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扁平足 扁平足 扁平足與 扁平足 與 與下肢功能性活動 與 下肢功能性活動 下肢功能性活動之相關性 下肢功能性活動 之相關性 之相關性 之相關性

参、 、 、輕中度組與重度 、 輕中度組與重度 輕中度組與重度 輕中度組與重度組之基本資料 組之基本資料 組之基本資料 組之基本資料

第五節 扁平足 扁平足 扁平足與 扁平足 與 與下肢功能性活動 與 下肢功能性活動 下肢功能性活動之相關性 下肢功能性活動 之相關性 之相關性 之相關性

具有扁平足之動作遲緩兒童在下肢功能性活動的表現部份,比較輕中度組

與重度組,在三項下肢功能性活動(單腳站立;跳格子;墊腳尖行走直線)的描 述統計結果呈現如下。

整體個案在三項下肢功能性活動的描述統計結果,在單腳站立項目,平均值 為 8.23、標準差為 3.04;在跳格子項目,平均值為 9.38、標準差為 3.46;在墊腳 尖行走直線項目,平均值為 10.16、標準差為 2.68。

輕中度組與重度組,在各項下肢功能性活動的描述統計如下。「輕中度組」在 單腳站立分數,平均值為 10.12、標準差為 2.77;在跳格子分數,平均值為 10.32、

標準差為 2.84;在墊腳尖行走直線分數,平均值為 11.16、標準差為 1.67。「重度 組」在單腳站立分數,平均值為 6.35、標準差為 1.96;在跳格子分數,平均值為 8.44、標準差為 3.82;在墊腳尖行走直線分數,平均值為 9.16、標準差為 3.12(表 4-5)。

為求扁平足嚴重度與各個下肢功能性活動之相關性,以皮爾森相關統計來看 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結果呈現,扁平足嚴重度(AI 值)與三項下肢功能性活動(單 腳站立;跳格子;墊腳尖行走直線)之皮爾森相關系數各為-.65;-.18;-.33,顯著 性各為.00;.21;.02。結果表示扁平足嚴重度與單腳站立此項動作能力,呈顯著的 中度負相關(達 .000 顯著水準);與跳格子能力呈極低相關性(未達顯著水準);

與墊腳尖行走直線能力,呈顯著低度負相關(達 .05 顯著水準)。

本研究結果表示動作遲緩兒童的扁平足愈嚴重,影響單腳站立之靜態平衡愈 大;對於墊腳尖行走直線能力,相對於單腳平衡只有較弱的影響;然而對於跳躍 能力,則無明顯影響性。與過去研究證實扁平足容易造成踝足關節的構造位置改 變,使得足部軟組織產生過度代償,而破壞下肢的站立平衡(Claire, 1994;

Birmingham, 2000; Tropp & Odenrick, 1988);連下肢動態功能也跟著變差(Winter, 1995; Lin, 2001; Evans, 2011),本研究也有同樣的情形。本研究顯示扁平足愈嚴重 者單腳站立平衡愈差,結果與吳心慈(2003)類似,其研究是比較正常青年男子 扁平足與正常足在平衡的差異,發現扁平足在單腳站立平衡較正常足差。

本研究除了求扁平足與下肢功能性活動之相關性之外,也深入比較兩組不同 扁平足嚴重度(輕中度組與重度組)在三項下肢功能性活動(單腳站立;跳格子;

墊腳尖行走直線)能力上之差異。以獨立 t 檢定來作差異性分析,輕中度組與重度 組兩組與單腳站立、跳格子、墊腳尖行走直線之平均分數差異檢定,所得 t 值各為

-7.11;-1.98;-2.83,顯著性 p 值各為 .00;.05;.007。由以上數據推論,輕中度 組與重度組,兩組在單腳站立與墊腳尖行走直線兩項功能達到顯著差異(表 4-5)。

表示動作遲緩兒童在不同扁平足嚴重程度,會影響到單腳站立平衡與步態行走能 力。

表 4-5

面較差結果相同。但本研究與林香里(2009)針對七歲正常扁平足兒童測試下肢 功能表現,發現不同足部型態在功能性活動並無差異之結果不同;結果不同原因 可能與其收案族群、流程有關,其收案族群為正常兒童不相同,另外統計分析方 式林香里(2009)採用卡方、無母數曼惠特妮考驗與本研究不同也可能造成數據 上的差異。陳長祿(2009)針對五至六歲發展遲緩兒童扁平足之研究,以 BBS 電 腦化系統來測試重心在前後、內外位移之平衡改變,發現發展遲緩兒童足弓高度 與靜態站立平衡無關。陳長祿提到,其靜態平衡評估測量是將重心前後與左右總 位移平衡控制一起討論,而足部穩定性是對重心左右控制影響較大,所以結果容 易造成兩者無關;另外與本研究結果不同的原因也可能其足印參數指標(CA)與 本研究(AI)不同,而 Chen(2011)等學者研究指出 AI 指標敏感性高於 CA 指標,

如果使用敏感性較差的指標也可能造成結果不顯著;其研究族群為不明原因發展 遲緩兒童也可能含有動作功能障礙及無動作功能障礙兩族群,其靜態站立平衡測 量結果容易被此兩族群平均而造成無顯著相關。

另外,本研究除了對動作遲緩兒童之下肢動作功能以 MABC-2 作量的測量之 外也順便作了品質的重點觀察與分析。藉由動作遲緩兒童在執行三項下肢功能性 活動(單腳站立;跳格子;墊腳尖行走直線)時,研究者作了重點觀察與動作品 質記錄。結果發現,不同扁平足嚴重程度(重度組與輕中度組)比較時,重度組 相較於輕中度組,在執行單腳站立時易有手腳代償動作、身體搖晃大等情形;在

墊腳尖行走直線時易有身體僵硬、動作不流暢的狀況;而在跳格子時易有缺乏彈 跳力、動作不流暢等情形。

本研究在扁平足影響步態方面與過去研究之比較,根據本研究針對下肢步態 功能(墊腳尖行走直線)所做的品質分析結果,發現動作遲緩兒童中具有中重度 扁平足者在行走步態時身體搖晃較輕度扁平足者大。結果與以下學者所提情形相 同,如國內學者吳心慈(2003)認為扁平足會引起足部過度旋前,引起本體感覺 不佳而造成步態不穩的生物力學表現;鄭凱文(2008)也提到扁平足兒童其踝關 節處於較鬆動的狀態下,因此在步態時有穩定度較差的問題;Lin(2001)也提及 扁平足者走路較無扁平足者慢且步態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