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回顧

在文檔中 中文姓名聲調探析 (頁 16-30)

本章將探討中文命名聲調之相關文獻和實徵研究,論述架構分為五小節,第 一小節簡介國語的聲韻系統,第二小節回顧有關姓名語音修辭等論述,第三小節 回顧聲調選用調查研究相關文獻,第四小節回顧聲調的發音及感知研究文獻,第 五小節指出文獻之不足作為本論文的研究旨題,並根據文獻的研究結果進行預測。

2-1 國語聲韻系統介紹

國語的每個音節可切分成「聲母」、「韻母」、「聲調」三部份。國語音系包括 二十一個聲母,三十五個韻母,和四個聲調。現行標準國語的聲調分為「陰平」、

「陽平」、「上聲」、「去聲」,簡稱為陰、陽、上、去。若以中國詩中用字聲調的「平 仄」劃分,則陰平、陽平屬「平調」,上聲、去聲屬「仄調」。而一般國語的四聲 則以第一聲(high level tone)、第二聲(high rising tone)、第三聲(low dipping tone)、第四聲(high falling tone)表示。

為表現聲調實際的高低、升降、曲直與長短的形式,用來記錄調值的方法多 採用趙元任先生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如圖一所示,縱座標表示音高2,橫座標 表示音長,則四聲調值可表示為,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

除上聲變調之外,上聲僅在單獨出現或位處語句末尾時,調值才標記為214,稱為

「全上」,在日常生活一般說話,上聲簡化為「前半上」或「半上」,調值標記為 21 或 31(Robert Sanders,2005),表一為彙整國語聲調的分類及相關描述。

2 依最低至最高等分為五個音高標準點,每點為一度,由下而上以數字 1、2、3、4、5 標記,

各點名稱依次為「低、次低、中、次高、高」五等。

圖 一 五度制調值標記法

表 一 國語聲調分類

聲類 調類 調值描述 調值 調域 古音分法

第一聲 陰平 高平調(平調) 55 HH

第二聲 陽平 高升調(升調) 35 LH

平調

第三聲 上聲 低降升調 214(全上)

21(半上) LL

第四聲 去聲 高降調(降調) 51 HL

仄調

另外,文獻(Stagray et al,1992;Whalen & Xu,1992)顯示,決定聲調變 化的三個要素為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F0)的平均頻率及輪廓線(F0 contour)、振幅(amplitude)、時長(duration)。鄭秋豫(1990)請一位以標準 國語(北京話)為母語的女性受試者唸讀國語單音節母音/i/、/y/、/u/、/ ə/、/a/、

/ɻ/搭配四個聲調,將其所得的音檔進行時長的操弄後,成為感知實驗的刺激項,

以了解聽者主要依賴哪一聲學線索(acoustic cues)進行聲調聽辨,研究發現,

時長並非感知聲調的主要線索,而是基頻型態3。Whalen & Xu(1992)、Fu et al.

(1998)、Fu and Zeng(2000)的研究結果也支持以上結論。

鄭秋豫(1990)分析四個聲調音檔的時長,結果顯示三聲(全上)的時長最 長,四聲最短,二聲、一聲時長的排比因母音而有變化4(三聲>二聲/一聲>四聲)。 翁秀民、楊正宏(1997)以 10 位國語母語者(五男,五女)唸讀詩句5的語音檔 作為分析材料6,結果發現四個聲調的時長以二聲最長,一聲次之,再次為四聲,

三聲時長約與四聲相近(二聲>一聲>四聲≒三聲)。Fu & Zeng(2000)請 10 位受試者7(五男,五女)唸讀六個單音節母音/a/、/o/、/i/、/y/、/u/、/ɣ/搭配國語 四個聲調,經測量分析後發現,四個聲調的時長排比8為三聲>二聲>一聲≒四聲。

