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藉由本研究針對台東地方意象及陸客觀光印象所得的研究發現,對地方政 府提出以下建議:

一、了解旅遊業者的陸客操作模式,積極因應陸客觀光

研究中指出,政府官員對於旅遊業者操作跟團陸客不甚了解,雖然觀光人 次屢創新高,台東卻沒有因此而受益,反而認為觀光人次新高就是其政績。建議 政府應派人了解旅遊業者在操縱台東景點的整個流程,例如除了購物站及水往上 流是如何操作的,除了上述兩個點以外,是否還有哪些景點適合讓陸客團前去觀 光的地方,或者是有潛力可以開發的景點等等。並研擬專門針對陸客之相關政 策,把陸客商機大餅做大,才能促進台東經濟發展。

二、協調旅遊業者與在地商家,化解兩者對立,共創雙贏

旅遊業者及導遊因其抽傭的關係,能進的購物站都是與旅行社有所配合的 購物站,第一線導遊因擔心其業績下滑,常常希望觀光客盡量別進在地商家的商 店購買物品,導致在地商家長期不滿而與導遊發生衝突,建議政府應介入協商,

促進在地商家與旅遊業者合作,提出互惠措施,共同製造商機,創造雙贏。

三、營造新地方意象及觀光印象之前,基礎公共設施應先做好

縣府近年營造 3D 旅遊城市,投入了大筆經費舉辦熱氣球嘉年華、國際衝浪 賽、鐵人三項等活動。雖然這些活動目前看來成績亮眼,但畢竟活動是屬於短期 的,是否能持續熱絡下去尚不得而知。反觀政府投入大筆經費舉辦觀光活動,但 是如觀光景點的基礎設施維護經費卻捉襟見肘,缺乏維護而遭觀光客詬病。故政 府每年應擬定足夠的預算來維護觀光景點的基礎設施,別因為要辦大型觀光活動 而削減其預算,這樣對於台東觀光的永續發展是不利的。

參考文獻

王淑美、溫蓓章(2010)。〈開放陸客來臺旅遊經濟效益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 11(3),頁 133-175。

李貽鴻(2005)。《觀光學導論》。台北市:五南。

林連聰、宋秉明、陳思倫(2011)。《觀光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林寶安、王明輝(2008)。〈高雄市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服務業管理評論》,3(2),

頁 81-98。

邱春英(2001)。《台東縣池上鄉觀光業發展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 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世平(2010)。<從大陸觀光客來台看中共對台政策變遷的政治意涵>。《東亞 研究》41(2),頁 1-40。

洪宗楷(2007)。《願景、地方治理與發展論述:近年台東縣長區域發展政見分析》。

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懿婷、黃章展(2004)。〈泡湯者的溫泉使用經驗史與溫泉區意象之關係〉。載於

《第六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徐宗國譯,Strauss and Corbin 著(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夏鑄九、葉庭芬(1981)。〈台北地區都市意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 鄉研究學報》,1(1),頁 49-102。

高榮繁(2010)。《「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實施屆滿對台灣經濟影響之分析》。臺 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

郭博勝(2011)。《從「故鄉變異鄉」到「新故鄉」—東北角漁村外澳的旅遊休閒 空間生產、在地回應與意義折衝》。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張泰瑞(2007)。《地方觀光發展協力治理機制之探究─以南投縣觀光產業聯盟協會 為觀察焦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敏、張碧琴(2009)。〈觀光產業行銷策略規劃:新竹縣個案分析〉。《中華行 政學報》,6,頁 61-93。

黃耀昆(2006)。《旅遊動機、旅遊意象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田尾公路花園為 例》。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美(2004)。〈居民與遊客對觀光城鎮意象認知差異之研究〉。載於《突破觀光 新困境與觀光產業再造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陳運欽(2004)。《觀光地意象認知與旅遊選擇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良源(2007)。〈我國觀光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觀光客倍增計畫爲例〉。《商業 現代化學刊》,4(2),頁 45-52。

楊明賢(2002)。《觀光學概論》。台北市:揚智。

楊正寬(2003)。〈戰後台灣觀光政策、行政與法規發展史〉。載於《靜宜大學舉辦 之「第一屆台灣觀光發展歷史」研討會論文集(頁 481-495)》,台中市。

葉智魁(1995)。〈社會學理論與觀光研究〉。《戶外遊憩研究》,8(1),頁 1-13。

葉智魁、顏怡音(2009)。〈“博弈條款”與“觀光賭場”-釐析開設“觀光賭場”會帶來 的效應〉。《運動管理》,13,頁 17-25。

葉浩譯,Urry 著(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

靳菱菱(2010)。〈漁場保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兩難:以台東富山漁場及蘭嶼禁漁 區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1),頁 1-25。

