還包含「符號」、「圖像」等編碼。

A-19 表徵形式「語言」編碼案例

◎符號

如圖A-20,T313037 使用「⋅」、「=」、「2(次方)」、「÷」、「 (分號)」等數學 專用的符號,因此包含編碼「符號」。除此之外此單位也包含「語言」編碼。

A-20 表徵形式「符號」編碼案例

◎圖像

如圖A-21,T434014 搭配圖像來進行說明,因此包含編碼「圖像」。除此之外 此單位還包含「語言」、「符號」等編碼。

A-21 表徵形式「圖像」編碼案例

◎教具模型

如圖A-22,T432010 有提及要使用附件的教具,因此包含編碼「教具模型」。

另外,B432021 讓使用者能移動兩個三角形,觀察是否全等,因此也包含編碼

「教具模型」。

A-22 表徵形式「教具模型」編碼案例

◎表列資料

如圖A-23,T312017 與 T312018 兩欄的資料與標題欄一一對應,因此包含編碼

「表列資料」。

A-23 表徵形式「表列資料」編碼案例

呈現型態

◎連續動態

如圖A-24,此為影片播放器,僅能執行連續播放、暫停、停止等功能,無法調 整任何參數,因此編碼為「連續動態」。

A-24 呈現型態「連續動態」編碼案例

◎操作動態

如圖A-25,此 GGB 檔案能藉由拖曳參數來讓圖形連續變動,因此編碼為「操 作動態」。

A-25 呈現型態「操作動態」編碼案例

◎操作靜態

如圖A-26,B312065~B312067 等按鈕僅能讓資訊顯示或隱藏,因此編碼為

「操作靜態」。

A-26 呈現型態「操作靜態」編碼案例

◎連續靜態

如圖A-27,T311015 的圖形顯示兩個圖形狀態的改變,如影格般靜態呈現,因 此編碼為「連續靜態」。除此之外,T311015 的文字部分如紙本般呈現,因此也 包含編碼「完全靜態」。

A-27 呈現型態「連續靜態」編碼案例

◎完全靜態

如圖A-28,T431001 與 T431002 皆如紙本般靜態呈現,因此皆編碼為「完全靜 態」。

A-28 呈現型態「完全靜態」編碼案例

(三)學習情境

認知層次

◎記憶

如圖A-29,T431002 提示舊知識,並提供教具讓學生再次回憶三角形內角和性 質,屬於「記憶」類別中的「回憶」,因此編碼為「記憶」。

A-29 認知層次「記憶」編碼案例

◎了解

如圖A-30,T313053 一開始先「舉例」來講解單項式的直式除法運算。且在右 方置入整數除法的舊知識,來與新學知識進行「比較」。最後一段將單項式直式 除法中的各個元素進行「分類」並命名。綜合上述,將此單位編碼為「了解」。

A-30 認知層次「了解」編碼案例

◎應用

如圖A-31,T434007 需要應用「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的概念來解決問 題,因此編碼為「應用」。

A-31 認知層次「應用」編碼案例

◎分析

如圖A-32,學生必須「辨別」出兩個三角形,並了解所求面積為大三角形面積 減掉小三角形面積,因此編碼為「分析」。

A-32 認知層次「分析」編碼案例

◎評鑑

如圖A-33,在 T433009 中,學生需要根據 SAS 全等性質,來「評論」兩個線 段是否相等,因此編碼為「評鑑」。

A-33 認知層次「評鑑」編碼案例

◎創造

如圖A-34,在 T433042 需要發展解決問題的「計畫」,並以尺規作圖來「製 作」出涼亭的位置,因此編碼為「創造」。

A-34 認知層次「創造」編碼案例

認知情境

◎引起學生注意

如圖A-35,T430001 引入羅浮宮的圖片,試圖引起學生的注意,對接下來的學 習內容感興趣,因此編碼「引起學生注意」。

A-35 認知情境「引起學生注意」編碼案例

◎提示教學目標

如圖A-36,T431001 提示學生接下來探討的是三角形的其他性質,因此編碼

「提示教學目標」。

A-36 認知情境「提示教學目標」編碼案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