而Xu & Pfingst(2002)請一位母語為國語的男性受試者唸讀單音節/ba/和/yi/搭配 國語四個聲調,進行聲學分析並測量音段時長,四個聲調的時長排比依序為,三 聲>二聲>一聲>四聲。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聲調時長排序不一主要在於三聲的時長。筆者推 測兩者差異主要是在鄭秋豫(1990)、Fu & Zeng(2000)及 Xu & Pfingst(2002)

三聲因單獨唸讀,所以為全上,而翁秀民、楊正宏(1997)因以詩句語料唸讀,

三聲唸讀為半上。三聲若唸讀為全上,時長可能最長,而當三聲唸成前半上,則 時長可能最短。

在音強方面,測量結果以四聲最強,其次是一聲,再次為二聲,而三聲則因 人而異(翁秀民、楊正宏,1997),在 Fu & Zeng(2000)研究中,振幅強度為四

聲與一聲較大,其次為二聲,三聲殿後。Xu & Pfingst(2002)測量各聲調的振幅 最高點(peak amplitude),結果依序為四聲>一聲>二聲>三聲,而振幅的排序 即為聲音的強度(音強)排比。國語四種聲調在基頻、音強與時長上具有差異,

因此在語音感知上,聽者可透過這三個要素來判斷音節聲調。

彙整以上文獻針對國語四聲時長及音強的分析,排比結果整理如下:

表 二 聲調的時長及音強排比 聲調排序

三聲(全上) > 二聲 > 一聲 > 四聲 時長

二聲 > 一聲 > 四聲 ≒ 三聲(半上)

音強 四聲 > 一聲 > 二聲 > 三聲

2-2 姓名語音相關之論述

以下研究主要是從語音的角度探討姓名聲調的選用,並無透過統計或其它量

化方法,單依聲調特質或研究者主觀經驗進行推斷。雖然研究對象具體、明確,

但結果詮釋不免流於主觀推論。

2-2-1 平仄安排

賴榮生(1995)就語音方面探討聲調的安排,認為姓名用字各字音的聲調間 需有一定的曲折變化,忌諱三字聲調皆同,因缺乏節奏感,顯得單調(例:「郭之 先」唸讀不如「郭志先」好聽)。後者聲調有變化,念起來有節奏感,而且有一定 的力度。這些論點偏向主觀認定,缺乏證據支持。徐健順(1999)提到姓名聲調 採用時,亦談及避免三字同調,認為解決方式為替換中字(雙名的首字)的聲調。

王德春、陳晨(2001)認為透過平聲與仄聲交錯的「平仄相間」(或平仄相對)

才達到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效果(如:美夢成真,為「仄仄平平」結構;張三

李四,為「平平仄仄」結構)。譚德姿(2000)也主張三字結構應重視平仄相間變

表 四 女名分析評論(節錄自陳勝雄(1995))

(女)姓名 調類 平仄 分析評論

胡家徽 陽平 陰平 陰平 平平平 聲勢緩而長,適合女性名字 曹梅芳 陽平 陽平 陰平 平平平 屬於長、揚、弱的聲韻,適合

女名

潘淑芬 陰平 陽平 陰平 平平平 柔媚而長緩,適合女性名字 侯育琪 陽平 去聲 陽平 平仄平 平仄、陰陽相協,剛柔並濟,

抑揚有情

孔岫毓 上聲 去聲 去聲 仄仄仄 氣勢磅礡,陽剛之至 廖采蘋 去聲 上聲 陽平 仄仄平 先抑後揚,聲韻悠揚 鄭秋蓉 去聲 陰平 陽平 仄平平 先抑後揚,剛柔相濟

同樣的,馮志英、宋興晟(2008)也提出類似觀點,從《每日新報,考生加 分完全名單》中 1,347 個漢族人名中發現,聲調中的二聲高昂向上、四聲果斷有 力,為男名常用聲調,如:華、揚、宏、浩、亮。此論點和陳勝雄(1995)主張 三聲、四聲較適合男性略有出入。

