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Copied!
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2004年11月,頁1-66.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 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金仕起 *. 這篇論文透過對《漢志》部次群書義例的分析,從其所反映的學術立場 與現實義涵出發,旨在重建其中的古方技史圖象。研究發現,《漢志》以追 求聖帝明王之治為要的,具有兩項相關的重要基礎:一是可稱作「折中六藝」 的學術立場,以辨章古今學術指意得失;一是可名為「由道及器」的部次觀 點,以條別古今學術淵源流變。據此,《漢志》呈現的古方技史有幾項重要 特徵:一、方技與易以《易傳》「生生」之義相為表裡,相對於易之為道、 為體、為本、為虛理,方技是器、是用、是末、是實事,故其圖書部次亦首 尾相望;而方技四支從醫經到神僊的部秩先後,則為上述關係的縮影。二、 方技源於古王官職守,其發展有太古、中世、漢興與今四期;古今方技從能 夠「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到「技術晻昧」的轉變過程,和古代學術自 周室既微以後不斷碎裂崩析,自秦火以下則道術缺廢的整體趨勢相應。三、 〈方技略〉各條敘錄的討論多本於六藝經傳,大體有漢代當世時事為其論斷 背景,其發議對象以皇室成員為主,目的在恢復王官古學、追求聖王郅治。 要之,《漢志》雖志在述史,載明古方技圖書與知識流傳發展的客觀實況,.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作者要特別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所提示的意見。.

(2) .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但事實上則更近乎兩漢之交劉向等彬彬文學之士基於救世致治之旨,據尊奉 六藝、孔學之見所繪製的一幅古方技史圖象。釐清上述事實,對吾人掌握《漢 志.方技略》的歷史定位,及其在今日古方技史研究上之意義或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方技、《漢書.藝文志》、古代中國學術史. 一、 前言 《漢書.藝文志》(以下簡稱《漢志》)係班固(32-92)本劉向(77-6 BC)《別錄》 、劉 歆 (50?BC-23)《七略》編寫而成 1,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圖書目錄 2。它將兩 漢之交皇室蒐藏的古今中(國家)外(民間)圖書依次分為六略三十八種,即: (一) 六藝: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小學,計九種; (二) 諸子:儒、道、陰陽、法、名、墨、從橫、雜、農、小說,計十種; (三) 詩賦:屈原賦之屬、陸賈賦之屬、孫卿賦之屬、雜賦、歌詩,計五種; (四) 兵: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計四種; (五) 數術: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計六種; (六) 方技:醫經、經方、房中、神僊,計四種。 在上述分類架構下, 《漢志》不僅著錄了各種圖書的書題、篇卷,並在每種、. 1. 歷來討論《別錄》、《七略》、《漢志》關係的各類古今著述甚多,此不具引。就三書 體裁之關係論,清人姚振宗(1842-1906)的歸納最為簡賅,他指出:「方之《四庫全書》, 《別錄》為《總目提要》,《七略》則《簡明目錄》也。又班氏既取《七略》以為〈藝文 志〉,又取《別錄》以為〈儒林傳〉」。上引見氏著,《漢書藝文志條理》,收入二十 五史刊行委員會編集,《二十五史補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影本,2000),頁1529。. 2. 如章學誠說:「夫劉《略》班《志》,乃千古著錄之淵源」;北宋以下,《別錄》、《七 略》相繼散佚,而「其義例之可見者,班固〈藝文志〉注而已」。上引見氏著,《校讎 通義》,〈補校漢藝文志第十〉一、「互著第三」(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575、 566。.

(3)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3.. 每略之後總要家數、篇卷,別為敘錄 3。而清代中葉以下,除晚清民初若干今 文學家與疑古學者外,論者一般也以為,《漢志》要義之一在依古書年代著 錄、種別群書,並藉各類敘錄討論古書之指意得失、條辨古學的淵源流別 4。 當然,《漢志》的旨趣並不止於述古。如章學誠 (1738-1801)指出:「夫馬班 書志,當其刱始,略存諸子之遺,管子、呂覽、鴻烈諸家所述天文、地圓、 官圖、樂制之篇,采掇制數,運以心裁,勒成一家之言,其所倣也」5。史家 書志固一體也,不論其體裁、內容是否源自古典「官禮」或先秦「諸子」6, 3. 有關《漢志》之體裁形式,詳孫德謙,《漢書藝文志舉例》,收入楊家駱編,《校讎學 系編》(台北:鼎文書局影本,1977),頁128-138。. 4. 借章學誠的話說,這就是「部次條別,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說見氏著《校讎通 義》,〈校讎通義敘〉,頁559。王叔岷說:「部,分類。次,分時。條,編目。別,旨 意」,說甚明暢,參氏著,《斠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修訂一 版),頁2。必須一提的是,劉、班以前未嘗沒有條辨古學流別之作,如《荀子.非十二子》、 《莊子.天下》、《韓非子.顯學》、《呂氏春秋.不二》、司馬談論〈六家要指〉(《史 記.太史公自序》)、《淮南鴻烈.要略》,以及《史記.儒林列傳》等均具類似旨趣, 而且取捨的標準亦頗不一致。但系統地以著錄部次群書為基礎,透過各種「敘錄」討論 群書要旨得失與條辨古學淵源流別的作法,則始見於劉向《別錄》,並由劉歆《七略》、 班固《漢志》踵其後。相關研究可參孫德謙,《漢書藝文志舉例》,〈一書下挈大旨例〉、 〈辨章得失見後論例〉、〈每類後用總論例〉諸條,頁129。. 5. 章學誠,《方志略例》二,〈亳州志掌故例議上〉(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472。 另,針對《史記》、《漢書》的著述旨意,他也說過:「夫馬、班著史,等於伏、孔傳 經:大義微言,心傳口授。或欲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或使大儒伏閣,受業於其女弟」, 見《方志略例》一,〈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頁416。. 6. 章學誠,《方志略例》二,〈永清縣志六書例議〉,頁440。此外,於《史記》八書與《漢 書》十志的體裁淵源,章學誠也指出:「司馬遷氏紹法《春秋》,著為十二本紀,其年 表列傳,次第為篇,足以備其事之本末;而於典章制度,所以經緯人倫,綱維世宙之具, 別為八書以討論之。班氏廣為十志,後史因之,互有損益,遂為史家一定法矣」。見《方 志略例》二,〈亳州志掌故例議上〉,頁471。.

(4) .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但可以肯定,作為專門之學,《漢書》十志如《史記》八書,不僅記述「歷 代的典章制度與一朝的大政大法」 7,也具有「論治」的義涵 8。而《漢志》 作為《漢書》十志之一,在「部次條別,考鏡源流,辨章學術」同時,事實 上也具體而微地展現了「本於世變之所急」 , 「起於救世之弊」的現實義涵 9。 再者,儘管歷代考證、評述《漢志》的論著不少 10,但對《漢志》的評 價並不一致。相反的,它們往往隨時代有所轉移,因讀者的觀點與關注而有 所不同。如宋人鄭樵 (1104-1160),是史上系統解讀《漢志》義例的第一人,章 學誠甚至盛讚他「慨然有會於向、歆討論之旨」 , 「蓋自石渠天祿以還,學者 7.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7(1980), 頁18。. 8. 上引見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述與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學報》,6(1979),頁28。具體實例,可參氏著,〈《史記.河渠書》析論〉,《國立臺 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1990),頁65-80。此外晚近的研究尚可參,陳其泰,〈對《漢 書》十志的總體考察(上)、(下)〉,《漢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4、 1994:2,頁15-21;孫祖眉,〈從《史記》八書與《漢書》十志之比較看司馬遷與班固史 學思想之差異〉,《社科縱橫》,1996:4,頁32-36;徐日輝,〈《史記》、《漢書》書、 志序列比較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2(2002),頁96-101; 郭炳洁,〈《漢書》十志與「通古今」〉,《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6,頁85-87。. 9. 胡適儘管認為《漢志》九流出於王官說「皆屬漢儒附會揣測之辭,其言全無憑據;而後 之學者乃奉為師法,以為九流果皆出於王官」,但他指出諸子「皆憂世之亂,而思有以 拯濟之,故其學皆應時而生」的看法,卻恰好可以用來說明《漢志》的著述之意。說見 氏著,〈諸子不出於王官論〉,收入羅根澤編《古史辨》第4冊(台北:藍燈出版社影本, 1993),頁2-3、7。歷來針對胡適此說所提出的駁論不少,舉其要者如呂思勉,《先秦學 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二刷),上編,第4章〈先秦學術之源流及其派別〉, 頁16-18。餘不贅。. 10. 歷來有關《漢志》研究的一般性評述,可參:趙明奇,〈《漢書.藝文志》綜論——兼 論新時代正史藝文志的改制〉,《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頁 96-100。.

