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水墨中的人像顯影與模糊性質

第二節 影像模糊的類型

在表現個體種種不同的模糊特性時,有幾項情境是與形體模糊能產生相互呼 應的,將在下方小節中一一說明。同時,在討論圖像的繪畫方式時,會從「邊界 的模糊」、「色調的消融」、「晃動的殘影」以及「影像的遮罩」這四個面向分別進 行討論。此外,這四種模糊面向將會對應到「模糊變幻系列」、「保護色系列」「定 格‧晃影系列」、「光影滲透系列」四個創作系列,將於作品解析中一一介紹。

26

一、模糊的心象表現─邊界的模糊

「消融」是筆者觀察人群後留下的主觀概念。筆者認為,區分主體和客體的 界線上有一定模糊的空間,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和不同個體互相交融,或是被 環境所影響;有些時候,「自我」與「環境/他者」的分野將不那麼明確,邊界 沒有明確的界定,而是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產生,當這種彈性的異質性空間存在 時,每個人的存在既清晰又模糊,彷彿部分消融於環境之中。

筆者隨機抓取日常生活,把隨機捕捉的影像當作現代人生活樣態的切片,刻 意抽離輪廓線,使形體不會被輪廓線框住,而是消融於環境背景之中。人與環境 之間的交流時雙方互相滲透、影響,這種點點滴滴的日常交流,就像細線串起的 關係網絡,人的形體透過細線的交織而成型,也透過細線的散逸而逐漸消融。

二、社會情境互動場域─色調的消融

個體接觸到與自己不相同的對象時,必須要消抹掉自己一部分的特色,使自 己與與周遭環境達成一致。當個體不完全展現他的自我的真實面貌,可能是有與 其他群體相互配合、共融、和諧等考量。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皆有社 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等。人可能 接觸到不同的環境或群體而自我調整,當個體接觸到與自己不相同的對象時,必 須要減弱自己一部分的特色,使自己與與周遭環境達成一致,為的是和外在環境 能達到和諧,進而增加在群體中的安全感。因此,筆者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形體特 徵「消弱」,除了個別輪廓不刻意強調之外,更著重於色調的淡化與消融,藉由 描繪物件的各種消弱方式,達到影像的模糊效果。

此種模糊效果除了表現個體的呈現之外,更著重於呈現畫面的整體情境,可 能是一片灰色調氣氛,在統一色調的遮蓋下,呈現出難以辨認的細節;也可能是

27

整體的環境特色,如統調規律的紋理介入等等,試圖呈現出在統一調性下的群體 樣貌。並在每個人物形體的淡化或破壞後,試著在破碎的幾何形狀或抽象色塊中,

統調出一幅新的視覺意象,或是新的人群風景。

三、描繪動相的時間感─晃動的殘影

使用刻意模糊輪廓的影像,除了是對主體消融於環境之中的感悟之外,同時 也是為了表現主體的「動相」。畫面中的題材多擷取自作者記憶中的切片,這些 段落切片可能是一小片段的時間,人物在這些時間片段中從事活動,人像形體會 因說話、做事、走動而擺盪,在記憶中留下動態的痕跡:

繪畫空間作為一個有結構的、有方向性的空間呈現給我們,在這空間中某 些線條構成軌跡。同時如果這些軌跡……孕育著一種它們在不動中的運動 的話,那麼,繪畫空間就一定能實現時間化……能破除囚禁運動的這種魔 力。23

這種運行的軌跡使時間和空間有了不同的呈現,筆者認為,邊界清晰的形體較像 是如同照片定格般的靜止時間,而晃動散逸的形體是運行軌跡的紀錄。因此,我 將同一個人物的影像疊合在一起,彷彿是將他各個時間點不同的狀態壓縮在同一 個畫面中。畫面中呈現的是一段時間的連續紀錄,將之壓縮、扁平化之後的集合 殘影,呈現了每個個體多樣而真實的面向。

四、在隱藏與展現之間─影像的遮罩

23 薛曉源,《飛動之美─中國文化對「動勢美」的理解與詮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年,頁 191。

28

如第二章所敘述的,人的性格組成有多元的元素,內向與外向的偏好與拉扯,

來自內傾與外傾需求的滿足。對於自我展現程度的不同變化,會在不同情境中有 不同的展現,有人則選擇以片段發聲的方式,可能展現部分而不展現全體,部份 展露真實的自我。對於這種自我部分展現、部分隱藏的情境,若對應到圖像的表 現上,筆者認為形體應該是片片斷斷地呈現的,所以筆者想將形體進行部分的遮 蓋,希望藉由某種外物的介入與遮蓋,可以做出新的一種模糊效果,也可以呼應 某種情境下的心理狀態。此外,物體的視覺呈現與光的照射有關,物體的色調、

明暗、清晰與模糊,皆與環境中的光影變化拖不了關係。因此,筆者試著利用光 影介入形體的方式,來對人物形體進行破壞與重組,希望能達到模糊的效果,並 傳達出人們心裡含蓄隱藏與外放展現同時具備的情境。

人物部分的隱藏與展現,如同陰影蓋住的形體,部份被光影照射到、部份藏 於陰影之中,被光照射到的清晰展現,於陰影中的模糊了、退後了、隱蔽了,但 不代表它不存在。對於自我表述的語言,是每個個體自身的選擇,筆者選用這種 表現形式,試想呈現出某種不流暢表述的錯亂情境,如同一個人片段發聲的絮語,

