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毛猪為台灣畜牧業最重要產業的產業類別,隨著能源短缺與國際大宗物資逐 年上漲,原物料價格不穩與有漸升之趨勢,反映在大猪飼料價格上的波動增加畜 牧業者飼養風險與飼養成本,且飼料成本占總飼養成本之冠,因而使毛猪產地價 格上揚,也間接造成毛猪價格不穩定。有鑑於此,國際穀物價格波動影響台灣飼 料價格甚鉅,本研究針對政府相關單位、飼養業者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作為參 考。

一、 對政府相關單位之建議

台灣飼料之原物料多倚賴國外進口,其中玉米及黃豆之進口 95%來自於 美國,因此美國之穀物價格波動深深影響台灣之穀物價格。有鑑於此,政府 應鼓勵並開放更多國家之原物料進口,以減低對美國穀物之進口依賴。政府 相關輔導單位亦可積極研發飼料原物料之取代品,透過研發其他可替代性之 原物料,降低飼料生產成本。

除此之外,政府相關單位應加強對穀物價格資訊的傳遞管道,使得飼養 業者能夠掌握國際穀物價格波動的資訊,建立一套完善價格預警機制以作為 飼料業者與畜牧業者參考之用,使其在面對國際穀物價格劇烈波動時與生產 管理上能有所依據,將有助於在全球物價波動劇烈的情況下降低飼養風險。

二、 對相關業者之建議

毛猪之飼養成本受到國際穀物價格波動之影響,因此未來飼養業者在生 產時應時時注意國際穀物價格的波動情形,以作為生產多寡與結構改變決策 之考量。而在飼料生產業者方面,同樣需掌握國際穀物價格波動之情形,以 作出生產成本極小化與獲益率極大化之決策。

三、 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主要利用大猪飼料與毛猪產地價格及美國玉米、黃豆之月價格為 主要探討變數,受限於時間因素之考量,因此未來研究上可以針對不同時間 屬性進行研究,如旬資料、週資料、日資料等,以達到更準確的價格波動傳 遞效果。除了毛猪產業外,國際穀物價格主要影響台灣飼料價格,因此在研 究上可針對不同產業做研究,探討國際穀物價格波動對不同產業之影響與傳 遞效果。

在外生變數方面,大猪飼料價格波動除了美國玉米及黃豆之價格外,尚 有其它因素影響未考量,本研究僅考量單純因素之傳遞效果,未來有興趣之 研究可加入更多不同變數作為價格波動之參考變項,如國際油價、匯率等。

毛猪產地價格之外生變數方面亦可考量其它影響因素,如小猪飼料、中猪飼 料等影響變項,將有助於了解大猪飼料價格與毛猪產地價格的價格波動關 係。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仁濤(1992)。運銷價差與價格傳遞—台灣雞蛋之實證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產 運銷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王怡文、李世昌、李彥賢(2006)。日經 225 股價指數與指數期貨報酬率之動態關 係DCC-GARCH 模型分析。元培學報,13,21-34。

王毓敏、黃瑞靜(2001)。價量關係—台股指數期貨市場之研究,台灣金融財務季 刊,2(2),97-114。

王鵬文、高大翔(2005)。近年我國玉米價格分析。天津農業科學,11(2),52-53。

朱險峰(2009)。2008 年國際糧價回顧與 2009 年走勢。農業展望,1,10-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九十七年農業年報。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吳 徐 慶(2004) 。 亞 太 地 區 主 要 股 市 相 關 性 研 究 -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麗麗、李新霞(2008)。原油價格波動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管理科學與 統計決策,5(2),72-83。

李佳珍(2008)。台灣毛猪市場不對稱價格傳遞與價量之非線性行為。國立中正大 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命志、 陳志偉、黃小菁(2006),DCC 多變量 GARCH 模型之風險值計算--G7 及臺灣等八國股市投資組合之實證研究。貨幣市場,10(1)9-37。

李俊鴻(2003)。臺灣雜糧進口價格不確定下之經濟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74,

89-112。

李建強、張佩鈴、陳佩芬(2006)。台灣毛猪市場批發價格的非線性模型分析。農 業經濟半年刊,80,59-95。

李喜貴(2008)。2008/09 年度玉米市場供求形勢與價格形勢。農業展望,4(10),

13-16。

沈小燕、楊旭輝(2006)。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性分析。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

23(2),117-121。

洪慎慈(2005)。風險值衡量:變幅 DCC 模型的應用。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翁靖迪(2008)。美國大宗穀物期貨價格時間序列分析—短期預測模型之比較。台 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明(1999)。台灣地區猪價及其主要肉品價格變化分析-自行迴歸條件異質變 異數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65,120-137。

張定中(1996)。台灣地區毛猪價格實用預測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維敉(2002)。金融危機與風險外溢─DCC 模型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郭玟秀、康信鴻、許溪南(2005)。影響台股股價指數期貨交易量之決定因素。朝 陽商管評論,4(1),41-62。

郭憲鍾(2003)。國際股市之動態關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南投。

陳仕偉、呂麗蓉(2007)。台灣毛猪市場價量因果關係之檢定。台灣經濟論衡,5(1),

1-29。

陳郁蕙(1998)。台灣玉米供需模型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5(2),153-172。