(5)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5.. 所未嘗窺見也」 11,但他的《通志》對劉《略》班《志》卻也有相當嚴厲的 批判 12;下逮晚清民初,今文學派與民初疑古學者不論是基於特定的經學立 場或反傳統態度,對於二書作為歷史「證據」 、 「知識」的價值更是抱持徹底 懷疑 13。不過,隨著廿世紀晚周秦漢簡帛文獻出土日眾,劉《略》班《志》 作為認識古書分類和古學流別參考架構的意義卻在近二十餘年又重新獲得 了新生 14。要之,上述簡介旨在說明, 《漢志》作為一部歷史論著,它所涉及 的時間面相,即使僅就其本身視之,也不是單一的,而是經常疊壓著不同時 代的成分。 事實上,《漢志》如同任何引人入勝的傳世古代中國歷史著作,它們所 描述、分析的對象雖然是既成的歷史,它們的觀點、形式與內容卻無一不是 11. 當然,章學誠也指出,鄭樵對劉《略》班《志》的批評往往「過為貶駁」。以上俱見氏 著,《校讎通義》,〈校讎通義敘〉,頁559。. 12. 如鄭樵說:「班固者,浮華之士也。全無學術,專事剽竊」,「(司馬)遷之於固,如龍之 於豬」,又說:「志之大原起於《爾雅》」,「餘史並承班固謂之志,皆詳於浮言、略 於事實,不足以盡《爾雅》之義」,又說:「劉氏作《七略》,收書不收圖,班固即其 書為〈藝文志〉,自此以還,圖譜日亡,書籍日冗,所以困後學而隳良材者,皆由於此」。 見氏著《通志》(台北:新興書局影本,1963),總序/頁1-3。. 13. 清末民初學者對歷史「知識」、「證據」的看法的轉變,見王汎森,〈什麼可以成為歷 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及〈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 及其批評者〉,俱收入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頁343-462;有關清末民初疑古運動興起的研究,詳參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 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14. 如李學勤的看法就很具代表性,他指出:「對於這個時期的簡帛書籍,我一直主張參照 《漢書.藝文志》來分類。這是因為《漢志》本於《別錄》、《七略》,比較適合當世流 傳書籍的情況」。見氏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第一篇〈通論〉,「一、新出簡帛 與學術史」(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頁7-8。此外,他的類似看法也見於氏著,《古 文獻論叢》(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7)等書所收相關論述及具體的考證論著。.

(6) .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歷史的產物,而且往往因為種種時空際會,經過不同的解讀,它們又可能轉 而成為其後歷史發展的泉源,產生程度不等、性質不一,或不期而然的作用。 以《漢志.方技略》「總敘」為例,它指出: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 鵲、秦和,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晻昧, 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在這, 「生生之具」說的是古方技書的大旨, 「王官之一守」講的是方技學術 的淵源,「太古」、「中世」、「漢興」及「今」是截至兩漢之交古今方技發展 的四個階段,「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與「今其技術晻昧」則討論了 古方技的流變與得失 15。居今視昔,可以說,上文不僅總結了兩漢之交劉向 等人對古今方技的歷史認識,反映了他們的立場與觀點、對當代世變的關 切,以及對時下方技的針砭(詳下文);同時,他們的論斷也對日後中國傳統方. 15. 對於《漢志.方技略》之意義比較簡賅的討論,可參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 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頁45-61,餘不贅。.

(7)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7.. 技、醫藥之術的歷史發展 16,乃至後人對古方技史的理解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17。 儘管如此,在這,我不可能處理有關《漢志》,特別是〈方技略〉的所 有問題。相反的,這篇論文的任務單純,僅旨在就《漢志》論《漢志》,重 建《漢志》所呈現的古方技史圖象,並釐清其歷史意義。也就是說,首先, 我將從《漢志》自身的立場、觀點出發,探討它究竟如何分類六略、種別群 書,又如何討論古學的指意、源流與得失,並從而建構古代學術的版圖與歷 史?其次,我將以《漢志.方技略》為重點,考察在上述的古代學術版圖中, 方技的位置何在,它和其他門類知識間的相對關係為何?在上述古學發展的 整體脈絡中,方技經歷了哪些令人關注的變化?而有關的描述與論斷又反映 了哪些現實義涵及可能的歷史意義? 必須指出,要說明《漢志》作為劉向諸儒特殊立場、觀點的產物這一事. 16. 宋代以下,士人習醫漸成顯著現象,其重要背景之一,就和宋儒重新解讀《漢志.方技 略》「總敘」具有相當關係,如北宋夏竦序《銅人針灸經》說:「臣聞聖人之有天下也, 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王澤不流,則姦生於下,故辨淑慝以制治」,南宋高保衡等 序《黃帝針灸甲乙經》說:「臣聞:『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醫者雖 曰方技,其實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蓻文志〉稱:『儒者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此亦 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奧,安能 及國之政哉」。有關研究可參陳元朋,《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 金元的流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97),頁103-111。. 17. 就《漢志.方技略》「總敘」「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一條論之,對此,顧實便指 出:「蓋古醫字亦作毉,上世從巫史社會而來,故醫通於治國之道耳」,這項見解有兩 項重要意義:一、是說醫的知識原來脫胎於巫史,或有所重疊。比如,醫、毉互見,醫 之閒行祝由、咒禁之術以療疾,或以天官星曆之學為認識人身、病理的知識背景,而卜 祝巫史亦未嘗不論病原診。二、是說巫史曾是政權的掌握者,可能有過治國理民的實務 經驗。而醫之職業或出於巫史之分流、支裔,故醫之能夠掌握國政知識,其源可能出於 巫史從事治國理民的職業傳統。上述引文獻見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臺北:廣文書 局,1970),頁254。.

(8) .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實,並非僅有「內證」一途。比如,清人姚振宗的《漢書藝文志拾補》一書 已顯示,大量晚周秦漢讖緯圖書及當代詔令法律為《漢志》所未收 18;而近 幾十年大量出土的晚周秦漢簡帛文獻佚籍,也多為劉向、歆至班固等兩漢諸 儒所未見 19。這類事實固然有助於反映劉向諸儒的特殊立場、觀點,說明《漢 志》的可能限制,以及釐清古方技的發展實況;但相對的,它恐怕也不易充 分解明如《漢志》與其當代政治社會背景間的關係,方技在周秦漢士人觀念 與生活中佔有的位置,《漢志.方技略》的有關論述與古方技發展間的可能 交涉,乃至這類論述何以仍舊能夠在後世不斷受到重視、產生一定影響等諸 多問題。因此,這篇論文不擬採取類似取徑。 最後,在進入本文前,不能不附帶說明的是:一、《別錄》、《七略》二 書儘管出自劉向、歆父子等人手筆,但事實上也是西漢晚期學者集體工作的 成果,其中可考者,有劉向、劉歆、任宏、尹咸、李柱國、杜參、班斿、丁 望、王龔等人,因此可以視為他們的共識;二、 《漢書.藝文志》與《七略》 部次古書的義例雖存在個別差異,但《漢志》之各種敘錄則大體本於《別錄》 、 《七略》 ,可以反映它們在古書要旨得失、古學淵源流別上的見解基本一致 20。. 18. 對法律文書之未收於《漢志》,章學誠有說,可從。見氏著,《校讎通義》,〈補校漢 藝文志第十〉二,頁575。另,有關古代官文書的收藏保存,可參汪桂海,《漢代官文書 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19. 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收入《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1998),頁22-57;〈三種不同意義的「書」〉,《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1, 頁4-14;〈簡帛的埋藏與發現〉,《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2,頁4-11;〈簡帛的形 制與使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3,頁4-11;〈簡帛古書的整理與研究〉,《中 國典籍與文化》,2003:4,頁4-12;劉釗,〈出土簡帛的分類及其在歷史文獻學上的意 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頁67-72。. 20. 上文之論據,分別參孫德謙,《劉向校讎學纂微》,〈紀圖卷〉條(台北:鼎文書局影本, 1977),頁47;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頁9;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釋例》,收入氏 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長沙:岳麓書社影1946年本,1994),頁746-753;程千帆(會.

