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3-8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2 建議

根據產品實作實驗結果,本研究有以下三點建議:

一、由於本研究並未將材料創新及成本納入考量,因此普遍性與生產性之考量稍 嫌不足,未來期望將此兩項因素納入研究,以期獲得更完整之改良要素,以 因應市場需求。

二、植栽於垂直狀態下生長不均之情況於本研究並未獲得改善,期望未來能將植 栽生長情形納入設計考量,讓植栽裝置更加完善。

三、植栽裝置設計為單一單元設計,未來可設計一接頭裝置,將單元連接。以因 應各種不同面積角度之牆面。

63

參考文獻

1.「98 年營建統計年報─歷年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按用途別分」,營建署,2010。

2.黃克翊,「既有 R.C.建築磁磚外牆劣化及改修工法調查研究-以高雄市透天厝為 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010。

3.高蔡義,「建築物外牆面磚劣化原因與對策之研究-以大學學校建築為例」,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000。

4.顧宗沛,「以雙重牆原理探討外牆改修構法」,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 究所,台南,2004。

5.南星顏料技術論叢(四),南星顏料廠股份有限公司,台北,第 32-33 頁,1992。

6.李友錚、賀力行,品質管理:整合性思維,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第 186-190 頁,2008。

7.Altsuller G. S., 40 Principles:TRIZ Keys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Worcester, MA, 2002.

8.Terninko J., Zusman A. and Zlotion B., Systematic Inno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RIZ,CRC Press, New York, 1998.

9.Moehrle, M. G., “How combinations of TRIZ tools are used in companies- Results of a cluster analysis,” R&D Management, Vol. 35, No. 3, pp. 285-296, 2005.

10.檀潤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

11.吳誌銘,「應用 TRIZ 分析模板工程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營 建管理研究所,新竹,2007。

12.Savransky S. D., Engineering of Creativity, CRC press, New York, 2000.

13.Domb E.,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July, 1997.

14.Mann D., “40 Inventive(Architecture) Principles With Example,” TRIZ Journal,

64

http://www.triz-journal.com, July 2001.

15.Teplitskiy A., “Application of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in Construction,”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Mar 2005.

16.Mann D., “40 Inventive (Food)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RIZ Journal, http://

www.triz-journal.com, Oct 2001.

17.Mann D., “40 Inventive (Business)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RIZ Journal, http:// www.triz-journal.com, Oct 2001.

18.Terninko J.,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Social Examples,” TRIZ Journal, http://

www.triz-journal.com, Jun 2001.

19.Retseptor G.,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in Microelectronics,” TRIZ Journal, http://

www.triz-journal.com, Feb 2002.

20.Zhang J.H., Yang B.J., and Tan R.H., “The Analysis of 2002 Chinese Inventive Patent Based on TRIZ,”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Aug, 2004.

21.何旭正,「以抽樣方法分析台灣專利案件之創新層級與發明原則」,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新竹,2005。

22.趙新軍,技術創新理論及應用,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4。

23.Mohamed Y. and AbouRizk S.,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vention Problem Solving in Tunnel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Vol. 131, No. 10, pp. 1099-1108, 2005.

24.Liu C.C. and Chen J. L., “A TRIZ Inventive Design Method without Contradiction Information,”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Sep 2001.

25.劉志成,「TRIZ 方法改良與綠色創新設計方法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機械研究所,台南,2003。

26.Mann D., “Asses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Contradiction Matrix For Recent Mechanical Inventions,” TRIZ Journal, http:// www.triz-journal.com, Feb 2002.

65

27.王仁慶,「TRIZ 創新設計方法之改良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研 究所,台南,2002。

28.林傳傑、楊宏智、康銘元,「多組矛盾對狀況下 TRIZ 創新法則之優先選用法」,

中華萃思學會第一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新竹,2006。

29.Brockhoff, K., Chakrabarti, A. K. and Hauschildt, J. (eds), ”Evaluation of

Dyna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by Means of Patent Data,”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Strategic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S107-132,1999.

30.專利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8。

31.毛浩吉,「93 年度著作權法令教育宣導活動成果及現況─智慧財產權系列專 欄系列 9-專利種類之介紹」,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台北,2004。

32.陳達仁、黃慕萱,專利資訊與專利檢索,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2003 年 2 月。

33.夏文龍,「專利對產業界的價值」,智慧財產權管理,第 16 期,第 20-21 頁,

1998。

34.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7thed,http://classification.wipo.int/fulltext/new_ipc/index.htm, May 2001.

