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的專業成長

概念並創作出視覺藝術作品。這樣完整的藝術經驗乃杜威「藝術即經驗」的主張,

美感經驗自然而然累積、內化。

t1:活動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鼓勵學生自由發揮,頗符合兒童 取向的課程設計。(2-t1-981203)

t2:第二階段的教學活動安排由淺入深,並學習了藝術理論,有深度。(2-t2-981203)

t3:經由學生自己討論、老師再歸納,以學生為中心,有助於學生發揮想像力…。

(2-t3-981203)

(((

(三)學生生活經驗融入-環保概念與生活聯結

九年一貫課程內涵以人為主體,探索人與生存環境的關係,並將知識活用於生 活當中。社會為取向的藝術教育主張教學內容應關心目前社會問題,而環保概念融 入視覺藝術課程即是如此。杜威則認為有意義的教育需和生活經驗結合,在實際動 手做中體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獲得完整的知識。本研究之課程活動設 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且創作立體造型藝術所需媒材,皆是容易自生活周遭蒐集 而得,讓學生體認到環保的真義。

S11:對了,我最喜歡自己去找材料,我家人也一起陪我找!(2-s7-981206)

S17:對啊!我和我媽去散步,經過一家店,去跟老闆娘要布,很好笑!(2-s7-

981206)

t3:教學者所設計的活動,讓學生自行尋找媒材,可培養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觀心-03)

二、教學策略應用之成長

教材與教法相輔相成,教師的教法若生動,營造出活潑創意的上課氛圍,師生 間有良好的互動,便能使教學發揮最佳的成效,學生的學習成效相對也提升。

(一)動手操作有助學生理解概念

教師在進行環保概念的教學或創作技巧的指導後,讓學生動手創作出立體造型

作品,學生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仔細觀察,進行思考及探究,讓知識內化,學習 更有內涵。

(二)電腦多媒體使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影響教學成效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的學習動機(陳宏昌,2005)。電腦 的聲光效果令學生著迷更不用說電腦動畫了,本研究在進行課程活動設計時,應用 多種教學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而在使用多媒體進行知識性的教學時,研究者發現 學生很認真學習,學習成效有達到課程目標。

研:你們覺得利用多媒體來上課,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如何?

t2:感覺他們很投入,在小組問答時,很有活力在搶答。(1-t2-981030)

t1:老師在進行活動時,能妥善運用多媒體使得教學生動有趣!(1-t1-981030)

t3:他們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有趣多了。(1-t3-981030)

我喜歡今天老師利用網站來教我們分類的知識,因為很刺激又有趣!我一下就 學會了如何分類呢!(1-學心-16)

(三)小組合作學習

據林秀玉(1996)的研究,發現學者們普遍認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行為對學生的 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有所助益,並且強調小組合作學習是一 種利多於弊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中,適當加入小組競賽活動,能促進小組成員的 互助合作達到更佳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效(陳淑娟,2007)。本次教學活動有小組競 賽活動及小組同心協力完成作品,能增強小組內組員們的認同感與向心力,提升全 組成員的學習動機,激發完成作品的動力。

t3:這一次小組的合作較團結,學習態度有提升。(1-t3-981030)

t1: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分工合作,作品比上次成熟。(1-t1-981030)

(四)觀察學生與收集回饋資料,使教師更了解學生

在行動研究的循環中,參與者透過學習並理解實際情境中的問題,進而反省檢

視自己的行動策略的成效,並在實際情境中尋求策略行動的改善(林佩璇,2004;

鄭增財,2006:142)。教育行動研究的教學活動進行時,教師需要不斷觀察學生 學習狀況,並隨時記錄上課的實際情形,本研究者在二階段教學活動後,均透過質 性問卷調查、心得單及訪談,蒐集學生上課情形與心得感受,藉此資料了解學生學 習狀況及需修正改進之處,並且適時在下一次上課的課程進行修正教學,讓學習更 具成效。

三、教師多元角色轉化之成長

研究者在此次行動研究的歷程中,體認到教師角色的多元化,教師除了從傳統 的知識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創意的開發者,教師本身亦是主動充實 藝術知能與教學技能的學習者,此外,研究者也期許本身成為一個環保教育的推廣 者。

(一)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研究者以往教授視覺藝術課程的經驗,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扮演學生學習 的主導者,將既定的材料、技法以講述、操作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但此次的立體造 型創作過程,由媒材的蒐集、技法的操作,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由學生主動 思考、探索、討論,而後教師再聚焦、歸納,讓學生在動手創作過程中,自然領悟,

建構起知識。

(二)學生創意的開發者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以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學生的創意表現,例如學生在