(9)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9.. 是故,除非必要,本文在討論中將不再區分《別錄》 、 《七略》 、 《漢書.藝文 志》三者及個別學者間的差異,而逕將其視為一個整體加以處理。. 二、 折中六藝:《漢書.藝文志》的學術立場 六藝究竟涵蓋哪些內容,對此,漢代的官方、民間,或不同的家派間容 或存有歧見,但折中六藝,如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開篇所言,「夫學 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卻是兩漢儒生考訂歷史、論道議政的一項共 通取徑或基本的思想、價值傾向。這點,和《漢志》的撰述攸關的劉向以迄 班固諸子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折中六藝作為《漢志》的大綱要法、基本 立場,可以說,不僅在《漢志》的命名取義、圖書著錄的部次,以及對群書 要旨、源流、得失的討論等各方面都有具體反映;同時,六藝作為《漢志》 部首,其次序群書的義例也往往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 21。 首先,就《漢志》「藝文」一詞的命名取義來看,顧實有說,曰: 藝,六藝也。孔子曰: 「六藝之於治,一也。」(《史記.滑稽列傳》引)司馬 遷曰:「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孔子世家〉贊)賈誼曰:「詩書 易春秋禮樂,六者之術,謂之六藝。」(《新書.六術》篇)鄭玄作《六藝論》 。 文,文學也。《論語》曰: 「文學,子游、子夏。」秦李斯請悉燒諸有 文學詩書百家語(《史記.李斯傳》)。故藝文者,兼賅六藝百家之名也 22。 顧說《漢志》藝、文二字乃上承孔門遺意,指謂六藝、文學,是對的;以《漢 志》所謂藝文兼賅六藝百家,也顯然和班固所謂: 「 《七略》剖判藝文,總百. 昌),《別錄七略漢志源流異同考》,收入楊家駱編,《校讎學系編》,頁77-108。 21. 如章學誠所指出:《七略》之旨在「著錄部次,辨章流別,將以折衷六藝,宣明大道, 不徒為甲乙紀數之需」,又說:「然則六藝之名,實為《七略》之綱領」。上引,先後 見章學誠,《校讎通義》,〈原道〉三、〈漢志六藝第十三〉二,頁562、588。. 22.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頁1。.

(10) .1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家之緒」(《漢書.楚元王傳》贊)的本意相當。不過,此處文學的意義,仍有進一 步說明的必要。 周秦兩漢所謂文學,實即經藝。有關實例非常多,如司馬遷說:「夫齊 魯之閒於文學,自古以來,其天性也。故漢興,然後諸儒始得脩其經蓺,講 習大射鄉飲之禮」(《史記.儒林列傳》),可見晚周文學與經蓺、大射鄉飲之禮相 對為言;又如叔孫通,「秦時以文學徵,待詔博士」 ,漢高即帝位(202. BC),則. 「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以定朝儀(《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足徵秦時文學的 內涵包括王官古禮;武帝初即位,「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 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曆服色事未就。會竇 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得趙綰等姦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 殺」(《史記.封禪書》), 《史記正義》引應劭說云: 「王臧儒者,欲立明堂、辟雍, 太后素好黃老術,非薄五經,因故絕奏事太后,太后怒,故令殺」,是知所 謂文學和儒術、五經關係甚切;下逮元帝初,劉向上封事諫帝也說:「今陛 下開三代之業,招文學之士,優游寬容,使得並進」(《漢書.楚元王傳》),是文 學又往往與三代之業相涉。此外,如梁皇侃疏《論語.先進》引范甯注指出 「文學」 , 「謂先王典文」23;唐司馬貞說: 「子夏文學著於四科,序詩,傳易。 又孔子以春秋屬商。又傳禮,著在禮志」(《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也都說明 古所謂文學近乎王官六藝,而非民間百家私學之比。 是故,《漢志》所謂藝、文,實一本孔子六藝、文學之說,前者指易書 詩禮樂春秋,而有別於《周禮.地官》所謂禮樂射御書數;後者則近乎三代 王官典文,和六藝經傳關係甚切。這固然說明班固《漢志》以六藝、文學總 括六略寓有折中六藝、尊尚孔子的指意 24,事實上也反映了兩漢之交劉向等. 23. 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二版),頁644。. 24. 如呂思勉即曾指出:「漢儒之重六經,皆以其為孔子所傳,微言大義所在,非以其為古 代之典籍也。西京末造,古文之學興。輕微言大義而重考古」。見氏著,《先秦學術概 論》,下編,第2章〈儒家〉,頁52-53。.

(11)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11.. 人對古學源流的歷史認識,及返本王官學術的現實關懷(另詳下文)。 其次,從《漢志》著錄群書的次第看,折中六藝的立場也尤其在六藝、 諸子二略佔居主導地位,和兩漢儒學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 25。這裡,先就〈六 藝略〉群書的部次加以討論。 〈六藝略〉部次群書的義例,大要有二,可以稱之為「因史繫書」與「先 經後傳」 。所謂因史繫書,指的是依圖書的年代先後著錄其部次。在《漢志》, 這是六略的通例之一。在〈六藝略〉,它一方面是指自易至小學九種之書按 其年代先後次第分類 26;另一方面則是指各種之書在其部類之中,亦按其年 代先後著錄。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因史繫書雖是六略通例,但在〈六藝略〉 卻另有前提,即〈六藝略〉各種古書的繫年及部次先後往往本諸六藝經傳及 孔子之說 (詳見下文)。可以說,這項類例不僅涉及漢儒折中六藝、尊尚孔子的. 25. 呂思勉說過:「《七略》始六藝,實即儒家。所以別為一略者,以是時儒學專行」,其 實〈諸子略〉之以儒家為部首,亦無不可作如是觀。以上,參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 上編,第4章〈先秦學術之源流及其派別〉,頁15。. 26. 如呂思勉指出,「案《漢志》之次,蓋以經之先後。《易》本伏羲,故居首。《書》始 唐堯,故次之」。見氏著,《先秦學術概論》,下編,第2章〈儒家〉,附錄一「六藝」, 頁67。.

(12) .1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學術立場,同時也相當程度反映了劉向、歆父子等人對古書世繫的特殊見解 27。 至於先經後傳,首先須留意的是經、傳之別。大體而言,〈六藝略〉之 所謂經,借章學誠的話說,一指「官司典常」 ,一為「孔門自著」 ,前者如易 書詩禮春秋等經典,後者如《論語》 、 《孝經》 ;傳則多指「師儒講習」 ,如晚 周秦漢有關六藝群經的傳記、訓故或章句。因此,先經後傳在〈六藝略〉也 有兩重指涉:一是指自六藝九種之書按易、書、詩、禮、樂、春秋為經,論 語、孝經、小學為傳的先後次第序列 28;二是指九種之書在其部類之中,又 按經在前傳在後的次序著錄,而且多以立於學官者居前。在這,經傳先後的 次第固然體現了章學誠所謂經傳互為主附、重輕的考量,事實上也同樣突顯. 27. 晚周秦漢有關六藝先後次序的說法實不盡一致,也未必皆具深意。如《禮記.經解》引 孔子說:「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 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莊子.天運》載孔子謂老聃曰: 「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史記.滑稽列傳》 引孔子曰:「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史 記.太史公自序》同),可見即使是稱引孔子之說,諸本已自不一。漢興,賈誼《新書. 六術》曰:「詩書易春秋禮樂,六者之術,謂之六藝」;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說: 「詩書序其志,禮樂純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學皆大,而各有所長。詩道志,故長於質;. 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書著功,故長於事;易本天地,故長於數;春 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則漢人彼此又有不同。至於《漢書.五行志》引《尚書.洪 範》「初一曰五行」云云,說:「凡此六十五字,皆雒書本文,所謂天乃錫禹大法九章 常事所次者也。以為河圖、雒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裏。昔殷道弛,文王演周 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範之咎徵,天人之道粲然著矣」,卻顯 示班固和劉向父子對易、書、春秋文獻年代的歷史見解頗有歧異。 28. 章學誠,《校讎通義》,〈焦竑誤校漢志第十二〉八、〈漢志六藝第十三〉一,頁584、 587。必須指出,章學誠的上述觀察自然和他有關「古者治學未分,官師合一」及「六經 皆先王之政典」的歷史見解是分不開的。相關引文,見氏著,《文史通義》,〈易教〉 上、〈述學駁文〉(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1、214。.

