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隱藏與顯現之間:個體意識的多元特質─曾冠樺水墨人物畫創作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隱藏與顯現之間:個體意識的多元特質─曾冠樺水墨人物畫創作論述"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國畫組. 碩士論文. 在隱藏與顯現之間:個體意識的多元特質 ─曾冠樺水墨人物畫創作論述. Between Hiding and Appearance: The Multiple Traits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Ink Painting Discussion of Tseng Kuan Hua. 指導教授:莊連東教授. 研究生:曾冠樺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八 月.

(2) 摘 要. 本文從現在社會中自我與群體的互動關係、自我形象的呈現、以及性格的內 外向特質開始著手,探討人在面對各種不同情境下,可能呈現出的多樣性質。筆 者以人物的形象作為創作的題材,並將人物形體處理得邊界不清、模糊難辨,或 是利用光影的投射、或色塊的遮罩,將完整的形體干擾、打散,破壞原本清晰完 整形體的目的,是為了使處理後的形體能和筆者的理念相呼應,並表現出人存在 於世間中那種曖昧難辨、流變多樣的狀態。 文中藉由心理學理論中對性格的論述與分析、以及社會學中對群體互動模式 的理解與描述,筆者得以用更深更廣的角度,去了解各種世間互動的可能;此外, 創作中加入個人的感官經驗與自我思辨,終將心中的抽象意象轉換成與之相對應 的圖像化創作。除了嘗試用圖像表現自我與人際間的種種可能之外,筆者試著使 用不同於以往的水墨技法,希望能將創作過程與表現內涵做出更緊密的結合,使 筆者欲表現的內涵,能藉由獨特的筆觸線條與作品構成,更直觀將情境傳達到觀 者的心靈感受上。. 關鍵字:水墨創作、人物畫、模糊、顯現、隱藏. i.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 and group,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the introvert and extrovert personality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ies that people may show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author took figure images as subject matters, and make those figure images vague and indistinct. Regarding the painting skills, the usage of shadow casting or color blocks masking, dispersing the intact and clear images, And the purpose of breaking the original intact images is to make the painting images connected to the author 's ideas which represents the ambiguous, varied and diverse conditions of living in this world. With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about personality i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bout groups interacting mode in sociology, the author uses a deeper and wider angle to understand all kinds of possibilities of interactions in the world. Moreover, personal sense experience and speculation mix into the painting process, making the abstract meanings became related images and paintings. In addition to using images to represent all kinds of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possibilities, the author tried to use some pictorial skill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to achieve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inting process and the notion of creativity. Looking forward tocombing the notion of creativity and the atmosphere of works, with the special brushwork and the form of works to the viewers intuitively and directly.. Key words: Ink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Vague, Appearance, Hiding. ii.

(4) 謝 誌. 又到了黃金雨繽紛落下的季節,回望在師大度過了近七年的寒暑,彷彿一晃 眼就度過,尤其是碩班三年,在短短時間經歷過大小事件、受到師長和同儕的觸 發與影響,時間似乎被壓縮成非常濃稠的狀態,卻也是收穫滿滿的珍貴時光。 在碩班的這三年期間,要特別感謝指導我的莊連東老師,阿東老師在創作上 不斷前進與深造,充滿熱情與樂趣,給我很大的啟發。很謝謝老師在創作上給我 很大自由揮灑的空間,讓我在就學期間能不疾不徐地摸索前進,逐漸摸索出自己 的道路。也很謝謝老師每次見面討論時都耐心跟我講解,老師靈活清晰的思緒, 每次會面完都有靈感重現、整頓大腦之感,讓我得以度過每個在創作上和論文中 的困頓與猶豫。 此外,很感謝論文口考委員孫翼華老師與陳建發老師。孫翼華老師創作上的 建議與鼓勵,並提供未來創作發想的不同觀點,十分值得參考。陳建發老師從頭 到尾仔細地閱讀了論文,在格式上和內容上為我點出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幫助 我把這本論文修整得更加完善,兩位師長用心的態度,十分人佩服。此外,謝謝 柔伊口試時幫忙作紀錄,仔細的紀錄是我修改論文的有力輔助;也很謝謝景瑄幫 我潤飾英文摘要,忙碌之中抽空給了很大幫助。個人能力有限,幸虧師長和朋友 提供的專業,才讓我有辦法完成這篇論文,內心深深感謝。 研究所期間修過幾位師長的課,在課堂上感受每個老師請囊相授,都對我產 生不同的影響。感謝林章湖老師的畫論解析、程代勒老師書寫藝術的啟發、李振 明老師對作品的課堂討論、袁金塔老師創作觀念的分享,除了課堂上的教學外, 與老師們課堂外的互動,往往也變成重要的回憶。李君毅老師除了在課上帶學生 討論外,課後閒聊分享更是帶給我不同的視野;白適銘老師深入分析、楊永源老 師對我作品的建議,至近依然深記在心;王友俊在烏來寫生時閒聊與建言,改變. iii.

(5) 了我對創作的想法。很可惜碩班期間沒修到林昌德老師、孫翼華老師的課,但幾 次聽老師們分享、對談,也在這些難得的機會中學習到許多。 在研究所的這幾年期間,最開心有幾位摯友相伴,平衡了創作與寫論文的單 人時光。謝謝雯琳的一路相伴,彼此相互鼓勵、共同追夢,是彌足珍貴的緣分。 謝謝同學兼室友的志雅、冠婷、郁筑等人,不僅是課業上的即時討論,也提供了 生活上的實際陪伴。謝謝無數個夜晚一同在系館 501 教室畫圖的朋友:博駿、小 笠原、學敏、柏昱等人,以及來寫書法的冠地學長,總是給我們許多建議,大家 互相討論閒聊,不僅是意見的交換也是放鬆心情的管道。也謝謝溫柔可愛的敬子、 一起討論創作的民裕、智淵,以及找我合作辦展的吟禎、子瑞等人。此外,很感 謝理論組的阿橘,在創作方面給我不同角度的建議,嘗試觸發未來的新可能。特 別感謝陪伴我的秀蓁,帶給我許多歡笑與溫暖,在不知不覺間給我許多力量。要 感謝的人還有許多,一時無法一一陳述,但每次受到幫助與關懷,我的心裡都無 限感激。 在師大的這幾年時光中,累積了許多不同的經歷,許多事件是無法預期的, 卻是彌足珍貴的存在。很感謝在師大遭逢的一切,因為有這些寶貴的經歷,才讓 我創作的道路上得以緩緩前行,慢慢成長。 最後的最後,想感謝一直關懷我的家人,你們是我在台北奮鬥的避風港,是 我忙碌生活中的充電座,永遠感謝你們。. 曾冠樺. iv.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所 民國 104 年 8 月.

(6)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v 圖次……………………………………………………………………...……………v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04 第四節. 名詞解釋…………………………………………..………………….07. 第二章 隱顯:個體內外在的多元特質………………………..…….………….09 第一節 性格的多樣性…………………………………...…………………..10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從個體存在意識到內外在多元特質………………………...……..17 自我展現與環境互動……………………………………………….20 眾聲喧嘩中的低調者……………………………………………….21. 第三章 水墨中的人像顯影與模糊性質……………………...………………….24 第一節 模糊人像的思考……..…………………………………...…………..24 第二節 影像模糊的類型………….…….…………………...………………..25 第三節 水墨畫與模糊的藝術表現……………………….…………………..28 第四章 創作思維與實踐……………………………………...………………….34 第一節 創作理念…………………………………………...…………………34 第二節 創作實踐………….…………………………………………………..36 第五章 作品解析………………………………………………..………………..48 第一節 創作作品整體簡述…………………………………..………………..48 第二節 個別作品解析………………………………………..………………..49 第六章. 結論 …………………………………………………………………......79. 參考文獻……………………………………………………………………………..82 v.

