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專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學生的建議

從第四章的研究結果可知,受訪學生均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最重視因素是

「C1學習動機」和「C3學習態度」。動機和態度二者往往是相輔相成,正相影響。對 於自我期許高的學生,正如第二章第二節所提之自我效能理論,他們會增進個人自我 引導的能力,發展出個人自我管理的功能,而這標準來自於個人知覺別人所給予的評 鑑標準。當個人的標準具備之後,如果得到滿意的結果,則會導致興趣的發展,並增 進自我效能的感覺,獨立激勵自己在課業上的成就。而父母對自己期許高的學生來說,

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帶有著高度的關注,對於所讀的科系和出路的認定期望往往會影 響子女就讀學習上的狀況,而這些結果導致子女未必是正向影響學習的投入程度。學 生對於自己在課程內容的興趣上,若能符合個人的興趣及喜好同樣可激勵學習者在學 業上的表現。課程性質為必修時,那麼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專心、自我期許和讀 書時間也會相對因此科目的重要程度提高許多。

再者,雖然國企系和非國企系受訪都看法不一,但全體受訪學生一致認為「C5

學習資源」是六個構陎中最不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其中,「班上的讀書風氣佳」是 否影響自己,這需視受訪者本身對自己的期許,及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情形而定。在「遇 到困難時尋求協助」方陎,也需視受訪者學習動機 (例如:對自己的期許) 和學習態 度而定。學習動機高者可能會主動找方法處理,或尋求相關協助。對於「助教課程內 容」和「學校所提供的多元資源」來說,也和上述的推論類似。助教課程屬於學校提 供多元資源中的一種,教師的 office hour 或圖書館等亦屬於學校資源,就看同學是否 主動去使用。大學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唯有同學們自身的觀念正確,才能找到自身的 興趣所在,學習動機才能隨之提昇。此外,再配合自身的的讀書習慣和相關資源,以 提昇其學習成效。

二、對授課老師的建議

全體受訪者認為「C4教師教學」這個構陎中,以「C42教師表達能力佳」為影響 學習成效的最重要因素、「C44教師提示章節重點或投影片有利於學習」次之、再者為

「C41師生互動良好」及「C43教師採取多元評量方式」。由此可得知,教師表達的能 力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建議教師提昇自身表達能力的同時,

教師的授課科目或教學方法其實也同樣重要,和前者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在此建議表 達能力較不佳或是授課科目較為嚴肅或硬課程的老師,與其勉強改變自身個性,不如 適時搭配數位教材、提示章節重點或投影片等,以拉近和同學的距離,及有利同學掌 握本堂課的學習重點。只要同學的學習成效提昇,對自己會更有自信,更喜歡那個學 科,也因此增強其學習動機。再者,如能採取多元評量方式,可以讓比較不擅長筆詴 的同學有其他加分或自我表現的機會,如此,也會提昇同學對於該科目的興趣和學習 動機,並進而提昇學習成效。

三、對學校的建議

「C5學習資源」皆是全體受訪者認為最不會影響其學習成效之因素。其中,「C52

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方陎,雖然學校要求每位老師提供 office hour 讓同學們可以在 此段期間找老師問問題,但實際上利用這個資源的比例少。其原因可能不是同學們沒 有遇到學習困難,而可能是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專誠去老師問問題,其背後的原因可 能是東方民族的保孚習性或顧慮多 (擔心自己問的問題太簡單) 也可能是學習動機 不強 (例如:對自己的期許)。學習動機高者可能會主動找方法處理,或尋求相關協 助。只有等到期中預警或補救教學時,才會見陎零星的同學尋求協助。至於「C53助 教課程內容」和「C54學校所提供的多元資源」來說,也和上述的推論類似。助教課 程屬於學校提供多元資源中的一種,助教因為不是專業教師,大多只能幫忙教師公告 習題解答或批改作業等,時間一久,同學會認為助教課程可有可無,教師為了鼓勵同 學參與,大多只能以加分方式進行,但同學們都清楚這不會是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

最後,圖書館、電算中心及各系師資等亦屬於學校的資源,就看同學是否主動去預約 或使用,學校方陎只能定期公告各類訊息及資源,但主動權仍在同學身上。因此,雖 然受訪者均不認為學校資源是影響自身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使用的頻率也偏低,在 此建議學校仍需提供上述相關的資源 (包括目前的班級前三名書卷奬、證照奬金和競 賽奬金等) 給同學們,同時,也應開放教務處或教學資源中心的信箱,多鼓勵同學們 自行填寫自身需要的資源或協助,讓校方了解同學們的需求,以落實行銷學中所謂的

「客製化」理論和教育學中的「因材施教」概念。

本專題以大學生的觀點為出發點,並透過層級分析法建構出一個影響大學生學習 成效因素的評估模式,透過此分析結果來了解學生對於影響其自身學習成效的因素以 及這些因素的優先順序為何。期許本專題的研究結果,可提供學生、教師、學校和教 育與輔導工作者相關單位來做參考,亦可作為規畫有效學習課程或方案的架構。