(13)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13.. 了劉向等人以六藝為王官典要的學術見解,以及六藝得孔子而傳的古史觀點29。 相較於六藝,〈諸子略〉則主要是將諸子視為王官流亞 30(如下表)、六藝之 輔翼。如〈諸子略〉敘論說諸子, 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 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 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 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 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 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 「禮失而求諸野。」 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若 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上文的重點在於:一、就整體而論,諸子原出王官孑遺,可以被視為是「六 經之支與流裔」 。二、諸子雖各有蔽短,但若能「舍短取長」 、折中六藝,則 仍可發揮「相滅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的作用 31。三、諸子十家,但敘 錄僅言「可觀者,九家而已」 ,不及出自平民的小說家 32,可見劉向等人取舍. 29. 如錢穆所言:「《漢志》於六藝一略,末附論語、孝經、小學三目,此亦以孔子附六藝, 不以孔子冠儒家也」。見氏著,〈兩漢博士家法考〉,收入氏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 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重印本,1986),頁180-181。另,錢穆之前,王先謙已指出: 「序六藝兼及《論語》以下諸書者,別《論語》於儒家,遵孔子也。儕《孝經》於六藝, 尊其書也」,「《爾雅》、《古今字》,所以通知經義、經字」。見氏著,《漢書補注》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本,1951),頁887。. 30. 如錢穆根據《漢志》指出:「詩書六藝初掌於王官,而家學之興實本焉」。見〈兩漢博 士家法考〉,收入氏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頁172。. 31. 鄭萬耕,〈劉向歆父子的學術史觀〉,《史學史研究》2003:1,頁11-15。. 32. 有關小說家的民間色彩,余嘉錫論之最詳。見氏著,〈小說家出於稗官說〉,收入《余 嘉錫論學雜著》(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影本,1976),頁265-279。近人之相關研究,可參 汪祚民,〈《漢書.藝文志》之「小說」與中國小說文體確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

(14) .1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之要在源出王官的民間之學。換言之,與〈六藝略〉同調,〈諸子略〉部次 群書的要旨,除了反映劉向等人以諸子為王官之遺的歷史見解,體現了他們 以六藝為主、諸子為輔的觀點,也表達了他們嘗試恢復古學、返本王官的訴 求。. 《漢志》諸子. 諸子所出王官. 儒家. 司徒. 道家. 史官. 陰陽家. 羲和. 法家. 理官. 名家. 禮官. 墨家. 清廟之守. 從橫家. 行人之官. 雜家. 議官. 農家. 農稷之官. 小說家. 稗官. 至於諸子群書的部次先後,因史繫書的原則自然不容忽視 33,可以說明 《漢志》之種別諸子群書,有劉向等人系統之古史觀為其基礎。不過,更值 得注目的是儒家列在諸子部首的事實。如周壽昌(1814-1884)說〈諸子略〉 「儒家」. (社會科學版),2000:6,頁97-101、116;王慶華,〈論《漢書.藝文志》小說家〉,《內 蒙古社會科學》,2001:6,頁73-76。 33. 如章學誠說:「讀〈六藝略〉者,必參觀於〈儒林列傳〉,猶之讀〈諸子略〉,必參觀 於孟荀管晏老莊申韓列傳也。〈詩賦略〉之鄒陽枚乘相如揚雄等傳,〈兵書略〉之孫吳 穰苴等傳,〈數術略〉之龜策日者等傳,〈方技略〉之扁鵲倉公等傳,無不皆然。」見 氏著,《校讎通義》,〈漢志六藝第十三〉三,頁588。.

(15)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15.. 敘論便指出:「本志自此以下道家至農家,凡八家,俱用『此其所長也』五 字稱之,下便作抑辭。獨於此,以『於道最為高』五字極力推重,所以別儒 於諸家也」 34。這點,除了反映儒家在晚周秦漢諸子中與六藝關係最密,也 清楚點明《漢志》折中六藝的基本立場。此外,張舜徽說: 「自來編書目者, 每類之中各依時代先後為次,不相混雜,其例實導原於《漢志》 ,而尤以〈諸 子略〉儒家類最為分明」 35。這顯然又與漢代尊儒,立經藝於學官,致說經 成祿利之途,而特重師授家法的風氣影響有關了 36。要之,就〈諸子略〉圖 書部次的義例視之,劉向等人的古書年代觀點和他們以三代王官學術為尚、 折中六藝的立場是分不開的。 第三,《漢志》中最能體現折中六藝這一基本立場的,則不外徧見全帙 的各種敘錄。如《漢志》發端,班固就稱引劉歆之說(見《漢書.楚元王傳》責讓太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顧實以為:「此漢家 常博士書)曰: 尊儒之言也」 37,無疑是正確的。而《漢志》討論群書要旨、源流與得失的 各種敘錄,也隨處可見直接或間接援引六藝經傳的個例 38。現先整理臚列並 加按語如下以見其詳。 (一)〈六藝略〉「易」小敘: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34.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收入張舜徽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頁567。. 35.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釋例》,收入氏編《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敘次第三〉,頁 750。. 36.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收入氏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頁190-207。. 37.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頁1。. 38. 這點,孫德謙也早有所見,他認為劉向校讎群書的精義之一,即在「準經義」。說見氏 著,《劉向校讎學纂微》,頁40-41。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劉氏所謂「經」,意義顯然 過狹,《漢志》敘論所稱引的範圍遠不止「經」,而廣泛包括了《漢志.六藝略》所載 群書,詳正文。.

(16) .1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下》。此說易之源與指意。 (二)〈六藝略〉「書」小敘: 易曰:「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上》。此說書之源與指意。 (三)〈六藝略〉「詩」小敘: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 上引書說見《尚書.舜典》。此說詩之源。 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上說本《禮記.王制》「命師陳師以觀民風」。此說詩之指意。 (四)〈六藝略〉「禮」小敘: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 上引易說見《易序卦》。此說禮之源。 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故曰: 「禮經三百, 威儀三千。」 上引「故曰」云云,本於《禮記.中庸》 、〈禮器〉 。此說禮之流變。 (五)〈六藝略〉「樂」小敘: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黃帝下至三 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 樂。」二者相與並行。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 所亂故無遺法。 上引易說,見《易象傳.豫卦》 ; 「故自黃帝下至三代」本《周禮.大司樂》; 孔子說見《孝經.廣要道》章、 《禮記.經解》 ; 「周衰俱壞」以下又本於《禮 記.樂記》。此說樂之源,並陳其指意及流變。 (六)〈六藝略〉「春秋」小敘: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 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殘 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

(17)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17.. 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上引「古之王者世有史官」云云,散見於古典,如《周禮.大宗伯》史職; 「左史記言」本於《禮記.玉藻》 ;孔子說見《論語.八佾》 。此說春秋之源, 並陳其指意及流變。 (七)〈六藝略〉「孝經」小敘: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上引見《孝經.三才》章,而襲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子產說禮之語。 此說《孝經》之指意。 (八)〈六藝略〉「小學」小敘: 易曰: 「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蓋取諸夬。」 「夬,揚於王庭。」 ,言其宣揚於王者朝廷,其用最大也。 上引易說先後見《易繫辭下》、《易.夬卦》。此言小學指意。 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 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上引本《周禮.保氏》。此說小學之原。 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無正,人用 其私。故孔子曰: 「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亡矣夫!」蓋傷其寖不正。 上引孔子說見《論語.衛靈公》 。此說小學源流。 (九)〈六藝略〉總敘: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 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 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 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上》。此說六藝之大旨。 (十)〈諸子略〉「儒家」小敘: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上引「出於司徒之官」句,蓋本於《周禮.地官》 。此說儒家之源。.