(7) 圖. 次. 圖 3-1:霍爾班, 〈亨利八世〉 ,畫板、油彩,88.2×75cm,1540 年.......................30 圖 3-2:委拉斯貴茲, 〈小公主瑪格麗特〉 ,油畫,105×88cm,1656 年................30 圖 4-1:曾冠樺, 〈我的小確幸(二)〉局部,22.5×15.5cm,2014 年.....................39 圖 4-2:曾冠樺, 〈這天(三)〉局部,22.5×15.5cm,膠彩,2014 年.....................39 圖 4-3:曾冠樺, 〈女孩習作〉局部,24×27cm,水墨、畫宣板,2014 年............40 圖 4-4:曾冠樺《微風》局部,17.5×14cm ,彩墨紙本,2014 年..........................40 圖 4-5:步驟說明一:鉛筆草稿的描繪........................................................................41 圖 4-6:步驟說明二:草稿完成圖................................................................................41 圖 4-7:步驟說明三:初步底色暈染............................................................................42 圖 4-8:步驟說明四:底色暈染後,再加入第一層排線的效果...............................42 圖 4-9:步驟說明五:累積排線密度,並搭配暈染....................................................43 圖 4-10:步驟說明六:細部線段肌理..........................................................................43 圖 4-11:步驟說明七:最後細部修整..........................................................................43 圖 4-12:步驟說明八:作品完成圖..............................................................................43 圖 4-12:步驟說明一:尋找適合的攝影作品..............................................................44 圖 4-13:步驟說明二:拍攝人物照片,作為姿態與造型的參考.............................44 圖 4-14:步驟說明三:將兩個影像疊合,完成初步的畫面構圖..............................44 圖 4-15:步驟說明三:逐步畫出樹蔭形狀..................................................................45 圖 4-16:步驟說明四:初步完成的背景底..................................................................45 圖 4-17:步驟說明五:加入白色,製造光暈效果........................................................45 圖 4-18:步驟說明六:加入人物形體..........................................................................45 圖 4-19:步驟說明七:人物和樹蔭的細部刻畫..........................................................46 圖 4-20:步驟說明八:作品完成圖..............................................................................46 圖 4-21: 〈滲透(二)〉細部肌理質感表現....................................................................47 vi.

(8) 圖 4-22: 〈滲透(一)〉細部肌理質感表現...................................................................47 圖 4-23: 〈片刻(一)〉細部肌理質感表現....................................................................47 圖 5-1:作品一 曾冠樺, 〈融〉 ,彩墨紙本,91×91cm,2014 年...............................50 圖 5-2:作品二 曾冠樺, 〈消融系列-1〉 ,彩墨紙本,91×86cm,2014 年...............52 圖 5-3:作品三 曾冠樺, 〈那麼(一)〉 ,彩墨紙本,58×92cm,2014 年.................54 圖 5-4:作品四 曾冠樺, 〈那麼(二)〉 ,彩墨紙本,58×92cm,2014 年................56 圖 5-5:作品五 曾冠樺, 〈保護色(一)〉 ,彩墨紙本,83×86cm (X6),2015 年......59 圖 5-6:作品五 曾冠樺, 〈保護色(一)局部〉 ,彩墨紙本,83×86cm,2015 年.......59 圖 5-7:作品六 曾冠樺, 〈保護色(二)〉 ,彩墨紙本,112×145.5cm,2015 年.......61 圖 5-8:作品七. 曾冠樺, 〈晃-1〉 ,彩墨紙本,99×92cm,2014 年.............................64. 圖 5-9:作品八. 曾冠樺, 〈遠行〉 ,彩墨紙本,87×87m,2014 年..............................66. 圖 5-10:作品九. 曾冠樺, 〈滲透(一)〉 ,彩墨紙本,87×87m,2014 年..................69. 圖 5-11:作品十. 曾冠樺, 〈滲透(二)〉 ,彩墨紙本,87×87m,2014 年.................71. 圖 5-12:作品十一. 曾冠樺, 〈滲透(三)〉 ,彩墨紙本,87×87m,2014 年............73. 圖 5-13:作品十二. 曾冠樺, 〈片刻(一)〉 ,彩墨紙本,45x45m,2015 年............75. 圖 5-14:作品十三 曾冠樺, 〈樹蔭〉 ,彩墨紙本,112×145.5cm,2015 年............77. vii.

(9) 表. 次. 表 2-1:榮格八種性格特質一覽表…………………………………………………13 表 3-1: 「線性」 、 「繪畫性」 、 「書寫性」三者特性比較表…………………………….32 表 5-1:四個系列作品一覽表………………………………………………………48.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將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反芻與轉化,透過主題的選擇與表現形式的實驗, 進而找到最合適的圖像表現,創作這在經歷這種圖像轉化的過程中,不僅找到個 人的表現風格,同時也能將日常印象與自我經驗作更深入的回顧與思索。本篇論 文以「顯現與隱藏之間」為主題,目的是為討論人的自我呈現中那種既隱藏又顯 現的模糊曖昧狀態,希望能將嚴謹的學理依據與生活經驗結合,並融合形式技法 的試驗與開發,找到適當的思想根源與創作方法,進而建構出完整的創作論述與 成果展現。.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筆著一直以來的創作,皆是以人物畫為主要的題材。其中又以人物的「互動」 性最能引發筆者的興趣。記得上大學後到大城市的衝擊,促使筆者開始描寫都會 人群形象,以直觀的方式呈現都會群的擁擠、匆忙意象,試圖表現對於群眾的各 種觀察與想像。後來則以變形、象徵的手法表現都市人們的生活狀態,表現人居 處於大城市的盲目與渺小,進而進行了一系列的人群圖像創作。隨著都會衝擊逐 漸退去,群像的表現也隨之告一段落。筆者的創作焦點逐漸轉移,將大範圍的人 群濃縮到小群體的相處、或是自我與環境的互動模式,試圖用比較微觀、個人角 度,表現微妙的個體與環境互動場域。在創作逐漸演變的過程中,發現還是必須 回縮到小群體或是個體來表現,才能用比較細膩、深入的方式表現細微的心境狀 態。 1.

(11) 研究所期間,筆者將創作焦點放在人物自我展現、個體與環境互動等面向, 此種表現方向與筆者個人經驗有更深的連結,從幼年時代開始,筆者就喜歡以旁 觀者的角度默默觀察人群,思考群體中每個個體的內在與他們彼此的互動方式, 這種觀察人的興趣轉換到人物的描繪上,使筆者對人物畫有更多嘗試與探索。此 外,因為筆者對於人群中的低調、內向的人們較有共鳴,他們的自身經營與和處 世之道,在這個強調自我展現的時代,反而更顯出曖曖內含光的獨特魅力,也成 為資訊過量時代、藏在眾聲喧嘩後面的獨特風景。筆者想描繪的,正是這群看似 不太顯眼的人們──表現他們面對外界的掙扎與調適、對內在寧靜的專注與追求, 以及介於隱藏和顯現之間的生存美學。. 二、研究目的. 此篇論文將以筆者碩班期間的一系列創作作為主要論述重點。筆者以旁觀者 的角度去默默觀察群體與個體,思索每個性格迥異的個體為何有如此不同的差異, 他們又如何以各自的面貌生存於世界上……這些種種相關的問題,都是觸發筆者 思索的內容,因此筆者藉由描繪的過程來進行紀錄,希望能表現筆者觀察到的種 種現象;在另一方面,筆者也希望能在創作的過程中,藉由作品逐步形成的過程, 達到更深入的思索與梳理,同時藉此方式能達到心靈上的成就感與滿足。 除了自身好奇心的滿足之外,筆者將對人像的顯影,進行幾個不同方向的捕 捉,希望能選取特別的表現風格,並尋求一個最為貼近筆者觀察的創作方式,來 貼切的述說筆者對於人物的客觀觀察與直觀的印象、或是主觀的理解與天馬行空 的想像。個體內在多樣化需求的碰撞、群體之間各種個體間相互交會、以及個人 與環境互相影響等等,都是人物存在狀態的多樣元素,在內外在多樣元素的交錯 作用下,人的狀態可能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變化;而在種種狀態的變化之中,筆 者又對人群中的低調內斂性格特別感興趣。希望能藉由圖像的表現,傳達出多元. 2.

