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

根據前章節對壓力相關概念的文獻得知,目前心理學家對壓力的研究,多數 主張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觀點,工作壓力的定義亦然,可視為個人與工作環境 之間關係不協調的現象,個人自我覺察到工作情境中發生某種狀況將威脅心理平 衡,此時便構成壓力,此種壓力將引起若干心理的、認知的、及生理反應,嚴重 者甚至造成身心交瘁的工作現象。因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與工作壓力有著密切 的關聯。

工作壓力(job stress)是從壓力的定義衍生而出,亦即將壓力的定義加以細分 與明確化。由於對「壓力」概念的不一致性,因此國內外學者對「工作壓力」的 定義也略有出入,有關各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所強調的重點不外是外界 的刺激、有機體身心的反應、兩者互動因素,以及有機體遭遇情境和採取行動的 歷程(張郁芬,2001)。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一詞所下的定義,彙整如 下表 2-3、表 2-4 所示。

表 2-3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年份 學者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1996 林純文 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工作情境因素認為威脅 或有礙工作的表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

1996 程一民 教師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學校工作中,與人、事、物互動 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感,這些負面情感,限於個人知覺,

包括情緒與行為層面。

1999 陳聖芳 教師在工作時,所察覺到學校工作氣氛中,在教學、行政、

輔導工作上、進修報酬以及學生、家長與同事的緊關係方 面,個人無法適應,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在態度上、生理 心理上,顯現出缺乏工作熱誠、 關懷情感和工作成就感的 狀況。

2000 郭峰偉 教師在學校情境的互動中,在教學、行政以及學生和家長 及同事的關係方面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情感人知覺,包 括情緒及行為等層面。

2001 張郁芬 當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要求 評估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表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這 些負面情感,限於個人知覺,包況情緒及行為等層面。

2001 張秀玲 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因工作情境之內外在因素 影響而產生的負面感受。

2001 林水木 學校教師就其本身工作,對環境變遷與需求,自我覺知難 以既的資源與經驗來加以處理;因而導致身心的干擾與掙 扎,致使個體的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一種現象。

(續下頁)

(承上頁)表 2-3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年份 學者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2002 詹美春 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對學校工作的主觀感從人事物知覺到 的感受。

2003 黃宏建 教師經個人及環境刺激,從主要壓力因素中,經由個人特 質與心理因素為中介歷程後,內心產生消極、不愉悅的負 面情感。

2004 李勝彰 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下,產 生生 理或心理的緊張狀態。

2004 沈儀方 教師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學校從事教職,因所接觸到教學 環境中一切人、事、地、物的改變,所產生的生理或心理 上的負擔。

2004 李榮珠 教師在個人和學校情境的互動中,面對工作負荷、時間運 用、教學困擾、學生問題、角色壓力、社會支持、專業知 識等內外在需求,產無法適應的主觀感受,致使個人工作 效能產生變化的現象。

2006 鄭媛文 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因工作情境之內外因素,無法負擔或 達到來自社會上或教師本身給予過高的期許時,所產生的 負面情感,如焦慮、沮喪、挫折等不愉快的心理感受。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表 2-4 國外學者隊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年份 學者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1981 Maroccom

& Mcfadden

教師的工作和教師知覺工作的要求,威脅其 自尊和幸福,

用以維持穩定狀況的因應機轉等方面,引發心理穩定狀況 改變以及生理變化。

1982 Maroccom

Mcfadden

當教師的自尊和幸福受到威脅時,使其心理平衡產生改變 的影響。

1985 Litt &

Turk

當教師的幸福受威脅時,且所要解決的問題超過其能力範 圍時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與困擾的經驗。

1987 Kyriacou 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在遭遇到威脅其自尊或福祉的問題,

而超過其決這些問題能力時,所知覺得不愉快及消極情緒 和苦惱不安經驗。

1995 Pithers 教師壓力根源於教 學環境與個人因素,即教師壓力之產生 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及大量與期望等 所引發的負面情緒。

1997 Mccrmick 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於工作時,察覺到個人資源不足以 因應外在需求,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綜合上述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有人視為個體身心反應的「反應論」;有人 採用環境因素的「環境論」;而多數的研究兼採上述兩者的「互動論」觀點,本研 究亦採用此互動論的模式,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是因職務上教師所被賦予的要