(18) .1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孔子說見《論語.衛靈公》。此強調儒家為「已試之效者也」。 (十一)〈諸子略〉「道家」小敘: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堯之克攘」本於《尚書.堯典》 , 「易之嗛嗛」出《易彖傳.謙卦》 。此說道 家所長。 (十二)〈諸子略〉「陰陽家」小敘: 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羲和之官」云云,本《尚書.堯典》。此說陰陽家之源及其所長。 (十三)〈諸子略〉「法家」小敘: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 ,此其所長也。 上引易說見《易象傳.噬嗑》。此說法家所長。 (十四)〈諸子略〉「名家」小敘: 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名位不同,禮亦異數」見《左傳.莊公十八年》 ;孔子說見《論語.子路》。 此說名家指意及其所長。 (十五)〈諸子略〉「墨家」小敘: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 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 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 清廟、茅屋之說本《詩》周頌〈清廟〉、《左傳.桓公二年》臧哀伯說、《禮 記.明堂位》、《禮記.祭統》等;三老五更見《禮記.文王世子》、 《禮記. 樂記》、《禮記.祭義》 ;選士、大射見《禮記.王制》 、 《儀禮.大射儀》 。此 說墨家之源及其指意、所長。 (十六)〈諸子略〉「從橫家」小敘: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

(19)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19.. 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 「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 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 行人之官,說本《周禮.大行人》、《周禮.小行人》;孔子說見《論語.子 路》 、 《論語.憲問》及《禮記.禮器》 。此說從橫家之源,及其指意、所長。 (十七)〈諸子略〉「農家」小敘: 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 民食」,此其所長也。 「八政」云云,語出《尚書.洪範》;孔子說見《論語.堯曰》。此說農家指 意及其所長。 (十八)〈諸子略〉「小說家」小敘: 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 然亦弗滅也。 上引見《論語.子張》。此說小說家所長。 (十九)〈諸子略〉總敘: 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 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 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 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 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 略矣。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下》;孔子說不見於古典,惟劉歆兩稱之(另見《漢書.楚元 王傳》歆讓太常書),當有所本。此說九流指意。. (二十)〈詩賦略〉總敘: 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言感物造耑,材 知深美,可與圖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 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 焉。故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也。.

(20) .2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引傳或本於《詩.定之方中》毛傳;孔子說見《論語.季氏》。此說詩賦之 源及其指意。 (二十一)〈兵書略〉總敘: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洪範八政,八曰師。孔子 曰為國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明兵之重也。易 曰「古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其用上矣。 「古司馬之職」云云,蓋本於《周禮》夏官〈大司馬〉諸職;「洪範八政」, 見《尚書.洪範》;孔子說分見《論語.子貢》 、 《論語.子路》 ;易說見《易 繫辭下》。此說兵書之源,及其指意。 (二十二)〈數術略〉「天文」小敘: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上引易說見《易彖傳.賁卦》。此說天文指意。 (二十三)〈數術略〉「曆譜」小敘: 曆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 之實。故聖王必正曆數,以定三統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 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 上引四時、分至、日月五星之事,散見於古典,如《左傳》、 《禮記.月令》 及《周禮》春官之屬等。此說曆譜指意。 (二十四)〈數術略〉「五行」小敘: 書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 ,言進用五事以順五行也。貌、 言、視、聽、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五星之變作,皆出於律曆之數 而分為一者也。 上引書說見《尚書.洪範》。此說五行指意。 (二十五)〈數術略〉「蓍龜」小敘: 書曰: 「女則有大疑,謀及卜筮。」易曰: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 亹亹者,莫善於蓍龜。」「是故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

(21)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21.. 言,其受命也如嚮,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 能與於此!」及至衰世,解於齊戒,而婁煩卜筮,神明不應。故筮瀆 不告,易以為忌;龜厭不告,詩以為刺。 上引書說見《尚書.洪範》;引易說見《易繫辭上》;「龜厭不告」見《詩. 小旻》。此說蓍龜意指及其流變。 (二十六)〈數術略〉「雜占」小敘: 易曰:「占事知來。」眾占非一,而夢為大,故周有其官。而詩載熊 羆虺蛇魚旐旟之夢,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蓋參卜筮。春秋之說 訞也,曰: 「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訞由人興也。人失常則訞興, 人無釁焉,訞不自作。」故曰: 「德勝不祥,義厭不惠。」桑穀共生, 大戊以興;鴝雉登鼎,武丁為宗。然惑者不稽諸躬,而忌訞之見,是 以詩刺「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傷其舍本而憂末,不能勝凶咎也。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下》 ;「周有其官」云云,見《周禮.大卜》 、 《周禮.占 夢》 ;引詩說見《詩.斯干》 、 《詩.無羊》 、 《詩.正月》 ;引春秋說見《左傳. 莊公十四年》申繻說;大戊、武丁故事本《尚書序》。此說雜占之源流、指 意與流變得失。 (二十七)〈數術略〉總敘: 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廢久矣,其書既不能具,雖 有其書而無其人。易曰: 「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春秋時魯有梓慎, 鄭有裨竈,晉有卜偃,宋有子韋。六國時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漢 有唐都,庶得麤觕。蓋有因而成易,無因而成難,故因舊書以序數術 為六種。 上引易說見《易繫辭下》 ;梓慎、裨竈、卜偃事散見《左傳》 、 《國語》 。此說 數術之源流、指意與得失。 (二十八)〈方技略〉「房中」小敘: 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 文。傳曰: 「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

(22) .2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 上引傳說見《左傳.昭公元年》醫和說。此說房中之指意及得失。 (二十九)〈方技略〉「神僊」小敘: 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上引孔子說見《禮記.中庸》。此論神僊之得失。 (三十)〈方技略〉總敘: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 鵲、秦和,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晻昧, 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生生」之義本《易繫辭》 ; 「論病以及國」本《國語.晉語八》秦和故事; 「原 診以知政」本《戰國策.秦策二》扁鵲故事。此說方技之源流、指意與得失。 此外,如劉向《別錄》遺篇〈 《戰國策》書錄〉(書在《漢志.六藝略》「春秋」)、 〈《管子》書錄〉、 〈《晏子》敘錄〉 、 〈《孫卿》書錄〉 、 〈《韓非子》書錄〉 、 〈《列 子》書錄〉、〈《鄧析》書錄〉、〈《關尹子》書錄〉、〈《子華子》書錄〉(以上書在 《漢志.諸子略》),以及劉歆《七略》佚文〈上《山海經》表〉(書在《漢志.數術略》 「形法」)也都廣泛徵引六藝經傳,或間接本其故事,作為撮錄古書指意、闡明. 源流或辨其得失的準據。 當然, 《漢志》敘錄能說明折中六藝這一基本立場的內容尚不止此,如: 一、舉凡易、書、詩、禮、樂、春秋、小學、六藝、儒、道、陰陽、法、 名、墨、從橫、雜、農、小說、諸子、詩賦、兵書、天文、曆譜、五行、蓍 龜、雜占、數術、房中、神僊及方技之敘錄, 《漢志》以「古」 、 「古者」 、 「先 王」、「聖王」、「聖人」、「王者」 、「王官」、 「大人」、「明王」或「明王聖主」 等字詞指涉唐虞三代聖帝明王治下各個學術部門發展的盛世。這固然說明 《漢志》以為古代學術大原在「王官」 ,也顯示了《漢志》所亟欲追求的是「聖 帝明王」的「王官」治世。 二、從敘錄講述古學源流的文字內容看,大體自「王道既微」以來,除 孔子因「禮樂不正」,「憂道之不行,歷國應聘。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

(23)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23.. 頌乃得其所;修易,序書,制作春秋,以紀帝王之道」(《漢書.楚元王傳》)曾一 度曇花,大體古王官之學,經戰國從橫、諸子殽亂,歷暴秦燔經書、行挾書、 是古之罪,致道術遂滅,及漢建藏書之策,而猶禮崩樂壞、書缺簡脫(《漢書. 《漢志》所勾勒的古今學術發展過程實也無異於一部 楚元王傳》、《漢志》各敘錄), 道術不斷乖析、崩壞的歷史。此不僅為《漢志》「考鏡源流、辨章學術」提 供了具體的歷史骨架,也反映了劉向諸子對古學發展史的認識。 總之,折中六藝不僅是《漢志》部次群書先後,考信群書指意、源流與 得失,並從而建構其古學發展歷史的重要基礎,也是兩漢之交自劉向以降至 班固諸子始終一貫的基本立場。這個立場,既有漢代士人的崇儒風氣為其廣 泛背景,也有劉向等人欲藉恢復古學以追求聖王之治的特殊考量。從這個意 義看《漢志》,其論治與述史的意旨是一體的。. 三、 由道及器:《漢書.藝文志》的部次觀點 道、器之辨,典出《易繫辭》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 器」 ,講述的是宇宙間無形、抽象的秩序、動力、原理和有形、具體的事物、 制度、法術間的相對關係。道是器的源頭與基礎,器是道的實踐與應用,兩 者之間既有發生先後之別,又有本末相須、體用合一的關係 39。借此為喻, 則「由道及器」顯然是《漢志》在折中六藝之外部秩古書次第、條別古學源. 39. 如孔穎達疏曰:「道是旡體之名,形是有質之稱。凡有從旡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 而後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謂之道也;自形內而下者,謂 之器也。形雖處道器兩畔之際,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質可為器用」。見王弼、韓康 伯注,孔穎達疏,《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0),頁158。.