蒐集媒材時,僅提醒要符合環保概念,無論是什麼樣的材料都可以進行創作,於是 有了壞掉的安全帽及破掉的牛仔褲這些材料出現;又例如學生在進行立體造型創作 時,常問:「老師,這樣可以嗎?」而研究者通常回答:「你們覺得可以就可以。」

由學生自行思考、解決問題,更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創意。

t3:經由學生自己討論、老師再歸納,以學生為中心,有助於學生發揮想像力…。

(2-t3-981203)

t2:學生自行討論做法,老師沒有干涉過多,有些創意的想法就出現了!(2-t2-

981203)

t1:是啊!在創作過程中,本來就應當由學生自行去想像。(2-t1-981203)

t3:現在的學生常常問:「這樣可以嗎?」其實只要基本造型對,怎麼創作都可以。

(2-t3-981203)

研:好像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這樣問:「這樣可以嗎?」要常常鼓勵他們才行。

(三)充實知能的學習者

研究者為了設計視覺藝術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有其教育價值並發揮預期成 效,所以主動充實與課程設計相關的知識及藝術理論,並積極的尋找有效的教學策 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研究者本身也扮演著學習者的角色。在教學歷程 中,學生的創意表現或豐富的課外知識,提供研究者學習與省思的機會,此外,為 了能讓學生習得更有價值的知識及教學過程更流暢,研究者積極透過網路、書籍及 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獲得相關知識,更讓研究者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意義。

(四)環保教育的推廣者

2010 年世界環璄日的國際主題「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面 對地球未來如何變遷,個人的角色在地球上扮演著何等重要的地位,身為教育者又 是研究者,經常努力思索著如何教導這一世代的學童面對現在的地球環境。經過此 次的研究過程,研究者再度感受到個人的微小力量集合起來是不容小覷的,從環保 精神教導學童培養關懷環境的態度,從立體造型藝術創作中實踐環保的精神,每一 活動都教導著學童尊重資源、愛惜資源。研究者也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教學,持續推 廣環保教育,讓環保實踐在生活中。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是將環保概念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設計出一系列視覺藝術創作活 動,透過教學行動,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反應並修正教學活動。本研究以文獻分析、

行動研究法來探討環保概念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的可行性。研究內容及相關問題 如下:

(一)如何將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設計教學活動?

(二)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為何?

(三)研究者在設計與實施教學活動的歷程中,在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及教師多元角 色轉化之專業成長為何?

第一節 結論

一、環保概念如何融入視覺藝術課程

本研究之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是積極的以教育手段來教導學生使其了 解環保的意義並從事實際的環保行動。因此研究者以積極的想法及角度去設計出環 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課程活動。研究者透過文獻蒐集、閱讀及分析釐清環保 概念的意義,以「可回收、低汙染、重複使用性與節省能源消耗」為主要環保概念,

在創作視覺藝術作品過程中並強調減少材料的使用,多利用舊有材料而且在使用材 料、廢棄材料時,考慮到資源可再利用的情況,以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減低對環 境的破壞。進行設計視覺藝術課程過程中,研究者在藝術理論上擷取達達藝術、普 普藝術及貧窮藝術的創作精神及創作手法,提供教師作為視覺藝術之題材,具有實 用、審美、教育三方面的價值。

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中以多種活動方式來進行,可加深及加廣學生對環保概 念、環保知識及相關創作技巧的學習。設計主題及運用媒材皆來自學生日常生活中 所熟悉的事物,能讓學生體認到環保知識是易於學習且易於應用,使環保概念學習 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結,從「做中學」來提升學生對視覺藝術的學習興趣,再者,透 過分享與美感經驗的累積逹到美感教育的目標。

研究者透過這三年多來的研究,而分析出了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的意義 與目的,本研究也透過視覺藝術課程行動研究模式隨時觀察、反省及修正,使本研 究之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符合實際教學情形並使學生真正習得正確的環保 概念,並付諸環保行為。

二、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教學成效受相關因素影響

環保概念融入視覺藝術課程教學成效會受到實施形式(在教室內或教室外、分 組或不分組)、分組方式、小組內部合諧、教學順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 影響,而有所差異。

1.實施形式

研究發現在創作課時,若在教室內進行創作,學生較不受環境或他人影響,專 注力表現會較佳,創作出來的作品較完整性。而另一方面,研究者發現視覺藝術創

研究發現在創作課時,若在教室內進行創作,學生較不受環境或他人影響,專 注力表現會較佳,創作出來的作品較完整性。而另一方面,研究者發現視覺藝術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