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之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的現況。本 章分析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文獻,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社會支持的涵 義、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壓力的涵義及理論模式,第三節為教師工作 壓力的涵義、理論及相關研究,第四節為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社會支持的涵義、理論基礎及 相關研究

一、 社會支持的涵義

韋氏字典中將支持定義為『提昇協助行為或過程』;將社會支持視為『支撐 身心平衡寧靜的一種力量,它能促進全體生存與維護健康。』一般所謂的社會支 持包含了兩個概念即「社會」和「支持」。「社會」指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支 持」指情感上的支持、工具上的支持、訊息上的支持、評價上的支持、陪伴上的 支持、實質上的支持及回饋等 (單小琳,1990;張郁芬,2001;劉妙真,2003)。

社會支持的概念最早出現於法國社會學大師Durkheim在1958年的「自殺」的 研究文獻中,認為自殺的比率與親密社會關係(close social ties)的缺乏有密切的關 係,爾後社會學家開始重視對密切社會關係的探討。爾後更有學者如Park、Burgess 及Mckenzie提出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s)的概念,形成後來對於社會支持概念研 究的理論基礎(闕美華,2000)。Caplan與Cassel兩人於1974年提出了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它是一種持續與其他個體、網路、團體或組織產生社會互動的體 系,所以支持系統不但提供個體回饋他人的機會,且使人們在其身處的社會環境 中具有影響力(Caplan ,1974)。

井敏珠(1992)將社會支持的概念分為三個重要的部分:支持網絡的資源 (support network resources)、支持的行為(support behavior)、支持的評估(support apparaisals),分述如下:

(一)支持網絡的資源

支持網絡是可以幫助個人處理需求達成目標的社會網絡,這個網絡可以提供 特別支持,如:情緒的、實用的、經濟的、忠告及引導的、評估的、社會性的資 源。

(二)支持的行為

支持的行為是有意的盡力去幫助一個人的特別行為,這種行為是主動的或應 請求的,提供上述支持網絡中的各種資源,支持行為可能產生多種結果,不一定 都是有幫助的,有時也許會有負面的效果。

(三)支持的評估

社會支持的評估是個體對他所獲得的支持性關係和支持性行為做價值評 量。評估可以採取許多種形式,包括評價滿意、情緒性關懷、期望或親密關係、

及一種接觸、歸屬、信任的感覺,也可以是整體性的評價個人關係的整個支持網 絡,或集中於支持網絡關係中某個特別的層面,如配偶、同事或朋友,或集中在 一種特別的支持方式,如情緒的或實用的支持之評估。

在Caplan之後,國內外關於社會支持的研究相當多,用來說明社會支持這個概念 的名詞也非常的多,如社會結合(social bonds)、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或是有 意義的社會接觸(meaningful social contact)等(張郁芬,2001)。

自 Caplan 提出社會支持的概念之後,國內外關於社會支持的研究逐年增加,

用以說明社會支持的名詞也非常多,如社會結合(social bonds)、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或是有意義的社會接觸(meaningful social contact)等(宋麗玉,2002)。

茲整理列舉國內外學者對社會支持定義所做解釋表 2-1:

表 2-1 國內外研究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

1984 Shumaker

&

表 2-1 國內外研究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續)

表 2-1 國內外研究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續)

年代 學者 社會支持的定義

2000 闕美華 社會支持係指由正式組織(如專業機構)及非正式

團體(家人、親戚、師長、行政主管、同儕),對個 體所提供有關情緒性、資訊性、評價、工具及陪伴 支持。

2001 張郁芬 社會支持係個體藉由與環境中人、事、物的互動,

獲自其社會網路中重要他人(如配偶、父母、朋友 或師長等)所提供的各種形式協助,而能夠讓個體 處理所面臨的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生活適應良好。

2001 林佳蓉 社會支持是個體面對壓力時,藉著與周圍重要他人

的互動歷程(家人、朋友、同事、家長、師長等)

得到緩衝壓力的需求。其中包括情感性(情緒性) 實質性和訊息性的支持。

2002 洪玲茹 透過與他人或團體互動的歷程,由社會支持網路提

供個體所需要之被愛、受照顧,以及各種情緒、物 質、工具或訊息等的協助與回饋,以幫助個體解決 所遇到的難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2003 陳宇杉 社會支持的意義係個體在面對所處情境中的壓力事

件時,為了滿足其心理、物賭上的需求,以人際互 動的形式所得到的支持力量。

2004 李新民 社會支持乃是指教師透過社會互動,取得他人所給

予的各項協助與支持,以提昇教師適應困難與解決 問題的能力與動力,因而舒緩、降低其壓力,以增 進其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可以發現:

(一)社會支持是一種多向度的概念以及動態的互動歷程。

(二)社會支持是個體面臨壓力情境時,一種適應的方式;這種方式可減緩壓 力所帶來負面影響,如情緒困擾、行為偏差、健康問題等。

(三)社會支持是個體面對周圍環境的變動,可依靠重要他人、專業團體、組 織機構提供之正面支持。

(四)社會支持包括各種不同的形式,如情感性支持、實質性支持、訊息性支 持等。

(五)社會支持的來源中,人是社會支持的重要資源與力量,故必須營造良好 的人際網絡。

(六)社會支持可讓個體經由人際互動過程中得到愛與隸屬感。

由以上的定義與發現,研究者認為社會支持係指當個體面臨壓力情境時,經 由社會網絡中重要他人(如配偶、親人、朋友、同儕、長官等)得到的協助與支 持(如情感上、實質上、訊息上),以減緩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從中得到 愛與隸屬感的歷程。

二、社會支持的理論基礎

(一)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依附」是指嬰兒與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蘇建文等,1997)。J.

