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效率之概念與理論

「效率」在經濟學領域中所涵蓋的範圍廣泛,其定義也眾說紛紜,其基本概 念是用來描述資源使用的特徵。就投入與產出要素間的關係而言,效率可視為將

一組投入因素轉換成產出過程的績效,在個體經濟理論架構中,主要是利用最大 生產、最小成本及最大利潤的觀點,來加以探討投入與產出之最佳效率問題。從 生產面的角度出發,效率為在既定生產成本下,達到最高的產出;從生產成本的 角度出發,效率乃指在既定的生產要素價格與生產水準下,生產成本達到最低。

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EE)亦可稱為企業的管理效率,也可稱為內 部效率,是企業管理者所欲達成的完美境界,就是指將生產成本降低至最小的水 準。因此,企業管理者經常使用各種方式來簡化業務、降低成本。此外,當成本 降低的過程中,一般認為員工具有緩衝的能力(不願意付出最大生產能力)以及 生產資產的不完全運作,使企業無法把生產成本降至最低水準,員工的工作品質 及努力程度的不完全而導致了經濟無效率(實際成本超出最小成本的情形)。

在1950年以前,關於效率的衡量總是以單一投入的生產力,如:勞動生產力、

資本生產力等來測定,但此種方法通常會忽略了其他投入的貢獻,而且可能會造 成廠商投入決策的錯誤。加上此方法是運用最小平方法來衡量,估計的生產函數 為「平均」的概念,而所估出的每個點,並非最有效率的組合,在欠缺一組完全 效率的比較基準點下,來衡量每家廠商間效率的高低,所得出的結果是較值得商 榷的。

直到於1957年Farrell以邊界生產函數(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的觀念,

來衡量經濟效率水準。對於效率的衡量才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其概念為廠商利 用現有的技術水準,配合既定的要素組合,若生產達到其潛在的最大產出水準,

則為最有效率的生產點,連接各個最有效率的生產點則形成生產邊界;反之,若 廠商的生產未能達到其潛在的最大產出水準,則有生產無效率的情形發生。

Farrell 為了說明效率,將效率劃分為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TE)與配 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AE,或稱價格效率)兩種,定義如下:

1. 技術效率:廠商在既定的技術水準與投入要素下,有效運用以達到最大產出 之能力。

2. 分配效率:廠商在既定的技術水準及要素價格下,使生產要素投入數量之比 例分配最適,達到成本最小之能力。

因此經濟效率就是廠商生產在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之切點上,故包括技術效 率與配置效率兩種。以下圖 5 說明之,假設廠商生產需要兩種投入要素為 X1 與 X2,要素價格分別為P 與1 P ,廠商生產單一產出 Y,價格為 P*,且廠商存在一2

條等量曲線 Q’,而 Q’為生產一單位產出時,最有效率的生產邊界,且所有實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等於此二素的價格比例,即

1

點位於等量曲線 Q’上,表示 A 點具有技術效率,且邊際技術效率恰為要素價 格比,表示達到分配效率,故 A 點同時滿足了技術效率與分配效率,即 A 點具 有生產效率。B 點雖然落在生產邊界上,但由於生產投入要素的組合並非最佳,

使得二種投入的邊際技術代替率無法等於投入要素價格比,故 B 點只具有技術 效率而不具配置效率。

假設實際觀察值為 D,由原點畫一與 D 點連接之直線,則 D 點技術效率指 標(TE)定義為OB

OD,其技術效率值(TE)介於 0 和 1 之間,此指標可衡量非效率 廠商相較於效率廠商過度使用投入要素的程度。若 TE=1 代表具有完全技術效 率,即其投入要素落在單位產出之等量曲線上;TE ﹤1 代表技術無效率,即需 要較多的投入要素才能產出相同的產出。D 點之配置效率指標(AE)定義為OC

OB, 其分配效率值(AE)介於 0 和 1 之間,此指標用以衡量受評估單位之一單位實 際的產出和相對最小成本的差距。若 AE=1,則表示其生產時採用最小的成本,

即達到配置效率;若 AE < 1,表示配置無效率。所以 D 點不具有技術效率與配 置效率。而廠商之經濟效率定義為技術效率與配置分配效率的乘積,故 D 點之 經濟效率為

OB OC OC Economic Efficiency =

OD OB OD

= ×

Farrell(1957)以數學規劃法來求取單位的等產量線,作為效率邊界(或稱 生產效率前緣),對效率進行衡量。此法提出對後代的學者有極大的影響,但許 多學者已逐漸使用邊界函數的衡量準則,來取代當初Farrell 的單位等產量衡量 準則,有關效率的衡量方法,本研究於下節作相關說明介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