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足球比賽的重要指標,另一較為有力的指標,就是進攻策略的成效(Barreira, Garganta, &

Anguera, 2011)。足球明星球員雖然是觀眾注目的焦點,但團隊的配合才是球隊運作的根 基,是故傳球的操作,才是球隊勝利的要素。因此,內側踢球動作是串起整個球隊運作 的基本功,這也更顯示足內側踢球動作的重要性。

足背踢球方式能產生高球速,為了通過守門員的防守讓球員常用於長距離射門或傳 球,由於足背踢球常用於比賽中表現出高球速與取分的結果而備受矚目。相對地,足內 側主要的目的是精準,用於短距離射門或短傳(Nunome, Asai, Ikegami, & Sakurai, 2002)。足內側傳球被視為是足球運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技巧之一(每場比賽約 300 次)

(Yamanaka, Liang, & Hughes, 1997)。足內側最大力踢,在從許多點球的射門方式來看,

運用足內側射門的方式愈來愈多,使用此方式的優點是準確性高,給於守門員難於預測 的踢球時機或踢球方向。

足背踢與足內側踢球的研究較多,尤以足背踢球的研究甚多,但是在台灣對於足球 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數量不是很多,尤其是針對足內側踢的研究,更是少數。因此,對 於基礎動作的研究,更是需要積極投入研究,建立資料庫,作為運動科學的發展基礎。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動機一

足內側踢球被視為足球員最重要的技巧,因為傳球是足球策略的常態(Kawamoto et al., 2007)。Hughes & Franks(2005)研究世界盃傳球、射門與進球方式。經統計分析的結 果指出,傳球次數越多射門得分機率越低;傳球次數少,射門次數多,得分也提高,4 次 以下的長距離傳球在 1990-1994 年間,得分的機率高達 80%。邵俊赫 (2015)針對 2010 和 2014 年世界杯共 128 場比賽進行進球分析統計,結果指出從發動進攻到進球前傳球

4

次數中2 次和 3 次占 69%,5 次以下傳球次數占據了大部分的比例,說明少量的傳接球 是造成進球的關鍵。現代足球在進攻策略上講究準確、次數少、快速的傳球,以縮短進 攻時間方式讓對方後防球員無法及時應變或補位防守,進而取得較佳的進攻機會。

足內側最大力踢的技術在足球場上對於某些進攻的策略是相當重要的技術,除了能 進行長距離地面的傳球,也能作為禁區附近射門的武器(圖1-1)。邵俊赫(2015)研究 指出60.5%的進球方式爲脚內側和脚背,說明這兩種射門動作方法是最常用的動作方法,

在足球競賽中射門得分中占據很大的比例。研究認為進行罰點球的策略,助跑的速度約 為4-6 步,球速控制應在 25-29m/s 之間,若球速超過 30m/s,射失的機率會大增。罰點 球是比賽中的一部份,其機會通常比較不容易取得,因此掌握點球的機會,是相當重要 的一環。目前罰點球的趨勢,足內側踢除了準確性高,射門的球速也不容易被守門員撲 救,但有關足內側踢的運動生物力學參數並未廣泛被討論。

圖1-1比賽進行罰點球時,球員以足內側踢的方式進行射門 圖片來自:es.uefa.com

動機二

台灣女足的發展從 1944 年開始至今,在亞洲的成績保持,近年女足運動的興盛,

5

6

學方面的研究,較為廣泛討論的主題仍以足背最用力踢為主(吳宗樺 & 黃長福, 2013;

蔡玉卿, 2012; 蔡尚明, 2010),但有關女性方面的研究則為鮮少。有關足球方面的研究,

台灣與日本相較下,在足背踢或足內側踢的研究則相當缺乏。鄰近日本、中國對於足球 運動力學上的研究,不論是性別、各年齡層的研究都有增加的趨勢。這樣的訊息也說明 了我國對於此方面的研究的投入不足之現況。

動機三

比賽中身體碰撞所產生的變化隨機而無法預測,傳球者常常必須在身體激烈的碰撞 下進行傳球,因此球員下肢動力鏈的傳導更顯為重要。 Shan & Westerhoff (2005)認為足 球射門動作上半身的動作,有助於提升球速。當球員從助跑的動作開始,技術性好的球 員會利用身體的轉動與非踢球側的手臂延展,讓身體呈現張力弓(Tension arc)般的姿 勢,以增加踢球腳的擺動速度。目前如何提升球速仍是許多研究的目的。足內側最大力 量踢球的球速低於足背踢球的方式,已是普遍的結果。但其實,足內側踢球的球速也並 不慢,尤其是在禁區附近或是點球射門,也深具威脅性,因此筆者認為足內側踢如何提 升足內側踢球的球速,促使球速增加的關鍵參數為何,並未有許多的數據可參考。近年 已有研究著力於此,女性方面的研究仍是少數。因此,筆者認為藉由探討此議題,建立 我國女子足球運動生物力學的資料分析,是相當重要的一步。對於往後女子足球的研究,

深具意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