(24) .2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流的另一重要原則 40。以下,我們便分別針對六略的先後,個別圖書的類屬 與部秩,以及各略之內各種圖書的次第等三個方面提出說明。 首先,從《漢志》由六藝到方技各略的部秩先後來看: 一、〈六藝略〉「總敘」已經明言:樂、詩、禮、書、春秋, 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 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 之更用事焉。 說明六藝之旨在本於天地之道,備論王官治世大端,故列在六略部首 41。 二、〈諸子略〉,如前文所述,其「總敘」謂:「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 與流裔」,可知諸子被視為王官流亞、六藝羽翼,故次序於六藝之後;又, 如章學誠所說:「諸子立言以明道,兵書、方技、數術皆守法以傳藝,虛理 實事,義不同科故也」 42,因此,諸子又列在兵書、數術與方技之前。. 40. 如章學誠就曾以《漢志》諸子論治之書為例指出:「諸家之言,部於首條,所謂道也;其相 沿典章故事之屬,附條別次,所謂器也」。此外,在他的筆下,道不但往往可與言、體、 本、文辭、虛理相擬,指謂比較抽象的原理大綱;器也往往與法、用、末、藝、制度、 實事、典章故事、法術名數相當,指涉比較具體的制度、技術或作法。以上,見氏著, 《校讎通義》,〈補校漢藝文志第十〉八、〈校讎條理第七〉五、〈補校漢藝文志第十〉 四、〈漢志兵書第十六〉三,頁578、573、576、607-608。. 41. 值得一提的是,章學誠曾指出:「後世服夫子之教者自六經,以謂六經載道之書也;而 不知六經皆器也」,(見《文史通義.原道》中,頁40),這自然否定了六藝為「道」的論 述,而且也與他個人對「六經皆史」、「皆先王之政典」的認識及「道器合一」、「道 不離器」、「即器言道」、「道因器而顯」等灼見有關。不過,「六經皆器」的理解卻 和《漢志》的本義並不一致。事實上,如〈六藝略〉敘論所云,《漢志》將六經視為「載 道之書」是非常清楚的。另,晚近對《漢志》體例中「由道及器」一條的相關研究可參, 王璇,〈從「道」的核心到「術」的外在——《漢書.藝文志》根本排序原則淺議〉, 《經濟與社會發展》,1:2(2003),頁157-158。. 42. 章學誠,《校讎通義》,〈校讎條理第七〉,頁573。.

(25)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25.. 三、〈詩賦略〉,「總敘」以為此詩賦歌謠者,起於周道寖壞,春秋之後 布衣賢人所作。詩本「諭其志」、「別賢不肖而觀盛衰」,賦重「惻隱古詩」 有「風諭之義」 ,歌謠則「可以觀風俗,知薄厚」 ,可見詩賦之指固有上探六 藝、諸子遺韻之處,惟秦漢以下多沒其風諭之義,故次於諸子之後 43。 四、〈兵書略〉,「兵權謀」敘錄引《老子》 「以正守國,以奇用兵」論其 指意,顧實則以《孫子》所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因此指出: 「道 家與兵家通也」 44,是知兵者雖主武備器械、法術技巧,但亦有近於諸子道 論的一面,故鄰接於數術、方技之前;然兵者,《老子》所謂奇道,不祥之 器也,故又次於詩賦之後。 五、數術、方技之所以部次六略末座,其一,如前引章學誠說,以其多 法術名數,而少虛理、文辭,相對於前此諸略最近於實用;其二,文辭易傳 而度數難久,故數術「雖有其書而無其人」(〈數術略〉「總敘」),方技也有「今 其技術晻昧」(〈方技略〉「總敘」)的困境,其授受端緒、家法源流相較於諸略尤 為不明 45。至於數術、方技之遞為先後,則大體反映天道為人道之本的意義 46。. 43. 如章學誠說:「賦者,古詩之流」,又說:「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國諸子: 假設問對,莊列寓言之遺也;恢廓聲勢,蘇張縱橫之體也;排比諧隱,韓非儲說之屬也; 徵材聚事,呂覽類輯之義也。雖其文逐聲韻,旨存比興,而深探本源,實能自成一子之 學,與夫專門之書初無差別,……然則三種之賦,亦如諸子之各別為家,而當時不能蓋 歸一例者耳」。見氏著,《校讎通義》,〈漢志詩賦第十五〉二、三,頁604。此外,有 關《漢志.詩賦略》的研究討論,尚可參:汪祚民,〈《詩》入樂與《漢書.藝文志》 中的詩觀念〉,《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3(1996),頁301-306;〈《漢 書.藝文志》「賦」分三種新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5(1999), 頁80-83;伏俊璉,〈《漢書.藝文志》「雜賦」臆說〉,《文學遺產》,2002:6,頁9-17。. 44.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頁203。另,呂思勉也說:「兵家之言,與道法二家,最為 相近」,見氏著,《先秦學術概論》,下編,第7章〈兵家〉,頁134。. 45. 其實兵書也有傳授不明的問題,如章學誠即指出:「(《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之僅存十 三,非後人之刪削也。大抵文辭易傳而度數難久,即如同一兵書,而權謀之家尚有存文,.

(26) .2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據此,從六藝至方技六略的部次來看,《漢志》大體勾勒了一個由天及 人,從抽象的治道大端到具體的日用技術,體用相須又互為表裡的圖書、學 術分類光譜。同時,這個由道及器的圖書部次,不僅反映了劉向等人對古學 淵源流別與發展次第的歷史認識,也表明了他們在追求王道、返本王官學術 的前提下,對不同範疇知識優先順序的整體評價。 其次,就《漢志》所列個別圖書的類屬及先後次第來看,上述由道及器 的部秩原則也有相當細緻的體現。在這,我們可以下幾種類型加以說明。 甲類、系出或依託同源而指趣相為表裡的圖書 47。如: (一)〈諸子略〉 「儒家」 《景子》3 篇, 〈兵書略〉 「兵形勢」 《景子》13 篇; 〈諸子略〉 「雜家」 《公孫尼》 (二)〈諸子略〉 「儒家」 《公孫尼子》28 篇 48, 1 篇; (三)〈諸子略〉「道家」《力牧》22 篇 49,〈兵書略〉 「兵陰陽」《力牧》15 篇 50; (四)〈諸子略〉「道家」《鬻子》22 篇 51,〈諸子略〉「小說家」《鬻子說》. 若形勢、陰陽、技巧三門,百不能得一矣;同一方技,而醫經一家尚有存文,若經方房 中神仙三門,百不能得一矣。蓋文辭人皆誦習,而制度則非專門不傳,此其所以有存逸 之別歟!然則校書之於形名制度,尤宜加注意之意也」。見氏著,《校讎通義》,〈漢 志兵書第十六〉三,頁607-608。晚近的相關討論可參:李零,《吳孫子發微》(北京:中 華書局,1997),導言/頁19;李建民,〈中國古代「禁方」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68:1(1997),頁121-137。 46.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遠東出版社,2000修訂本),頁19-27。. 47. 有關的討論,特別是班《志》所謂「依託」問題,尚可參李零,〈說「黃老」〉,《道 家文化研究》,1994:5,頁142-157。此不贅。. 48. 班固自注曰:「七十子之弟子」。. 49. 班固自注曰:「六國時所作,託之力牧。力牧,黃帝相」。. 50. 班固自注曰:「黃帝臣,依託也」。. 51. 班固自注曰:「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

