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同質化」的假設得到驗證,但於分析中也發現,相較於區域的影響,

省籍對於政黨認同的影響更為顯著,雖然相同省籍於不同區域的政黨認同確實會 受到環境系絡的影響,但相較於環境系絡的影響,不同省籍間的政黨認同差異似 乎更為明顯。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本文在分析上運用藉由總體及個體的資料分析,且初步節由實證資料的支持 驗證了文中所提之假設預期,但在較長於數據資料的分析,在研究上仍有許多未 盡之處。首先,在統計方法的使用上,原來依變數分為三類,理應使用多元勝算 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或是多元機率單元模型(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來 進 行 分 析 , 但 這 兩 個 模 型 都 建 立 在 IIA(Independent Irrelevant Assumption)之上,由於未通過 IIA 的檢定,因此本文只能藉由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的替代方式進行分析,在實證分析上和原本理論設定有一定的誤差,因此在文中 也希望藉由表4-6 中控制省籍後區域和政黨認同的交叉分析來輔助說明,減低二 元勝算對數模型估計所造成的誤差。第二,本文主要想探討的主題是政黨認同的 差異,但一般民眾在接受訪問時較不願意去表達出自身的政黨認同,因此在政黨 認同的回答中常有許多無反應或是中立的答案,或許改由投票對象來當作探討主 題是更好的選擇,但由於政大選研中心歷年電話訪問資料並未保留各次訪問中受 訪者在各次選舉中的投票抉擇,因此無法使用投票對向來作為分析主題,這也是 研究中一個較大的限制。第三,本文只確立了相同省籍人士既有的政黨認同傾向 會受到環境系絡的政黨認同傾向的「同質化」影響,但此「同質化」方向的影響 發生的原因為何?過去針對社會系絡及社會網絡對個人政治行為或態度影響的 研究通常會將個人的交友網絡及資訊流通網絡考量在內,但本文由於大樣本累積 資料的限制,缺乏相關的測量題目,因此無法將這些要素納入分析。第四,省籍 政黨認同的區域差異是否來自於相同省籍於不同地區政治動員及組織方式的差 異?過去的一些研究文獻曾提到這樣的觀點,其研究客家人的政治動員方式,發 現北部客家人的政治動員是主要來自於宗親的動員,而南部客家人的政治態度則 是被客籍菁英的政治意向所牽動(蕭新煌、黃世明,2001),但由於受限於資料缺 乏,使得本文在分析上無法有所顧及。最後,本研究中發現,大陸各省市人的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黨認同在區域間的差異相較於其他省籍為小,也就是說大陸各省市人受到「同質 化」的程度最低,造成此的原因為何,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以上均是本研究在 研究上的限制及未來仍可繼續延伸的研究主題,也是未來後續研究相關題目者在 進行研究時可供參考的改進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域 縣市 原住民較多區 客家人較多區 外省人較多區 閩南人較多區 東部 宜蘭縣 大同鄉 宜蘭市 頭城鎮 員山鄉 三星鄉 南澳鄉 羅東鎮 礁溪鄉 冬山鄉 蘇澳鎮 壯圍鄉 五結鄉 花蓮縣 新城鄉 瑞穗鄉 鳳林鎮 花蓮市

壽豐鄉 秀林鄉 玉里鎮

光復鄉 萬榮鄉 吉安鄉

豐濱鄉 卓溪鄉 富里鄉

台東縣 成功鎮 延平鄉 關山鎮 大武鄉 台東市

東河鄉 金峰鄉 池上鄉 綠島鄉 卑南鄉

長濱鄉 達仁鄉 鹿野鄉

太麻里鄉 蘭嶼鄉

海端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階級(職業) A. 請問您的職業是?(如為家管則續 問B,如為失業或退休則續問 C) B. 請問您先生(或太太)的職業是什

麼?(若已失業、退休者,請追問 失業、退休前之職業)

C. 請問您以前(或退休前)的職業是 什麼?

根據受訪者回答之自身職業、配 偶職業或是失業退休前職業分 類成「高中階白領」、「中低階白 領」,「農林漁牧」、「藍領」、「其 他職業」五類。

訪問年度 即訪問進行之年度,共有1996

年、2000 年、2004 年、2008 年 四個年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77:1-34。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 O 年代台灣的族群政 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1-46。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 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

《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台灣民主季刊》,

5(2):89-140。

沈延諭,2006,〈族群政治:台灣客家族群的政治文化與投票行為〉,東海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33-6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載於《族群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編,台北:業強。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 2001 年縣市長 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7(1):91-156。

吳重禮、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政治科學論叢》,18:

101-140。

吳重禮、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 2001 年縣市長選舉客 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2(1):69-1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洪永泰,1994,〈選舉預測:一個以整體資料為輔助工具的模型〉,《選舉研究》,