(12) 因素影響下人的流變特質、隨和者的自我消融、以及內向者自我隱藏的低調存 在。.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人像」一直是筆者創作的主要題材,利用人物的圖像,能最直接的呈現出 人物的內心情境,也最容易和觀者產生共鳴,因此筆者將以一系列的人像創作做 為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在人像與畫面的呈現方面,無論是單人的肖像、或是一大 群人影的群像,都是筆者想嘗試表現的內容,因為除了表現單獨人物的內在情感 與自我呈現之外, 「人與群體」 、 「自我與他者」或是「自我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也都是筆者想探索的重點。有鑑於「內在情境(個人)」、「外在情境(群體、環 境)」與「交互作用」幾項關鍵點都將是筆者想專注的重點,筆者將參考與之相 關的各項理論,來幫助筆者更深入探討人物的複雜特質。理論方面,筆者參照深 入討論個人內心運作的心理學、以及兼顧個體與群體互動的社會心理學等,來作 為創作論述的理論依據。 在呈現人物個體內在與環境互動時,筆者特別選用人物形體的「外在形象」 來做為主要創作的重點,一來是因為以外在形象連結人物內在,較容易將形式操 弄與表現內涵做出連結;二來是因為「外在形象」是比較直接認識一個人的方式, 它與人的自我呈現有緊密的關係,每個個體在呈現自我樣態時,會經過一段自身 特質取捨以及外在環境交融的過程,因此最終自我形象的呈現,將會是自我本能、 他者互動、環境影響等三方面相互碰撞後的結果。因此,筆者作品雖是從外顯形 象的角度進行描繪,但透過平面圖像的各種變化,希望能用最直觀、圖像化的方 式去呈現出個體存在的種種內外在多元性質與可能性。 此外,在研究範圍中必須提及的,筆者的作品中多以女性的作為畫中的主角。 3.

(13) 因為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是筆者最熟悉、貼近的形象,除了筆者本身身為女 性,女性的形象除了較能掌握其特徵外,也比較容易帶入畫中人物的角色並產生 共鳴,因此畫中將多選用女性的形象為主角。雖然模糊、遮蔽的視覺表現會讓人 聯想到少女的溫柔含羞、欲迎還拒的形象,但筆者並不將論述焦點放在女性主義 上,原因是筆者想呈現的是普遍共通的人類心理狀況,無論是男女老幼都可能面 臨的心理狀態與社會情。因此,筆者將在論述上避開女性主義的的論述架構,而 是以心理學與社會學的方向出發,希望在梳理自身創作脈絡時,能略為跳出性別 論述架構,而表現出各種角色內心的幽微晦澀之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藝術家藉由創作的過程逐步累積,並逐漸形塑出自己的脈絡;而透過創作方 法學的確立與實行,使藝術創作的脈絡更加明晰。在創作構想的觸發與實踐中, 將考量到兩個層面的創作模式運用:其一是創作論述的,並選取相關理論作為創 作理念的參照;其二創作研究方法的建立,在反覆實際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找 出最能符合自身創作理念的表現形式──無論是在繪畫主題的選用上和創作媒材 技法的實際運用過程中,都期望能找到與創作理念能相應契合的方式,藉此來表 現筆者所觀察或體會到的世界。. 一、創作論述的研究方法. 在筆者一貫的創作脈絡中,皆是藉由人物的形象,來表現人們內心情境或社 會互動現狀。隨著創作過程的逐漸轉型與變化,筆者將人像作品聚焦在人們內心 幽微隱晦的心理表達,並試著以「個體」的觀點出發,去思考個體在群體中狀態、 4.

(14) 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以及個體自身的存在與展現。為了表現這些較為複雜而細微 的狀態,筆者將參考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理論,作為創作論述中主要的理論依據。 在眾多的心理學與社會學理論中,筆者選用類型心理學關於「內向」與「外向」 的描述,來討論個性上的多樣化差異,並特別關注「內向性格」的呈現,藉由對 內向性格更深入的理解,來作為創作時表現「影藏」 、 「退隱」等人物影像呈現的 參考與輔助。此外,有鑑於心理學是以較微觀的方式分析內心情境的幽微變化, 而社會學則是以較為巨觀的方式討論群體的互動特性,因為個人和群體或大環境 的互動也是筆者想要表現的方向,所以選用社會學理論中關於「個體和群體的互 動」、「情境中的展現與發聲」等相關討論,作為創作論述的啟發與參照。 除了理論的梳理與創作論述的闡述之外,作品在逐步形成的過程中,所選用 的畫面構成方式與作品解析方法,也是筆者在此系列作品中所期望確立的。縱觀 許多與人物形象傳達寓意的作品,多是以圖像或符號的組構,來象徵或暗喻人物 的內在狀態;這樣的「望圖生意」的畫面構成方式具備一定的說明性,需要足夠 文本才能完整的理解或解析作品。筆者在創作作品時,刻意避免作品有過強的說 明性,希望能以直觀的形式,來呈現當下情境或心理狀態。因此,在進行第五章 個別創作作品解析時,將多側重於畫面情境、氛圍的呈現,而非作品背後的寓意、 象徵或故事性。希望能以上述這種作品解析方式,使作品的呈現更加單純而純粹, 並使欲表現的情境能用更直觀的方式,引起觀者直接的體會與共感。. 二、創作實踐的研究方法. (一) 創作題材 本研究希望藉由此次創作的系列作品與論文論述,來表現每個個體在面對外 界時,和環境相互影響的狀態,以及「隱藏」和「展現」之間的複雜性。在繪畫 的手法上,筆者將實驗各種不同的人像「模糊」方式,一來是打破過去傳統水墨 人物畫的表現技法,試著在水墨人物中加入模糊效果,希望尋求出水墨人物畫表 5.

(15) 達技法的新可能性;二來是藉由各種「模糊」的效果再現日常生活情境,希望以 視覺圖像的表現方式,傳達筆者所觀察到的人群現象,並表現每一個個體內心的 幽微之處。 筆者將試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模糊」的種種可能,因此在模糊影像的呈現 上,擬運用各種不同的元素介入,作為創作的視覺語彙。在視覺語彙的捕捉上, 除了平常的草稿手繪之外,攝影與電腦繪圖軟體呈現的影像,也成為視覺語彙的 參考。攝影運用光學原理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是有別於肉眼所見的成像,尤其 是ㄧ般認為「拍壞」的攝影效果,反而能成為最好輔助與參考。因此,筆者在取 材時,刻意運用失焦、柔焦、過曝、殘影等效果,使人物影像達成自然而隨機的 「模糊」表現。此外,也會蒐集平日各種光影變化的圖片,或是某種獨特的抽象 肌理,將光影或肌理用照相拍下來後,再經過電腦繪圖軟體的後製,使光影或肌 理疊合、交錯於人物形象之上,進而達成模糊的種種可能。 而在主題人像的表現上,以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像作為創作者主題。所 選擇表現的人物與場景,皆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平凡景象,筆者認為,越是 不刻意營造出的場景,越能呈現貼近日常生活的瞬間,如同偷拍才能捕捉人物最 自然表情,筆者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就如同偷拍的動作:以肉眼對某個瞬間進行捕 捉,存放於腦海之中,並在日後的創作中將印象重現出來。. (二) 創作媒材 學習水墨的過程中接觸了工筆、寫意、重彩或膠彩等各種不同媒材技法,在 學習過不同媒材後,希望能融合各種媒材的特性,發揮出每種媒材的特質,或是 在媒材混和疊加的過程中,嘗試出不同的畫面效果。因此,幾種東方媒材的試驗 與混用,將是筆者創作時一貫的嘗試方向。在大部分創作作品媒材使用方面,多 以水墨紙本為基底,並以膠彩畫的水干顏料和少量的不透明水彩,作為大部分作 品最終呈現出的質感。部分作品為增加畫面的厚度與質感,會加入膠彩畫材中的 雲母粉和方解末、礦物顏料等,來呈現畫面中的光澤感和顆粒質感,藉此增加畫 6.