(27)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27.. 19 篇 52; (五)〈諸子略〉 「陰陽家」 《容成子》14 篇, 〈方技略〉 「房中」 《容成陰道》 26 卷; (六)〈諸子略〉「法家」《李子》32 篇 53,〈兵書略〉 「兵權謀」《李子》10 篇 54; (七)〈諸子略〉「法家」《商君》29 篇 55,〈兵書略〉「兵權謀」《公孫鞅》 29 篇; 「兵權謀」《龐煖》3 (八)〈諸子略〉「從橫家」《龐煖》2 篇 56,〈兵書略〉 篇; 「兵技巧」《五子胥》 (九)〈諸子略〉「雜家」《伍子胥》8 篇 57,〈兵書略〉 10 篇; (十)〈諸子略〉 「雜家」 《由余》3 篇, 〈兵書略〉 「兵形勢」 《繇敘》2 篇; (十一)〈諸子略〉 「雜家」 《尉繚》29 篇, 〈兵書略〉 「兵形勢」 《尉繚》31 篇; (十二)〈諸子略〉「雜家」《吳子》1 篇, 〈兵書略〉 「兵權謀」 《吳起》48 篇; (十三)〈諸子略〉 「農家」 《神農》20 篇 58, 〈兵書略〉 「陰陽」 《神農兵法》 1 篇,〈數術略〉「五行」《神農大幽五行》27 卷,《神農教田相土耕 種》14 卷,〈方技略〉「經方」《黃帝神農食禁》7 卷; 52. 班固自注曰:「後世所加」。. 53. 班固自注曰:「名悝,相魏文侯富國強兵」。. 54. 姚振宗曰:「此李子疑是李悝」。. 55. 班固自注曰:「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有列傳」。. 56. 已佚,今本《鶡冠子》尚有龐煖之說,《鶡冠子》則在《漢志.諸子略》「道家」。. 57. 班固自注曰:「名員,春秋時為吳將,忠直遇讒死」。. 58. 班固自注曰:「六國時,諸子疾時怠於農業,道耕農事,託之神農」,顏師古注曰:「劉 向《別錄》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說」。.

(28) .2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十四)〈諸子略〉「小說家」《師曠》6 篇 59,〈兵書略〉 「兵陰陽」 《師曠》 8 篇 60; 「五行」 《務成子 (十五)〈諸子略〉「小說家」《務成子》11 篇 61,〈數術略〉 災異應》14 卷,〈方技略〉「房中」《務成子陰道》36 卷。 此外,《漢志》中依託黃帝君臣父子的大量圖書,也分別以直接或間接 的形式列在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各略,如: 〈六藝略〉 「樂」敘論 謂:「自黃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春秋」有《世本》15 篇 62;〈諸子略〉 「道家」有《黃帝四經》4 篇, 《黃帝銘》6 篇, 《黃帝君臣》10 篇 63, 《雜黃帝》 58 篇 64,前引《力牧》22 篇, 「陰陽家」有《黃帝泰素》20 篇 65, 「雜家」有 《孔甲盤盂》26 篇 66,「小說家」有《黃帝說》40 篇 67;〈兵書略〉「兵形勢」 有《蚩尤》2 篇 68, 「兵陰陽」有《黃帝》16 篇、《圖》3 卷, 《封胡》5 篇 69, 《風后》13 篇、圖 2 卷 70,前引《力牧》15 篇, 《鬼容區》3 篇、 《圖》1 卷 71,. 59. 班固自注曰:「見春秋,其言淺薄,本與此同,似因託之」。又,〈六藝略〉「樂」有 《雅琴師氏》8篇,班固自注曰:「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60. 班固自注曰:「晉平公臣」。. 61. 班固自注曰:「稱堯問,非古語」。. 62. 班固自注曰:「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 63. 班固自注曰:「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64. 班固自注曰:「六國時賢者所作」。. 65. 班固自注曰:「六國時韓諸公子所作」。顏師古注曰:「劉向《別錄》云或言韓諸公孫 之所作也。言陰陽五行,以為黃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66. 班固自注曰:「黃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 67. 班固自注曰:「迂誕依託」。. 68. 班固自注曰:「見〈呂刑〉」。. 69. 班固自注曰:「黃帝臣,依託也」。. 70. 班固自注曰:「黃帝臣,依託也」。. 71. 班固自注曰:「黃帝臣,依託」。顏師古注曰;「即鬼臾區也。」。.

(29)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29.. 《地典》6 篇 72;〈數術略〉「天文」有《黃帝雜子氣》33 篇,「曆譜」有《黃 帝五家曆》33 卷, 「五行」有《黃帝陰陽》25 卷, 《黃帝諸子論陰陽》25 卷, 《風后孤虛》20 卷,「雜占」有《黃帝長柳占夢》11 卷; 〈方技略〉 「醫經」 有《黃帝內經》18 卷,《外經》39 卷,「經方」有《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 「房中」有《黃帝三王養陽方》20 卷, 23 卷 73,前引《黃帝神農食禁》7 卷, 「神僊」有《黃帝雜子步引》12 卷,《黃帝岐伯按摩》10,《黃帝雜子芝菌》 18 卷,《黃帝雜子十九家方》21 卷。 要之,如上所示,這類圖書除第(二)、(四)兩種同屬一略而以其古近、文 野之別部次先後外,其餘則分屬二至五略。大體而論,借章學誠的話說,這 類圖書凡在六藝、諸子者,蓋多「空論其理而不徵其數」,而列入兵書、數 術或方技者,則多「顯徵度數而不衍空文」74。可以說,在這, 《漢志》以由 道及器原則部秩群書的作法是非常清楚的。 乙類、系出一源而指趣有異的圖書。如: (一)〈六藝略〉「樂」原有淮南劉向等《琴頌》7 篇 75, 〈諸子略〉「雜家」 《淮南內》21 篇, 《淮南外》33 篇 76, 〈詩賦略〉 「屈原賦之屬」 《淮南 王賦》82 篇; (二)〈六藝略〉「春秋」《虞氏微傳》2 篇 77,〈諸子略〉「儒家」《虞氏春. 72. 劉昭補注《後漢書.張衡列傳》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曰:「黃帝以風后配上台,天 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謂之三公。其餘知天、規紀、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 等,或以為師,或以為將」。. 73. 應劭注說俞拊:「黃帝時醫也」。. 74. 章學誠,《校讎通義》,〈漢志諸子第十四〉十一、十三,頁596-597。. 75. 班固自注曰:「出淮南劉向等《琴頌》7篇」。姚振宗曰:「此言出者,當是複見在〈詩 賦略〉中」,見氏著《漢書藝文志條理》,頁1556。. 76. 按,〈兵書略〉「兵權謀」班固自注出「《淮南王》」,疑此二書即出彼而入此。. 77. 班固自注曰:「趙相虞卿」。.

(30) .3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秋》15 篇 78; (三)〈六藝略〉 「春秋」 《公羊董仲舒治獄》16 篇, 〈諸子略〉 「儒家」 《董 仲舒》123 篇; (四)〈六藝略〉「春秋」《楚漢春秋》9 篇 79,〈諸子略〉「儒家」《陸賈》 23 篇 80,〈詩賦略〉「陸賈賦之屬」 《陸賈賦》3 篇; 〈詩賦略〉 「陸賈賦之屬」 《司 (五)〈六藝略〉 「春秋」 《太史公》130 篇 81, 馬遷賦》8 篇; (六)〈六藝略〉「春秋」馮商所續《太史公書》7 篇, 〈詩賦略〉「陸賈賦 之屬」《待詔馮商賦》9 篇; (七)〈諸子略〉 「儒家」 《孫卿子》33(當作 32)篇 82, 〈詩賦略〉 「孫卿賦之 屬」《孫卿賦》10 篇; (八)〈諸子略〉「儒家」《平原君》7 篇 83,〈詩賦略〉「陸賈賦之屬」《朱 建賦》2 篇; (九)〈諸子略〉 「儒家」 《賈誼》58 篇, 〈詩賦略〉 「屈原賦之屬」 《賈誼賦》 7 篇; (十)〈諸子略〉 「儒家」 《兒寬》9 篇, 〈詩賦略〉 「屈原賦之屬」 《兒寬賦》 2 篇; (十一)〈諸子略〉 「儒家」 《吾丘壽王》6 篇, 〈詩賦略〉 「屈原賦之屬」 《吾 丘壽王賦》15 篇; (十二)〈諸子略〉「儒家」《莊助》4 篇, 〈詩賦略〉 「陸賈賦之屬」 《嚴助 賦》35 篇; 78. 班固自注曰:「虞卿也」。. 79. 班固自注曰:「陸賈所記」。. 80.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 81. 班固自注曰:「十篇有錄無書」。. 82.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 83. 班固自注曰:「朱建也」。.