斷斷續續的展演,呈現主體獨特存在的樣貌。若轉換為視覺意象的話,就如同形 體處於斑斕的光影之下,完整的形體(自我)被光影打散,卻因為部分的隱藏與 展現,呈現出發聲者獨特的風貌。因此,筆者在繪畫此一技法風格時,不將重點 放在表現主角的真實自我與真實本體,而是將描繪重點放在模糊破壞後的新形象

──必須透過本體與遮罩共同存在、相互累積,才能呈現此種情境複雜又獨特的 樣貌。

第三節 水墨畫與模糊藝術表現

筆者過去學習傳統水墨,在人物畫的方面,先從工筆人物入手,再嘗試寫意

29 方藝術史學者沃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24對一系列的藝術作品進行歸納 分析後,提出了五項共通的特點25。其中「線性到繪畫性(linear-painterly)」做為 第一項原則分析,指的是早期藝術品創作時,強調輪廓線(linear),後期則偏向塗 抹,也就是繪畫(painterly)的方式。26關於線描風格和繪畫風格的兩種不同表現,

沃夫林把它們解釋成對物體的兩種不同處理方式,因為不同時期畫家理解世界的

24 沃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德國藝術史學者,以作品形式為研究重點,著重藝術作品 的風格分析。著有《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一書。

25 沃夫林在其著作《藝術史的原則》中,對文藝術經到巴洛克一系列作品予以歸納分析後,提 出五組概念,分別為:線性到繪畫性(linear-painterly)、平面到深度(plane-recession)、鎖閉形式 到開放形式(closed-open form)、多樣性到統一(multiplicity-composite)、清晰到不清晰

(clear-relatively unclear);並且對這五組概念提出藝術形式的類型,說明此一時期藝術表現的質 量與變化趨向。

26 郭廣賢,《藝術與美學導論》,新北市:全華圖書,2014 年,頁 158。

27 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2 年, 頁 44。

30

沃夫林舉例十六世紀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7 -1543)的〈亨 利八世〉肖像畫,與委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 的〈小公主瑪格麗特〉進行比較28。其中前者鉅細靡遺描繪細節的風格,屬於「線 性」的繪畫方式,因為畫面中平均佈滿了輪廓線或肌理,那些輪廓線或者表面的 紋路扮演著眼睛的導引者,也記錄了眼睛觀看物象的「視覺路徑軌跡」,這與後 者「繪畫性」的整體視覺有很大的不同:

一切均視賦予或撤離邊緣的主要意義之多寡而定,視它們是否該當做線條 來審閱而定。一種是視線條即繞著形式均衡移動的一道軌跡,觀者能夠安 心地把自己託付給它;另一種則是圖畫受光和影的支配,雖不絕對否定界 限,卻也不把重點放在界限上29

圖 3-1:霍爾班〈亨利八世〉1540 年 畫板 油彩 88.2×75cm 羅馬 國家畫廊藏 對人物衣服裝飾鉅細靡遺的刻畫。

圖 3-2:委拉斯貴茲〈小公主瑪格麗特〉1656 年 油畫 105×88 cm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藏 使用大塊的筆觸,細節刻劃不多,卻很符合肉眼 看到的效果。

28 同註 27,頁 66-68。

29 同註 27,頁 45。

31

32

33

除了去除輪廓線而達成模糊相容的效果之討論外,關於一件作品要處理到多 麼模糊?哪裡清晰哪裡要模糊?如何在清晰與模糊的拉扯間達到畫面的平衡?

也都是筆者創作時會思考的畫面表現問題。在筆者創作的過程中,以細密線條層 層重疊、或以乾擦的筆觸層層上色,讓筆觸和顏料一點一滴地堆疊,除了逐漸做 出畫面的層次感與質感,也逐漸將人物形體描繪出來。但是,在描人物形象逐漸 清晰時,又會覺得人物形象過度明顯,而將部分形體抹除掉、遮蓋掉。部分形體 被抹除掉、遮蓋掉之後,又會覺得形象過度模糊隱藏,所以再將部分細節加回來,

如此反覆進行,直到畫面達到自己認為最舒服、最安穩、最自然、最完整的狀態,

一幅作品才得以完成。

創作者的創作過程往往與藝術品要表現得內涵有所關聯。在上述的這種反反 覆覆的創作過程中,人物的形體部分清晰卻又部分模糊,畫面中人物形象的展現 融合了相互矛盾的特質:清晰與模糊共存、遮蔽與顯現共存。這種又隱藏又顯現 的矛盾與拉扯,如同人內心對隱藏和展現的反覆衡量,最終在環境氛圍與自我本 質、內外向性格驅力等元素的交錯影響下,最後找到一個自我暫時得以安適的呈 現姿態,得到了片刻的安全感與安心感,也就是自我形象的暫時呈現。這種時刻

創作者的創作過程往往與藝術品要表現得內涵有所關聯。在上述的這種反反 覆覆的創作過程中,人物的形體部分清晰卻又部分模糊,畫面中人物形象的展現 融合了相互矛盾的特質:清晰與模糊共存、遮蔽與顯現共存。這種又隱藏又顯現 的矛盾與拉扯,如同人內心對隱藏和展現的反覆衡量,最終在環境氛圍與自我本 質、內外向性格驅力等元素的交錯影響下,最後找到一個自我暫時得以安適的呈 現姿態,得到了片刻的安全感與安心感,也就是自我形象的暫時呈現。這種時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