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生命週期探討改善對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4-77)

第四章 影響因素探討與未來改善對策

4.3 從生命週期探討改善對策

除了直接針對台北市污水下水道四個最常發生的異常狀況進行探 討提出對策外,本章節間接更從污水下水道管線生命週期的角度,包 含規劃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維護階段、管理階段等,提出因應對策。

下面先就故障四個項目之發生原因與設計規劃、施工、維護及管 理之生命週期繪製關連對應圖,如圖4.2,次就各階段間改善對策逐一 說明。

規劃設計

施工

維護

管理 異常因素 發生原因

A.由於設計時,地質調查不夠嚴謹完善,如應該設管線基座,

沒有做因而引起下陷。

B.施工時,坡度施作不完備,因而引起特別凹陷,使路面抽心。

C.管線位於較軟弱之地盤,因道路車輛壓擠或周圍管線、建物 施工壓擠、振動所造成。

D.位於地下水高之砂質土壤,因大小地震所產生的部份液化現 象。

E.原管線施工的坡度原本就有誤差及原管線回填不實及土壤 的壓密現象而造成管線下陷。

F.原管線施工時背填灌漿不實及延線地盤改良不實,而產生下 陷。

下陷

G.管線接頭老化脫開,漏水而產生下陷。

A.設計階段,設計接頭的地方不夠完善。

B.因施工不良,導致水密性不夠,致使接管脫開。

接管脫開

C.常因地震、鄰近興建工程、道路施工、管線施工等引起接管 脫開。

A.管線局部沈陷 B.異物阻礙

C.接頭未密合,管線周圍泥沙流入 D.油垢凝結

E.流速不夠 F.早期流量不足 淤積

G.坡度不夠

A.管線周遭其他單位施工不慎 B.地震

C.地層下陷

D.管線上層地表重壓超過設計負荷 E.管材強度未均勻

破損龜裂

F.砂石異物沖刷

圖 4.2 異常項目發生原因與工程生命週期對應圖

一、 規劃設計階段

於規劃設計時對管材、地質調查、及施工技術的提升,尤其針對 下陷、接管脫開、淤積、破損龜裂等經由統計分析得出的四大故障因 素,研究污水下水道管材並整合適當的施工技術,同時檢討合約規範 的要求,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事先預防,以降低管線故障的機會。

二、 施工階段

依據規劃設計階段所訂定品質要求及規範等,於一定的期限內施 作完成,其中此階段稱為施工階段。

於施工過程中,針對下陷、接管脫開、淤積、破損龜裂等故障因 素,加強查核並改善坡度控制、施工技術、施工過程監控、品質管理 等容易引發管線故障的來源。

三、 維護階段

維護階段包含定期及不定期(包括緊急)巡檢及清理,並針對巡檢、

清理中最常發生故障項目及地區,做局部改善或逐段更新等,屬於處 理較為技術層面的問題,如目前維護工作委託代操作廠商辦理巡檢清 理等。

於維護階段,確實執行定期與不定期的管線巡檢及管線清理,並 透過歷史的統計數據,瞭解容易發生管線故障的地區與原因,如本研 究探討台北市污水下水道管線情況,以下陷、淤積、破損龜裂等最為 嚴重,即可針對重點項目,編列維護預算,執行發包改善或更新。

四、 管理階段

管理階段包含資料建檔、組織團隊之人力、物力、維護經費分配 等之應用,屬於較為制度、策略面的問題,如當前政府機關(業主),

因限於人力、經費,技術面操作、維護作業,均發包委託廠商辦理,

業主只做甲方管理工作。

於管理階段,確實執行台帳整理、定期及不定期巡檢、清理。若 是人力有限,可發包委託專業廠商辦理。執行人力資源管理時,做最 有效及經濟的人力編排分工,使所有的工程、管理人員各司其職。並 可參照文獻回顧中維護方式、策略等妥為運用。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4-7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