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視導的心理學分析

「教育視導」關乎一種行為,也是實際的行動,在過程中必 須熟悉從過去到現在,支配著學校系統的心理學說與思想。而視 導人員在當代也被稱為是「社會生態學家」(social ecologist),功 能上在維護學校系統的健康本質。因此,Garmston, Lipton &

Kasier( 1999:243~244)等學者認為視導在心理角色方面中,有六 個基本命題:

一、心理學原理形塑了視導的隱形功能。

二、在心理導向方面的和諧一致將有助改進教學。

三、個人的決定是本源於個別心理,而全體的決定也是源出心理 現象。

四、溝通所應用的「文字」或「非文字」都是表現在外顯的心理 狀態。

五、心理的壓力會抑制認知的功能。

六、個人心理會受到他所處的大系統影響。

十九世紀末心理學開始從哲學中脫離,但仍繼續以哲學的精 神致力於對人類本質與行為的檢測。心理學試圖回答在哲學中主 客觀的問題,並區別個體和全部,以及意義的本質。今日心理學 被定義為心靈與精神的科學,是個人情感、思想、理論、價值、

動機、特質、決定、行為、生理和學習的總合。而這些個人的心 理的活動都受到個人的成長所影響,包涵發展因素、認知風格、

文化氣息、教育理論和信念、心理狀態、人格自我等等(Costa &

Garmston, 1994)。就影響學校體系的心理學說,Friman(1993: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658-664)歸納五個重要學派:

一、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t) 二、心理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三、人文主義學派(存在主義學派)(humanistic / existentialist) 四、認知學派(cognitive)

五、家庭系統治療(family systems therapy)

教育視導從根本的定義而言,是「透過直接的協助教師、課 程發展、在職訓練、團體發展和行動研究等,從而改進教學」

(Glickman, 1985)和「視導主要在改進班級實務,和學校的整體促 進」(Bolin & Panaristis, 1992)。簡言之,視導至少有三個基本的 功能:「改進教學實務」、「發展個人學習潛能」及「促進組織能 不斷創造更新工作的環境」。故而,當代的教育視導人員必須對 影響學習及學校事務的心理學說,能有所瞭解;蓋做為社會生態 學家的視導人員,要積極建構探究導向的態度,在工作中反應個 人的權威責任,以精緻化視導工作。

從教育視導演進的歷程中,教育目的、學習概念、教學與課 程的優先次序和視導實務的調適,都受到社會、政治與心理學的 氣氛影響。譬如,1940 年代受到 John Deway 的影響,學術的心 理學幾乎是排除行為主義,而由心理分析主宰。到了 1950 年科 學主義戲劇化進入校園,在邁向課程的現代化再引進認知方法途 徑而進入臨床實務。1960 年代符應了社會趨勢,教育的新導向是 邁向人文價值關懷。1970 年代學校強調「過程與生產」、「研究導 向」。1980 年代強調教學效能,1990 年以降,視導又尋求轉換與 改變,就個人與組織發展雙重的影響,從事教育視導全品質的發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展建善(Garmston,Lipton & Kaiser, 1999: 245~248)。

視導中主要的心理學說所建構的觀點:

一、行為主義:外在環境刺激的機械反應。

二、心理分析主義:尋求在衝突與平衡中的內在驅力。

三、認知主義:理性的產生是來自內在基模(internal schema)促進。

四、人文主義:自我發現(self-discovery)將導至全部潛能的實現。 supervision,p.249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hool

supervision, New York.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除了這五個主要學說,還有其它因素,如神經心理學與語言 學等影響教育視導。在技術與教學模式,視導被認為是透過行 為、技能與策略,來進行觀察。

Pajak(1993)比較了三種視導模式:Hunter 的「決策模式」、 Joyce & Shower's 的「同儕領導」及 Acheson & Gall's 的「技術模 式」,如表 4-7 之分析: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表 4-7 三種視導模式比較

模式 Hunter 做決定模式

Joyce & Showers 同儕視導模式

Acheson & Gall's 技術模式

資料來源:Pajak, E. (1993): Approaches to clinical supervision. Norwood, MA :Christopher-Gordon.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Hunter's 的做決定模式,是典型的行為主義,視導的進行與 分析在解決教師之教學困境。Joyce 和 Showers 的同儕模式,強 調教學有效性的四個領域:「教學模式」、「課程與課程實施」、「學 校效能」及「教師效能」。除了行為主義,也開始注意到認知心 理學的理論。至於 Acheson 和 Gall's 技術模式,受到行為主義與 社會學習理論的影響,視導歷程著重「互動」、「民主」與以「教 師為中心」的和諧關係。