(16) 面質感的變化。 此外,筆者在此系列作品中,使用細筆和平筆作為畫圖時的主要工具,利用 細筆的排線和平筆的乾刷,將顏料薄薄地慢慢堆疊、累積,希望能慢慢做出肌理 的厚度與層次變化。這是在與筆者過去創作習慣中,較為不同的創作方式;不僅 步驟較為緩慢麻煩,也因為獨特的進行模式,正好能符合筆者的繪畫特質與習慣, 並能與筆者想要表現的內涵相互呼應,使這種創作方式多了更多意義,也使筆者 在創作的過程中,藉由步驟的進行達到單純的滿足感。.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消融 (melting) 消融為形容某物體緩慢而漸變地消失的過程,如冰層的溶化,水氣的蒸發、 或是岩石的風蝕、崩解等等,表現出物體逐漸分解、融化、消失的狀態。北宋詩 人秦觀在《寄李公擇郎中》詩中寫道: 「朝睍既升淮海見,瀌瀌雨雪自消融。」; 《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四卷〈東廊僧招魔陷囹圉〉詩云:「若是塵心全不起, 任他宿債也消融。」 大陸作家葉聖陶也於小說《倪煥之》第一章敘述到: 「濃雲 重疊,兩岸田畝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裡。」……等等都是形容逐漸消失的 樣貌。 筆者在 2005 年 1 月於師大德群藝廊舉辦畢業展,展覽名稱訂為「消融的日 常─曾冠樺水墨創作個展」,即是以「消融」作為展出主題,呈現出形體消融的 一系列人物作品,表現出日常生活中各種模糊、逐漸消失的情境。. 7.

(17) 主體/客體 (Subject/Object) 在哲學中,主體就是一種有主觀經驗或與其他實體(或客體)有關係的存在。 就此而言,主體就是感知者、觀察者,而客體就是被感知、被觀察的東西。由於 主體指的是實施行為並為之負責的個人或實體,而不是施行於其上的客體,因此 這一術語常常被當作「人」的同義詞,或涉及人的意識。1在後結構主義和和現 代主義陣營中,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就一直致力於揭露主體的真相, 他認為所謂的先驗的自我並不存在,主體實際上是在現代性進程中權利主體透過 掩飾個體經驗而構造出來的。這種理論與笛卡兒、康德、黑格爾等傳統哲學中所 認為的主體不同,在傳統哲學中,自我(主體)被看作是一個根本的、明確無疑 的東西,以及認知與意義的最終起源。經歷傅柯與拉岡(Jacques Lacan,1901-1981) 的「鏡像理論」等重新討論主體的形成,認為所謂的主體,只能解釋為人的歷史 化、生物化、社會化的結果,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2 因為筆者的創 作脈絡中,與主體呈現和環境互動有關,因此筆者將參考諸位哲學家對主/客體 不同的詮釋,特別藉由傅柯與拉岡的論述,了解主體構成過程中的流變特質,作 為創作論述的參考。. 1 2. 汪民安主編, 《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2013 年,頁 372。 同註 1,頁 374。 8.

(18) 第二章. 隱顯:個體內外在的多元特質. 人類的個性與群性形成複雜的辯證場域,筆者以「人」為核心,藉由人物的 形象解讀人與社會的心理狀態。藝術史學家瓦博格(Aby Warburg, 1866-1929)3認 為在藝術作品中的「圖像」是人類用來儲存、宣洩情感以及展現對外在環境感受 的媒介,因此筆者選用人物形象作為創作圖像,進行自身情感與對外在感受的抒 發。在描繪人物畫的過程中,筆者特別將主題聚焦在人類內心多元複雜的面向, 希望能藉由對人物形象的觀察與描繪,表現人物內外在的多元特質,將其微妙的 心境與互動模式捕捉成作品。 後現代主義重視個別的差異,反對現代主義重視科學理性、排他性以及對大 眾文化的疏離:「現代主義對藝術作品之自足性的堅持,它對大眾文化執著的敵 意,它與日常生活文化的極端割裂以及與政治、經濟和社會關懷有計畫的疏遠, 這些行為往往從一開始就受到了挑戰。4」因此,後現代主義強調去中心化、多 元價值取向及回應不同社會、階級及個人之需求、對於個別差異的重視、以及對 刻板印象的反省逐漸開始,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被仔細檢視,過去主流價值觀 下的不同聲音被強調出來。當今社會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逐漸出現文化雜化5的 現象,在此情境之下會產生兩個面向,其一是多重文化相互雜交使文化起源的過 程中,純粹性再也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單一而純粹的生產品是不可能存在的; 其二是在雜化的過程中,多種不同的元素都得以保存,使文化中的各種差異與多 樣性能被更完整的表達與紀錄。 因此,面對社會上各種不同人群的多樣性,筆者想要思考的是:如何將除了 3 4. 5. 阿比‧瓦博格(Aby Warburg,1866-1929),德國藝術史學家和文化理論學者。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著,王曉珪、宋偉杰譯, 《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 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麥田,2010 年,頁 16。 文化雜化(Cultural hybridity)指文化上的上的混雜性或揉雜性(hybridity),近年來在後殖民理論中 用於當代文化批評論述中。指的是以新形成的文化來抵抗舊的文化,並不斷創造出不穩定的文 化狀態,即異質的、不連續的、革命性的文化狀態。參考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 ,頁 196。 9.

(19) 人種、性別等明顯的差異之外,「內在性格的差異」能以一種較為幽微的方式呈 現出來。因為內在差異往往是構成外在差異的基礎,且十分貼切日常生活中的種 種情境。筆者想描繪的,就是這一種對於內在性格差異,以及各種差異所呈現出 的互動樣貌。 為了呈現世界上各種性格的多樣特性,試著從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理論中,找 出幾種與性格或環境互動有相關的理論,進而從中去理解人內心的多樣變化。筆 者試著從性格的多樣性來討論人內在性格的各種不同面貌,先從心理學上人格類 型的角度,來討論促成人內在性格的不同分類與成因,其中,特別選用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6的性格類型分類,以及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 出生年不詳)7等人對內向、外向心理機制的描述,來說明人類內在性格有其複雜 多變的先天特質。接著,在先天特質複雜的基礎上,將引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 來討論面對各種不同情境時,個體與社會群體的互動。最後,在各種心理特質與 互動模式中,筆者特別對人群中低調、內向、退隱的人格特別感興趣,因此就這 種人格呈現作為主要的探討方向。. 第一節 性格的多樣特性. 有鑑於後現代情境下的多元特質,人們不只對於群體的多樣性有更多的尊重 與肯定,對每個人內在的種種複雜面貌,也有了更多的研究。在描繪人物的樣貌 時,將把人物性格的多樣性作為探討的重點。為了瞭解各種性格可能形成的方式, 將引用心理學「心理類型學理論」,來做為各種不同性格形成與展現的參考。. 6. 7.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 理學的創始者之一。以「集體潛意識」 、「心理原型」 、「性格類型學」等理論為其著名論點。 瑪蒂.藍妮(Marti Olsen Laney,出生年不詳) ,美國精神分析學者。著作《內向心理學》 (又 譯: 《內向者求生術》(The Introvert Advantage :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發覺內 向孩子的優勢(The Hidden Gifts of the Introverted Child)》等書。 10.

(20) 關於自身樣態的呈現,將展露出每位個體的價值選擇,價值選擇的背後有其 特殊的原因,與天生的氣質、後天的人格養或社會情境影響等原因都可能有關, 下面試著以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角度,來對人格與自我呈現的種種樣貌進行分析, 首先以榮格提出的性格類型中的內傾型與外傾型,作為不同傾向性格類型的認識; 接著再以近年來大眾心理學流派中的內向心理學,來對「內向」與「外向」的性 格差異進行分析;最後再從社會學的角度,討論人格中的群性與個性之差異,以 及自我呈現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聯性。. 一、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 在眾多心理學家的類型學理論中,筆者特別參照具有創始性質的「榮格心 理類形理論」 ,他所提出的外傾形與內傾形性格分類,影響後代心理學深遠。除 了榮格的理論之外,筆者並採用瑪蒂‧蘭妮的內向心理學,她的研究來自於榮 格理論,並對內向性格的價值加以重視。無論是榮格或瑪蒂‧蘭妮的理論,都 將性格大致分成內向與外向兩種,並對於兩者極端性質的成因與特質作出分析。 以下將兩位心裡學家對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的作出概略的介紹。. (一)榮格的心理類形學理論 榮格對心理分析學派的修正看法和佛洛依德有很大的不同,他提出的原型理 論和集體潛意識,突破了佛洛伊德的利必多(libido)和潛意識論點,榮格從原型理 論和集體無意識這些論點出發,把他的心理學理論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並使心 理學脫離原本個人內在層次,討論個體意識和集體意識的連結。在二十世紀初, 精神分析學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與榮格、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一起工作,卻因為三人研究特性的不同而出現了不同觀點。當 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在討論同一件病例時,兩人對不同資訊產生興趣,並發展出幾 乎完全相反的理論。榮格旁觀兩人的研究方式,認為他們都抓住了一些有價值的 11.

