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 不論是單性或混合性別學校中的男高中生及女高中生,其身體活動量與身 體意象都具有正向相關。

第二節 建議

(一) 雖顯示女生在體型的錯估值較高,但高中男生也有一樣的問題,而目前多 數文獻都用男女生做對比,很少針對男性探討,可是男女在社會意識中面 臨的壓力不同,在身體意象的壓力面向與表現可能也會有多面相的因素,

例如:媒體、網路社群、同儕關係…等,建議未來可增加男性或單一性別 在環境面向與身體意象發展的關係研究。

(二)本研究顯示,高中女生受到體型壓力影響身體意象發展,若沒有正向的方 式介入導正,很可能造成身體或心理方面的失調,嚴重甚至會造成價值觀 偏差,教育人員應於課堂中融入身體意象的觀念,建立與從健康角度評價

身體的概念。

(三)現階段國內大多數高中都採男女合校,建議在運動休閒設施上能考慮不同 性別的使用區,增加女生參與的機會,或在課程設計中適時的依性別分組 獨立進行。在運動社團規劃方面,盡可能讓兩性分別有獨立與合作的機 會,在不同情境中學習,提升認識自我的運動能力。

(四) 當個體處於同性環境中,可能會因先天的差異感不再存在,而將運動過 程、表現的專注力較集中於自己的表現,感覺到別人可以,我應該也能做 到的心態,進而產生相互的激勵與良性競爭,建議學校體育活動可適時安 排單一性別的課程或社團。

(五)教師本身對於在運動場域中的性別意識必須保持中立,男女在發育時面臨 的運動能力本身的不同,並不代表運動能力絕對的強或弱,應該在設計課 程時,讓學生著重在對自我目標的進步做挑戰,而不是更去加強性別刻板 印象中的男強女弱的情境。

(六)建立校外運動休閒活動資訊平台,定期更新並於體育課程中推廣,讓學生 能有更多元的選擇,以利增進學生課後參加運動的頻率與動機,進而培養 個人運動興趣與習慣。

參考文獻

王宗吉 (譯) (2000)。社會學。臺北市:洪葉。(Nixon, H., & Frey, J.,1998) 王麗瓊 (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 以台中縣某國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正松 (2005)。性別和運動行為對大學生身體意象的影響研究。大專體育學 刊,7,79-89。

文星蘭、黃奕清 (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 衛生教育學 報,22,157-175。

方進隆 (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漢文。

尤嫣嫣 (1999)。肥胖問題的探討,學校衛生,35,85-99。

尤嫣嫣 (2002)。大學生體型及身體意象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原大學新生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伍連女 (1999)。臺北市高職女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伍連女、黃淑貞 (1999)。臺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學校衛 生,35,1-31。

李天華(2006)。規律健身運動對國中生自尊及身體意象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定照 (譯) (2006)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市:商周。(Iris.

M. Y., 2005)

吳美慧(2006)。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 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宜親(1998)。青少年體型意識與節制飲食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賴永成 (2012)。十二週運動介入對體重控制班學生 身體組成與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運動與遊憩研究,6,20-29。

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賴永成 (2012)。大學女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 關之研究─以大葉大學為例。大葉大學運動與遊憩研究,7,18-29 林珊伊、陳美華 (2012)。雙性單性教育環境對高中女生運動行為的影響。體育

學報,45,311-320。

周玉真 (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 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施伯燁、紀遠 (2005)。日常生活的身體規訓與性別凝視:以籃球運動為例。性 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縣。

洪蘭 (譯) (2008)。養男育女調不同-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 同,教養方法當然應該不同!臺北市:遠流。(Sax. L, 2006)

胡幼慧編 (200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元民 (譯) (2002)。婦女體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Guttmann, A., 1991)

張錦華(1998)。女為悅己者容?瘦身廣告的影響研究-以台北市一般高中職學生為例。

民意研究季刊,203, 61-90。

張春興 (1995).。現代心理學。 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維揚 (2003)。北區某醫學院校學生身體意象對減重意圖之影響及其相關因 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許義忠 (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 193-211。

教育部體育署 (2013)。101學年度學生運動參育情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教育 部。

畢恆達 (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心靈工坊。

陳宜君 (2007)。臺北市高中生自覺健康狀況及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忠勝、卓俊伶 (2007)。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的性別差異。中華體育季刊,

21,27-35。

陳美昭 (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明坤、林文郎 (2005)。性別與運動的關係之探討。體育學系系刊,5,105- 113。

陳春蓮 (2002)。追求體育教學的公平—對性別議題之反省。大專體育,5,100- 106。

陳美昭 (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華 (2012)。社會關係、社會回饋對青少年身體滿意、身體自尊及運動行為 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4,337-348。

陳益祥 (1999)。運動世界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國民教育,38,46-50。

陳渝苓、徐譽桓 (2008) 。「當身體成為權力的戰場」從身體的學術觀點探討 運動場域中父權與賦權概念之具象化與衝突。大專體育學刊,10,1-13。

陳進豐 (2001)。談性別差異-讓女性回到運動場。SIQ運動資訊季刊,6,39- 50。

陳嘉鴻 (2007)。鬆動霸權式男性氣概:以男性瑜伽參與之敘說為例 (未出版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黃囇莉 (1999)。跳脫性別框框。臺北市:女書文化。

楊嘉惠、林耀豐 (2011)。不同性別其身體意象差異性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 學,14,163-171。