求、期許和職責所感受到的壓力,當教師面對教學工作時,工作情境因素或需求 被評估為具有威脅性,或有礙工作表現時,即會產生此種負面消極的情感反應。

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個人和學校情境的互動中,從人、事、

物所知覺到的感受,在面對工作負荷、時間運用、教學困擾、學生問題、角色壓 力、社會支持、專業知識等內外在需求時,產生無法適應的主觀感受,致使個人 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現象,並出現緊張、焦慮、困擾、挫折、憤怒等心理的負面 感受。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一、Kyriacou 與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教師工作壓力的概念源於工作壓力的研究,Kyriacou 和 Sutcliffe 被認為是教師 工作壓力研究的先驅,他們首先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4 所示。Kyriacou 和 Sutcliffe(1978)認為壓力的轉化過程是:可能壓力源 → 評估 →為實際壓力 源 → 透過適應機轉 → 產生教師壓力 → 形成慢性壓力症狀。其中也提到了教 師不同的個人特質,如何經由壓力評估和適應機轉,以產生教師壓力。由圖 2-4 可知:

(一)、可能的壓力源

:包括心理和物理因素。

(二) 、評估:

經過個人的認知評估,是否會對個人自尊、安全產生威脅,而 評估將視教師個人的人格特質或適應能力與知覺的交互作用而定。

(三)、實際的壓力源。

(四) 、適應機轉:

透過適應機轉的運作,教師得以減少對於實際壓力源所感 受到的威脅。

(五) 、持續壓力:

如果教師工作壓力持續存在,壓力將對教師的生理、心理

及行為產生影響。

(六)、壓力的長期影響

:若教師長期處於工作壓力下,將產生慢性壓力症 狀。

圖 2-4 Kyriacou 與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李榮珠(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31

二、 Tellenback, Brenner 與 Lofgren 的教師工作 壓力模式

非職業的壓力源 評估

對個人 自尊以 及安全 的威脅 可能的

壓力源

物理的 心理的

實際的 壓力源

適應 機轉 減少感 受到的 威脅

教師 壓力 負向情 感有關 身心和 行為反

慢性壓 力症狀 身心症 心臟病 心理疾 患 教師個人特質

教師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 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系統

Tellenback, Brenner 與 Lofgren(1983)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5 所示。

此模式的特點,在於指出「學校鄰近地區特質」(neighbourhood characteristics)對壓 力源的影響。由於每個學校特性不同,如學校所處地區將影響到學生的班級人數,

校長的領導風格及學校的組織氣氛,都會影響到學校的社會特質,因此這些學校 鄰近地區特質,都可能會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詹美春,2002)。

此模式包括三個層面:

(一)、學校社會特質所導致的壓力源與教師壓力反應的關係。

(二)、教師特質的影響。

(三)、個人的評估及適應機轉與非職業性壓力源對壓力之關係。

圖 2-5 Tellenback, Brenner 與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李榮珠(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32

三、Moracco 與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與 Mcfadden(1982)參考 Kyriacou 與 Sutcliffe(1978)等人的理 論 學校社

會特質

教師 特質

可能的 壓力源

實際的 壓力源

一般性 緊張

身心健 康損傷

退出 工作

非職業性 的壓力源

評估 適應 機轉

架構提出一綜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6 所示。

圖 2-6 Moracco 與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沈儀方(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 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頁 27。

根據 Moracco 與 Mcfadden(1982)的理論模式(如圖 2-6)顯示:

(一)潛在壓力源

:來自社會、工作、家庭等方面,三者交織會直接或間 接的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

(二)個人主觀評估:

個體評估壓力源可能或已威脅到自尊或幸福時,上 述的潛在壓力源才得以轉換成真正的壓力來源;由於教師的知覺不同,因此所感 受到的壓力也會有所出入。

三)個人的特質:

過去經驗、人格特質、價值觀念會影響其在評估時的 判斷,評估的結果無論是否正確有效,都將對影響個體產生影響。

個人特質

(經驗、人格、價值觀)

社 會

工 作

家 庭 潛在的

壓力源

評 估

實際 感受 壓力

適 應 機 轉

壓 力 癥 狀

長 期 癥 狀

(四)因應方式的效果:

若教師在感受壓力情境後,所採取的因應方式無 法發生效果,則將出現若干壓力癥狀;一旦壓力長久持續且無法妥善處理,身心 將會出現慢性疾病,並出現職業倦怠現象

綜合上述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他們對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共通點是:

一) 、壓力的來源是多面向的:

個人知覺到工作壓力,係受到許多因素的 影響,無論是內在因素或外在條件,因此,要測量個人的壓力程度,需先了解會

一) 、壓力的來源是多面向的:

個人知覺到工作壓力,係受到許多因素的 影響,無論是內在因素或外在條件,因此,要測量個人的壓力程度,需先了解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