陳蓉(2006)。台灣股市升降單位改至對於價格波動度與投資人型為的影響。國立 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慧秋、陳宗玄(1994)。台灣毛猪批發價格空間均衡分析。台灣經濟,213,86-96。

用。農業經濟半年刊,36,81-97。

黃志偉(2006)。中國大陸 A 股與香港 H 股股價的傳遞效果:多變量 GARCH-DCC 模型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黃淑卿、吳致寧(2008)。驗證台灣地區毛猪價格單一法則。農業經濟叢刊,13(2),

99-134。

黃傳欽(1983)。台灣毛猪供給預測模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聖茹(2004)。台灣毛猪批發價格組合預測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明憲(1989)。台灣玉米最適存貨量與價格穩定之動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

40(3),399-421。

楊奕農(2009)。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奕農、周恆志、巫春洲(2008)。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性的到期效應與交易量效 應。農業經濟叢刊,14(1),83-110。

楊政學(1996)。貿易自由化對台灣毛猪產業衝擊之動模擬:肉品需求體系連結畜 禽供給部門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景禎(2007)。價格傳遞與運銷價差—台灣香蕉與鳳梨市場實證分析。國立台灣 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廖武正(1982)。台灣玉米供需與運銷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8,225-275。

蔡靜瑩(1998)。台灣蔬菜三級市場價格長期動態及價格傳遞關係。國立台灣大學 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清仁(1992)。毛猪產業平準基金累積合理水準之決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蕭清仁、雷立芬(2003)。台灣毛猪決價機制與多元化運銷通路之研究。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九十二年研究計劃,未出版。

簡立賢(2000)。穀物市場不確定因素估測及其對時間價差影響之分析。農業經濟 叢刊,5(2),191-222。

欒佩玲(2000)。猪隻口蹄疫後台灣猪肉價格模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凃惠娟(2007)。以 DCC 模型探討股價指數期貨與現貨。大葉大學管理研究所博 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二、英文部分

Akaike, H. (1969). Fitting Autoregrressive Models for Prediction. 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Mathematics, 21, 243-247.

Bollerslev, T. (1986)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variance heteroscedas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31, 307-327.

Brummett, R. E. (2000). Factors influencing fish prices in Southern Malawi.

Aquaculture .186, 3-4, 243-251.

Chen S. Y., Chou L. C. and Yang C. C. (2002). Price Transmission Effect between GDRs and Their Underlying Stocks-Evidence from Taiwan,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19(2), forthcoming.

Cho, J. Y. (1993).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Price Ratios: A Reexamination,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2), 105-120.

Dickey , D. A. and Fuller, W.A. (1979). Distribution of Estimators for Time Series Regressions with a Unit Roo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4, 427-431

Engle, R. F. and C. W. J. Granger. (1987).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 55, 251-276.

Engle, R. F. (1982).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United Kingdom Inflation. Journal of Econometrica, 50, 987-1007.

Engle, R. F. (2002).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A simple class of multivariate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model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20, 3.

Geoffrey Booth, G. and Ciner, C. (1997).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corn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7(3), 175-187.

Glosten, L., Jagannathan R, and Runkle D. (1993).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cted value and the volatility on the nominal excess returns on stocks.

Journal of Finance, 48, 1779-1801.

Kanamura T. (2009). A supply and demand based volatility model for energy prices, Energy Economics, 31(5), 736-747.

Kappou, K., Brooks, C. and Ward, C. (2010). The S&P500 index effect reconsidered:

Evidence from overnight and intraday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and volum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4(1),116-126.

Lee, C. Y. (200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latility in the Korea composite stock price index.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88(18), 3837-3850.

Narayan, P. K. and Narayan, S. (2010).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oil prices on Vietnam’s stock prices. Applied Energy, 87(1), 356-361.

Nelson, D. B. (1990). Stationarity and persistence in the GARCH (1,1) model.

Econometric Theory, 6, 318-334.

Nelson, D. B. (1991).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in Asset Returns:A new approach, Econometrica, 59, 347-370.

Neumark, D. Tinsley, P. A. and Tosini, S. (1991). After-Hours Stock Prices and Post-Crash Hangovers, Journal of Finance, 46, 159-178.

Oberndorfer, U. (2009). Energy prices, volatility, and the 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Eurozone. Energy Policy. 37(12), 5787-5795.

Pan, M. S., Liu Y. A. and Roth H. J. (2003).Volatility and Trading Demands in Stock Index Future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3(4), 399-414.

Patricia, C. S. (2009). Price synchronicity: The closing call auction and the London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 19(5), 777-791.

Schwarz, G. (1978). Estimating the dimension of a model. Ann. Statist, 6, 461-464.

Serletis, A. and Shahmoradi A. (2006). Return and Volatility in the NYMEX Henry Hub Natural Gas Futures Market, OPEC Review, 30(3), 171-186.

Tse, Y. K. (2000). Test for Constant Correlation in a Multivariate Garch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s, 98, 107-127.

Wanga K. M., Nguyen Thi T. B. (2007). Testing for contagion under asymmetric dynamics: Evidence from the stock markets between US and Taiwan. Physica A, 376, 422-432.

Westerhoff, F. and Reitz, S. (2005). Commodity price dynamics and the nonlinear market impact of technical trader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US corn market, Physica A, 349, 3-4, 641-648.

Zakoian, J. M. (1994). Threshold Heteroskedastic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8, 931-95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