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針對女子足球以慣用腳與非慣用腳進行足內側踢球的比較。由於足內側踢的 研究能進行比較的數據並不多,如表 2-1 所述文獻中,能參考比較的資料如 Levanon and Dapena(1998)、Nunome et al.(2002)的研究報告,是以 3-D 分析所獲得的結果。而從事足 內側踢的相關研究;Kawamoto et al. (2007)與 Sakamoto, Hong, Sungchan & Asai (2016)是 近期針對足內側踢進行探討的研究。因此,將整理近年相關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比較。

一、 球速與線運動情形

本研究之慣用腳的平均球速為 19.46±0.99 m/s 高於非慣用腳,這意謂著慣用腳的踢 球 腳 的 表 現 優 於 非 慣 用 腳 。 而 本 研 究 結 果 球 速 低 於 Sakamoto 等人(2016) 的結果

(21.5±1.0 m/s)與 Kawamoto(2007)的結果(21.4±1.5 m/s),而足尖線速度平均為 11.54±0.86 m/s,與 Kawamoto(2007)的結果(11.5±0.8 m/s),並指出足部的速度與球速 具有高度相關(r=0.94),Sakamoto 等人(2016)也認為足部速度對球速具有相當影響,因 此,在觸球前增加擺動速度的技術,被認為相當重要。

從關節線速度曲線的變化中,可瞭解關節在空間中線性速度的變化。踢球腳的足尖 離地瞬間為開始(時間軸為0%)到踢球瞬間(時間軸為 100%),髖關節速度在最大伸 展後趨緩,膝關節會在最大膝關屈曲達最大值,踝關節與足尖的線速度會迅速增加,達 最大值,但其中足尖速度出現於踝關節最大值之前,筆者推論其因,是足內側踢在踢球 前已進行內轉(internal rotation)動作,使得足尖速度最大值出現時間早於踝關節最大值 之現象。整個過程,下肢踢球腳關節線速度的傳遞模式,從近端關節線速度傳達到遠端 肢段,使遠端關節線速度達最大值。從曲線的變化來看,肢段的速度如動力鏈般的傳遞

88

速度,讓遠端的速度能在踢球瞬間達最大峰值。曲線模式如同足背踢球的線速度的傳遞 模式相當相似(圖 2-1)。本研究受試者在慣用腳與非慣用腳的線速度變化趨勢相近,亦 可推論受試者非慣用腳的踢球技術,與慣用腳的擺動模式並不會相差太多,非慣用腳的 踢球技術也有一定的技術水平。

依據前述結果,進一步探究慣用腳與非慣用腳球速差異的成因,以瞭解下肢擺動與 球速提升的機轉。

二、 動作分期時間性

在總時間方面,兩腳達顯著差異,慣用腳的總時間大於非慣用腳,在以往的研究 (Kawamoto et al., 2007; Nunome et al., 2002; Sakamoto et al., 2016)裡,對於足內側踢的 比較,皆以獨立樣本方式設計,以不同動作或不同經驗的受試者進行比較,因而也無其 他研究數據可比較,而慣用腳的動作時間較長的原因,主要是後擺動作的時間差異。

從動作分期時間與百分率的比較來看,兩腳的動作分期時間,除了在後擺期有顯著 差異外,屈腿期與小腿加速期的時間是近似相同,因此兩腳的動作時間也沒有太大的差 異。但在時間百分比,因為非慣用腳沒有較長的後擺時間,因此使得屈腿期的百分率增 加而達顯著差異。換言之,兩腳間的動作時間,主要的差異來自於後擺時間的差異。這 與Kawamoto(2007 )的結果相同,在不同技術水平的實驗比較中,也發現後擺時機百分 率有顯著差異。由此結果可推論,慣用腳因具有較多的後擺時間,使得慣用腳在後擺期 有足夠的時間,能儲存能量以表現較快的踢擊;相同地,這與許多有關足背的研究結果

(Lees, 2010; Sinclair, 2014)相同,能透過後擺的過程,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能量的儲 存。相反地,非慣用腳的在後擺期的時間較為短少,且屈腿期的時間百分率較高,因此 在儲存能量方面可能較為不足。

換句話說,非慣用腳由於後擺期較短,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儲存能量,而無法表現出

89

本研究相較於Kawamoto(2007 )的結果(35.5±6 度)較小;在最大外轉角度方面,相較 於Kawamoto(2007 )之結果(7.8±13.6 度)較大。在膝關節與踝關節角度方面,兩腳在 最大屈曲角度、踢球瞬間與活動度,皆未達顯著差異。換言之,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在不

90

91 期。本研究屈曲-伸展的力矩大小,與 Kawamoto(2007)(168±20 Nm),與 Sakamoto et al.(2016 )的結果(184.8±31.4 Nm)相較下,本研究之結果數值較小。在 Kawamoto(2007) 以一步助跑方式踢球,所獲得的結果,大於本研究之結果。依據相關的條件(年齡、球

92

外轉的時間曲線上,慣用腳與非慣用腳的動作模式相似無明顯的差別。Nunome et al.