Bowlby 最早使用此名詞來說明個體與某特定對象之間所形成的強烈情感連結

(affectional bonds);嬰兒透過與依附對象互動後,逐漸形成對外在世界、依附 對象以及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這個模式不僅是嬰兒內 心結構的核心,也是與他人建立關係的一個雛型,持續影響嬰兒長大成人後的人 際關係模式(戴薏珊,2003)。而社會支持的需求即是尋求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連 結,如果能依附於重要他人或支持團體,則會增加個體的安全感。(張郁芬,2001)

(二)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的概念源自於許多學術領域,如經濟學中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個體在 與他人進行交易時,會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質效益;人類學則認為物質的交換顯 示的是一種符號的交換,維持交換關係來自於心理需求而非經濟需求;心理學中 操作制約理論強調個體的行為養成受到行為後果帶來報酬或懲罰的增強;衝突社 會學認為交換的動力源自於資源的不平等分配(王宜敏,2001)。以下簡要說明 社會交換理論的主要論點(張郁芬,2001):

1. G. Homans 的交換行為主義(exchange behaviorism)

Homans 以B. F. Skinner 的操作制約理論為基礎,建立社會交換論。他認為 不管是多複雜的人類行為,都可以採用源自於動物行為研究的基本命題加以分 析,包括:(1)成功命題(success proposition):如果個體的某一特殊行動經常獲 得正向回饋,則他將樂於再從事該行為;(2)刺激命題(stimulus proposition):過 去某一特定刺激發生後,某人的行為恰好得到正向回饋,目前的刺激若與過去的 刺激相似,則某人便可能採取同樣或類似的行動;(3)價值命題(value

proposition):若某行動的結果對個體越具有價值,他即越可能從事該行動;(4) 剝奪饜足命題(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若個體經常獲得某一特殊的回 饋,則該回饋對他較不具價值;(5)攻擊-讚許命題(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1 當個體的行動未獲得他所期待的正向回饋,或是得到他所不期 望的懲罰,他將會憤怒並可能表現出攻擊行動;○2當個體的行動獲得他所期待的 正向回饋,或是獲得比他所預期更多的報酬,他將會愉悅地表現出讚許的行為;

(6)理性命題(rationality proposition):在選擇各種替代性的行動方案時,個體會 將各方案結果的價值乘以獲得該結果的或然率,而選取其最大者(黃光國,

1995)。

由上述可知,資源的分配不平均導致交換的動力源,而維持交換關係來又自 於心理需求,亦即當個人的反應獲得他所期待的正向回饋,他將會愉悅地表現出

讚許的行為。因此,社會支持可被視為是社會交換的行為,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

雙方能夠從互動過程中獲得正面的回饋;當社會支持的結果使互動雙方的需求獲 得滿足,則社會持將可維持下去。

2. 社會交換結構主義(exchange structuralism)

P. Blau 也認為人類的行為會因為獲得回饋而受到增強,但是他以交換行為 作為出發點,連結到這些交換所產生的較大結構上(王宜敏,2000;楊棍智,

2002)。在個人的層次,Blau 並不認為所有的社會行為都可以視為交換行為,

個體的行為基本上是目標取向的,只有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才能達成其目標時,個 人才會與他人進行社會交換,交換行為是個人為了達成目標而與他人進行協調的 行動,並不包括所有的社會行為(黃光國,1995)。其次,Blau 認為心理化約 主義不足以解釋微觀的社會歷程;在雙方建立關係的初期,獲致立即的回饋,對 雙方而言可能相當重要,可是關係一旦建立以後,雙方相互依賴的聯合行動會使 其產生如信任和承諾等「滋生性質」(emergent properties),達到雙

方關係的穩定性和適應性,而不再期盼短期的回報或立即的補償(黃光國,

1995)。因此,互動雙方所交換的可以是內在性回饋,如愛、情感等,或是外在 性的回饋如金錢、體力等(王宜敏,2001)。在個人與團體的層次,Blau 認為 個體被某一團體所吸引的原因在於,個體發現可從此一團體獲得比其他團體更多

1995)。因此,互動雙方所交換的可以是內在性回饋,如愛、情感等,或是外在 性的回饋如金錢、體力等(王宜敏,2001)。在個人與團體的層次,Blau 認為 個體被某一團體所吸引的原因在於,個體發現可從此一團體獲得比其他團體更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