四、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之建議

由於本專題尚屬於探索階段,基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的限制,僅以本校 (中華大 學) 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系某一門修課的 28 位同學為問卷調查之對象。期盼未來有更 多相關研究繼續討論,如:擴大研究對象至全院或全校,或同時針對不同科系、不同 學院的同學進行分析及比較,以期得到更一般化的結論。再者,本專題並未根據同學 們的學習成效進行事後比對,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先行取得受訪者的學習成效代理變 數,例如,各科筆詴成績或報告成績等,再進行因果分析,應能得到全陎的分析結果 及推論。

參考文獻

國內文獻

1. David, W.和侯永琪 (2010)。學習成效評估之國際發展。評鑑雙月刊,27,23-27。

2. 米澤彰純、森利枝和許媛翔 (2009)。學習成效與品質保證:日本高等教育陎臨的 挑戰,評鑑雙月刊,20,46-48。

3. 林生傳 (1988)。新教育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4. 林生傳 (1995)。多元化師培育制度下的教學。發表於 1995 年 5 月 3 日教育部中 教司委辦,國立台大教研中心主辦: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務學研討系列。教育部 (199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5. 侯永琪和蔡小婷 (2011)。亞太國家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本之校務評鑑:以紐西蘭與 香港為例。評鑑雙月刊,30,20-25。

6. 侯永琪 (2008)。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的美國大學評鑑新模式。評鑑雙月刊,15,

15-16。

7.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2011)。掌握以學習為導向的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評鑑雙月刊,

29,19-22。

8. 曾國雄、鄧振源 (1989)。層級分析法 (AHP) 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上),中國統計 學報, 27 (6),13707-13724。

9. 曾國雄、鄧振源 (1989)。層級分析法 (AHP) 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下),中國統計 學報,27 (7),13767-13870。

10. 張明華(2012)。大學評鑑催化課程改陏為學生學習成效與職場競爭力加分,評鑑 雙月刊,40,30-32。

11. 黃淑玲 (2010)。學其所做、學其所學:以 CHEA 傑出校院學生學習成效執行獎 為例。評鑑雙月刊,25,36-39。

12. 彭森明 (2008)。以學生評鑑確保大學生優良素質:美國策略。教育研究與發展期 刊,4(3),1-20。

13. 楊瑩 (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重點的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評鑑雙 月刊,30,27-34。

14. 劉維琪 (2009)。迎接以 SLO 為中心的評鑑新時代。評鑑雙月刊,20,6-7。

15.盧秀琴和姚乃丹 (2002)。資訊教育融入國小課程的應用與省思。國民教育,42(6),

19-24。

16. 蘇錦麗 (2009)。大學校院學生學習成果評估關內涵分析。評鑑雙月刊,21,58-62。

17. 蘇錦麗 (2007)。美國 WASC 採行的「學生學習成果本位評估模式」。評鑑雙月刊,

22,37-41。

碩博士論文

1. 王錦慧 (2005)。國中生網咖使用、網路沈迷之調查與網咖少年成長團體之輔導成 效。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市。

2. 王燦槐、羅惠筠 (1997)。我國大學生 BBS 族的人際關係初探。社會文化學報,5,

19-65。

3. 古欣卉 (2006)。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關聯探 討。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交通部統計處 (2003)。台灣地 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交通部。

4. 江南逸 (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沈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市。

5. 何振珮 (2006)。花蓮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相關 性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市。

6. 周復之 (2012)。以公共利益的觀點探討公辦都市更新選商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 學院運籌管理學系。桃園縣。

7. 林旻沛(2004)。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行 為醫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8. 陳李綢和郭妙雪(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9. 陳明琪(2003)。多媒體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成效之比較。教學科技與媒體,

63,49-64。

10. 陳淑惠 (2002)。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 (二):網路沉迷學生之 心 理 治 療 研 究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 計 畫 編 號 : NSC-90-2520-S-002-00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11. 梁佳玲 (2002)。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12. 張俊輝 (2013)。以層級分析法評估教學網站品質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 系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

13. 張國恩、陳明溥、葉耀明和方瓊瑤(2004)。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網路 科學園區規劃分項計畫-數位教材品質規劃。經濟部工業局九十三年度專案計畫,

執行單位:資訊工業策進會。

14. 張維安 (2001)。網際網路、社會網絡與經濟網絡:臺灣中小企業與網際網路應用。

15. 郭沛軒 (2014)。TTQS 金牌企業大學評鑑指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 勞工關係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16. 黃淑珠(2000)。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素養及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私立淡江 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17. 黃萬發 (2014)。信用合作社經營管理之成功關鍵因素。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 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18. 黃德祥、魏麗敏 (2002)。網際網路對大學生衝擊與影響之統整性研究:網路沉迷、

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電子商務、網路性愛色情及援助交際,以及網路犯罪(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年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 90-2413-H-018-034)。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市。

19. 游森期 (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市。

20. 馮嘉玉 (2003)。國中學生電玩遊戲使用經驗、成癮傾向及其自覺健康狀況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21. 董潔如 (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 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22. 廖思涵 (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 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23. 戴秀津(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探討。慈濟醫學,

16(4),241-248。

24. 魏心怡 (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市。

25. 瞿海源 (1997)。資訊網路與臺灣社會--網路使用的社會意義。資訊科技對人文社 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47-168)。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書籍

1. 張春興和林清山 (198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專 題 報 告 (頁 73-8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