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此篇論文來自於筆者碩班期間進行的一系列人物畫創作,回顧筆者學習繪畫 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對人物畫產生興趣並多所著墨,除了人物形體本身的美感 之外,人們內心所蘊含的細膩情感與豐富思想、或是人們生存處境與社會現況等 等,更是筆者想藉由人物形象來作為傳達主題的原因。從年幼時代就開始對形形 色色人物的各種好奇與想像,這是筆者對人世間的永恆探索,藉由默默觀察人物 的過程,滿足筆者自身的好奇心,在未來的人生中也會持續下去。此外,筆者習 慣以圖像化的方式來處理自身的觀察與感想,因此描繪人物的形象,正好能滿足 筆者的好奇與想像,以及想要加以梳理、表現與描繪的慾望。

此系列人物畫作品的呈現方式,特別不選用圖象學或象徵的手法來承現作品 的意涵。過去可能人物與特定場景、特定物件一同出現,以場景或物品象徵人的 心理狀態,然而筆者使用這樣的創作手法容易使作品顯得太具說明性,使作品容 易變成敘事性太強的插畫。但筆者在觀畫與創作的過程中,逐漸認為「繪畫不應 該是理解,而是感受」,這種看待繪畫的標準或許不是全面正確,卻是近幾年想 走的方向。因此碩班期間,筆者試著從形式入手。逐步摸索各種人像表現手法,

希望能套脫以往的模式另闢一條蹊徑,以更直接、更純粹、更能和觀者直接共感 的方式,創作出獨特的人像表現風格,並逐步發展出自己的創作脈絡。因為經歷 過這樣的思考與取捨,使筆者在創作模糊系列作品時,特別將內涵情境與畫面表 現作直接的對應與連結,希望能用畫面形式傳達情境意涵。這種創作模式和以往 的經驗不同,過程中會盡量去開發各種模糊的形式以表現不同情境,頗有收穫,

是筆者未來可以參考、延續的創作模式。

80

81

覺藝術作品,都會追求作品的視覺張力,使作品能有顯眼的效果;但筆者反其道 而行,以模糊效果追求畫面的「退後」,除了為了是視覺效果的實驗與開發之外,

更希望能和筆者的世界觀產生連結,更能呼應筆者特別想呈現的低調、內斂人 格。

每個人對世界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與個人思維脈絡的 逐漸形成,人們在腦中會依照自己的方式,勾勒出世界的輪廓。然而若不是透過 深入的交談與長時間的互動,很難深入理解每個人對世界的想像,也很難找到能 共鳴的知音。藝術家站在得天獨厚的位置,能把內心深層的世界加以轉換,藉由 藝術作品的展示,若能觸動到有共鳴的人,將會是藝術家最大的幸運。每當聽到 觀畫者對畫中情境的若干抒發與回饋,彷彿在莫不相識的茫茫人海中找到知音,

創作的路上不再寂寞。這種獨特的互動過程,也是筆者創作上的一大動力。

82

參考文獻

書籍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苗栗:

桂冠圖書,1992 年。

孔新苗、張萍,《中西繪畫比較》,濟南:山東會畫出版社,2002 年。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心理類型─個體心理學》(《榮格文集》第三卷),儲 昭華、沈學君、王世鵬譯,北京:國際文化,2011 年。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王曉珪、宋偉杰譯,《大分裂之後:現 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麥田,2010 年

艾倫伯格(Henri F. Ellenberger),廖定烈、楊逸鴻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 學的歷史與演進 第三冊 浪漫主義動力精神醫學:佛洛伊德與榮格》,台北市:

遠流,2002 年。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2013 年。

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雄獅美術,1987 年初版,2002 年最新版。

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潘耀昌譯,《美術史的基本概念─後期藝術中的風格發 展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

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曾慶音譯,《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台北市:

83

漫遊者文化,2011 年。

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楊秀君譯,《內向心理學》二版(The Introvert Advantage :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台北市:漫遊者文化,2012 年。

劉子奇,《低調做人的哲學》,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0 年。

薛曉源,《飛動之美─中國文化對「動勢美」的理解與詮釋》,北京: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社,2010 年。

期刊論文

劉素真,〈日本現代水墨之「書寫性」與「繪畫性」─以東山魁夷〈揚州薰風〉

障壁畫為例〉,《李奇茂教授藝術風格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 灣藝術大學,2013 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