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限於人力、經費,故研究範圍僅侷限於區域,以方便取樣測驗。對於 本評分模式,建議未來可努力之方向:

一、體適能檢測以觀察並改善學生體能為目的,測驗務求公平正確,體育教師不 可為求成績優異或使班級平均分數提高,使用多次補考方式進行。

二、層級分析法若有多位專家學者,可使用德菲法(Dalkey, 1969)方式進行,經 由討論過後,決定權重。

三、本評分模式可依據體育專家不同的意見而有不同之權重值,例如:籃球教練 會著重於心肺適能以及身體瞬發力,針對不同的需求,修改參數值。

四、針對上述第二點,可編寫電腦程式,輸入數據及參數之後,可立即呈現結果。

五、建立學校的體適能資料庫,作為往後體適能分數分析之用。

六、體育教師可以依據學生不同的狀況,擬定體適能訓練計畫。

七、依據本評分模式訂定體適能優異學生獎勵辦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00 年終身學習行動 331(2010)。體適能揚帆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2 月 5 日,網址:http://edu331.tku.edu.tw/action.php

丁文貞(2001)。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王敏男(2000)。國小體育課程與教學。臺東市:時岱。

王順正(2001)。建立運動選手選才制度-以建立青少年體能商常模為例。臺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方進隆(1995)。八十三學年度提升國民體適能方案-學生體能檢測報告書。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4)。2004落實學生體適能推廣措施─體適能檢策項目現況 調查計畫 。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白育綺(2003)。幼兒園教育品質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全民體育處(2011)。體能的定義與分類。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04月11日,網址:

http://www.sac.gov.tw/WebData/WebData.aspx?WDID=55&;wmid=107 李勝雄(1998)。運動課程理論導讀。臺中市:心中。

林正常(1997)。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貴福(1998)。認識健康體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暉岳(2001)。健康體適能於壽險核保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 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體育學會。

邱文成(2010)。體適能緣起及概念發展趨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邱瑞福(2007)。快活計畫Focus「快樂運動,活出健康」。學校體育,17(4),10-17。

洪英恆(2011)。IPA與AHP在國小棒球隊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黃永任(1998)。運動、體適能與疾病預防。國民體育季刊,27(2),5~13。

黃永任(2007)。運動與骨骼健康。中華體育季刊,21(1),1-6。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2002)。健康體適能。臺中市:華格那。

許義雄譯(2001)。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David L. Gallahue原著出版於1996)。臺 北市:麥格羅希爾。

許樹淵(2004)。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許樹淵(2009)。運動技術智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促進學生身體活動,帶給學生健康、活力與智慧」。

臺體(一)字第096010896號函。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教育部推動國中小學生普及化運動方案。線上檢索日 期:2012年11月04日,網址:http://140.111.34.54/plannews_detail.aspx?sn=208&

pages=9

教育部體育司(1999)。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

教育部體育司(2002)。學校體育新願景、一二三希望工程學校體育,13(2),

pp.5-13。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1984)。體育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3)。體適能檢測。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03月03日,網址:

http://www.fitness.org.tw/

曾國雄、鄧振源(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

27(6),5-22。

曾國雄、鄧振源(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

27(7),1-20。

楊金裕(2013)。集中或分散式跳繩運動對肥胖男童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葉牧青(1989)。AHP層級結構設定問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 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縣。

謝錦城(1997)。體適能與青少年成長發展。載於方進隆等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 手冊(頁155-187)。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鄭百成(2002)。一個體適能的計分模式─以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檢測結果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中市。

二、英文部份

AAHPERD (1975). Youth fitness fest manual.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AAHPERD) : National Educa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1).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4nd ed.). Ba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2). ACSM fitness book. Leisure Press, A Division of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pp.94-97.

Chou, W.H. (2008). Using AHP to Assess a Plan of Training the Adolescent Golf Player,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pp.575-579.

Corbin, C.B. (1991). 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Kerper Boulevard ; Wm. C. Brown.

Dalkey, N. C. (1969). The Delphi metho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Hoeger, W.W.K. & Hoeger, S.A. (1994). Principles and 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 Englewood, CO: 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Lamb, D.R. (1984). Physiology of exercise: Responses and adapt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agal, S. R., & Levenburg, N. M. (2005).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Evaluate E-Business Strategies among Small Busines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3Proceedings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 Saaty, T.L. (1985). Analytical Planning. Pegramon Press, New York.

Saaty, T.L.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8(1), pp.9-26.

Saaty, T.L. (1996).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RWS Publications, Pittsburgh.

WHO (2005). Creating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6, from WHO Web sit. http://www.who.int/school_youth_health/media/en/sch_local_acti on_en. pdf.

