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文獻探討上主要是針對高中數學建模概念、教材設計原則、建模教學策略、行動 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等相關研究議題作系統性的介紹,以簡述本研究之相關理論基礎與脈 絡。

2-1 高中數學建模 2-1-1 建模課程目的

沈華偉(2002)提到,數學應用和數學建模活動要與現行數學教材有效結合,雖然 數學建模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但對於高中生來說,進行數學建模教學的主要 目的並不是要他們直接去解決有關經濟、工程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是要他們培養 數學應用的意識,掌握數學建模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基礎。

而在高中進行數學建模活動,具體來說可以培養學生以下五點能力(趙杰,2002):

1. 創造性思維能力 2. 數學素質

3. 合作意識

4. 自學能力與使用文獻的能力 5. 計算機應用能力

而黃樂華(2003)更是提出,大陸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願沛教授,認為中學數

學建模學習,可以培養學生以下十種數學能力:

1. 歸納總結的能力 2. 演繹推理的能力 3. 準確計算的能力

4.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抽象思考的能力

6. 聯想思考的能力 7. 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8. 口頭與書面的表達能力 9. 創新的能力

10. 靈活運用數學軟體的能力 2-1-2 教材設計原則

建模活動(Model-Eliciting Activities) 在教材設計是為了鼓勵學生建立數學模 型,解決複雜問題,以及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工具來了解學生的思考行為。

建模活動是基於六個具體原則(Lesh 等人, 2000) 的發展和實地試驗所建立:

1. 模型建構原則:問題必須在設計上考慮到模型的元素、關係、元素間的操作、模 式和處裡這些關係的規則等。

2. 現實原則:問題對於學生,必須是有意義,而且與生活經驗相關。

3. 自我評估原則:學生必須能自我評估或測量他們的解答是否具有可行性。

4. 建構文件原則:學生必須能充分表達他們想法與解答的過程。

5. 建構可分享與可再用性原則:由學生創造的解答應該具有普遍化或容易適用於其 它情況。

6. 有效的描述原則:其他人應能容易地解釋解答。

上述可知,為增強教學內容和過程的應用性為目標的教學設計,應處理好理論 與實務、知識與能力、邏輯與心理、教學與學習間的相互聯繫,融入知識、方法、

應用、創造等元素,充分體現數學課程在培養學生數學素質及其他相關素質間的功

能與價值。

徐菁(2001)在教材設計上提出以下四點原則:

1. 立足教學實際,關注現實生活

泛指客觀世界的現實圖景,有利於豐富發展並增強數學現實的適用性,如人們 生活中的經濟活動、運輸過程、人口控制、環境保護、資源開發、科學管理等各方 面實際問題。

2. 引入問題,注重探究過程

能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決式的問題探究,重視科學認知的一般方法與數學 思維的過程,並重視探究意識與能力的養成,與科學價值和人文精神的弘揚。

3. 講授數學模型,擴展應用範圍

相對於現實來說,數學中的數、式、方程、函數、統計量等皆可視為數學模型,

都可採用數學模型法的思維來處理,亦可完全使用在例題、習題等方面,直接作為 必修內容在課堂上講授。

4. 運用數學建模,培養實踐能力

數學建模是一個動態的數學過程,不僅可以解決課堂上的理論教學,也可讓學 生體驗現實中的數學問題,訓練學生從抽象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得以運用數 學思維求解。

2-1-3 建模教學策略

本次建模教學的研究基礎是以 Lesh, Cramer, Doerr, Post 以及 Zawojews

(2002)所建立的「模型發展序列(model development sequence)」為架構,並根 據Dienes 的四大原則(建構原則、多重具體物原則、動態原則、感知多變性原則),

探索教師如何引導學生,以日常生活經驗與不同的科學能力為背景,取代傳統解題導 向,活用跨領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合作解題,建立數學模型的脈絡活動。下圖為模型 發展序列的流程圖:

【圖2-1-3-1 模型發展序列流程圖 Lesh, 2002】

當我們初步實施數學建模教學時,可以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李有忠,2005):

1. 初級階段

結合教材改編許多應用題,通過創造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建構,

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希望透過數學建模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2. 中級階段

i. 選擇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以及與教材有關的典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並初步掌 握數學建模的常用方法。

ii. 引導學生運用數學工具、圖表等多種方式,建構適合的數學模型。

iii. 評價學生建構的數學模型,並進行指導修正,所檢驗的結果如果不符合事實,

應補充假設,重新建模。

3. 高級階段

引導學生主動在生活中發掘問題,尋找解題的元素,使其獨立發現問題、提出 問題,並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處理較複雜的建模問題,提出報告,由師生共同評定 其表現,最後再請學生將其過程寫成數學作文(小論文)。

黃樂華(2003)提出”思想實驗法”,其內容是在教學中如何更好表現出”問題背景

-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推廣”的方式,把思考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暖身活動 進一步活動

建模活動 模型探索活動 模型適用活動

發表與討論 反思與詢問 討論結構相似性

「How To」工具間的連結 其他的資源和參考資料

1. 模型(概念、公式)的背景有哪些?哪些背景更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更容易激發 學生的認知理念?

2. 模型的建構用到哪些數學方法?歸納法、類比法、聯想法?還是其他具體方法?

3. 怎樣將模型進一步地推廣?

由於數學建模教學活動涉及的內容領域廣泛,一位教師不易對這些內容都精通,

各領域所組成的教師團隊的專業水準,決定了建模教學成功與否,如數學、物理、化 學、生物、資訊等領域的教師所發揮的合作教學效果,必然遠大於數學老師本身所從 事的指導教學工作。

2-2 行動研究

2-2-1 行動科學研究

Schon(1983)提出行動科學研究不僅同時考量所追求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手段,

也要不斷地思考與質疑整體設計,進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探究與審視個人的價值觀 與目的。而張景媛(民86)則認為:教學評量應是雙向的評量,不只評估學生的學習 表現,也應評鑑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是一位質變的學習者,必須不斷思考自己的教 學問題。這與過去我們偏重以成績之「量」的評量,在期末才驗收教學成果,以及並 未透過學生的反應來調整教學,有所不同。是以本研究基於行動研究基礎上,擬以參 與觀察法詮釋研究歷程,記錄研究對象的成長歷程,且研究者本身亦參與教學活動與 檢討。

2-2-2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

談及師資培育或教師專業成長,雖然在培養教學知能與促進成長具有多元策略,

但其共同目標包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能順應學生學習特性的有效教學及追求成長 的永續態度(Lin & Cooney, 2001)。也就是說,教師本身順應時代的變革必須改變其教 學策略,當教師本身具有投入建模教學的動機時,如何建立有效並永續的專業成長策 略,為研究首要目標。Lin(2003)曾指出支撐教師改變的策略可以透過實作研討、內容 導向或是資訊科技等方式。

本研究擬透過實作研討,致使教師本身產生「疑惑(doubt)」(Cooney, 2001)

這個重要概念。如果教師能對於既有的信念或行動產生疑惑,那原以為理所當然的現 象就會受到動搖,如此有助於促進教師的反思。(Lin & Yang, 2005)

Schifter(1993)等人提出師資培育者為了落實「經驗學習者(experiences as learners)」的理念,培育形式採用工作坊(workshop)的方式是合宜且必要的。相 關的研究也指出,一個成功的教學創新計畫或是學校改革的關鍵元素是讓教師將他們 在暑期班(summer institutes)或工作坊(workshops)中學到的知能得以付諸於課堂中 實行。

相關文件