(21) 東西,並對此加以思考,於是提出了他自己的理論。榮格認為,佛洛伊德較偏向 性格外向者,他所關注的是外在世界的人物、地點和事物;而阿德勒是性格內向 者,因為他的理論和研究重點都指向個體內在的思想和感情。8榮格思考兩者論 點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並就其人格的不同趨向,提出心理類型理論的人格分類。 在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中,將人格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依據外顯 的性格特徵與內在思維模式進行分類。榮格觀察到同一個母親的兩個孩子從很早 的時候就顯現出相反的類型,而母親的態度方面並沒有任何一絲差異,這一經驗 促使榮格主張:「必須到該兒童的內在本性那裡尋找決定性的因素。事實上,不 管外在條件多麼相似,一個孩子將屬於這一類型,而另一個則迥然不同,這一切 最終當然只能歸因於個人的內在本性。9」榮格強調精神的先定傾向,但他也強 調後天的影響,「一個人可能較傾向內向或外向,但在其人生歷程中,其傾向可 能有所轉變。有時,這兩者之一會固著下來,這時便會被稱為外向型或內向型。 10. 」除了性格的改變與固著之外,榮格也認為應該順應性格適性發展,由於外在. 影響而導致原先特性的壓抑與扭曲,極有可能演變成一個神經症患者,應該通過 培養與其本性相對應的態度,才能成功使其痊癒。 因為對不同性格應該適性發展的主張,使榮格開始研究各個性格類型的特色, 大致分為「外傾型(性格外向者)」和「內傾型(性格內向者)」兩類。兩種類型 取決於他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如:外傾型注重客觀事務,他們主要目標為回應 外在世界需求,一種過於外傾的態度實際上可能變得不顧主體;而內傾者趨向內 在感知的主觀因素。若將外傾型與內傾型再做細分,並與思維、情感、感覺、直 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榮格得出八種人格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 8. 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楊秀君譯,《內向心理學》二版,台北市:漫遊者文化,2012 年,頁 36。佛洛伊德與阿德勒、榮格對理論不同理解並各持己見,三人的合作以痛苦的分裂 告終。他們開始停止交往並各立門戶。當佛洛伊德寫作自戀方面的文章的時候,開始將內向做 為消極的概念,意指由內到外、向外遠離世界的過程。這使得內向這一概念由健康轉向不健康, 形成了一種錯誤的概念,一直持續到今天。 9 榮格, 《心理類型─個體心理學》( 《榮格文集》第三卷) ,儲昭華、沈學君、王世鵬譯,北 京國際文化,2011 年,頁 255。 10 艾倫伯格(Henri F. Ellenberger),廖定烈、楊逸鴻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 演進 第三冊 浪漫主義動力精神醫學:佛洛伊德與榮格》 ,台北市:遠流出版,2002 年,頁 324。 12.

(22) 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關於這八種性格特質,筆者整理出簡表如下: 表 2-1:榮格八種性格特質一覽表。榮格於 1921 年發表的《性格類型》一書中,除了內向與外 向的概念外,榮格又加入了有意識的心靈層次所具有的四個基本功能。這兩組相反的功能包括: 思考(thinking)和感情(feeling)這兩種理性功能;感官(sensation)與直觀(intuition)這兩種非理性功能。 其中思考與感情相對,而感官與直觀相對。 此表格資料整理自艾倫伯格(Henri F. Ellenberger《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 第三 冊 浪漫主義動力精神醫學:佛洛伊德與榮格》(頁 325-6) ,由筆者節錄整理成表格。. 外向 Extrovert. 內向 Introvert. 思考. 思考-外向型. 思考-內向型. Thinking. thinking-extroverted type 根據固著的規則度過一生,他的 思考是正向的、綜合的、教條式 的。. thinking-introverted 榮格對此類型的描述極為詳盡, 似乎是以尼采為藍本:缺乏現實 感並將自己孤立,掌握事情真相 的慾望強烈,想法極為大膽,但 也常因猶豫而受阻。. 感情. 感情-外向型. 感情-內向型. Feeling. feeling-extroverted type 終其一生恪守學來的價值觀,尊 重社會規範,做正確的事,並充 滿情緒。. feeling-introverted type 顯得謙虛及安靜,但又過度敏 感,旁人往往難以理解,但又散 發出一種神祕力量。. 感官. 感官-外向型. 感官─內向型. Sensation sensation-extroverted type 偏好享樂與社交,能輕而易舉地 適應周遭的人與環境。. sensation-introverted type 氣質安靜,對世界的看法是善意 而愉悅的,對事物美的特質特別 敏銳。. 直觀. 直觀-外向型. 直觀-內向型. Intuition. intuition-extroverted type 深具對生命處境的洞察力,能發 掘新的可能性而被深深吸引,在 從商、估算及政治上有卓越天賦。. intuition-introverted type 常沉浸於白日夢,對自己的內在 世界賦予最高的重要性,卻容易 被他人視為另類。. 從上表的八項分類中,可看見榮格將性格的形成分成幾項細部的原因。若將 八種類型都進行討論將過度瑣碎,因此筆者就「內向」與「外向」這兩項先決條 件,來作為性格形成的背後驅動力。榮格認為:內向者與外向者會有不一樣性格 13.

(23) 表現,是因為他們獲得動機的來源不同:. 內向或外向是一種自發或有意的態度,以不同的程度呈現在每個人身上。 內向的人主要從自己本身內部獲得動機,即來自內在主觀的因素。外向的 人主要從外界獲得動機,即外在因素。11. 榮格就內外向獲得動力的來源,進一步提出兩者不同的處世方式。他認為, 性格內向者較傾向時時保存他們的精力,並且有較多自我保護的方式,他們通常 較少從事危險的行業、較少過度消耗身體機能、適度的調適與休息,因此生命更 長一些。因為內向者欣賞一種較簡單的生活方式,保持著較單純但深入的人際關 係。相反的,榮格認為性格外向者經常揮霍自己的精力,他們可能經常強力的消 耗身體經歷、並較少有保護自己的方式,從而生命通常更短一些12。. 榮格對於「內傾型(內向)」和「外傾型(外向)」兩種趨力的分析,對後世 的心理類型學影響深遠,近來新興的大眾心理學論叢中,也對兩類型提出更深入 的見解13,下方將就由瑪蒂‧蘭妮所提出的內向心理學,做出概要的介紹與說明。. (二)瑪蒂‧蘭妮的內向心理學. 心理學的類型學的理論中,認為人的氣質是天然生成的,雖然受後天受外界 11 12. 13. 同註 10,頁 324。 同註 8,頁 80-81。榮格不接受佛洛伊德幼年決定一生的觀點,而主張人格的發展是一連續化、 統合化、個別化的成長歷程,是將個體與集體,內向與外向等人影響因素,逐漸調和的過程。 和佛洛依德分道揚鑣後,榮格持續發展他的理論,據他推測,透過某些與生俱來的氣質才能, 我們將被擺放在極內向到極外向之間那條「連續體」(continuum)上的某一點, 並相信這一傾 向有其生理基礎。 腦科學的進步,證實了心理分析學派對內外向性格先天決定論的論點,因此結合心理分析與 腦科學,使眾多相關叢書陸續出版。除了瑪蒂‧蘭妮的《內向心理學》 、 《發覺內向孩子的優勢》 等書之外,也有《內向者的優勢》(Sylvia Löhken,商周出版)、《用安靜改變世界》(Jennifer B. Kahnweiler,臉譜)、 《安靜,就是力量》(Susan Cain,遠流)等書,對上述理論多少有著墨,但都較 偏向應用心理學的範疇。其中以瑪蒂‧蘭妮最具學術背景,因此選用其著作做為參考。 14.

