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與時間,在內容與多媒體製作等方面,還有充實與改進的空 間。在此僅就研究過程中所得的經驗做為二項建議,供後續的發展或研究參考。

壹、對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資源製作的建議

一、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有較多的媒體資源才能吸引六年級學童的注意力。

因此在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資源製作上,研究者建議主要以互動式動畫 教材為主,其次是影片教材和動畫測驗評量。

二、教材互動性的提升

網路教材內容,如果不能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儘管內容正確、豐富,一樣沒有 學習效果。因此,提高教材的互動性相當重要。良好的互動,透過文字、圖形、聲 音和影像,能提供立即的回饋,進而增加學習樂趣,引發學習動機,及吸引學習者 的注意力。

三、專業人員的協助

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網頁教材的設計與發展上,需要許多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如 程式設計、美術設計、網頁設計、多媒體設計)來參與,才能使製作的過程更順暢,

教材的功能與內容更完善。

四、工作進度的管控

就多媒體輔助教學網頁教材的開發而言,有一定的前後步驟,進度的管控十分重 要,避免在某一個階段耗費過久時間,造成後續工作無法進行,將導致工作進度嚴 重受阻,增加後續工作的時間壓力。所以在製作過程中,應該掌握進度,一有落後,

要即刻處理。

貳、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一、將內容推廣至其他單元

本研究經專家及使用者評鑑後,獲得正面回應。學童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網頁 教材可以提升學習興趣,也有助於強化對課程內容的瞭解。所以研究者建議,可針 對國小六年級其他單元,發展類似之輔助教學教材。

二、開發其他領域的教學資源

本研究受時間和人力限制,僅能做小範圍媒體輔助教學網頁教材。故研究者希 望有更多的人能投注更多的心力,讓教學資源更多元、更豐富,讓教師教學更輕鬆、

更得心應手。

三、運用更多的媒體技術在教學網頁教材上

研究者因時間和能力的不足,有許多原本想加入的媒體技術無法建置。期盼未 來具有此項專業的研究者,能繼續嘗試運用更多的媒體技術,在教學網頁教材的開 發上。

四、開發教學資源網站的系統管理

為了達到資源的流通和分享,教學資源的整合管理便十分重要。建議未來的研 究者,可以針對教學資源網站的管理系統做進一步的研發。

參考文獻

王燕超(2000)。電子媒體在校園環境的應用建議。教學科技與媒體,50,24~29。

朱延平(1999):多媒體在教育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72 期,15~25。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 教 育雜誌,第87期,22~48。

何榮桂、陳麗如(1998)。Web-Title 之使用者介面設計。資訊與教育雜誌,64,

21-64。

何榮桂、顏永進(2001)。資訊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

吳壁純(1994)。國民小學新課程自然科概說教學錄影帶參考手冊。台北,國立 教 育資料館。

李世忠(1998)。電腦教學軟體介面設計。台北:立威出版社。

李世忠(1990);何以珣(1997);AASL& AECT(1998);姜怡秀,(2001)

李忠謨、吳正己、林美娟(1998)。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之建置。資訊與 教育,68,21-28。

李詠吟(1993)。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周倩、孫春在(1996)。遠距合作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立:CORAL 經驗。教學科技 與媒體,26,13-21。

林甘敏(1999)。建構式電腦網路輔助教學教材的選擇與設計原則。第八屆國際電 腦輔助教學學會。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67期,34~49。

林奇賢(2000):虛擬學校之建構與應用。2000 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國際 研討會。

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網路合 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 期,55~62。

林曉妮(1996):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地實驗研究。國 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

侯志欽(1992)。教學設計的省思-由客觀主義到建構主義。教育資料集刊,17,

221-230。

姜怡秀(2001)。國民小學生活課程網路教學資源中心規劃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UTWL2000第一屆大學教學方法與網路課程研 討會論文集。

徐逸新(民85)。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13-22。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正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36(1),30-52。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政亮(2001):多媒體網路教學的發展趨勢~以模組式網頁教材的設計為例。資訊與 教育雜誌特刋,45~55。

張祖忻、朱純華、胡頌華(1999)。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有限公司。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 期,2~9。

郭人仲(1993)。類比教學的現況與類比教學模式。科學教育,164.2-11。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1。民91 年4 月3 日,取自:

http://pck.bio.ncue.edu.tw/c&t/issuel-8/v1-2.htm

陳年興(1997)。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民91 年4 月4 日,取自:

http://www.ntu.edu.tw/TANET97/IT/t067/

陳炳男(2001):探討實施網路學習社群的願景與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第 86 期,

114~120。

陳健文(2000)。國小三年級自然科課程軟體之設計與製作。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榮宗(2001)。建構主義知識論對生活科技教學之啟示。生活科技教育,34(1),

2-8。

曾振富(2000)。利用網路科技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之研究:以台北市

中正河濱公園自然生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楊家興(1993):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 期,28~39。

楊家興(2001):網路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應用。臺灣教育,607期,2~9。

溫明正(2000)。E 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0-30。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人仲(1993)。類比教學的現況與類比教學模式。科學教育,164.2-11。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1。民91 年4 月3 日,取自:

http://pck.bio.ncue.edu.tw/c&t/issuel-8/v1-2.htm

陳年興(1997)。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民91 年4 月4 日,取自:

http://www.ntu.edu.tw/TANET97/IT/t067/

陳炳男(2001):探討實施網路學習社群的願景與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第 86 期,

114~120。

陳健文(2000)。國小三年級自然科課程軟體之設計與製作。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榮宗(2001)。建構主義知識論對生活科技教學之啟示。生活科技教育,34(1),

2-8。

曾振富(2000)。利用網路科技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之研究:以台北市 中正河濱公園自然生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楊家興(1993):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 期,28~39。

楊家興(2001):網路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應用。臺灣教育,607期,2~9。

溫明正(2000)。E 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0-30。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78 期,60-66 。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期,88~94。

蔡東鐘(1997)。多媒體在科技素養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2,39-45。

鄭光慶(1997)。建構主義對體育教學的啟示。國民體育季刊,26(3),167~171。

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網路合作學習。

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5,57-58。

戴維揚(2000)。多元智慧與多元評鑑—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評量。落實小班教學研討 會 論文集。台北:臺灣師大。

顏永進(2001)。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習領域之實施模式、策略與實例。中華民國第 十五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

貳、英文部分

Cooper, C., & Bradshaw, R.A. (1984). How green is your academic climate? Check it out with Moss: A monitor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59(3),251-260.

Dick, W. & Carey, L. (1996).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Donnelley and Sons Company.

Gillani, B. B. & Relan, A. (1997). Incorporating interactivity and multimedia into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B.H. Khan (Ed.), Web-based Instruction.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231-238.

Habermas,J.(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1. II,Boston,Beacon Press.

Johnson, D.W.& Jhonson, R.T.(1999).What makes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ED437841)

Moore, M.G.,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 a systems view

Thomas,A.Brush,(1998).Embed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o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s:Rationale and guideline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6(3),5-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