2-2-2 節奏

樊英(2006)主張節奏的形成是由語音中音長(時長)、音強、音高、音色這 四個因素的相間交替產生輕重緩急、強弱或長短的對比,而所謂對比的關係,是 指如四個不同調值的時長差異形成聲音的快慢對立、由音強形成聲音的輕重對 立、由音高形成聲音平仄抑揚的對立,對比的因素越多,所形成的節奏感越顯著。

在音長、音強、音高三方面,其呈現的節奏形式有三種不同類型(吳潔敏、

朱宏達,2001;樊英,2006):(一)長短律:由對立的音長有規律地交替出現組 合成週期性呈現的節奏形式,(二)重輕律:由語音中音強的強弱交替出現而成的 節奏形式,(三)平仄律:以音高的差異,形成平聲與仄聲有規律的相互交替,組 成語音上的平仄律節奏。命名時若運用音長、音強、音高等節奏形式,使姓名於 叫喚時能具有節奏韻律的語音修辭及美感。

2-2-3 尾字的特殊性

鄧國棟(1998)談到尾字聲調的選擇,雖然尾字聲調以一聲或二聲居多,但現 代漢語四聲中,一、二聲的轄字並不比三、四聲多。香港學者李業宏(年代不詳)

對日常生活 400 個高頻字進行統計研究,發現一聲、二聲字佔 44.8%,而三、四 聲字佔 55.2%。雖然後者比前者高出 10%以上,但在姓名尾字字調的選擇卻是相 反,由此可見在命名時,尾字聲調是有選擇性的。

鄧國棟亦認為,尾字為姓名的最後一個音節,作為姓名的結束顯得格外重要,

因為該音節在讀說中要稍加誇張,且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最為深刻。一、二聲給予 人高昂、開放、響亮、明朗、飛揚之聽覺感受;反之,三、四聲予人低沉、壓抑、

封閉、收斂、黯淡之感受。所以尾字聲調偏好採用「揚調字」(一、二聲)而不採 用「抑調字」(三、四聲),因前者會使字音為之振起而響亮。同樣地,白朝霞(2006)

也提到尾字宜用平聲字,不宜採用仄聲字。因為平聲為「揚調」,語調長而舒緩,

予人高昂飛揚之感,適合用在名字的末尾音節,且便於稱呼時拖長;反之,仄聲 是「抑調」,語調短而曲折,聲音低沉,予人壓抑之感,不便拖長也就不便於稱呼。

如:許凱閔、范振佑。王金玲(2003)則以「小名」的命名強調尾字選擇的重要 性,一般小名多由家庭成員或同儕所取的非正式名字,從其姓名抽出一字作為小 名,而通常多為尾字加上前綴(如:楊佩瑜,小名為「小瑜」),或尾字以疊字形 式呈現(如:洪欣琪,小名為「琪琪」),如慎選尾字,則利於小名的呼喚及提高 響亮度。

另外,徐健順(1999)在命名的語言文字學規律中提及,如為單姓單名(如:

謝淇)時,因尾字多見響亮度高的一、二聲字,則前一字最好以響度低進行搭配,

以達抑揚效果;而且尾字儘量不要採用過於柔弱的三聲字,最好採用二聲。

綜合本節以姓名語音修辭為探討主軸的文獻,筆者歸納出對於三字姓名、雙 名、尾字的偏好聲調選擇,如表五所示:

表 五 依姓名語音修辭之論述,姓名聲調組合選用之整理 歸納結果

三字姓名 聲調組合

1.以平仄相間為佳,忌諱三字同調。

(三音節姓名:平-仄-平或仄-平-仄結構。)

2.多採用音長、音強、音高有對比的聲調組合,以提高節奏感。

雙名聲調

1.以「仄-平」為佳,不宜出現「仄-仄」或「平-平」組合。

如為這兩種組合,則應以陰/陽或上/去相間。

2.若為「仄-仄」或「平-平」組合,且無陰/陽或上/去之變化,

則為最不佳之雙名組合。

尾字聲調 1.尾字選用一聲或二聲(平聲)為佳。

尾字聲調 1.尾字選用一聲或二聲(平聲)為佳。

在文檔中 中文姓名聲調探析 (頁 16-3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