35.黃文儀,專利實務第二冊-第四版,三民書局,台北,2004。

36.郭光灵、郭幀寒,「景觀牆」,中華民國專利,2009。

37.曾意洋,「花牆構造改良」,中華民國專利,2009。

38.陳佳興,「潛流循環式之綠牆結構」,中華民國專利,2008。

39.首行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不織布 DIY 綠化氈

http://www.shoou-shyng.com/chinese/Product-200942114427.htm,2010。

40.林鴻斌,「整合 QFD 與 TRIZ 於產品創新設計之研究-以健身車為例」,碩士 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數位化產品設計產業研發研究所,台中,2008。

66

附錄一 四十發明原則及子原則[11]

號 創新法則內容 編

號 創新法則內容

01 分割

1.將物體劃分成獨立的零件。

2.作成組合式的物體。

3.增加物體分割的程度。

02 取出

1.從一個物體中抽出(移除或分離)令人不快的 零件或屬性。

2.僅抽出需要的零件或屬性。

03 局部特性

1.一個物件由相同成份組成的結構轉變成由 不同成份組成的結構。

2.具有不同零件的物件可實現不同的功能。

3.將物體各零件置於最適合操作的狀況下。

04 不對稱

1.以不對稱形狀的物體代替對稱形狀的物體。

2.如果一個物體已經不對稱了,增加其不對稱 的程度。

05 結合

1.同質的物體或產生連續作業的物體在空間 上加以結合。

2.同質的或連續的作業在時間上加以結合。

06 多面性

1.具備多功能的物體,可消除對其他物體的需 求。

07 套疊

1.物體內可依次放入其他物體。

2.一個物體可通過另一個物體的孔洞。

08 平衡力

1.為了補償物體的重量可連接另一個具有舉升 力的物體。

2.為了補償物體的重量可和環境提供之空氣動 力或水力互動。

09 事先的反作用力

1.如果需要的話應事先考慮反作用力。

2.如果一個物體必須有張力,事先給予反張力。

10 事先動作

1.事先完成全部的動作或至少完成部份動作。

2.安置物體使他們能行動起來而不會浪費時間 在等待行動。

11 事先緩和

1.為了補償低可靠性的物體,可事先採取對策。

12 等位性

1.改變工作的狀況那麼物體就不需被舉起降 低。

13 倒轉

1.執行相反的行動,而不要被制式的行動所主 導。

2.使物體的可動零件或外在環境固定與不動 零件可移動將物體上下顛倒。

14 曲率、球體化

1.以曲線取代線性零件或平面,以球體取代立 方體。

2.使用滾筒、球、螺旋。

3.以旋轉運動取代線性運動,利用離心力。

15 動態化

1.使物體的特性或外界環境能在作業的各階 段為了達到最佳性能而自動地調整。

2.將物體分成元素,使各元素問的位置能被改 變。

3.使無法移動的物體可移動。

16 局部或過度的動作

1.如果不易獲得 100%期望效果,作得多一點或 少一點可大大地簡化問題。

17 移到新的次元 1.點-線-空間。

2.以多層組合代替單層。

3.傾斜物體。

4.投射影像到鄰近區域或該物體的另一側。

18 機械振動

1.使物體振動。如果已振動,增加它的頻率,

甚至可達到超音速。

2.利用共振頻率。

3.使用壓力振動取代機械振動;運用電磁場與 超音波振動連結。

19 周期性動作

1.以週期性的動作或脈衝取代連續動作。

2.如果已經走週期性的動作,改變它的頻率。

3.在脈衝間暫停以提供額外的動作。

20 有效動作的連續性

1.不間斷的完成一個動作,所有零件應該全力 的作業。

2.移除開無益及中間的動作。

67 21 急速通過

1.在高速下完成有害或危險的操作。

22 將害處轉換成益處

1.利用環境上的有害因素或效應以獲得一個正 面的效應。

2.以再加上另一有害因素,移除原有的有害因 素。

3.增加有害動作的量直到它停止造成傷害。

23 回饋

1.採用回饋。

2.如果回饋已存在,將它反轉。

24 中介物

1.利用一個中間物體去轉換或完成一個動作。

2 暫時地將一個物體和另一個連接在一起以方 便將它移除。

25 自助

1.使物體能自己完成補充及修護作業。

2.使材料和能源沒有浪費。

26 複製

1.用簡單、便宜的複製品取代複雜、昂貴、易 脆、不方便的物體來操作。

2.以光學複製品,光學影像代替一個物體或系 統,一個尺度能被用來縮小或放大影像。

3.以紅外線或紫外線複製取代可見光複製。

27 便宜壽命短的物體取代

1.以累積便宜的物體取代昂貴的物體,會危及 其它的特性。

28 更換機械系統

1.以視覺、聽覺、嗅覺系統取代機械系統。