(24) 環境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性格,但先天的氣質仍是重大的影響因素。近年來透過心 理學與腦科學的研究,更發現人物的性格其實與腦部運作模式有很大的關聯,透 過腦內不同區域的反應偵測,更加證實了性格其實有其生理上的先生因素。其中, 過去人們對性格氣質中「外向」與「內向」的刻板印象也產生顛覆,新的研究方 式促成對「內向」與「外向」有個更深入的理解。其中,筆者要特別介紹美國心 理學者瑪蒂‧蘭妮提出的「內向心理學」的理論,她認為內向者過去為主流社會 的價值觀(尤其是美國社會的價值觀)所忽視,在強調自由競爭的社會中,勇敢 外放的外向者很容易就獲得社會的認同與掌聲,而內向性格者則是容易被誤解為 懦弱、被動與懶散。然而蘭妮在書中闡述到,兩種性格並沒有優劣區別,只是特 質不同,並且各有所長。內向者應停止對自身的批判與否定,也不用努力使自己 變成外向性格,而是了解並利用自身特質,找到自己適合的模式。後現代中多元 並存與包容差異的精神,若能理解每個個體有不同運作模式,或許就能用更寬廣 的眼光去理解社會中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們。 瑪蒂‧蘭妮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她認為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的差異,來自 於內向腦與外向腦訊息處理的方式不同,以及獲得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者外放 而具適應性,內向者專注力強且富創造力。性格外向者對感覺和情緒的輸入非常 機警,當他們受到刺激時能迅速做出回答,因為他們的神經傳導路徑既迅速又容 易產生反應,並從快速而活絡的「刺激─反應」活動中獲得能量。性格內向者的 腦袋裡有很多的想法和感情,他們再三地將新的經驗與舊的經驗反覆進行比較, 思索過程中他們通常不停地與自己對話,並在自我深入思索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過多的外界刺激,只會讓他們精疲力盡。14. 內向者通常偏好少量且可掌控的刺激;外向者則喜歡尋求大量的反應和刺 激。內向者可能會喜歡探討深入性的主題;而外向者則以事情的寬度和廣. 14. 同註 8,頁 102-103。 15.

(25) 度為導向──勇於嘗試各種不同事物。15 但內向與外向的區分,並不是那麼絕對非此即彼的二元劃分,人的內內在性 格構成有其複雜多變的元素。雖然,內向與外向兩種特質屬於相異的極端,但兩 極端中間有一段漸變連續的光譜,在此光譜中是特質過渡的漸變區域。只有少數 人是絕對的內向者或外向者,大部分的人可能較偏向其中一方面,而呈現出偏內 向或偏外向的性格,對大部的人來說都是兼具兩種性格的集合體。. 在我們現今的社會中,內向者與外向者的比例是三比一。然而,這不表示 一個人的性格只能擇其一;大部分的人兼具內向和外向的性格傾向。最好 的方式是把兩種性格傾向想成一個連續體,「純」內向者在連續體的這一 端,「純」外向者在連續體的另一端。多數人屬於連續體的中間地帶。16. 既然人同時具有兩種性格,那對於性格的展現與運用就是複雜又彈性的領域 了。筆者較傾向將性格的呈現歸類是一種先天氣質與後天選擇的綜合體,在選擇 的過程中反映出個人需求的滿足,每個人皆以自己最舒服自在的方式與外在環境 互動。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同時具備內向與外向的特質,都會同時有內傾和外傾的 需求──有時需要同儕朋友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與刺激,有時則需要封閉自我達到 寧靜時光──每個個體在不同情境中調整讓自身最舒服的性格特質,透過不停地 思索與調整,使自身需求達成滿足,也逐現型塑出外顯的樣貌。. 自然界的穩定通常是基於相反力量之間的制約與平衡,人類有天生的適應 能力,但我們在先天上也被限制了無法達到完全的平衡和滿足,使我們得 以保持生理上的柔韌性和對變化的渴望。因而,我們具有了適應不同環境 的能力。人類身體的穩定性主要基於穩定中求變化的適應能力。身體中具 15. 16. 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著,曾慶音譯, 《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 ,台北市:漫遊者文化, 2012 年,25 頁。 同註 8,頁 25-26。 16.

(26) 有相反的機制可以保持一種流動的平衡。就像蹺蹺板一樣,所有的身體系 統都有一個興奮(或「調高」)終端,和一個抑制(或「調低」)終端。如 果發生什麼問題,身體中的各種裝置點就發出信號。信號在相互聯繫的回 饋迴圈中移動,使系統變高或變低,直到身體恢復體內平衡。17. 因為性格的多元複雜性,使每個個體的面向各異其趣,也因為各自天生氣 質的不同,使個人在群體環境中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也使人群風景更為豐富而有 趣。因為對性格的差異性有更多元豐富、更精緻細膩的了解,使筆者在描繪人物 畫時有更多可表現內涵。此外,各種類有過渡空間與模糊性,人格中同時具有內 向或外向的特質,可能在特殊的情境互動中,產生特質的流動變化,或是模稜兩 可的可能。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將各種人物特質的多樣性,作為筆者創作之 主題,藉此展現出筆者觀察日常人物的真實印象。此外,在描繪人物形體的過程 中,其實也是對自身形影呈現的各種試探與揣測,藉由圖像的描繪與檢視,達到 自我角色的調整與定位,找尋出自身最舒服的樣貌,因此可以說,在描繪各式人 物特質與思索各種呈現方式的當下,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療癒與自我追尋的過程。. 第二節 從個體存在意識到內外在多元特質. 在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的需求層次理論18中, 認為需求的滿足,是人類成長與生存的動力,在滿足基本溫飽的生理需求與安全. 17 18. 同註 8,頁 80-81。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1943 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論文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在需求層 次論中將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居住)到複雜的(如 自我實現),並認為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 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需求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種層次,由低層次 需求至高層次需求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踐的需要。 17.

(27) 感的需求之後,社會的需求即成為主要的追求目標,渴望被群體接納、獲得愛與 隸屬感的需求,成為大部分情境中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是群居的動物,每個個 體的存在,皆或多或少受到「群體」或「環境」的影響,並在整個大環境氛圍的 壟罩下,個人融入了環境因子,進而形成環境的一部分;馬斯洛的理論認為,隸 屬感是社會性需求的一環,融入群體因而成為個體的主動追求,因此個人在與人 群互動的過程中,逐漸調整自己的應對模態,視情況淡化部分個人特質,進而達 到和群體的和諧交流,並獲得內心需求的滿足。 但從筆者的觀察與自身經歷中,融入群體或融入環境的過程,並非都是單純 而容易的,反而有許多複雜的變因與多樣可能:人雖受到外界情境影響,卻依然 保有天生的特性與氣質,在融入環境的過程中,必將經歷「群性」與「個性」的 碰撞與衝突,在「自我本質」與「外在和諧」兩者之間權衡,最終因個人秉性與 人生選擇不同,而呈現多樣化的結果。 此外,若依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若滿足愛與隸屬的社會性需求後, 將會更進一步追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踐的需求,也就是在團體和諧之下,會進 而追尋個人價值與個人特色的更大發揮。在人從社會需求到自我實踐需求的變化 過程,應該是經過一段反覆思辯的過程,也或者幾種需求可能同時存在,並在不 同的情境下調整,以達成各種需求的滿足。正是因為人類內在各種需求,使人類 內心的充滿複雜多元的特質。 人內心的多樣特性與種種曖昧模糊的地帶,都是筆者最為感興趣的地方。若 以筆者自身的生長經驗為例,筆者小時是別人眼中較為安靜內向的小孩,國中、 小導師的評語多是用「文靜乖巧」 、 「內向安靜」等詞彙來評價。但筆者對這樣的 評語,並不真的覺得自己是多麼乖巧而安靜。記得小時候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或陌 生的群體時,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遇到熟悉的對象時與感興趣的話題時, 也能自在地侃侃而談,或是有活潑搞笑的一面──似乎在不同的情境中,會展現 不一樣的樣貌。筆者幼時對自己的多樣性質感到十分有趣,同時也了解到,導師 的「文靜內向」與「活潑外向」應是在全班對照下的結果。雖然在自己內心就有 18.