附錄

附錄一:教育部國小男女學生800公尺跑走百分等級常模 (單位:分'秒")

性別 年紀 百分 等級

男生 10 男生 11 男生 12 女生 10 女生 11 女生 12

P5 6'50'' 6'33'' 6'10'' 6'53'' 6'27'' 6'80'' P10 6'25'' 6'20'' 5'34'' 6'29'' 6'30'' 5'46'' P15 6'12'' 5'46'' 5'19'' 6'14'' 5'48'' 5'32'' P20 6'00'' 5'32'' 5'80'' 6'30'' 5'38'' 5'22'' P25 5'47'' 5'22'' 4'57'' 5'53'' 5'29'' 5'15'' P30 5'36'' 5'14'' 4'47'' 5'46'' 5'22'' 5'90'' P35 5'28'' 5'40'' 4'39'' 5'38'' 5'16'' 5'30'' P40 5'18'' 4'54'' 4'31'' 5'28'' 5'90'' 4'56'' P45 5'10'' 4'47'' 4'24'' 5'22'' 5'30'' 4'49'' P50 5'00'' 4'40'' '4'17'' 5'14'' 4'56'' 4'44'' P55 4'51'' 4'30'' 4'10'' 5'70'' 4'49'' 4'40'' P60 4'43'' 4'23'' 4'30'' 5'30'' 4'43'' 4'33'' P65 4'36'' 4'16'' 3'57'' 4'55'' 4'36'' 4'27'' P70 4'27'' 4'90'' 3'50'' 4'47'' 4'29'' 4'21'' P70 4'20'' 4'20'' 3'43'' 4'41'' 4'22'' 4'15'' P80 4'11'' 3'55'' 3'38'' 4'33'' 4'15'' 4'90'' P85 4'10'' 3'48'' 3'32'' 4'25'' 4'90'' 4'30'' P90 3'51'' 3'39'' 3'25'' 4'11'' 3'56'' 3'54'' P90 3'40'' 3'30'' 3'14'' 4'00'' 3'46'' 3'43''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3)

附錄二:教育部國小男女學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百分等級常模(單位:次)

性別 年紀 百分 等級

男生 10 男生 11 男生 12 女生 10 女生 11 女生 12

P5 9 12 16 8 10 13

P10 13 16 19 12 13 17

P15 15 18 22 15 17 19

P20 17 20 24 17 19 21

P25 19 21 25 19 20 22

P30 20 22 26 20 22 23

P35 22 24 27 21 23 24

P40 23 25 29 22 24 25

P45 24 26 30 23 25 26

P50 25 27 30 24 26 27

P55 26 28 31 24 27 28

P60 26 29 32 25 27 29

P65 27 30 33 26 28 30

P70 29 31 34 27 29 30

P70 30 32 35 28 30 31

P80 31 33 37 30 31 32

P85 33 35 38 31 32 34

P90 35 37 40 33 34 36

P90 37 40 44 36 37 39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3)

附錄三:教育部國小男女學生立定跳遠百分等級常模 (單位:公分)

性別 年紀 百分 等級

男生 10 男生 11 男生 12 女生 10 女生 11 女生 12

P5 100 106 112 95 100 102

P10 105 113 122 100 105 108

P15 110 118 129 104 110 113

P20 115 125 133 107 114 116

P25 119 128 136 110 117 120

P30 121 131 141 112 120 123

P35 125 135 145 115 123 126

P40 127 138 148 118 125 129

P45 130 141 152 120 128 131

P50 132 144 155 123 131 135

P55 135 146 158 125 134 139

P60 138 150 161 128 137 142

P65 141 153 165 130 140 144

P70 145 156 169 133 142 147

P70 148 160 172 136 146 150

P80 152 164 176 140 150 156

P85 156 169 181 145 155 162

P90 162 174 187 152 160 167

P90 170 182 198 160 170 176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3)

附錄四:教育部小學男女學生坐姿體前彎百分等級常模 (單位公分)

性別 年紀 百分 等級

男生 10 男生 11 男生 12 女生 10 女生 11 女生 12

P5 11 10 9 16 14 13

P10 15 13 12 19 18 16

P15 16 15 15 21 20 19

P20 18 17 16 23 22 21

P25 19 18 17 24 24 23

P30 20 19 19 25 25 24

P35 21 20 20 27 26 25

P40 23 22 21 28 27 27

P45 24 23 22 29 28 28

P50 25 24 23 30 29 29

P55 25 25 24 30 30 30

P60 27 26 25 31 31 31

P65 27 27 26 32 32 32

P70 29 28 27 33 33 33

P70 30 29 29 35 34 35

P80 31 30 30 36 35 36

P85 32 32 31 37 37 38

P90 34 34 33 40 39 40

P90 36 36 36 42 43 44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3)

附錄五:體適能成績紀錄表

﹍﹍﹍年﹍﹍﹍班

測驗老師簽名:﹍﹍﹍﹍﹍﹍﹍﹍﹍﹍

坐姿體 前彎

立定 跳遠

一分鐘 仰臥起

800 公尺 跑走 測試

時間 學號 性別 年齡 身高 體重 身體

組成 公

分 成 績

公 分

成 績

次 數

成 績

秒 數

成 績

備註

附錄六:體適能重要性問卷調查

附錄七:體適能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您好:

為關心學生體適能健康,教育部特別設計了「體適能護照」,並配合體適能 計畫實施,本校將利用體育課進行體適能測驗,以瞭解學生的體適能狀況。

在此希望您們依照學生身體狀況填寫此份體適能施測同意書,交由導師轉交 體育課教師,以利進行施測。謝謝!

※測驗日期:102 年 3 月起

※測驗對象:本校四、五、六年級學生

※注意事項:1、學童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臟病、氣喘)不適合 參加體適能測驗。

2、學生身體若有不適的情況時,可擇期再測驗。

3、若於測驗中有不適,可立即停止測驗。

學務處 敬上

---請沿此線撕下---

學生姓名 班級 年 班 座號

□本人不同意子女參加體適能測驗

□ 本人同意子女參加體適能測驗 可參加測驗之項目(請打ˇ)

□坐姿體前彎

□一分鐘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

□八百公尺跑走

家長簽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