黃淑貞、洪文綺 (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長期追蹤研究。衛生教育學 報,19,115-135。

黃淑貞、 洪文綺、殷蘊雯 (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之長期追蹤研究:性別差 的影響。學校衛生, (43), 24-41。

賈文玲(2001)。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 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葉麗珠(2006)。青少年身體意象、社會影響因素、運動參與行為與自尊之相

溫麗雲 (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及生活課程教室觀 察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趙國欣。 (2004)。台北市國中生自尊, 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柏雅、張少熙(2004)。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探討。大專體 育,73,120-125。

廖家宏(2008)。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如芝(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蔡白蓮 (2009)。青少年身體活動量, 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意象的發展效應與性別 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偉平 (1997)。減重者之身體意像滿意度與減重動機之研究-以女性大學生 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黎士鳴 (譯) (2001)。身體意象。臺北市:宏智文化。(Grogan, S. 1998)

盧俊宏、黃瀅靜 (1999):大學生社會體型焦慮、身體質量指數和運動行為之關 係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129-137 。

賴香如、李碧霞、吳德敏、趙國欣、呂昌明、卓俊辰、蔡雅惠和陳美昭(2006)。臺北市 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衛生教育學報, 25,73-103。

謝宗達、李淑芳、李麗晶 (2010)。大學生運動參與程度、自尊心及身體意象。

臺大體育學報,18,1-14。

簡皓瑜 (譯) (2004)。性與性別。臺北市:巨流。(Archer. J., & Lloyd. B., 2002) 羅惠丹、姜逸群 (2007)。大學女生身體意象, 社會文化因素與體重控制行爲之

相關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28), 17-42.

蕭芳惠 (1998)。臺北市高中女生的體型意識與心因性厭食症、暴食症債向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藺寶珍(1996)。肥胖國中生的體重控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 文)高雄醫學院。高雄。

Asci, E. H. (2002). The effects of step dance on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of female and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3, 431-442.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Bain, S. M., Wilison, T., & Chaikind, E. (1989). Participant perceptions of exercise programs for overweight wom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0,134-143.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Bem, S. L. (1978). Beyond Androgyny: Some presumptuous presumptions for a liberated sexual identity. In J. A. Sherman & F. L. Denmark (Eds.).The psychology of woman: Future directions in research (pp. 1-23). New York: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54-364.

Beren, S., Hayden, H., Wilfley, D., & Grilo, C. (1996). The influ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on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adult men and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2, 135-141.

Botta, R. A. (2003). For your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azine reading and Adolescents body image and eating disturbances. Sex Roles, 48, 389-399.

Cash, T. F., & Pruzinsky, T. (1990).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A., & Estabrooks, P. A. (2003).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Activity. Boston, MA: McGraw-Hill Press.

Chen, H., Jackson, T., & Huang, X. T. (2006). Initi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al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Body Image, 3, 401-412.

Choi, P. Y. L. (2000). Femininity and the physically active woman. UK:

Routledge.

Crawford, S., & Eklund, R. C. (1994).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reasons for exercise, and attitudes toward exercise setting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6, 70-82.

Chen, L. J., Fox, K. R., Haase, A. M., & Ku, P. W. (2010). Correlates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2),

172-179.

Chepyator-Thomson, J. R., & Ennis, C. D. (1997).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to the culture of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in secondary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Exercise and Sport, 68(1), 89-99.

Davison, T. E., & Mccabe, M. P. (2006). Adolescent body image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6, 15-30.

Derry, J. A. (2002). Single-sex and co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adolescent girls and femal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elpomene Journal, 22, 17-28.

Dundes, A. (1985). The American game of “smear the queer ” and the homosexual component of male competitive sport and warfare. Journal of Psychoanalytic Anthropology, 8, 115-129.

Dworkin, S. L., & Messner, M. A. (1999). Just do what? Sport, bodies, gender. In J.

Lorber, B.Hess, and M. M. Ferree (Eds.), Revisioning gender (pp. 341-364).

Thousand Oaks, CA: Sage.

Dworkin, S. L., & Wachs, F. L. (2000). The morality/manhood paradox: Masculinity, sport andthe media. In J. McKay, M. Messner, and D. Sabo (Eds.),

Masculinity, gender relations,and sport (pp. 47-66). Newbury Park, CA: Sage.

Eklund, R. C., & Crawford, S. (1994). Active women,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exercise .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6, 431-448.

Fallon, A. (1990). Culture in the mirror: Socio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body image.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pp. 80-109). NY: Guilford Press.

Fotheringham, M. J., Wonnacott, R. L., & Owen, N. (2000). Computer use and physical in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Public health perils and potential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nual Behavior Medicine, 22, 269-275.

Fox, K. R. (2000).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self-perceptions and self-esteem. In S. J.

H.Biddle, K. R. Fox, & S. H. Boutcher (Eds).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London: Routledge.

Franzoi, S. L. (1995). The body-as-object versus the body-as-proces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gender considerations. Sex Roles, 33, 417-437.

Freedson, P. S., & Miller, K. (2000). Objective monitor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using motion sensors and heart rate.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1,

Furnham, A., Badmin, N., & Sneade, I. (2002). 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ting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reasons for exercise. Journal of

Furnham, A., Badmin, N., & Sneade, I. (2002). 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ting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reasons for exercise. Journal of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