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史料文獻 1.出土文獻

1.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3.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5. 陳松長,〈帛書《繫辭》釋文〉,《道家文化研究》3(1993)。

6.

2.傳世文獻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

1. 牛兵占等編,《中醫經典通釋‧黃帝內經》,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 王先謙集解、日‧久保愛增注、日‧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台北:蘭臺書 局,1983。

3. 王先謙,《漢書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影武英殿本,1981。

4. 王先謙集解,《後漢書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

5.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八,1988。

6. 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7.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0。

8. 王洲明、徐超校注,《賈誼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9. 孔安國注,孔穎達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0。

10. 司馬遷著,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天工書局,1989。

11. 李昉等奉敕編,《文苑英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2. 皇甫謐,《帝王世紀》,北京:中華書局,1985。

13. 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1987。

14.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

15.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

16. 陸佃解,《鶡冠子解》,台北:世界書局,1979

17. 董仲舒著、凌曙注,《春秋繁露注》,台北:世界書局,1989。

18. 楊玄操,《難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19.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標點本,1986。

20. 劉向撰、趙善詒疏證,《新序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21. 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22. 劉昫等撰,劉節、陳乃乾點校,《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23.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0。

24.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0。

(二) 傳統研究

1.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收入張舜徽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長沙:岳麓書社影1946 年本,1994。

2.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收入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集,《二十五史補編》第2 冊,北京:中華書局影本,2000。

3. 梁玉繩,《史記志疑》,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4.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華世出版社《方志略例》《校讎通義》合訂本,1980。

5.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文津出版社影新校標點本,1987。

6. 劉台拱,《漢學拾遺》,收入張舜徽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長沙:岳麓書社影1946 年本,1994。

7. 鄭樵,《通志》,台北:新興書局影本,1963。

(三) 近人研究 1.專著

1.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3. 王叔岷,《斠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修訂一版。

4.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5.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影本,1976。

6.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二刷。

7.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8.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9.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

10. 李學勤,《古文獻論叢》,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1.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12. 李零,《吳孫子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97。

13.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14.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遠東出版社,2000。

15. 高亨,《周易大傳通說》,濟南:齊魯書社,1979。

16.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7. 徐中舒,《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仲信出版社影1958本,1986。

1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3,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19. 孫德謙,《漢書藝文志舉例》,收入楊家駱編,《校讎學系編》,台北:鼎文書局影本,

1977。

20. 孫德謙,《劉向校讎學纂微》,台北:鼎文書局影本,1977。

21.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

22. 陳元朋,《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台北:國立臺 灣大學文史叢刊,1997。

23.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釋例》,收入氏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長沙:岳麓書社影1946 年本,1994。

24.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25.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6. 程千帆(會昌),《別錄七略漢志源流異同考》,收入楊家駱編,《校讎學系編》,台北:

鼎文書局影本,1977。

27. 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二版。

28. 聞一多,《神話與詩》,台北坊間影本,不著撰年。

29.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5。

30.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重印本,1986。

31. 韓健平,《古脈書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2.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臺北:廣文書局,1970。

33.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書局影本,1985。

34. 謝利恆,《中國醫學源流論》,台北:古亭書屋影上海澄齋醫社1935年初版本,不著年 代。

35. Donald J. Harper, Early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The Mawangdui Medical Manuscript.

London,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8.

2.論文

1. 丁山,〈由陳侯因簋黃帝論五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33)。

2. 王璇,〈從「道」的核心到「術」的外在——《漢書.藝文志》根本排序原則淺議〉,

《經濟與社會發展》,1:2(2003)。

3. 王慶華,〈論《漢書.藝文志》小說家〉,《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6。

4. 中村璋八,〈緯書中醫學關連記事考察〉,收入氏編《緯學研究論叢:安居香山博 士追悼》(東京:平河出版社,1993)。

5. 伏俊璉,〈《漢書.藝文志》「雜賦」臆說〉,《文學遺產》,2002:6。

6. 汪祚民,〈《詩》入樂與《漢書.藝文志》中的詩觀念〉,《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4:3(1996)。

7. 汪祚民,〈《漢書.藝文志》「賦」分三種新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8:5(1999)。

8. 汪祚民,〈《漢書.藝文志》之「小說」與中國小說文體確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0:6。

9.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1973。

10.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述與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6(1979)。

11.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7(1980)。

12. 阮芝生,〈《史記.河渠書》析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1990)。

13. 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臺大歷史學報》,20(1996)。

14.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1991)。

15.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

《新史學》,1995:3。

16.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集刊》,66:2(1995)。

17.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一)、(二)、(三)〉,《大 陸雜誌》,104:1-3(2002)。

18. 李建民,〈中國古代「禁方」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1997)。

19.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1999)。

20. 李零,〈說「黃老」〉,《道家文化研究》,5(1994)。

21. 李零,〈戰國秦漢方士流派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2。

22. 李零,〈三種不同意義的「書」〉,《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1。

23. 李零,〈簡帛的埋藏與發現〉,《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2。

24. 李零,〈簡帛的形制與使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3,頁4-11。

25. 李零,〈簡帛古書的整理與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4。

26. 李學勤,〈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4。

27.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2。

28. 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原刊《國學季刊》,5:3(1935),收入《沈兼士 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86-202。

29. 吳懷祺,〈漢《易》與《漢書》〉,《齊魯學刊》,162(2001)。

30.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分與地位〉,《新史學》,6:1(1995)。

31. 金仕起,〈論病以及國——周秦漢方技與國政關係的一個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32. 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收入羅根澤編《古史辨》,第4冊(台北:藍燈出版社影 本,1993)。

33. 馬繼興,〈帛書《脈法》初探〉,《湖南考古輯刊》,3(1986)。

34. 孫祖眉,〈從《史記》八書與《漢書》十志之比較看司馬遷與班固史學思想之差異〉,

《社科縱橫》,1996:4。

35. 郭炳洁,〈《漢書》十志與「通古今」〉,《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6。

36. 徐中舒,〈陳侯四器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33)。徐日輝,

〈《史記》、《漢書》書、志序列比較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1:2(2002)。

37. 陳其泰,〈對《漢書》十志的總體考察(上)、(下)〉,《漢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1993:4/1994:2。

38. 陳槃,〈戰國秦漢間方士論考〉,收入氏著《古讖緯研討及書錄解題》(台北:國立編譯 館,1991)。

39. 黃龍祥,〈經絡學說的由來〉,《中國針灸》,1993:5。

40. 黃龍祥,〈經絡學說的演變〉,《中國針灸》,1994:3。

41. 黃龍祥,〈經脈病候考源〉,《中華醫史雜誌》,24:4(1994)。

42. 趙明奇,〈《漢書.藝文志》綜論——兼論新時代正史藝文志的改制〉,《徐州師範學 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

43.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收入《古史辨》,第7冊上編,第五篇「黃帝與皇帝」(台 北:藍燈文化公司影1938本,1993)。

44. 齊思和,〈黃帝之制器故事〉,收入《古史辨》,第七冊中編。

45. 廖育群,〈扁鵲脈學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8:2(1988)。

46. 廖育群,〈《難經》醫學理論的時代特徵〉,《中華醫史雜誌》,23:1(1993)。

47. 鄭萬耕,〈劉向歆父子的學術史觀〉,《史學史研究》,2003:1。

48. 劉釗,〈出土簡帛的分類及其在歷史文獻學上的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03:6。

49. Ying-shih Yü, "Life and Immortality in the Mind of Ha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5(1964-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