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客家人與居住在南部的客家人、居住在北部的閩南人與居住在南部的閩南人、

居住在北部的大陸各省市人與居住在南部的大陸各省市人,他們是否有著不同的 政黨認同偏好?本文即欲以選民的政黨認同為研究對象,除了分別探討民眾的省 籍及所居住的區域對於個人政黨認同的影響之外,也探討相同省籍人士在不同區 域是否會有不同的政黨認同傾向。本文認為,除了省籍與個人所居住的區域對於 其政黨認同有所影響外,相同省籍人士在不同區域時,由於當地政治氛圍的影 響,因此在政黨認同上會有區域的差異。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投票行為研究中的社會學研究途徑認為,個人的不同社會特徵決定其政治態 度與行為,如Lazarsfeld 等人(1968)於其名著 The People’s Choice 中就發現,個人 的社會特徵會影響其政治偏好,如不同社會階級、年齡、宗教會有不同的政治偏 好。除了上述這些因素外,族群身分也是影響著個人的政治行為與態度的一個重 要變項(Bailey and Katz 1969)。此外從社會系絡(social context)的觀點來看,個人 所處的環境特性會影響其政治態度與行為。個人生活在特定環境中,由於具有一 定的交友網絡、團體參與及資訊流通管道,在個人間的交互往來與資訊的交互流 通下,會影響到彼此的政治態度與偏好(Berelson et al. 1954; Huckfeldt and Sprague 1995; Lazarsfeld et al. 1968)。由於上述的研究成果,過去許多國內有關政治態度 與行為的研究中,居住區域這的變項都常都會被學者列入其實證分析模型中探 討。以下除了檢閱本文的主要依變數─政黨認同的概念與測量之外,也簡述一些 過去針對族群與區域差異對於政治行為與政治態度影響的相關研究,接著從社會 系絡的一些相關研究成果,討論由特定社會特徵決定其特定政治態度或行為的選 民,如居住在與其不同政治傾向的環境中,將會對其個人的政治態度或行為將造 成何種影響,最後則是檢閱其他有可能影響政黨認同的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政黨認同的概念與測量

政黨認同的概念首先在 1952 年由 Belknap 及 Campbell 所寫的文章中所討 論,探討選民政黨認同與其對於對外政策意見之關係(Belknap and Campbell 1952),後續在 1960 年由 Campbell 等人所著之 The American Voter 一書中較有系 統的說明這個概念。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出發,Campbell 等人(1960)認為選民的政 黨認同主要由成年前的社會化過程所塑造,其具有長期及穩定的性質,且是影響 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如重要政治事件的發生,才會 改變。因此研究者可藉由選民的政黨認同來解釋選民的政治態度與行為。

在政黨認同的概念提出後,有許多學者針對這個概念的性質提出質疑。如 Fiorina(1981)強調認知及回溯性的評價對於政黨認同的影響。相較於密西根學派 對於政黨認同穩定、情感性的特點,Fiorina 則認為政黨認同是會變動的、理性 的及政策取向的。由於後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政黨認同是會改變的,因此原先的 政黨認同理論建構者也開始修正其論述,開始注意到短期因素的影響。但也有許 多研究支持傳統密西根學派的說法,此一學術爭辯仍在持續當中(Holmberg 2007)。

在政黨認同的測量方面,Campbell 等人(1960)所使用的測量方式是依三個問 題所形成的以單一面向的七分類的測量方式1,這種測量方式包含了三個特徵:

政黨認同的方向、政黨認同的強度,以及政治獨立性(Weisberg 1999, 682),對於 政黨認同測量的批評與討論大多是針對此三面向作討論。首先是政黨認同的「方 向」方面,傳統的單一面向測量方式假定選民如果認同某一政黨,即不喜歡另一

1 三個問題分別是:(1)Generally speaking, do you think of yourself as a Republican, a Democrat, or what? 如受訪者有回答特定政黨再問 (2)Would you call yourself a strong(Republican or Democrat) or not very strong(Republican or Democrat)?如受訪者沒有認同特定政黨,則續問(3)Do you think of yourself as closer to the Republican or Democratic Party?。依據受訪者的答案分別歸類為七類,即 Strong Democrat, Weak Democrat, Independent Democrat, Pure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Republican, Weak Republican, Strong Republican(Campbell et al., 1960, 1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政黨,但這種測量方式忽略了選民可能對於政黨有不同的喜好,選民有可能同 時喜歡不同的政黨(Magiotto and Piereson 1977)。因此有學者提出多面向的測量方 式 , 希 望 能 更 精 確 測 量 政 黨 認 同 , 如 Weisberg(1980) 提 出 三 個 面 向 (three-dimentional)的測量方式,分別測量選民對共和黨、民主黨、及獨立的態度。