2.以電場、磁場、電磁場使物體互相影響。

3.更換範疇:不動場和移動場、固定趨向及時 改變、從隨意的到結構化的、運用結合了強 磁性粒子的場合。

29 運用氣壓或水力

1.以氣體或液體取代一個物體的固體零件,這 些零件能用空氣或水面膨脹或用空氣或流體 靜力的緩衝。

30 彈性膜或薄膜

1.以彈性膜及薄膜更換原來的構造。

2.以純淨的薄膜將物體和外界環境隔離。

31 使用多孔材料

1.使物體多孔化或使用附加多孔元件的物體 (嵌入件,蓋等)。

2.假如物體有許多孔,則預先填充物質。

32 改變顏色

1.改變一個物體或它周圍事物的顏色。

2.改變一個物體或它周圍事物的透明程度。

3.使用顏色添加劑去觀察不易看到的物體或過 程。

4.如果此種添加劑已被使用,可再運用發光追 蹤元素。

33 同質性

1.使物體的相互作用得自於相同材料或接近 其行為的材料。

34 拋棄及再生零件

1.當物體的功能達成後或無用時把它拋棄或修 正。

2.直接復原已耗盡的零件或物體。

35 變化物理或化學狀態

1.改變物體各種狀態、密度、濃度、彈性、溫 度。

36 相的變化

1.在物質的相的轉變過程中實現一個有效的成 長。

37 熱膨脹

1.運用熱使材料膨脹或收縮。

2.使用具有不同熱膨脹係數的材料。

38 使用強氧化劑

1.以加濃空氣取代正常空氣。

2.以氧氣取代加濃空氣。

3.在空氣或氧氣中進行離子化。

4.使用氧離子。

39 惰性環境

1.以非活性環境取代正常環境。

2.在真空中完成過程。

40 複合材料

1.以合成材料取代同質材料。

68

附錄二 三十九項工程參數[11]

類 工程參數 細分類 參數意義

一 般 物 理 與 幾 何 類

1. 移動物件重量

2. 固定物件的重量 重量 移動物體的重量。

非移動物體的重量。

3. 移動物件長度

4. 固定件長度 長度 移動物體的一維尺寸。

非移動物體的一維尺寸。

5. 移動件面積

6. 固定件面積 面積 移動物體的二維尺寸。

非移動物體的二維尺寸。

7. 移動件體積

8. 固定件體積 體積 移動物體的三維尺寸。

非移動物體的三維尺寸。

9. 速度 速度 物體的速度;製程或動作之速率。

10. 力量 力 改變物體狀態的力。

11. 張力、壓力 壓、張力 單位面積所受的力。

12. 形狀 形狀 系統或物體的外觀或輪廓。

17. 溫度 溫度 物體的熱狀態。

18. 亮度 亮度 照明強度、照明品質:各項亮度的特性。

21. 功率 功率 系統所需要的功率;能量使用的速度、功與時間的比率。

負 向 參 數

15.移動物體的耐久性

16.非移動物體的耐久性 耐久性 移動物體可以持續作用的時間或壽命;失效前的服務壽命 移動物體可以持續作用的時間或壽命;失效前的服務壽命。

19.移動物體消耗的能量 20.非移動物體消耗能量

能量的消 耗

移動物體動作期間所消耗的能量。

非移動物體動作期間所消耗的能量。

22.能源的浪費

浪費與損 失

對系統的動作並無貢獻所消耗的能量。

23.物質的浪費 對系統的動作並無貢獻所消耗的物質。

24.資訊的損失 資料或系統輸入項的遺漏。

25.時間的浪費 完成一指定動作所額外增加的時間。

26.物質數量 物質數量 一物體的元件數量或物質總量。

30.作用於物體的有害因

子 害處 作用於系統的外部影響力,造成系統效率或品質的降低。

31.有害的副作用 作用於系統的內部影響力,造成系統效率或品質的降低。

正 向 參 數

13.物體的穩定性 穩定性 整個物體或系統受內、外在因素影響後維持不變的能力。

14.強度 抵抗外力 物體抵抗外力不被破壞的能力。

27.可靠度 可靠度 系統或物體能夠正常執行必要的功能。

28.量測的準確度

精確度 物體量測值與實際之間接近或相似的程度。

29.製造的準確度 物體的真正特性與設計特性接近的程度。

32.製造性 製造、組

裝便利 製造或是組裝方面的便利、流暢的程度。

33.使用的方便性 方便性 過程中需要很少的人力、操作步驟、特殊工具等。

34.維護性 可修理性 系統在損壞後,容易修護恢復其功能。

35.適應性 前後適應

性 當外在條件改變時,系統或物體依然有正面的反應。

36.裝置的複雜性

複雜性 形成物體或系統元件的數量和相異性。

37.控制的複雜性 用以量測或監控系統之元件的數量和相異性。

38.自動化的程度 自動化 物體或系統執行操作不需要人控制的能力。

39.生產力 生產能力 單位時間內完成操作或是執行功能的次數。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3-8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