(31)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31.. 「孫卿賦 (十三)〈諸子略〉「儒家」《鉤盾冗從李步昌》8 篇 84,〈詩賦略〉 之屬」《李步昌賦》2 篇; 〈詩賦略〉 「陸賈賦之屬」 (十四)〈諸子略〉「道家」《郎中嬰齊》12 篇 85, 《郎中嬰齊賦》10 篇; (十五)〈諸子略〉「雜家」《臣說》3 篇 86,〈詩賦略〉「陸賈賦之屬」《臣說 賦》9 篇。 如上所示,這類圖書的作者皆相當明確或較少疑義,但《漢志》顯然沒 有採取以書繫人的方式加以處理,而是根據由道及器的部次原則類分各略、 序其先後。 丙類、來源不一但指趣相關的圖書。如: (一)〈六藝略〉「易」有《易經》12 篇,施、孟、梁丘三家,〈數術略〉 「蓍龜」有《周易》38 卷,《周易明堂》26 卷,《周易隨曲射匿》50 卷, 《大筮衍易》28 卷, 《大次雜易》30 卷, 《於陵欽易吉凶》23 卷, 《任良易旗》71 卷及《易卦》8 具。上類圖書雖均和易有關,或逕以 《周易》為名,但道論義理與法術器具分繫二略,足徵其間有其由道 及器的部次原則。 (二)〈六藝略〉 「禮」有《周官經》6 篇 87、 《周官傳》4 篇; 〈諸子略〉 「儒 家」有《周政》6 篇,班固自注曰: 「周時法度政教」 ;又有《周法》 9 篇,班固自注曰: 「法天地,立百官」 。由於四書性質相類,而 《周政》 、 《周法》不入六藝,故章學誠曾以為非 88。但從〈諸子略〉二書列在 《孫卿子》之後的次第看來,我們推測,二書或即根據《漢志》由道 84. 班固自注曰:「宣帝時,數言事」。. 85. 班固自注曰:「武帝時」。. 86. 班固自注曰:「武帝時作賦」。. 87. 班固自注曰:「王莽時,劉歆置博士」。. 88. 章學誠說:「二書蓋官禮之遺,附之禮經之下為宜,入於儒家非也」。見氏著,《校讎 通義》,〈漢志諸子第十四〉二,頁592。.

(32) .3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及器的部次原則列在諸子,以備六藝。 (三)〈六藝略〉「禮」有《古封禪群祀》22 篇禮: 《封禪議對》19 篇 89, 及《漢封禪群祀》36 篇, 〈諸子略〉 「小說家」有《封禪方說》18 篇 90。 〈六藝略〉所錄封禪三書主要與武帝以後西漢皇室的官方活動有關 91, 而「小說家」所收者則或近於民間之「明鬼神事」 、 「言方怪者」(《史 記.封禪書》),故兩者判然有別,因分置二略。. (四)〈六藝略〉「禮」《軍禮司馬法》155 篇 92、〈諸子略〉 「道家」 《伊尹》 51 篇 93、《太公》237 篇 94,《謀》81 篇,《言》71 篇, 《兵》85 篇、 《管子》86 篇 95、《鶡冠子》1 篇 96、「墨家」《墨子》71 篇 97、「從橫」. 89. 班固自注曰:「武帝時也」。. 90. 班固自注曰:「武帝時」。. 91. 司馬遷紹其父志作〈封禪書〉,其旨主要在借古帝受命、功至、德洽、暇給乃行封禪而 為民報德之事,以諷諭秦皇、漢武封禪之求僊不死,而不務德治、不恤民命。見阮芝生, 〈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臺大歷史學報》,20(1996),頁307-340。又,據《左傳》, 萇弘卒於魯哀公3年(492 BC),活動的記錄也主要見於周景王至敬王年間(544-477 BC),梁 玉繩因此懷疑他「恐未逮事靈王(571-545 BC)也」,說或可從。見梁玉繩,《史記志疑》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92.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 93.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又,〈諸子略〉「小說家」有《伊尹說》27篇,班 固自注曰:「其語淺薄,似依託也」。. 94. 班固自注曰:「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 95.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劉向《管子書錄》說:「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 八十九篇,大中大夫卜圭書二十七篇,臣富參書四十一篇,射聲校尉立書十一篇,太史 書九十六篇。凡中外書五百六十四篇,以校除復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又, 〈六藝略〉「孝經」有弟子職1篇,〈諸子略〉「儒家」有內業15篇。. 96.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班固自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97. 〈兵書略〉「兵技巧」班固自注曰「省《墨子》,重」,蓋原重出於「兵技巧」。.

(33)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 .33.. 《蘇子》31 篇 98,及《蒯子》5 篇 99,原皆在〈兵書略〉 「兵權謀」100。 又, 〈諸子略〉班固自注「出《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入〈兵書略〉 「兵技巧」,大概也是有見於各書之偏於論道或法術而分別部次。 (五)〈諸子略〉 「名家」有《黃公》4 篇,班固自注曰:「 名疵,為秦博士, 作歌詩,在秦時歌詩中」 ,蓋可入〈詩賦略〉 ; 「小說家」有《待詔臣 安成未央術》1 篇,應劭注曰:「道家也。好養生事,為未央之術」,似 近乎方技;又有《虞初周說》943 篇,班固自注曰:「河南人。武帝時, 以方士侍郎,號黃車使者」,其術亦或近於數術或方技。大概也都因為頗 具道論的特質,所以為《漢志》擢入諸子之林。. 當然,除了上述幾類圖書,值得一提的是,《漢志》中最能反映由道及 器之部次原則的,大概就屬涉及陰陽、五行、災異的一類圖書了。如: 〈六藝略〉有: (一)「易」 :1、 《古五子》18 篇 101;2、 《古雜》80 篇、 《雜災異》35 篇、 《神輸》5 篇,圖 1 102;3、 《孟氏京房》11 篇、《災異孟氏京房》66 篇、《五鹿充宗略說》3 篇、 《京氏段嘉》12 篇 103。. 98. 班固自〈兵書略〉「兵權謀」移入。. 99. 原在〈兵書略〉「兵權謀」,稱蒯通,班固自彼移入。. 100. 另參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頁203、212-213引陶憲曾說。. 101. 劉向《別錄》說:「所校中《古五子》書,除復重,定著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日 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故號曰『五子』」,班固自注則說:「自甲子至壬子,說 易陰陽」。. 102. 劉向《別錄》云「《神輸》者,王道失則災害生,得則四海輸之祥瑞」。. 103. 《漢書.儒林傳》稱孟喜「好自稱譽,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膝, 獨傳喜,諸儒以此耀之」,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壽。延壽云嘗從孟喜問易。會喜死,房 以為延壽易即孟氏學」,「以明災異得幸,為石顯所譖誅」,「房授東海殷嘉、河東姚 平、河南乘弘,皆為郎、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學」,《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則 說焦延壽之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考答案:位於九龍城聖山(即宋王台公園附近)的考古現場,發現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方形古井及 大批文物,專家相信這是 1955

19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Sue Hamilton, Early Buddhism - A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宋代文化的繁榮與當時人們從文化角度吸收佛教的養分,應用

今存《莊子》33 篇,乃經西晉.郭象(?-312)整理之校本,篇目章節與漢 代所見版本不同。唐.陸德明(約 550-630)《經典釋文.叙錄》云:「《漢書.藝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 focused on using CEHRT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by implementing protected health information, e-prescribing,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