第二是政黨認同的「強度」,在此單一面向的測量上,一般認為愈強的政黨認同 者會有較高的政治涉入或政治參與,但 Petrocik(1974)的研究指出,有傾向的獨 立選民(leaning independent)比弱政黨認同者(weak identified)有著較高的政治興趣 或政治參與;Keith(1992)的跨時分析則發現有傾向的獨立選民相較於弱政黨認同 者更會投票給其所偏向的政黨候選人。另外,此種測量方式似乎較適合於美國的 政治環境中,在其他不同政黨體制、不同選舉制度及社會分歧程度較高的國家似 乎較不適用,因此當此概念運用到其他國家時,必須針對其國家的政治形勢、文 化背景及語意加以考量,設計出符合該國的測量方式(何思因 1990)。台灣政治 學領域目前測量政黨認同的方式主要是以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面訪計畫 (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以下簡稱 TEDS)所設計的問卷為 主,蕭怡靖(2009)曾對 TEDS 問卷測量方式的合宜性進行探討,他發現 TEDS 的 測量方式符合「遞移性」(transitivity)的假設,此外他也提出以藍綠區分的政黨喜 好差異測量,以此測量與2004 年總統投票對象作交叉分析後發現,此單一面向 的測量有較佳的遞移性,也與選民的投票抉擇有較高的關聯性。此外在政治研究 領域相關的測量方式還有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電話訪問案的測量題目,其長期 有系統的收集了各年度的選民政黨認同個體資料,本文即以其所使用之政黨認同 測量題目作為變數操作化的依據。

二、不同族群的政治態度及行為

相同特徵的人彼此較會有互動,因此影響了彼此的政治態度與行為,使其在 政 治 態 度 與 行 為 有 高 度 的 一 致 性 。 甚 至 會 基 於 相 同 的 特 徵 組 成 次 級 團 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econdary groups),在更進一步的互動之下,更容易發展出一致的政治態度與行 為 (Lazarsfeld 1968)。族群身分此一客觀的身分特徵對於政治態度的影響是許多 學者探討的焦點(陳文俊 1997),Wolfinger(1966)也指出在美國的多元族群社會 下,族群政治是美國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徵。

族群一詞在過去的台灣研究中主要使用在人類學的分類概念(如原住民的分 類),台灣特殊的歷史環境背景,先來、後到及原生祖籍的身分使得台灣的民眾 有「本省人」、「外省人」,或「河洛(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1949 年後 移民來台的大陸各省市人)之別,但省籍之分在過去並未被視為族群的概念,直 到八十年代末省籍問題逐漸浮現在台灣社會中,學者才開始引用西方文獻中族群 一詞及族群政治的相關理論來探討台灣的省籍問題(王甫昌 2008)。張茂桂(1997) 嘗試以建構論的角度來解析台灣的族群政分類,他認為台灣的族群政治現象是隨 著不同時期的發展而建構而成立,這其中必須考量不同時期的時代脈絡及其政治 意涵,族群的界定並非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透過不同歷史階段的互動過程而形 成,他以這種觀點來看台灣各個不同時期的族群界定2 (或稱為建構)。他認為四 大族群的建構是在解嚴之後所形成,這其中的助力包含原住民與客家人運動的興 起,也包含著排除「福佬中心主義」3的閩南與客家人之別。雖然這種建構是建 立在血緣的根基之上,但是必須考量到該時期的時代脈絡與政治意涵。

由過去的實證研究都可以發現,不同省籍的選民有著不同的政黨支持,其中

「黨外」或民進黨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本省人,而外省籍選民大部分都支持國民 黨,支持民進黨的程度在 2000 年以前甚至不到百分之五(王甫昌 2002;林佳龍

2在文章中他分類出各個時期不同的族群建構方式:在清領時期,台灣有閩(漳、泉)、客(粵)、番 之分;在日治時期則是本島人與日本人之分;到了國民政府遷台後則是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在 解嚴之後則是形成現在最普遍的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之分(張茂桂 1997)。

3所謂福佬中心主義係指將福佬人(或河洛人、閩南人)通稱為本省人或台灣人,而忽略本省人中尚

有客家人與閩南人之分(張茂桂 1997, 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89;吳乃德 1993;吳重禮、許文賓 2003;徐火炎 2002;張茂桂 1997),因 此省籍間政治支持對象的不同長久以來一直是學者討論的焦點。

有的學者從族群意識的角度切入,如吳乃德(1993)初探台灣的族群政治現 象,他先提出族群意識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群體的認同」、「群體利益的認 識」、「行動的可能性」,並從這些理論探討結合台灣現實的狀況,希望對了解族 群這個重要變項在台灣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台灣族群認同的形成除了世代間的 傳遞與文化傳承的影響外,也必須考量到台灣特殊的歷史的發展及外在環境的刺 激。他也發現族群身分所展現的差異主要是在政治上,而非在經濟及社會資源的 分配上,且相較於族群在政治上所展現的重要性,台灣的族群現象似乎一直不是 大型政治動員的基礎,因此該文認為目前只能建立族群身分與政治態度及行為的 因果關係,而無法建立族群身分經由族群意識影響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因果關係。

吳乃德(1992)在另一篇研究中則以實證方法檢證族群身分及國家認同與政黨支 持間的關係,他發現外省民眾和支持統一者較支持國民黨,而民進黨的支持群眾 幾乎都是由本省籍人士組成,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也幾乎都支持台灣獨立。除了省

吳乃德(1992)在另一篇研究中則以實證方法檢證族群身分及國家認同與政黨支 持間的關係,他發現外省民眾和支持統一者較支持國民黨,而民進黨的支持群眾 幾乎都是由本省籍人士組成,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也幾乎都支持台灣獨立。除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