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物質三態變化概念進行研究,分析的基本單位為心智模式,因此本節將 以心智模式做為論述的主題,瞭解心智模式的基本定義、特質、組成型態與類型、一 致性及相關的研究方法,茲說明如下。

一、心智模式之定義

心智模式的相關概念根據 Johnson-Laird (1983)指出最早由 Kenneth Craik 於 1943 年解釋的本質(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一書中所提出,認為人類是資訊的處理者,並 且使用三個不同的推理過程:

(1)「轉譯」外在的過程到內在的表徵,如使用文字、數字和其他符號的方式;

(2)「衍生」由它們而來的其他符號,可藉由某些推論過程。

(3)「再轉譯」這些符號為實際行動,或至少認知協調這些符號與外在事件,瞭解 預測的可能。

Craik 認為有機體具有外在實體的「縮小模型(small-scale model)」,並且在自己的 認知中產生一些可能的行動。藉由構思出多樣的方案,再總結出最好的一個,並且在 事件還未發生前就先反應出未來的可能情況,利用過去的事件的知識去解決目前或未 來的問題,而以更充分、安全的態度去面對緊急的狀況。雖然那時候數位電腦並尚未 發明出來,但 Craik 已將人腦與電腦處理歷程作類比,且「縮小的模型」並不限於實 體的縮小,在 Craik 的想法中包含更多用來預測或解釋事件的方法。

Norman(1983)認為心智模式為個體對於事物的內在描述,其形成原因來自於與目 標系統的交互作用,因此與外在環境的資訊輸入有相當大的關係,所以在思考心智模 式應包含四個不同的因素,分別為:

(一)目標系統(target system):為個體正在學習或使用中的系統,可做為提供心智模 式產生時的資訊來源。

(二)目標系統的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 of the target system):創造來提供目標系 統一個正確的表徵,通常由教師、設計家、科學家及工程師等所提出,為具有

一致性、正確性及完整性的模型,此模型所呈現的知識結構與當前的科學知識 相符合,因此有許多不同的用途,如溝通概念,傳達知識或進行教學活動等。

(三)使用者對目標系統的心智模式(user’s mental model of target system):為個體與 目標系統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表徵系統,不一定是正確但必須是有功能性的,

此心智模式會在個體和系統在反覆的互動過程中不斷修正與精緻化。心智模式 會受到學習者的背景知識、相似系統的先前經驗及知識處理系統的結構等的影 響。

(四)科學家概念化的心智模式(scientist’s conceptualization of a mental model):科學 家在進行心智模式運作時所產生,為模型中的模型。

Brewer (1987)指出心智模式的結構單位是基模(schema),而此基模為組成人類知識 與技能的基礎。基模的根據 Piaget 的理論來說(Wadsworth, 1971),是一種認知的結構,

為個體主動建構並用以適應及組織環境。因此根據 Brewer 的理論架,心智模式及基模 皆具有一般性的知識組織,而能建構出特定的知識結構,最大的差異在於心智模式為 接受外在訊息時所產生的知識結構,基模則是原先已存在的舊有知識結構。Gagne(1985) 指出基模是敘述性知識的整合單位,包含命題、心像和線性規則三種基本的形式,且 儲存在長期記憶區中做為知識提取的基礎。Norman(1983)也認為心智模式是個人與事 物互動後所產生的內在表徵。更進一步來說,心智模式則與前述的基模不同,心智模 式是存在於問題情境當中,為問題解決歷程中所產生的動態知識結構,因此可將心智 模式視為以基模為處理素材的特定知識結構。

而心智模式的功能方面,可以分為知識理解與問題解決兩種不同的運用情況。知 識理解方面,Gentner(1983)認為心智模式為人們瞭解外界運作的基礎,可藉此理解某 些領域知識的內容與方法;而問題解決方面,Willams、Hollan 與 Stevens (1983)認為心 智模式是一種心智實體(mental entities)的組合,而實體間會有特定的關係、變數及步驟,

主要的目的在於推論與問題解決。由上述可知心智模式的功能不只限於瞭解事物的方 法,而另包括以適合方式表徵外在世界而作出預測的功能,由此更瞭解心智模式與基

模之間功能性的差異。

在認知科學的領域中,心智模式的功能主要在於接受外在訊息,再進行解釋、預 測與推理的活動,進而提供對外在訊息的反應。因此影響心智模式推論結果的因素應 該包含訊息接受端、訊息處理過程及反應輸出端,其中訊息處理過程包含了邏輯規則 的推論及內部的表徵形式,因此心智模式相較於基模或概念等的知識基本單位,在各 方面表現出更多獨特的性質,為更進一步瞭解心智模式運用的方式,本研究在下一段 說明心智模式在運用時所表現出來的特質。

二、心智模式的特質

John-Laird (1983)認為心智模式是做為直接表徵或進行類比的內在心智結構,會反 應出事物的各種狀態,而產生相對應的心智,因此歸納出六種的心智模式特質,分述 如下:

(一)不完整:人們持有的心智模式大都是不完整的。

(二)侷限性:人們執行心智模式時會容易受到知覺的限制。

(三)不穩定:長時間未運用的心智模式,人們經常會忘記運用時的細節。

(四)無明確邊界:心智模式無固定或明顯的邊界,因此人們常混淆類似機制或操作過 程。

(五)不科學:人們常採取迷信(superstitious)的模式,以節省體力和心力。

(六)儉約性:人們習慣經由身體的行動,以減少心智上的負擔。

由上述可看出心智模式並不是精確而無錯誤的運用過程,反而會經常性地出現不 完整、應用限定或錯誤等等的情況,但 Norman(1983)則認為人們應用心智模式的重點 不在於精確性,而是在於實用性。因此心智模式在應用上容錯性大,主要功能是在於 對當下的問題作出即時性的理解,進而快速地建構出合適的解決方案。John-Laird 的理 論中指出心智模式是由人們先前的學習或經驗所建構,而 Franco 與 Colinvaux (2000) 則更明確地由心智模式的運用層面進行說明,認為心智模式有以下的重要屬性:

(一)心智模式是衍生性的(generative)

心智模式形成目的在於對外在環境進行反應,因此在反應的過程中,人們可 以產生解釋或預測的新想法。可知心智模式是具有衍生性的,能由舊事件中產生 新的資訊。

(二)心智模式牽涉到默示的知識(tacit knowledge)

個體擁有心智模式但無法察覺心智模式的各個組成因子,因此個體對於心智 模式如何產生新想法是不自知的過程。因此在瞭解個體的心智模式時,所發現的 是個體和外在互動後的結果。

(三)心智模式是綜合性的(synthetic)

個體是訊號的處理者,而非單純的接收者。心智模式並非完全複製外界呈現 的事物,而包含有意識與無意識的選擇過程,將接受的訊息作刪減及重構的工作,

而使得心智模式的運作能更有效率。因此心智模式具有將各訊息差別化及抽象化 的能力,而用更全面的方式儲存心智模式。

(四)心智模式被個人的世界觀所限制

前述指出心智模式具有將各訊息差別化及抽象化的能力,而此過程與個體成 長的環境有關。在許多的跨國研究中指出,由各特殊文化下成長的個體其心智模 式會被自身的世界觀所限制。以 Vosniadou(1994)的架構理論來說,個體的特殊理 論來自於文化脈絡中的觀察或新資訊,會影響到個體信念,因此在形成心智模式 時會使個體本身的思考時的限制。

目前心智模式的研究已廣為科學教育界所使用,不只限於個體對外界的表徵而已,

更包括個體如何使用心智模式的歷程。因此有許多科學教育的研究藉由分析學生各類 心智模式類型,瞭解科學學習上的困難與限制,下一段將進一步說明心智模式的種類 與型態。

三、心智模式的組成與型態

Johnson-Laird (1983, 1989)認為心智模式是經由聽覺與視覺,並透過次概念層次單 元(subconceptual level unit)的運作而產生概念,而此心智模式為複雜的組合體,內含許 多的組成概念,張志康、林靜雯和邱美虹(2009)將此關係圖進一步擴充,此心智模式的 組成如圖 2-4-1 所示。

圖 2-4-1 Johnson-Laird 對於心智模式與概念之關係圖 (修改自張志康、林靜雯與邱美虹,2009)

由圖 2-4-1 可知 Johnson-Laird 認為心智模式與概念間有直接的相互關係,但此簡 單線性關係 Kessler、Duwe 與 Strohner (1999)提出兩點的修正,認為概念與心智模式間 存有相互振盪的單元(oscillating units)及連結、約束及控制單元(conjunctive, binding or control units) ,並構成次概念動態單元(subconceptual dynamics)。概念動態單元為接受 外界的資訊,並經過處理後形成新概念,且會依據不同的情境產生不同的心智模式,

Kessler 等人修正後之理論架構如圖 2-4-2 所示。

…….

心智模式

概念 次概念層次單元

視覺訊號

聽覺訊號 抽象符號訊號

圖 2-4-2 Kessler、Duwe 與 Strohner(1999)對於心智模式與概念之關係圖

Kessler 等人的理論認為概念與心智模式間沒有直接的關連,之間存在著動態的互 動歷程,藉此可更進一步解釋心智模式與概念間的關係。此動態歷程將會收集由聽覺 及視覺而來的次概念結構,以解釋在不同情境下何以產生許多不同的心智模式,可以 回應到 Norman (1983)認為心智模式容易受到技術背景、相似的先前經驗等因素的影響,

而產生錯誤或加入不必要的概念因子。由 Johnson-Laird 及 Kessler 等人的理論可以看 出概念的形成都是經由聽覺及視覺等的處理而產生內在的表徵,並透過相對應的特定 心智模式提供問題解決的軌道,及相關概念的參考。因此在學生心智模式類別的研究 方面,研究者往往透過外在的聽覺或視覺推論學生可能的概念或心智模式,間接找出 學生心智模式的類型。

張志康(2009)整理八零年代的概念改變研究類型後,將概念改變與心智模式的機制 分為「概念分類論」與「概念限制論」兩類。所謂概念分類論(Chi, 2005; Chi, 2008; 邱 美虹,2000)為使用屬性類別將概念本體做為心智模式的實體參照架構,由概念類別的

張志康(2009)整理八零年代的概念改變研究類型後,將概念改變與心智模式的機制 分為「概念分類論」與「概念限制論」兩類。所謂概念分類論(Chi, 2005; Chi, 2008; 邱 美虹,2000)為使用屬性類別將概念本體做為心智模式的實體參照架構,由概念類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