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團隊的建立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相關理論 (頁 99-119)

進程團隊決定

第五節 教師團隊的建立

前三節針對團隊之意涵的進行瞭解,本節將更進一步探究教師團隊在 學校教育的實踐。以教師專業成長與團隊學習觀點,析論教師團隊發展創 意教學的相關理論基礎。

壹、教師團隊的建立依據 一、教師團隊的源起

教育部於民國七十一年頒訂「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其中第十七條 第五款明確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學科應成立教學研究會,並置 召集人。其規模較小之學校,性質相近之學科,得合併設置」。此「教學 研究會」兼具「教學研究」及「學習團隊」的理念核心,即形成了「教師 團隊」的雛形。在此之前,並無明文訂定校內教師共同為特定任務組織之 團體之相關法令。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教育部頒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 要」,強調學校必須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各領域/年級課程小組」,

以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精神及充分運用15%至35%的校定科目,發展學校特 色。

就「教師團隊」的廣泛定義而言,泛指學校教師所組成的集合體,共 同執行某一工作任務,以有效達成課程或教學上之目標而言,則「教學研 究會」、「課程發展委員會」以及「各領域/年級課程小組」皆已經具備 了「教師團隊」的功能。三者不但強調「教學研究」的理念,視教師為研 究者,把研究功能與教學功能相統整,擴大教師的角色,提昇教師的專業;

同時,另一方面也注重「學習團隊」的理念,企圖打破教學孤立的現象,

透過學校組織再造,提供教師們專業對話的機會。

二、教師團隊的意涵

(一)教師團隊的意義

教師群體間的合作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是正式組織或非正式組織

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學上的合作與課程研發上的合作。以下茲整理學者對 於教師團隊的看法,如表2-5-1,以進一步了解教師團隊的意義。

表2-5-1 教師團隊定義整理表

研究者 教師團隊的定義

Cross & Cross(1983) 教師團隊係為二位或更多位的教師,在教學或課程上 從事有意義的努力,以幫助學生學習。

Ernest(1991) 協同教學係教師團隊營造出來的一種教學情境,在其 中兩個或更多的教師,擁有互補的教學技巧與能力專 長,合作計劃,對一群學生實施教學,使用彈性分組 來符合學生的特別需求。

Davis(1995) 指兩個或以上的人員以某種形式的相互合作,共同計 畫與實施課程教學的安排,其功能是持續的。

Nadler & Spencer(1997) 在學校組織中的團隊,有兩個人以上組成,彼此有良 好的互動,能知覺對方的存在,產生一體感,而且是 一種學習的過程,即團隊教師們能夠共同參與教師專 業的學習。

Smith(1998) 認為正式合作學習團隊形成的五個要素是:(1)積極 相互依賴;(2)個體與團隊自主性;(3)面對面互 動;(4)團隊工作效率;(5)團隊合作過程。

Cow & Pounder(2000) 教師工作團隊是設計來創造工作時相互依賴感與增加 自我管理感,以增進成員對團隊表現與成果的責任 感。教師團隊對一系列更廣的工作議題有更大的控制 力且必須發展人際互動與決策的技巧。

Buckley(2000) 一組教師人員有目的的工作,合作協助學生的學習。

在一個團隊中,教師一起設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表,

分享觀點,彼此激辯。

Achinstein(2002) (1)學校裡從事共同性工作的一群人;

(2)在價值觀、規範、與對學生、教學與學校的看法

這樣的定義下,團隊的組成包括四個要件:

1.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教師。

2.教師各自擁有專業的才能,以及互補的專長,講究分工合作,完成 目標。

3.在教師團隊的成員是經常性的互動。

4.團隊成員共同分享一個績效責任與目標。

教師單打獨鬥與無援無助的情況,教師團隊具有不同的特性。教師團 隊的功能也讓教師已逐漸擺脫以往只是教學執行者的角色,不但有教材的 選擇及研發的權力,教師同時也是課程的研究者與發展者。在彰權益能

(empowerment)的理念下,兼具整合平台、對話機制的功能,朝向創意 中心、行動舞台發展,以因應教育改革趨勢,提昇教師專業。

(三)教師團隊的種類

教師團隊的種類,形形色色,不同的觀點有不同的分類。

Buckley(2000)依成員領導權能將教師團隊區分為三類:

1.領導型教師團隊:團隊的領導者是由上級行政主管單位指派產生,

團隊的成員包括資深教師、一般教師、實習教師及教學助理等。而 團隊成員皆配合領導者進行各項教學活動,成員們依其職等經歷不 同,而有其不同職責與工作內容。

2.自主型教師團隊:由教師自行組成,其成員的組成與規模大小,視 團隊之功能與目標而定。團隊中每位教師的權利義務皆相同,而且 也都享有決策權。因此其優點是權力下放,缺點是可能在許多的會 議討論中,無法達成協議,決策效率不彰。

3.協調型教師團隊:結合前兩種教師團隊的特徵,強調行政與教師之 間的相互協調。亦即行政人員以教師意願為前提,進行人員編組,

指派各項不同的工作事項。

Anderson(1966)依團隊內成員的型態進行分類:

1.起士餅式(cheese wedges):隊中的教師仍具有傳統教育行政組 織體系中的任務與相對獨立地位,在實際教育的互動行為中,完全 依教師個人的需求和願望而產生變動。團隊的組成如將一起士餅乾 分成數塊,彼此微微分開卻整齊的排列在盤中。

2.派盤式(pie-tin):在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彼此都能密切聯繫,

而且強調團隊成員間的地位平等。因此,領導者主要扮演會議上主 席的角色,採輪流式或永久式的,並不具有凌駕其他成員之上的權 威或責任。

3.金字塔式(pyramid):著重在教師職責的分級制,團隊組織如同 金字塔或階梯,成員包含各階層的教師代表,如:首席教師、高級 教師、初任教師、實習教師、助教等等。

綜觀上述,學者們分別從不同的標準與角度提出不同的教師團隊分 類,或為教師團隊角色定位。研究者歸納整理可分成六類:

1.依領導權能分類:可分為領導型、自主型、協調型教師團隊。

2.依成員權力關係分類:可分成階層式與合作式教師團隊。

3.依學習領域分類:可分成單一學習領域與跨學習領域教師團隊。

4.依教學型態分類:階層式協同教學、相關科目協同教學、聯絡教學、

交換教學、循環教學。

5.依班級年級分類:可分成班級內、跨班級、跨年級等教師團隊。

6.依團隊功能任務區分:可分成教學研究、專業成長、課程研發等教 師團隊。

教師團隊時常是一種「課程發展團隊」、「行動研究團隊」或是「學 習團隊」等實務性社群,根據Saint-Onge 與 Wallace(2003)描述,實 務社群應該具有下列特質:

1.生產性探索:社群成員從實務情境當中產生問題,有解決問題的需

求,透過教互學習解決問題,生產出來的知識支援實務。

2.自我管理:團隊依循某種原則或傳統自我管理,傳統來自於成員的 共識,成員輪流分享領導權。

3.成員有責任交互支援。

4.成員有多重管道可以合作和討論。

5.獲得組織的支持。

社群中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Saint-Onge&Wallace,2003):

1.點火者:提出問題,點出矛盾找出缺點,啟動討論。

2.整合者:提供歷史背景與未來的成敗圖像,設定賣絡,創造意義,

歸納到目前為止的成就,整合意見和結論。

3.單純的貢獻者:從他們的觀點參與討論,提供自己的案例作為一種 選擇的可能性,並不積極說服別人接受。

4.見證者:根據自己的經驗,支持某一種立場或觀點,增強某一種論 點的可信度或信心。

5.倡導者:具領導角色,積極涉入社群,高度希望社群能成功,對社 群的每一件事都關懷,了解社群內部,努力擴展社群,向外證明其社群的 價值。

6.隱聲者:雖人勤於出席社群互動會議,但很少發言,會欣賞別人的 貢獻,並珍惜和應用社群所提供的資源。

上述「點火者」時常不知不覺扮演起「守門社群」在團隊中的代言人。

綜合教師團隊的意涵可以發現,教師團隊乃注重教師成員間的合作探 索,一起研究特別的主題,比如探討教材教法理論、檢視課程改革,或創 新教學等。教師團隊也可以參與學校課程改革中大小不同的活動,例如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學校組織再造、從事教材教法的研發、協助完成學校改 革目標等;成員則可以一起為教學議題做行動研究。

各團隊有其特殊活動與工作任務,但團隊成員藉由互相學習,達成專 業成長之目標是一致的。發展創新教學,尤其適合以教師團隊的方式來推 行,如此針對特定目標,大家集思廣益發展創意的運作方式,更形團結力 量大的效果。

貳、教師團隊的工作效能

一、教師團隊的有效模式

教師協同合作修補過去教學工作的單獨與個人化性質,提供組織與教 師教學的進步,能持續並非正式的透過一天一天的工作互動以改進教學、

教育決定、與學生評量,就算未有產出,合作能牽動教育革新的氣氛與人 為本質的教育工作(Conley,Fauske & Pounder,2004)。Conley、Fauske 與 Pounder(2004)針對都會區中學 174 位教師成員為研究對象,研究結 果顯示兩個基礎變項,知識/技能、應用策略的適當,為模式的核心,兩 個正向人際歷程變項也是改善教學與促進效能的基礎。

透過合作參與可提升教學工作效能(Lawler,1986;Mohrman &

Lawler,1992),90 年代更加重視強調團隊的設計(Kruse & Louis,1997;

Louis,Marks, & Kruse,1994;Muncey & Conley,1999;

Pounder,1997,1998,1999;Quinn & Restine,1996;Smylie,Conley, &

Marks,2002)。

教師團隊首推自發性教師團隊為最佳模式,自發性教師團隊為自我管 理團隊(self-managing teams)是非由上而下的管理行為(top-down

教師團隊首推自發性教師團隊為最佳模式,自發性教師團隊為自我管 理團隊(self-managing teams)是非由上而下的管理行為(top-down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相關理論 (頁 99-11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