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節 操作性定義

一、足內側踢球動作

在進行足內側踢球動作時,踢球腳會先後擺,之後反轉前擺擊球。與足背踢球不同 處,是擊球時髖關節需外轉,並以踢球腳內側靠近踝關節處擊球,會將踝關節鎖緊、呈 蹠屈之樣態,以獲得有更好的擊球面。

支撐腳落地時足尖應與出球方向保持一致,膝關節微屈,兩臂自然擺動,維持身體 平衡。球後,球體飛行的方向與高度,與擊球點有關。擊球技術高的球員,會盡量踢擊 球體中心點或中心點微下方,以便於球體能平順、快速的傳出。動作示意,如圖 1-2。

圖 1-2 足內側踢動作示意圖

二、慣用腳與非慣用腳

本研究定義慣用腳,由受試者自行判定主要使用之踢球腳,定義為慣用腳;反之,

另一腳則定義為非慣用腳。

9

2. 髖關節最大伸展角度(Hip of maximum extention angle; MHE):在矢狀面,踢球腳 髖關節在後擺期,會伸展至最大角度。

3. 膝關節彎曲最大角度(Knee of maximum flexion angle; MKF):在矢狀面,在髖關節後 擺伸展至最大角度後,膝關節會接續屈曲至最大角度。

4. 踢球瞬間(Ball impact; BI):指踢球腳擊球瞬間或踢球前一張 frame。

10

分期階段定義:

1. 後擺期(The back-swing phase;BS):是指踢球腳足尖離地開始,到髖關節最大伸展 角度。

2. 屈腿期(The leg-cocking phase;LC):屈腿期是指踢球腳髖關節最大伸展角度到膝關 節最大之屈曲角度。

3. 小腿加速期(The leg-acceleration phase;LA):是指踢球腳膝關節最大屈曲角度至擊 球瞬間。

圖 1-3 足內側踢球動作分期示意圖

(二)、 支撐腳動作特徵與動作分期:

在支撐腳方面,動作區分為三個特徵與二個分期,以說明參數變化情形。動作特徵 與分期定義,敘述如下。

動作特徵:

1. 踢球腳足尖離地(Toe off; TO):為助跑最後一步,踢球腳的足尖離開地面瞬間。

2. 支撐腳著地瞬間(Support Foot Touch Down;SFTD):支撐腳著地瞬間、測力板出現 的第一筆資料。

3. 踢球瞬間(Ball impact;BI): 指踢球腳擊球瞬間或前一張 frame。

TO MHE MKF BI

後擺期 屈腿期 小腿加速期

11

動作分期:

1. 騰空期(Flight phase):指踢球腳足尖離地後,至支撐腳碰觸測力板的瞬間。

2. 支撐期(support phase):從支撐腳著地瞬間(SFTD)到踢球瞬間(BI)。

五、關節角度與軸面定義

在Visual3D 定義 X、Y、Z 軸的方面(圖 1-4),X 軸為橫軸,垂直於矢狀面;Y 軸 為矢狀軸,垂直於冠狀面;Z 軸為縱軸,垂直橫斷面。

關節角度以人體解剖姿勢,定義關節角度為0 度。X 軸運動為屈曲/伸展,Y 軸運動 為外展/內收,Z 軸運動為外轉/內轉。

圖 1-4 關節軸向方向定義圖 Z

X Y

12

六、 關節活動度

本研究所定義之關節活動度:關節活動度的定義,是指從關節最大角度到踢球瞬間 的活動範圍。髖關節是指從最大伸展角度(MHE)到踢球瞬間(BI);膝關節是指最大 屈曲角度(MKE)到踢球瞬間(BI)。

七、最大值與踢球瞬間

為比較運動參數表現的差異,文中將探討最大值與踢球瞬間的數據,因此本研究之 最大值定義,是指在動作分期裡,運動表現參數值為曲線表現中之最大值;而踢球瞬間 是指踢球腳碰觸球的瞬間或是觸球前一張frame 之數據。

八、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足球運動之足內側最大力踢,為更精確收集運動參數資料,需在實 驗室進行踢球動作,會要求受試者以最大力之狀態進行踢球動作,此實驗數據會受限以 下因素:

(一)、 環境限制:受限於實驗室空間之限制,會盡力要求受試者以最大力之方式踢擊足 球。而受試者將必須將足球踢進前方3 公尺處之足球網門,才視為射門成功之效 標。

(二)、 資料分析:本研究以攝影機與反光點建構身體肢段,數位化之肢段參數皆視為剛 體討論之。

(三)、 人員技術之假定:參與本實驗之受試者具有長時間的練習經驗。因此認為每位受 試者在踢球方面技術,皆能踢擊正確的擊球位置,表現出最大用力踢球之狀態。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對於足內側踢球的文獻探討,將以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踢球腳運動學與動力學、支 撐腳等方面的探討。由於足內側踢球的研究較為少量,內容會談及足背踢之結果,輔以 足內側踢之研究交互討論。本章節內容將分為四部分討論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