曾聖元(2000),施添福總編纂,劉益昌編纂,《台東縣史─觀光篇》,台東市:台 東縣政府。

鄧景衡(1997)。〈山水風景的圖章化─觀光意象厚黑學的權力操控〉。《中國文化大 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10,頁 31-49。

鄭秀玲(2008)。《澎湖居民之地方意象、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國立 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黎貴綾(2006)。《文化因素與族群認知對地方意象影響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 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曉梅(2001)。《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

蔡裕良(2012)。《地方文化與觀光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大

2012/11/28。

台東縣政府統計資料(2012)。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檢索 2012/10/30。

台東縣觀光旅遊網(2012)。取自:http://tour.taitung.gov.tw/ch/index.aspx,檢索於:

2012/11/15。

台東縣太麻里鄉公所(2012)。取自:http://www.taimali.gov.tw/?q=node/198。檢索 於:2012/11/25。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2)。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C025000D7FB62524&type=9 9EC05616443144BD0636733C6861689,檢索於:2012/11/15。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2008)。《觀光客倍增計劃》。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auser/b/doublep/double.htm,檢索於 2011/12/18。

交通部觀光局(2003)。《觀光政策白皮書》。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auser/b/wpage/forepart/digest.htm,檢索於 2011/12/18。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2012)。《觀光統計圖表─近十年來台旅客及國民出 國人次變化》。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

檢索於 2012/10/02。

林曉雲、陳怡靜(2010)。《2000 名陸生 9 月集體登台》。自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today-life4.htm,檢索於:

2012/11/20。

林玉蓮(1999)。《進行武漢市公眾意象調查》。鄭州房地產網。取自:

http://www.zzfdc.gov.cn/zhengcexinwen/thankyou.asp,檢索於 2012/04/07。

旺報(2012)。《社評─陸客關光低價亂象 兩岸攜手解決》。旺報。

E8%A7%80%E5%85%89%E4%BD%8E%E5%83%B9%E4%BA%82%E8%B1%A1-%E5%85%A9%E5%B2%B8%E6%94%9C%E6%89%8B%E8%A7%A3%E6%B1%B A-213005760.html,2012/12/01。,檢索於:2012/12/01。

徐詠絮(2012)。《少子化衝擊 大學建議擴大招收陸生》。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取 自:

http://tw.news.yahoo.com/%E5%B0%91%E5%AD%90%E5%8C%96%E8%A1

%9D%E6%93%8A-%E5%A4%A7%E5%AD%B8%E5%BB%BA%E8%AD%

B0%E6%93%B4%E5%A4%A7%E6%8B%9B%E6%94%B6%E9%99%B8%E 7%94%9F-073439329.html,檢索於:2012/11/27。

徐榮駿(2011)。《觀光專車接駁 暢遊台東經濟便利》。客家電視台。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E8%A7%80%E5%85%89%E5%B0%88%E8%BB

%8A%E6%8E%A5%E9%A7%81-%E6%9A%A2%E9%81%8A%E5%8F%B0

%E6%9D%B1%E7%B6%93%E6%BF%9F%E4%BE%BF%E5%88%A9-1204 08619.html檢索於:2012/11/30。

陸客自由行(2011)。資料來源:http://www.peopo.org/innews/post/79973,檢索於 2012/11/08。

原視新聞網(2010)。《周末知本溫泉祭 推出優惠盼吸客》。原視新聞網。h http://www.ttv.com.tw/101/11/1011105/10111054520901I.htm,檢索於:

2012/11/28。

劉麟祥(2012)。《知本為一張海報導遊砸藝品店遭圍毆 「導遊抽傭五成」剪報引 爆衝突 醉導遊砸店引眾怒慘遭圍毆濺血》。台視新聞網。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13/today-fo2.htm,檢索於:

2012/11/05。

羅添斌(2008)。《陸客來台觀光 718 才正式開放》。自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13/today-fo2.htm,檢索於:

2012/11/24。

聯合新聞網(2011)。《CNN:東京好色 首爾懶惰 台北貪吃》。取自: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6470,檢索於 2011/12/18。

英文文獻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Balogluru, S.& McCleary,K.W.(1999). US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ravelers’Image of Four Mediterranean Destinations: A Comparison of Visitors and Nonvisitor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8(2),144-152.

Gunn, C. A. (1989). Vacationscape: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2nd ed.),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23-38.

Gunn, C. A. (1994). Tourism Planning Basic, Concept& Cases, 3rd ed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es.

Hagedorn, R.(1983).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ynch Kevin(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Milgram, S., & Jodelet, D. (1976). Psychological maps of Paris. In H. M. Proshansky, W. H. Ittelson, & L. G. Rivlin (E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eople and their physical settings 2, 104-124.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Mishler, E.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