(2002)認為髖關節外轉動作有助於足部內側向前的速度。但 Kawamoto(2007)認為從 肌肉生理學觀點來看,髖關節的轉肌相較於屈肌來說相對較小,不認為髖關節轉肌會對 球速有太大的提升。Sakamoto et al.(2016)在比較男女足內側踢的研究中,增加外展-內收 的關節力矩,也許能有效地提升踢球腳擺動的速度,本研究在慣用腳與非慣用腳的比較 中,此方面並沒有達顯著水準,對於髖關節外轉力矩與內收力矩,在前擺過程是否能增 加擺動速度的問題,尚無具體依據可支持,需往後實驗再進行檢測。

在足內側踢的動力學的數據,Nunome et al.(2002)的研究認為,足內側踢在髖關節屈 曲、髖關節外展、膝關節伸展的力矩與角速度,和足背踢無顯著的差異。透過大腿與小 腿矢狀面,髖關節屈曲與膝關伸展,產生較高的足速度。因此要產生一個強而有力的足 內側踢,從慣用腳的力學特徵來說,第一,應在後擺期透過大腿肌肉呈現離心收縮的狀 態,而產生較大的髖關節屈曲力矩。然而,因為膝關節為單軸的屈戍關節,足內側踢必 須使用足內側部位踢球,因此無法運用大腿與小腿屈曲-伸展的運動方式,必須進行複雜 的關節轉動的方式(Nunome et al., 2002)。尤其是屈腿期與小腿加速期,必須運用足夠 的髖關節屈曲力矩來增加足部向前的速度。第二,就是在碰撞時,能透過一個足部到球 體的良好動量轉移,慣用腳才能使球體獲得較好的速度。Levanon and Dapena(1998)指出 膝關節伸展速度是主要增加足部速度的因素,而回推增加膝關節伸展速度的原因,髖關 節伸展力矩也是才是增加小腿伸展速度的主要條件,也是提升球速的重要參數。對於髖 關節屈肌肌群,其生理活動的情形,應進一步探討研究。

五、 支撐腳

Manolopoulos et al.(2006)探討踢球過程中重心位移的情形,研究認為重心的位移與 速度是球員平衡能力的指標。本研究中,從騰空期最高點到支撐期最低點的高度變化、

93

重心最低點到踢球瞬間的高度改變、重心速度的變化與踢球瞬間的速度,皆未達顯著差 異。這意謂著受試者兩腳在執行足內側踢的動作時,兩腳在重心速度的控制與踢球腳擺 動擊球的位置控制,兩腳的表現相當近似;而身體重心達最低點時,通常重心的位置會 往上升高,以便於擺動腳的踢球,在本實驗中發現,重心高度達最低點後,重心的高度 上升幅度很小。在Manolopoulos et al.(2006)研究指出,足背踢慣用腳的表現,通常有較 長的重心位移與較快的重心速度,當重心低時,膝關節有更多的伸展。但在此研究中,

足內側踢並未發現支撐方面的差異性。

在著地後,膝關節會產生快速的屈曲角速度,並且產生較大的伸展關節力矩,直到 踢球前,關節力矩值會持續伸展。從地面反作用力來看,慣用腳的內-外方向的反作用力 顯著小於非慣用腳,這意謂著慣用腳的支撐腳在著地瞬間,產生一快速的屈曲角速度,

使緩衝過程能有效抵抗地面反作用力,並產生一較大的關節力矩支撐身體;非慣用腳的 支撐腳,也相同在膝關節產生一屈曲運動,產生較小關節力矩,使得非慣用腳的支撐腳 承受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對於支撐腳的角色,我們有理由假設它的兩大作用,一為必 須阻抗外力來平衡身體,二為作為一個轉換能量的樞紐,幫助近端到遠端的擺動傳輸。

從本實驗中,發現支撐腳關節力矩與地面反作用力的差異,對於支撐與緩衝的作用,

未來應進一步探討支撐過程中,肌肉收縮的情形,以瞭解支撐腳對於擺動腳的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