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化發展的永續經營觀點;(6)從「學習者」的角色逐漸轉型到「教導者」的 角色;(7)均衡的資源分配與溝通平台的建立;(8)大學不忘對在地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文化距離,整合威脅理論,英語化,學術自主

v

Abstract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HE) is undergoing trends of massification, marke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Most releva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as main actor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E. Nevertheless,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how the local academic community views its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how it experience the changes brought by this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local faculty and students at local universities toward the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efforts to internationalize HE, their roles and experiences in this process, and their expectation of this process’s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group interviews with 16 faculty members and 52 students at four universities. From their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E in Taiwan is characterized by: (1) authoritative policies and homogenous goal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2) the academic milieu that emphasizes faculty’s quantified research performance; (3)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tomization of the local research community and the growing estrangement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circle and the industry; (4) more ‘sticks’ than ‘carrots’ in governing strategies; (5) Anglicization; (6) rigid administrative systems that cannot accommodate the flexibility needed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7) lack of contact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future prospect of Taiwan’s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E, local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hope for: (1) more academic autonomy; (2)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titive niche rooted in localized research and self-confidence; (3)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that meet multiple needs; (4)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aching that guid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develop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establishes more balanced and equal partnership betwee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5) long-term plann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6) bal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mong local stakeholder groups; (8) more emphasis on the university’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local community.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ultural distance, integrated threat theory; Anglicization; academic autonomy

vi

1

壹、緒論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全球高等教育正經歷急速的轉變。近數十年來,我們可 以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看到普及化(massification)、市場化(marketization)與國 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發展趨勢(Altbach, 2004; Knight, 2002; OECD, 2001;

Schofer and Meyer, 2005; Scott, 1998; Shumar, 1997; Stadtman, 1980)。中產階級崛起 與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強烈,促使了許多國家高等教育的擴張與市場化。此 外,全球化使得國家間的界限趨於模糊,並使高等教育的供給與需求跨越了國界以 尋求謀合,而形成了全球規模的高等教育競爭場域。

對許多在原生國缺乏高等教育受教機會的學生而言,到國外留學是一個突破母 國高教資源困境以獲得高等教育的重要管道(Barber et al., 1984; Mazzarol and Soutar, 2001)。此外,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對於具有多元語言文化知識能力的人才 需求日益殷切,也助長了留學的熱潮。交通傳訊科技的發展,進一步使得跨界流動 變得更有效率,更加方便,時間與金錢的成本也更低(OECD, 2001, 2004)。

對於各國政府來說,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可以強化其大學院校生產知識的能力,

有助於國家在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並可進而厚植國力,增加國家的競爭力。另外,

對於一些在國際高等教育市場中扮演重要供應者角色的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

來說,招募國際學生與輸出高等教育服務不僅是減輕國家政府對母國高教投資負擔 的重要策略,甚至是創造國家營收的重要管道(de Wit, 2002; Sherrer, 2005)。

對於許多大學的高層行政管理者來說,國際化通常會被認為是學校為了建立在 國際學術社群的學術聲望而必須採取的手段,而國際學生的數量與多元性往往就會 被視為是大學在全球高教市場中能見度與識別度的指標(Altbach, 2004; Forest and Altbach, 2006)。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之下,大學往往被要求要訂定國際化發展的時 程表,並且被鼓勵在各方面推動國際化的發展,包括招募更多的國際學生、鼓勵研 究者和學生參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建立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以及調整課程 設計與教學方式使其更能符合日益增多的國際學生與學者的需求等等(Mazzaro and Soutar 2001; Knight 2002; Mok 2006; IOM 2009)。由於英文在全球高等教育 的教學與研究是絕對強勢的語言,使得許多非英語系國家的學術社群在推動高等教 育國際化的發展上面臨了更為艱鉅的挑戰。這些國家當地的學術社群一方面要滿足 英文作為本土與國際學術社群溝通語言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企圖在國際化的學術

2

場域中努力維持其原有語言與文化的能見度及獨特性 (Altbach, 2005; Kerklaan et al. 2008; Brock-Utne 2007) 。

由於高等教育國際化涉及許多利益關係團體(stakeholder groups),因此若要理 解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動力與趨向,往往需要先瞭解這些利益關係團體參與高等 教育國際化的緣由。Kinght and de Wit(1995)首先系統性地將行動者參與高等教育 國際化的理由(rationales)分為四大類:政治性理由,經濟性動機,社會與文化性 理由,及學術性理由,這兩位學者也在後續的著作中(de Wit, 2002;Knight, 2006)

更為細緻地討論該分類模型中的各項類別(請參見表一)。這個分類模型後來也獲 得多位學者的支持(如 Altbach and Knight 2007; Elliott 1998; Stensaker et al. 2008),