(28) 「內向」與「外向」兩極端特質的拉扯,但放到全班更大的多樣性中,筆者就落 入了偏向「內向」的座標位置。 小時候觀察到自身性格會因為在不同的環境有所轉變,也觀察到班上同學各 有不同的性格,不論是班級小群體之間豐富差異與變化,或是筆者內在性格的拉 扯與變換,都給筆者年幼的心靈帶來不小的震撼與困惑,卻也激發筆者的興趣與 好奇。精簡的字彙並不能完全捕捉個體內在特性的多樣變化,無論每一個內向或 外向的個體,可能都是蘊含複雜因素的綜合體。那麼,每個個體在複雜元素的影 響下,如何去決定自己的外顯氣質呢?我們在描述一個對象時,該如何以簡單的 特性去分類群體,又如何以複雜又精緻的方法來描述每個個體呢?種種不同的疑 問,都成為筆者觀察與思索日常人群百態的興趣,也成為筆者日後創作人物繪畫 的靈感來源──無論群體或個體,都是千變萬化、百看不厭的風景,不僅提供了 各種值得挖掘的面向、也提供筆者豐富的創作材料與靈感來源。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接觸了不同人事物,逐漸發展出一套社會互動模式。在 求學、離家自立、工作或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越來越多不同的角色,逐漸在各個 角色中學會了不同的人格展現,因而豐富了自身的體驗,對於旁人的觀察也有了 更深入的角度。未來漫長的人生中,隨著經歷的增加,對於「人物」的理解必定 也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目前此階段的人物畫系列,是目前對於人物的感受,因 應開發出的技法,描繪出目前當下的印象,並做成一系列的作品。此篇論文即是 對這一系列風格的梳理與論述,結合相應的理論輔助,希望能更深入的窺探人物 的心理面向與群體的社會面相。希望能藉由論文寫作的過程,更加清晰的整理這 一系列的創作脈絡,同時也為這一階段的觀察與體會,留下一段紀錄。. 19.

(29) 第三節 自我展現與環境互動. 隨著「微網誌時代」19的來臨,使人們有越來越多發聲的空間,可以輕易地 表現自己的理念。透過網路傳播的流行,每個使用者都能透過社交軟體展現自己 的生活。當發聲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時,個人生活的曝光就逐漸 變成新的流行。出門吃飯、遊玩都要拍照打卡上傳至網路,有心情必須發文抒發, 生活中大小事必須透過分享與展現,才得以標示出自身的存在。 著名的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20提出了「劇場理論」 ,以 戲劇的比喻來說明人的自我呈現,他放棄了原先的兩個自我觀(I、me) ,而用「多 元自我觀」或「表演」來探究「自我」。並用「前台(front stage)」和「後台(back stage)」的區分,以及「形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 「觀眾隔離(audience segregation)」等概念,來表現日常生活中人們既隱藏又展現的情境。高夫曼認為 人的「表演性」並不是虛偽的呈現,而是一種社會互動,例如其中的「形象管理」 動作其實是為了達到一種溝通,而不是造作或假裝21。 若以高夫曼的劇場理論套用到網路社交媒體的運用上,網路媒體展現個人 生活型態的普及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卻也引起一連串的反思。對於有些 不喜歡展現自身的人來說,過度的曝光引起他們的焦慮,並難以習慣這個新的劇 場空間;但對於實際情境中容易怯場的人來說,網路媒介是一種新的劇場,它提 19. 20. 21. 「微網誌(microblog)時代」是相較於部落格(blog)流行的時代所產生新名詞。不像過去長篇的 部落格文章,微網誌(microblog)通常指幾行字或幾句話的短文,2006 年創立的 Twitter 規定訊 息不得超過 140 字符,簡短的資訊能迅速閱讀並分享,使傳播更為及時快速。Twitter 爆紅後, 2008 年立的 Plurk 與 2004 年創立的 Facebook 都採用類似的模式,也改變了大眾產生與傳播 訊息的方式,透過幾行字的的現狀分享、吃飯打卡等動作,使自我展露變得輕便容易、稀鬆 平常。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美國社會學理論家,代表著作為《日常生活中的 自我呈現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 《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 社會處境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和《污名 :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等書,研究範圍 包括日常生活社會學、社會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社會組織(框架) 、社會污名和全控機構等, 曾被譽為「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社會學家」 。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徐江敏等譯,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苗栗:桂冠圖書,1992 年,頁 197-230。 20.

(30) 供一種緩衝,能以自身可控制的節奏呈現。個人呈現資訊能反覆編輯,並決定個 別資訊的公開程度;經由自身的篩選與調整過程,其實正是每個個體在「展現」 與「隱藏」中抉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個體終將會在「展現自身的慾望」 與「隱藏的安全感」中相互妥協,並找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每次平衡的狀態,象徵著個體自我抉擇後的結果,將給個體帶來暫時性的平 靜與滿足;但隨著新興事件的發生,新的元素可能再次介入個體的穩定狀態中, 使個體狀態再一次面臨展現與隱藏的抉擇,經過又一次考量、取捨與需求滿足後, 將又重新回到平衡穩定的舒適狀態。如此反覆循環,逐漸形塑出個人表述的模 式。. 第四節 眾聲喧嘩下的低調者. 現今社會自由開放,多數人都有各自表述的空間。每日接觸豐富的資訊、情 報,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發聲管道,讓不同的角色得以以自己的 方式進行發生,但在各種聲音各自鳴放的同時,社會中還是有一群默默無聲的對 象,他們對展現自身的樣態有不同的想法,或許甘於平凡、或有自身對於低調曝 光的需求。 對於這種「反曝光」之需求,可能來自於內心對安全感的追求、本身即對自 我表露不感興趣、有所秘密難以表達、或是想更專注於內心世界,等等不同原因, 都可能造成自我呈現的低調特質。下面就列舉幾種低調的性質可能情境,一一加 以討論:. 一、中庸、圓融的傳統哲學觀. 21.

(31) 中國自古就有中庸、低調的哲學觀,認為人應該藏起鋒芒,才能遠禍避難、 常保安康。《莊子》一書中提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另外又說:「木秀於 林,風必摧之。」一棵樹長的比其他樹挺拔高大,強風就容易先將它折斷,即是 對低調無為的追求。明朝思想家洪應明的《菜根譚》一書中也深刻的闡明了這一 處世之道:「藏巧於拙,用匯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 之三窟也。」雖略有消極的味道,卻也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智慧,在現今社會依然 適用。除了遠禍之外,傳統文化中也注重圓融的特質,認為以柔克剛能達到最大 力量並減少自己的耗損:「低調的人總有一些巧妙的手段,不僅讓自己得到想要 的一切,也能讓別人獲得良好的情緒。」22如此顧及群體氣氛與他人情緒的動作, 正是圓融的展現,也能與「個體消融與環境中」相呼應。. 二、反曝光的內在追求. 對這群低調的人來說,被群眾專注一事並不能帶來內心的滿足,此時個體的 價值並完全是不透過他者認同而體現,相反的,他們有自身追尋價值的管道,不 需要藉由他人肯定自身價值,這種實踐自身價值的方式並不彰顯,有時更是隔離 了外界,使他們的樣貌更為神秘;此外,有時隔離了外界干擾,才能更專心於自 我價值的追求,因此選擇了這樣的生命型態。那些看起來似乎自甘於平凡的人們, 那些在人群中默默無語的人們,並非存在感低弱或隱形了,只是展現生命型態的 方式不同,削弱了自己的顯影,卻是真實而實在地存在著。. 三、噤語與片段發聲. 藏在主流價值之下的其他價值觀,可能因為不被主流社會接受而選擇噤語,. 22. 劉子奇,《低調做人的哲學》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0,頁 207。 22.

(32) 或是選擇以片段發聲的方式,在安全的範圍表現自己的真實特質。主體部份隱藏、 又部份彰顯,在自我表述的慾望與社會觀感中尋求平衡。例如「藏於衣櫃中」是 現代對同志身分狀態的一種形容,對於未出櫃的同志來說,自我表述的程度隨著 場合而變化,適度的選擇噤語或片段性的發聲,保護自己免於歧視與偏見,成為 部份人的生命型態。其實若以「櫃外」 、 「櫃內」的概念加以延伸,櫃外代表外界 世界,櫃內則代表難以展露的真實,每個人活在世上,多少都帶有一些秘密,卻 因為現實情境而隱藏,導演李安曾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那是一個永 遠也無法抵達的夢。」人對真我的追尋、對責任和自由的取捨、以及那些不可言 說的無奈,構成人生中的種種複雜。在這種情境下,個體選擇噤語或謹慎地展現, 使主體的呈現斷斷續續或模糊不清。. 以上幾種不同情境,都是低調的人格展現。在筆者觀察人群的經驗中,這些 低調的人們特別能引起筆者觀察的興趣,可能是筆者對自我生命情境與低調人格 有較多的共鳴,也可能是筆者本身就對人的複雜面向較有興趣,比起直白外向的 人們,低調內向的人們更具有神秘的魅力,似乎能層層深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因此,筆者在此系列的創作中,將特別選取人物的內向、低調與退隱特質、以及 他們的自我呈現與外界互動方式,作為創作表現的主要題材。關於上述種種心理 社會情境的圖像化轉換,將在第三章「水墨中的人像顯影與模糊性質」作討論。. 23.

