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概念來自於美國在 1943 年時由 Ryan 與 Gross 對愛荷華州的新玉米品種在種植農民的擴散研究,該研究奠定了創新擴散理論的里 程碑,而後由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進一步提出了擴散曲線圖形,並將技術採用者區分 成五種類型,後來在 1962 年出版「創新的擴散」,而後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理論漸漸受到學術 研究界的重視,並成為高科技產業在新產品行銷上的推展基礎,之後又由「高科技行銷之父」

傑佛瑞‧摩爾將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更進一步的說明,並將五個階段的顧客重新定名。

一、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的圖形呈現一個鐘形曲線(Bell Curve),將新科技產品所吸引的消費 者分成五個階段,分別為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與落伍者,而群聚 效應(Critical Mass Occurs)開始發生於早期大眾階段。

圖(六)五個階段在整體使用人數的佔比分別為 2.5%、13.5%、34%、34% 、16%,且 分別具有不同特色。資料來源:股感知識庫。

15

圖(七)五個階段在整體使用人數中的鐘型分佈。資料來源:股感知識庫。

(一)創新者(innovators)——新技術守門員(高瞻遠矚者)

創新者是一群相對少數的族群,對於新技術具有狂熱偏好,研究新產品是他們的 興趣,同時也是新技術產品的第一批接受及把關者。

(二)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追求突破的夢想家(實用主義者)

早期採用者是一群相對有先見之明的消費者,也是新技術產品在市場發展的主要 推手,但與創新者不同的是,他們會等待早期採用者找到新技術與他們原本的需 求的連結,而產生購買的理由與動力。

(三)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追求改善的實際家(保守派)

早期大眾在市場上是一群非常重要的消費群,他們是市場上的相對多數,而最在 意的是產品的實用性,對於新技術產品的接受性較為謹慎保守,他們會等待並觀 察早期大眾的使用經驗,在確定產品順利運作後才購買。

(四)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薄利多銷的龐大市場(吹毛求疵者)

晚期大眾與早期大眾對新產品的期待大致相同,也是市場上的相對多數,但晚期 大眾對新產品不作功能的判斷,因此他們會被動地等待市場競逐,在規格確立後 而且關聯的服務也建置完備,才會購買。

(五)落後者(laggards)——讓你知所改進的一群

落伍者不喜歡甚至抗拒新科技,通常等到新科技已經全面攻佔了市場,而且多數 人都已經在使用,甚到舊產品已經停產或停止服務,而不得不接受新產品。

16

二、摩爾對技術採用生命周期中各階段使用者重新命名,是針對新科技為基礎的創新做分類,

同時強調創新的不連續問題,讓市場上的顧客特質更清楚的描述。

(一)不連續創新

當新科技產品問市後,消費者若採用這項產品,卻必須改變原有產品的使用或服 務模式,遂將這項新產品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方式稱為「不連續創新」,而使用 者不需要改變現有行為模式的產品就稱為「連續創新」。

(二)摩爾進一步的將五種顧客進行分類及說明:

創新者與早期採用者的顧客組成了所謂的早期市場,雖然市場佔比規模不大,但 卻是支撐新技術產品在市場上的初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早期大眾與晚期大眾組 成了所謂的主流市場,也就是最大宗的的消費大眾,而落伍者則屬於晚期市場。

圖(八)五個階段區分為三類市場。資料來源:股感知識庫。

17

(三)由於產品對市場而言有不連續的創新問題,會導致消費者改變使用習慣,往往很 多高科技產品被商品化問市後,面對主流市場中的消費者是否對新產品買單的選 擇,所以摩爾又提出在進入主要市場前的「鴻溝」概念,根據技術生命周期的定義,

早期大眾最在意的是產品實用性,對於新技術產品的採用比較謹慎,他們會先觀察 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經驗,確定產品可以順利運作才會購買,也就是說無法被消費者 認為實用的產品是無法跨越鴻溝的。

圖(九)技術採用生命週期面臨的鴻溝問題。資料來源:股感知識庫。

18

(四)在 Moore(1991)/. Crossing the Chasm(跨越鴻溝)書中提到科技採用的循環週期,

將 Roger(1962)提出的擴散週期採用者的分類,以技術的觀點接入,最主要的差異 在強調採用者 性在技術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上會有所差異,並藉由特上的差異,

可以對採用者加以分類,再進一步分析各階段因應的策略,而 Roger(1962) 的創新 擴散理論中,將各階段採用者 的特性依「社會經濟地位」、「個人性格因素」、

「溝通的行為」這三方面來說明,Roger(1962) 的理論並沒有指出特定適用之產品,

因此,本研究在於生命週期論點的選用上,以科技創新的角度看待,則認為採用 Moor(1991)的觀點較為適切。

19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