另外,到了 1970 年代,視導受到人文心理學派(humanistic) 的影響,也有兩種的代表模式:Blumberg's 的人際協調模式 (interpersonal intervention)和 Esiner's 藝術途徑模式(artistic approach),如表 4-8 的比較:

表 4-8 人際協調模式和藝術途徑模式比較

資料來源:Garmston. , Lipton. & Kaiser. (1999):The psychology of supervisionp,p.255.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Blumberg's 的視導模式是建立在一種真誠的關係,在心理學認 知受到人文心理的影響,對 Blumberg's 而言,「關係」與「責任」

是滿足個人最關鍵的需求,要瞭解個體在工作環境中是在尋求滿 意的心理需求。他相信和諧的關係,能令「視導」(supervision) 和「評鑑」(evaluation)同時進行,並分別有它們的功能而不相互 的干擾。非對於 Blumberg's 模式較著重於非教學性的人際關係本 質,Eisner 的藝術途徑模式重點在教學與課程。而視導人員的角 色是扮演鑑賞家的評論,就所有的表現公開的陳述。另外一個是

「詮釋」的角色,包括行為、姿勢及行動都是一種隱喻

(metaphor),也強調透過彈性的、創造的、智巧的和新奇的能力 發展,而達到自我實現。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表 4-9 不同的心理學派觀點所發展的視導模式分析

Zelchner & Linton's 反省行 動式;

Gaman's 心靈反省式;

Smyth & Retallick 批判意 識;

Retallick; bower &

Flinders)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視導

.Zeichner &Liston:明確的 教學事件及教師專業目標

.Bower & Flinders:有特別 明細化的觀察資料。

.Zeichner & Liston:教師的 技能培養運用研習討論,和 保持反省的過程

.Garman:教師的反省在行 動上和再共同的努力

.Smyth & Retallick:視導讓 教師對一般性之假設批判 中解放出來

.Bowers & Flinders:視導 人員在班級脈絡中做分 析,在教室決定也提供潛意 識的示範

資料來源:Garmston. , Lipton. & Kaiser. (1999):The psychology of supervisionp,p.257.

就表 4-9,Pajak(1993)也分別提出不同的心理學派觀點所發 展的視導模式,如:Glickman's 的「發展性視導」是建構在發展 理論,在教師與視導人員間「一對一」(one-to-one)的合作互動。

Costa 和 Garmston's 的「認知指導」模式,和 Schin Zeichner, Listor 和 Garman Smyth, 和 Retallick, 以及 Bowers 和 Flinders 的反省實 踐模式,如上表所述。

從心理學觀點中建構 的各種各同途徑之視導模式,在深層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的心理裡所持有之目的與內容上,都影響了視導的實踐。視導人 員提供資訊,分析資料和發展策略俾便與學校人員互動,同時也 致力於情境與生活經驗的擴大。準此,視導人員另一個替代是媒 介者(mediator)。是諮商員、共同學習者,也是指導者。視導發展 的模式大部份的特質是演化自心理學理論,早期的臨床實際和當 代的視導模式,大多自心理分析理論中淬起,譬如在視導裡,就 主客觀理論和實踐做各種發展階段的假設,反映出所謂

「Glickman 發展性視導模式」。而「認知指導」其五種模式所反 映在視導的實踐,可以循著脈絡找到心理分析理論的源頭。要言 之,視導的模式大都是建立在心理學理論上,並試圖發展出個人 知識的建構。

就學校是動態的系統觀點而論,視導從系統理論的導向開展 新的運作;視導人員甚至在變革中成為「社會生態學家」,關注 組織內的資源,以便增加系統能力成長的適應。「生態學的心智」

之視導人員推動學校邁向全方位(holonomy)的發展,透過分享與 隱喻的激勵,讓教育視導模式在實際的需求,達到多樣化及民主 化的促進。用傳統的觀點去看視導,雖然還有用,但已經明顯的 不足。社會與學校都在急遽的變革,視導的實際也必須跟著轉 變。當代的趨勢,學校視導的焦點大都在「關係」、歷程和結構 性成果,而較少去著眼在「人」、「職務」與「階層」。有效的教 育視導考量的是「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情境」。 教育視導的領導是「高品質」和「全方位服務」,所以在視導的 歷程唯有深刻的熟悉心理之機制,才能建立良好的互動,而成就 視導的終極目的-改善學校。

Zeon PDF Driver Trial

www.zeon.com.tw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