(33) 第三章. 水墨中的人像顯影與模糊性質. 筆者嘗試將繪畫主角的心境表現出來,在圖像化的過程中希望能藉由視覺的 意向,表現出個體的心理狀態與社會情境。並將抽象的意涵寄託於具體的圖像中, 利用創作過程的幾項特殊步驟,逐漸加深畫面的表現特性,最終完成的作品意象, 將呼應筆者想要傳達的氛圍與感覺,並期望此氛圍能透過畫面直接傳達給觀者。 若歸結第二章敘述的心理和社會情境,連結到筆者心中的視覺意象的話,筆者會 直覺想到「模糊」這一效果;因此,本章將先介紹模糊人像的思考過程,接著再 介紹幾種生活情境對照的模糊形式,最終再針對模糊影像與水墨畫之間的關係、 筆者所作的技法轉換與取捨等面向進行討論。. 第一節 模糊人像的思考. 「模糊」的效果筆者聯想到「邊界不清」 、 「流變性」與「低調隱藏」等等特 質,而這些特質來至於筆者觀察到、閱讀到的某些心理社會情境。如此聯想方式 難免帶有強烈主觀的成分,卻是筆者內心情境最真實的展現。 「邊界不清」 、 「流變性」與「低調隱藏」等等特質,往往在各種情境中混和 出現,大體來說, 「邊界不清」是想呈現個體與環境相互影響的狀態,「流變性」 想表現人的性格中變動的特性,而「低調隱藏」則是在表現自我呈現時的低調或 隱藏表現。有鑑於內外的的各種多樣性,人在面臨不同情境時,可能會展現出不 同的面貌,即是受環境影響而自我「邊界不清」 ;因為環境調整自己,即「隱藏」 了部分本質,會隨環境調整是不想太出風頭,因此也展現「低調」的特性,調整 的狀態也具備「流變」特質。而人最終的呈現在外在的樣子,則是內心在隱藏與 展現之間調適而取得平衡的結果,然而這種平衡並非一個終極固定的樣貌,在面 24.

(34) 臨其他特殊事件的衝擊時個體會再度調整自己的樣態,進而產生新的可能,個體 具備機動的彈性「流變」的能量,同時又反覆出現「邊界不清」 、 「低調隱藏」等 等性質。 上述的「邊界不清」 、 「流變性」與「低調隱藏」等等特質,因為著眼於個體 都沒有呈現出明確的面貌,因此在視覺效果的聯想上,應該不會是清晰而固定的。 筆者想呈現的,正是這種「不清晰、非固定性」的特質。因此在描繪人物形體時, 試著歸納出「模糊」的因素,並使「模糊」貫穿整個系列的作品,借用種種不同 表現技法的嘗試,達到人物影像多樣變化的各種可能。 雖然「邊界不清」 、 「流變性」與「低調隱藏」等等特質難以在情境中完全區 分,但筆者還是就模糊的方式分成四種不同的情境意義。有鑑於繪畫不應只是情 境的插圖式呈現,作品本身應該有更主動性的視覺意義,因此在發想這系列作品 的過程中,筆者先從個人大致的直覺出發,嘗試大膽地作出形式的破壞、打散與 實驗,試著作出各種不同的模糊變化,並找到其中的表達語彙與美感。接下來, 就完成的模糊作品加以分類,使不同的模糊方式找到相應的情境,進而將之分類 成不同的系列。接下來在第二節「影像模糊的意義」中,將依照筆者所分類的四 個系列,討論模糊影像所各自代表的意義。. 第二節 影像模糊的類型. 在表現個體種種不同的模糊特性時,有幾項情境是與形體模糊能產生相互呼 應的,將在下方小節中一一說明。同時,在討論圖像的繪畫方式時,會從「邊界 的模糊」 、 「色調的消融」 、 「晃動的殘影」以及「影像的遮罩」這四個面向分別進 行討論。此外,這四種模糊面向將會對應到「模糊變幻系列」 、 「保護色系列」 「定 格‧晃影系列」、「光影滲透系列」四個創作系列,將於作品解析中一一介紹。 25.

(35) 一、模糊的心象表現─邊界的模糊. 「消融」是筆者觀察人群後留下的主觀概念。筆者認為,區分主體和客體的 界線上有一定模糊的空間,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和不同個體互相交融,或是被 環境所影響;有些時候,「自我」與「環境/他者」的分野將不那麼明確,邊界 沒有明確的界定,而是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產生,當這種彈性的異質性空間存在 時,每個人的存在既清晰又模糊,彷彿部分消融於環境之中。 筆者隨機抓取日常生活,把隨機捕捉的影像當作現代人生活樣態的切片,刻 意抽離輪廓線,使形體不會被輪廓線框住,而是消融於環境背景之中。人與環境 之間的交流時雙方互相滲透、影響,這種點點滴滴的日常交流,就像細線串起的 關係網絡,人的形體透過細線的交織而成型,也透過細線的散逸而逐漸消融。. 二、社會情境互動場域─色調的消融. 個體接觸到與自己不相同的對象時,必須要消抹掉自己一部分的特色,使自 己與與周遭環境達成一致。當個體不完全展現他的自我的真實面貌,可能是有與 其他群體相互配合、共融、和諧等考量。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皆有社 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等。人可能 接觸到不同的環境或群體而自我調整,當個體接觸到與自己不相同的對象時,必 須要減弱自己一部分的特色,使自己與與周遭環境達成一致,為的是和外在環境 能達到和諧,進而增加在群體中的安全感。因此,筆者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形體特 徵「消弱」,除了個別輪廓不刻意強調之外,更著重於色調的淡化與消融,藉由 描繪物件的各種消弱方式,達到影像的模糊效果。 此種模糊效果除了表現個體的呈現之外,更著重於呈現畫面的整體情境,可 能是一片灰色調氣氛,在統一色調的遮蓋下,呈現出難以辨認的細節;也可能是 26.

(36) 整體的環境特色,如統調規律的紋理介入等等,試圖呈現出在統一調性下的群體 樣貌。並在每個人物形體的淡化或破壞後,試著在破碎的幾何形狀或抽象色塊中, 統調出一幅新的視覺意象,或是新的人群風景。. 三、描繪動相的時間感─晃動的殘影. 使用刻意模糊輪廓的影像,除了是對主體消融於環境之中的感悟之外,同時 也是為了表現主體的「動相」。畫面中的題材多擷取自作者記憶中的切片,這些 段落切片可能是一小片段的時間,人物在這些時間片段中從事活動,人像形體會 因說話、做事、走動而擺盪,在記憶中留下動態的痕跡:. 繪畫空間作為一個有結構的、有方向性的空間呈現給我們,在這空間中某 些線條構成軌跡。同時如果這些軌跡……孕育著一種它們在不動中的運動 的話,那麼,繪畫空間就一定能實現時間化……能破除囚禁運動的這種魔 力。23. 這種運行的軌跡使時間和空間有了不同的呈現,筆者認為,邊界清晰的形體較像 是如同照片定格般的靜止時間,而晃動散逸的形體是運行軌跡的紀錄。因此,我 將同一個人物的影像疊合在一起,彷彿是將他各個時間點不同的狀態壓縮在同一 個畫面中。畫面中呈現的是一段時間的連續紀錄,將之壓縮、扁平化之後的集合 殘影,呈現了每個個體多樣而真實的面向。. 四、在隱藏與展現之間─影像的遮罩. 23. 薛曉源, 《飛動之美─中國文化對「動勢美」的理解與詮釋》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年,頁 191。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In addition to speed improvement, another advantage of using a function handle is that it provides access to subfunctions, which are normally not visible outside of their

Q: How do human inventions work like animal body parts?. Q: What small invention is important to people

• A teaching strategy to conduct with young learners who have acquired some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reading, through shared reading and supported reading.. • A good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The pre-primary institution is able to design learning activities around themes to facilitate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different learning strand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