1(1):93-110。

洪永泰、李俊仁、孫瑞霞,1994,〈歷次社會變遷與社會意向調查籍貫與教育分 析〉,載於《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伊慶春主編,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徐火炎,2002,〈台灣政黨版圖的重畫: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 較〉,《東吳政治學報》,14:83-134。

徐火炎,2004,〈台灣結、中國結與台灣心、中國情:台灣選舉中的符號政治〉,

《選舉研究》,11(2)1-41:。

徐永明,2000,〈「南方政治」的形成?台灣政黨支持的地域差別,1994-2000〉,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167-196。

徐永明,2001,〈政治版圖:兩個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的對話〉,《問題與研究》,

40(2):95-115。

耿曙、陳陸輝,2003,〈兩岸經貿互動與台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推手?〉,

《問題與研究》,42(6):1-27。

張佑宗、趙珮如,2006,〈社會網絡、個人網絡與台灣 2004 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 的投票抉擇〉,《台灣民主季刊》,3(2):1-38。

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載於《族群政治與政策》, 施正鋒主編,台北:前衛。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 O 年代的分析〉,《選 舉研究》,9(1):41-80。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期與政黨競爭:2001 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

《選舉研究》,10(1):7-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 2002 年北高市長選舉爲例〉,《台灣民主季刊》,5(1):87-118。

許勝懋,2001,〈台北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分析〉,《選 舉研究》,(8)1:117-158。

黃河,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之抽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

陳文俊,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廖英甫,2005,〈台灣選民政黨認同之跨時分析:1994-2003〉,國立中正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子立,2003,〈省籍族群政治與投票--台北市選民行為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義周,1995,〈台灣新政黨體系〉,《問題與研究》,34(10):1-10。

鄭夙芬,2009,〈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選舉研究》,16(2):23-49。

蕭怡靖,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 研究》,16(1):67-93。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台灣省文獻會。

鄭盛隆,2004,〈台灣的階級投票研究:1992-200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2008,〈各縣市現住原住民戶口數〉,974-977。

Bailey, Hanley A., and Ellis Katz. 1969. Ethnic Group Politics. Columbus, Ohio : Merrill.

Belknap, George and Angus Campbell. 1952. “Political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olicy.”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5(4): 601-6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relson, Bernard R.,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54.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bo, Lawrence, and Franklin D. Gilliam, Jr. 1990. “Rcae,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Black Empower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2):

376-393.

Campbell, Angus, Philip E.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and Donald Stokes.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Wiley.

Finifter, Ada W. 1974. “The Friendship Group as a Protective Environment for Political Deviant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607-625.

Fiorina, Morris P. 1981. Retrospective Voting i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Foladare, Irving S. 1968. “The Effect of Neighborhood on Voting Behavio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83(4): 516-529.

Holmberg, Soren. 2007. “Partisanship Reconsidered.”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Behavior, eds. Russell J. Dalto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ckfeldt, Robert. 1979.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Neighborhood Social Context. ”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3(3):579-592

Huckfeldt, Robert, and John Sprague. 1995. Citizen, Politic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in an Election Campaig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tz, Daniel, and Samuel J. Eldersveld, 1961. “The Impact of Local Party Activity Upon the Electorate.” The Public Opinion Quaterly25(1): 1-24.

Keith, Bruce E. et al.1992. The Myth of the Independent Vot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Key, V.O., Jr., with Alexander Heard. 1949. Southern Politics: In State and Nati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Lazarsfeld, Paul F., Bernard Berelson, and Hazel Gaudet. 1968. The people’s choice:

How the Voter Make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e, Pei –Shan, and Yung-Ming Hsu. 2002. “Southern Politics? Regional Trajectories of Par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Issues & Studies 38(2): 61-84.

Long, Scott J., and Jeremy Freese. 1997. 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s Using Stata. College Station, Tex. : StataCorp LP, 2006

Magiotto, Michael A., and James E. Piereson. 1977.”Partisan Identification and

Electoral Choice: The Hostility Hypo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1(4): 745-367.

Petrocik, John R. 1976. “An Analysis of Intransitivities in the Index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tical Methodology 1(1):31-47.

Putnam, Robert D. 1966.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0(3): 640-654.

Weisberg, Herbert F. 1980. “A Multidiment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2(1):33-60.

---. 1999. “Political Partisanship.” In 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 eds. John P.

Robinson, Phillip R. Shaver, and Lawrence S. Wrightsamn. San Diego, Calif.:

Academic Press.

Wolfinger, Raymond E. 1966. “Some Consequences of Ethnic Politics.” In The

Electoral Process, eds. M. Kent Jennings and L. Harmon Zeigler. Ea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right, Gerald C., Jr. 1976.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Voting in the Southern Wallace Vot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y 40: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