並引發多項相關研究。

不過,大多數的學者將焦點放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主要行動者身上,企圖 瞭解國際學生到國外念書的動機,以及政府與大學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由(如 Altbach and Knight, 2007; Hauptman, 2006; Kerr, 1994; Knight; 2006; Mok, 2000),

卻很少有人關注同為利益關係團體的本地學術社群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下所 擔任的角色、責任與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國際化發展的意義(Dewey and Duff, 2009)。在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下,各國為了增加競爭力而積極招募與培育菁 英,全球高等教育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但並不表示在此發展過程中所有利益關係 者都有一致的目標,或者認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方式與方向。儘管本地的教師 與學生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過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他們的聲音卻往往被忽 略。因此藉由研究台灣四所公私立大學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化發展過程,研究者在 此研究中檢視了本地教師與學生對於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目標與過程的看法,他們 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經驗,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選擇參與、不參與、或者 甚至抵抗的策略,以及他們對於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未來的展望。

3

表一:高等教育國際化之緣由(Rational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類別 現存之緣由 具潛在重要性之緣由

促進經濟發展及強化競爭力 制度層次(Institutional Level)

勞力市場 建立國際品牌與形象

資料來源:de Wit, Hans. 2002.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Knight, J. 2006.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cepts,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Part One: Global Theme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eds. by J. J. F.

Forest and P. G. Altbach, Pp. 207-227.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4

貳、相關文獻檢閱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歷史脈絡概述

如同 Kerr (1994) 與 Altbach (2006)所指出的,世界上各大學由於具有統合性的 模式,而大學的任務也是向世界各地傳播普同性的知識,因此大學在歷史上具有跨 國性的本質。然而,在 20 世紀以前,高等教育國際化並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 面向,如果有相關行動,也多是個別與非正式的(de Wit 2002; Rüegg; 2004; Tierney 1977)。不過,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高等教育的發展利益與目標的國家化以及學 習國際化的增長,成為推動高等教育體制走向國際化發展的兩項主要趨力(Kerr, 1994)。美國在二次戰後的崛起,使它在國際教育交流擴展中擔任前鋒。另一個二 次戰後產生的世界強權蘇聯,也同時開始積極地擴展其對整個共產集團的政治、經 濟與學術控制。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領導的國際軍事與經濟競爭,讓高等教育 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相當不同的模式發展(de Wit, 2002)。在當時,國際教育的交流 與合作是基於政治上的動機,主要是為了國家安全與外交的理由,其目的是在於維 持和擴張超級強權的勢力範圍。因此,這些強權國家以及如加拿大、澳洲與荷蘭等 國,都開始投資於發展中國家大學的發展援助與技術支援計畫 (de Wit 2002; Kerr 1994)。

亞洲早期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賴國家在基礎教育的大量投資,以為發展中的 勞力密集產業造就擁有基礎讀寫與技術能力的勞動力。高等教育資源在當時非常有 限,而且主要是提供給菁英(Altbach, 1999)。到了 1980 年代,由於中產階級的興起,

知識水準的提升,以及逐漸普及的中等教育,使得亞洲地區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日 益殷切(Altbach, 2004)。因此,不只是亞洲許多政府透過重整及擴張高等教育體系 來回應社會對於高等教育日趨強烈的需求,許多學生也透過出國的方式來尋求獲得 高等教育的機會。亞洲成為派出最多學生到國外求學的區域;光是亞洲人就占了全 球所有國際學生的一半以上(IOM, 2009; OECD, 2012),而亞洲也成為跨國教育事 業的最大市場(Altbach, 2004)。

雖然歐美已開發國家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佔有支配性的地位(Bolsmann and Miller, 2008; Sherrer, 2005),但是在近十年來,亞洲數國-包括日本,韓國,中國,

新加坡與台灣-相繼地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並企圖打造國際一流大

5

學,成為區域甚至全球人才的培育中心(Altbach and Balan, 2007; Altbach and Umakoshi, 2004; Mok, 2006)。亞洲地區的留學生,有相當數量是從事區域性的流 動;也就是說,亞洲地區的留學生當中,有許多是選擇前往亞洲另一個國家求學

(OECD, 2012)。除此之外,由於亞洲的崛起,以及亞洲數國高等教育快速的國際 化發展,現今的亞洲,也逐漸成為吸引全球留學生前往求學的目的地。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下的本地學術社群

隨著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許多國家高等教育的特質與任務也產生改 變;從培育國家棟樑與厚植國力逐漸轉型成為全球勞力市場培育具有多元競爭力的 跨國菁英。在高等教育市場化、私有化與普及化的發展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愈來愈受到市場運作機制的牽引,也愈來愈成為強化高等教育品質、提升學校聲 望、強化國家勞動與技術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2003年開始出現的世界大學排名,

透過提供學術卓越表現的全球性定義,更進一步擴大且激化了國家間與大學間對於

透過提供學術卓越表現的全球性定義,更進一步擴大且激化了國家間與大學間對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